定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835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定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子照像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定影装置。
背景技术
这种图像形成装置是作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装置等提供的。在这种装置中,将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体上,通过调色剂对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在感光体上形成调色剂像,并将调色剂像从感光体上转印到记录用纸上,对记录用纸进行加热和加压,使调色剂像定影在记录用纸上。
今年来,这种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不断发展,省去了装置内多余的空间,更多的零件是接近配置的。因此,在发生输送途中的记录用纸卡纸的故障时,记录用纸的除去困难。虽然沿着输送路径设置若干个开闭部位,通过打开这些开闭部位而将输送路径打开,但由于在输送路径的周边也配置有很多零件,所以即使将输送路径打开,这些零件也成为记录用纸除去的障碍。而且,在去除记录用纸时,记录用纸有可能划过周边的零件,从而导致零件精度的降低或零件的损伤。
在定影装置中,由于是将记录用纸夹在加热辊和加压辊之间进行输送,并对记录用纸进行加热和加压,加热记录用纸上的调色剂使其熔融而定影的,所以记录用纸有可能卷绕在加热辊或加压辊上而卡纸,因此,在定影装置的附近也设置开闭部位,以能够除去记录用纸。
而且,在定影装置中,虽然设有引导记录用纸的引导部件,但由于该引导部件成为记录用纸除去的障碍,所以是使记录用纸除去时能够移动引导部件。
例如,在图9所示的现有的定影装置中,将记录用纸夹在加热辊101和加压辊102之间进行输送,在用纸剥离板104和引导部件103之间引导记录用纸,进而通过输送辊105输送记录用纸。引导部件103通过轴103a可旋转地枢轴支撑。在发生了记录用纸的故障时,使引导部件103绕轴103a向箭头C的方向旋转移动,如双点划线所示,使引导部件103离开记录用纸的输送路径,从而空出输送路径的周边,使记录用纸的除去容易。
而且,在特开平02-81855号公报中,在记录用纸的输送方向上定影装置的下游一侧,使包含输送辊等的输送机构离开定影装置,将定影装置的下游一侧打开,以便能够去除卡在定影装置中的记录用纸。
但是,要使引导部件103沿着图9所示的双点划线的轨迹tr绕轴103a旋转移动,则要有用于使引导部件103退避的较大空间,这种空间成为阻碍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的原因。而且,因此而不能够充分扩大空间,即使旋转移动引导部件103,也不能较大地空出输送路径的周边,记录用纸的除去并不容易。而且,在用户要勉强去除记录用纸,则用户的手有可能触及加热辊,而且加热辊101、加压辊102、用纸剥离板104、以及温度传感器(未图示)等有可能破损。
而且,即使是在将引导部件103定位在引导记录用纸时的规定位置上的状态下,引导部件103的占有空间较大,这也成为阻碍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的原因。
而且,即使是像特开平02-81855号公报那样使包含输送辊等的输送机构离开定影装置的情况下,由于要有用于使输送机构退避的较大空间,这也成为阻碍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方面有效的定影装置,在记录用纸除去时,能够大范围地打开输送路径的周边,而用于此的空间较小。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将记录用纸夹在相互压接的加热辊和加压辊之间进行输送,由引导部件引导记录用纸,对记录用纸进行加热和加压,使记录用纸上的调色剂定影,其中,所述引导部件设置成可离开所述记录用纸的输送路径地旋转移动,所述引导部件的旋转移动的中心与所述加热辊的轴或所述加压辊的轴一致。
根据这种结构,引导部件绕与该引导部件的旋转移动的中心一致的辊的轴旋转,沿着该辊的圆周面移动。因此,要使引导部件移动,只要有沿着辊的圆周面的空间即可,引导部件不与周边的零件干扰地易于移动。而且,能够加长引导部件的移动距离,使引导部件充分离开记录用纸的输送路径,大范围地空出输送路径的周边,卡在输送路径中的记录用纸的除去容易。
而且,在本发明中,可以在所述记录用纸的输送路径附近设有开闭门,在所述开闭门关闭时,所述引导部件抵接在该开闭门的一部分上,该引导部件被定位。
在这种结构中,在记录用纸的输送路径附近设置开闭门。打开该开闭门从而打开输送路径,除去卡在输送路径中的记录用纸。而且,在该开闭门关闭时,引导部件抵接在该开闭门的一部分上,该引导部件被定位。这样一来,引导部件被正确地定位在规定的位置上,记录用纸的引导可靠地进行。
另外,在本发明中,具有施力机构,在所述开闭门打开时,对所述引导部件向离开所述记录用纸的输送路径的方向施力而使其旋转移动。
根据这种结构的施力机构,在开闭门打开时,能够立即打开输送路径,记录用纸的除去容易。
而且,在本发明中,所述引导部件由所述加热辊的轴或者所述加压辊的轴旋转自如地支撑。
在这种结构中,无需特别设置枢轴支撑引导部件的旋转轴,能够抑制结构的复杂化。


图1为表示适用本发明的定影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结构的侧视图。
图2为局部放大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表示图2的定影装置中的加压辊以及可动引导板的后视图。
图4为放大表示图3的可动引导板的支撑机构的后视图。
图5(A)为用于说明图2的定影装置中的可动引导板的旋转移动过程的附图。
图5(B)为用于说明图2的定影装置中的可动引导板的旋转移动过程的附图。
图5(C)为用于说明图2的定影装置中的可动引导板的旋转移动过程的附图。
图5(D)为用于说明图2的定影装置中的可动引导板的旋转移动过程的附图。
图6为表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拉出了开闭门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7为表示使图2的定影装置中的可动引导板的旋转移动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8为表示图7的可动引导板的后视图。
图9为局部放大表示现有的定影装置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加以详细说明。
图1为表示适用本发明的定影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结构的侧视图。这种图像形成装置AA是用彩色或单色将由原稿读取装置BB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或从外部接收的图像记录形成在记录用纸上。包括曝光单元1、显影装置2、感光鼓3、带电器5、清洁单元4、中间转印带单元8、定影装置12、用纸输送路径S、供纸托盘10、以及排纸托盘15等。
在本图像形成装置中AA处理的图像数据对应于采用了黑(K)、蓝(C)、深红(M)、黄(Y)各色的彩色图像,或者对应于采用了单色(例如黑色)的单色图像。因此,显影装置2(2a、2b、2c、2d)、感光鼓3(3a、3b、3c、3d)、带电器5(5a、5b、5c、5d)、清洁单元4(4a、4b、4c、4d)为了形成与各色相对应的四种潜像而分别设置四个,「a」对应于黑,「b」对应于篮,「c」对应于深红,「d」对应于黄,构成四个图像工位。
感光鼓3配置在本图像形成装置AA的大致中央部。
带电器5是用于使感光鼓3的表面均匀带有规定的电位的带电机构,除了接触式的辊型或刷型的带电器之外,采用图1所示的充电式带电器。
曝光单元1例如采用将发光元件直线状排列的EL、LED写入头,或者具备激光照射部和反射镜的激光扫描单元(LSU)。而且,具有通过与输入的图像数据相对应地对带电的感光鼓3进行曝光,在其表面上形成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静电潜像的功能。
显影装置2通过(K、C、M、Y)的调色剂对在各自的感光鼓3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清洁单元4除去并回收显影、图像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3的表面上的调色剂。
配置在感光鼓3的上方的中间转印带单元8包括中间转印带7、中间转印带驱动辊71、中间转印带张紧辊73、中间转印带从动辊72、中间转印辊6(6a、6b、6c、6d)、以及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9。
中间转印带驱动辊71、中间转印带张紧辊73、中间转印辊6、中间转印带从动辊72等架设并支撑中间转印带7,使中间转印带7向箭头D的方向旋转移动。
中间转印辊6可旋转地支撑在中间转印带7附近,赋予用于将感光鼓3的调色剂像转印在中间转印带7上的转印偏压。
中间转印带7设置成与各自的感光鼓3接触,而且,具有通过将形成在感光鼓3上的各色的调色剂像依次重叠转印在中间转印带7上而形成彩色的调色剂像(多色调色剂像)的功能。这种转印带采用厚度为100μm-150μm的薄膜形成环状。
调色剂像从感光鼓3向片材(记录用纸)上的转印通过与中间转印带7的背面一侧接触的中间转印辊6进行。在中间转印辊6上,为了转印调色剂像而外加有高电压的转印偏压(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的极性(+)的高电压)。中间转印辊6是以直径为8~10mm的金属(例如不锈钢)轴为基础,其表面被导电性的弹性材料(例如EPDM、发泡聚酯等)包覆的辊。通过这种导电性的弹性材料,能够对记录用纸均匀地外加高电压。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用了中间转印辊6作为转印电极,但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电刷等。
如上所述,在各感光鼓3(3a、3b、3c、3d)上由各色的调色剂显影的调色剂像在中间转印带7上叠层,表示从外部接收的图像或者由原稿读取装置BB读取的原稿的图像。这样叠层的各色的调色剂像通过中间转印带7的旋转而由配置在后述的中间转印带7与记录用纸的接触位置上的二次转印单元11转印在记录用纸上。
中间转印带7与二次转印单元11的转印带11a彼此压接在一起,形成夹入区域。而且,在二次转印单元11的转印带11a上外加有用于将中间转印带7上的各色调色剂像转印在记录用纸上的电压(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的极性(+)的高电压)。另外,为了始终获得上述夹入区域,使二次转印单元11的辊或中间转印带驱动辊71的某一个为硬质材料(金属等),使另一个为弹性辊等软质材料(弹性橡胶辊或者发泡树脂辊等)。
而且,有时候中间转印带7上的各色调色剂像不是完全由二次转印单元11转印在记录用纸上,而调色剂残留在中间转印带7上,这种残留调色剂将成为在下一工序中产生调色剂的混色的原因。因此,通过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9除去并回收该残留调色剂。在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9上,例如作为清洁部件而备有与中间转印带7接触的清洁板,在清洁板所接触的部位,中间转印带7由中间转印带从动辊72从该带7的背面一侧支撑。
供纸托盘10用于收放记录用纸,设置在本图像形成装置AA的图像形成部的下侧。而且,设置在图像形成部的上侧的排纸托盘15用于以背面馈送的方式放置印刷后的记录用纸。
而且,在本图像形成装置AA上设有将供纸托盘10的记录用纸经由二次转印单元11或定影装置12输送到排纸托盘上的S字型的用纸输送路径S。另外,在从供纸托盘10到排纸托盘15的用纸输送路径S的附近配置有拾取辊16,对位辊14,定影装置12,以及输送方向切换引导器34,输送记录用纸的输送辊(未图示)等。
输送辊是用于促进、辅助记录用纸的输送的小型辊,沿着用纸输送路径S设有多个。拾取辊16是设置在供纸托盘10的端部,将记录用纸从供纸托盘10上一张一张地供给到用纸输送路径S的取入辊。
输送方向切换引导器34可旋转地设置在侧面罩上,通过从实线所示状态变为虚线所示的状态,将记录用纸从输送路径S的中途分离。此时,记录用纸通过形成在定影装置12与侧面罩、输送切换引导器34中间的输送路径S’,正反面翻转后返回用纸输送路径S。
而且,对位辊14使输送来的记录用纸暂时停止,对齐记录用纸的前端。而且,为了能够将感光鼓3上的调色剂像良好地多重转印在记录用纸上,具有与感光鼓3的旋转相对应地定时输送记录用纸的功能。
例如,对位辊14设定成基于未图示的对位前检测开关输出的检测信号,以各感光鼓3(3a、3b、3c、3d)上的调色剂像的前端与记录用纸上的图像形成范围的前端相吻合的方式输送记录用纸。
定影装置12包括加热辊31以及加压辊32等。加热辊31以及加压辊32夹着记录用纸旋转。
而且,加热辊31基于未图示的温度检测器的信号由控制部控制成达到规定的温度,具有通过与加压辊32一起热压接记录用纸,熔融、混合、压接转印在记录用纸上的调色剂像,并相对于记录用纸热定影的功能。
另外,多色调色剂像定影后的记录用纸通过输送辊输送到用纸输送路径S的翻转排纸路径中,以翻转的状态(多色调色剂像朝向下侧)排出到供纸托盘15上。
图2为局部放大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12的侧视图。在这种定影装置12中,相互压接加热辊31和加压辊32,在各辊31、32之间形成夹入区域,将记录用纸夹在各辊31、32之间的夹入区域进行输送,并且通过各辊31、32对记录用纸进行加热和加压,使记录用纸上的调色剂像定影。在各辊31、32的上方固定配置用纸剥离板33,输送辊34抵接在该用纸剥离板33上。而且,相对于加压辊32的圆周面稍稍离开地配置可动引导部件35。记录用纸在用纸剥离板33与可动引导部件35之间被导向而到达用纸剥离板33与输送辊34之间,进而被输送辊34输送。
图3为从图2的箭头E方向观察加压辊32以及可动引导板35的后视图。而且,图4为局部放大表示图3的加压辊32以及可动引导板35的后视图。如图2、图3、图4所示,可动引导板35包括长度与加压辊32大致相同的引导部35a,连结引导部35a的支轴35f两端与加压辊32的轴32a两端的各中继轴35b、35b,设在引导部35a的支轴35f两端的各滚轴35c、35c,以及突出设置在引导部35a的支轴35f两端的捏手35g。引导部35a具有与记录用纸接触的多个爪35d。而且,引导部35a两端的捏手35g穿过各框架36的开口部36b而突出。
在此,加压辊32的轴32a通过设置在该加压辊32两侧的各自的框架36枢轴支撑。这样一来,加压辊32可旋转地得到支撑。可动引导板35的各中继轴35b、35b的一个端部插在加压辊32的轴32a上,各中继轴35b、35b可相对于加压辊32旋转地得到支撑,可动引导板35绕加压辊32的轴32a旋转移动。而且,各中继轴35b、35b的另一个端部固定在引导部35a的支轴35f的两端上。
另外,可动引导板35的各滚轴35c、35c插入加压辊32两侧的各框架36的圆弧槽36a中。各框架36的圆弧槽36a形成为与加压辊32的轴32a成同心状,可动引导板35的各滚轴35c、35c沿着各自的圆弧槽36a滑动,可动引导板35绕加压辊32的轴32a旋转移动。
因此,可动引导板35的两端通过中继轴35b绕加压辊32的轴32a旋转自如地得到支撑,并且还通过滚轴35c以及圆弧槽36a绕加压辊32的轴32a旋转自如地得到支撑。
而且,由于可动引导板35的支轴35f两端固定在中继轴35b的端部上,所以可动引导板35不会绕滚轴35c旋转,而可动引导板35相对于加压辊32的圆周面的姿势维持在一定。
这样一来,可动引导板能够沿着加压辊32的圆周面以轨道tt旋转移动。
而且,在可动引导板35的中继轴35b与加压辊32的轴32a之间设有可动引导板施力弹簧(未图示),该可动引导板施力弹簧的两端分别挂在中继轴35b与加压辊32的轴32a上,中继轴35b被可动引导板施力弹簧向箭头F的方向施力。
在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AA的通常动作状态下,该装置AA的开闭门21是关闭的,如图5(A)所示开闭门21的引导器以及推压部件22将可动引导板35向箭头G的方向推压,可动引导板35克服上述可动引导板施力弹簧的弹性力向与箭头F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移动,可动引导板35的各滚轴35c、35c顶在各框架36的圆弧槽36a的上端,如图2和图3所示,可动引导板35相对于定影装置12的输送路径定位在规定的位置上。在这种状态下,记录用纸在用纸剥离板33与可动引导板35之间被导向。
另一方面,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AA中,有可能产生输送途中的记录用纸卡纸的故障。因此,沿着输送路径设置若干个开闭部位,通过打开这些开闭部位而打开输送路径,从而可去除记录用纸。
这些开闭部位的一个是开闭门21。当将该开闭门21向箭头H的方向拉开时,该开闭门21的上下的爪21a、21a脱离图像形成装置AA主体各自的卡合部位,该开闭门21沿着箭头H的方向被拉开。
图6表示将开闭门21从图像形成装置AA主体沿着箭头H的方向拉开时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能够去处卡在对位辊14→二次转印单元11→定影装置12→输送方向切换引导器34这一范围的输送路径中的记录用纸。
而且,在将开闭门21拉开时,开闭门21的引导器以及推压部件22也沿着箭头H的方向被拉开,如图5(B)所示,引导器以及推压部件22离开可动引导板35。此时,如图5(C)所示,在可动引导板施力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可动引导板35沿着箭头F的方向旋转移动,可动引导板35移动到位置J1。另外,通过手动使引导部35a两端的捏手35g沿着箭头F的方向旋转,如图5(D)所示,可动引导板35的各滚轴35c、35c能够使该可动引导板35旋转移动到顶在各框架36的圆弧槽36a的下端的位置J2上。
图7为表示各滚轴35c、35c使可动引导板35旋转移动到顶在各框架36的圆弧槽36a的下端上的状态的侧视图。而且,图8为表示从箭头E的方向观察图7的可动引导板35的后视图。如图7和图8所示,当可动引导板35旋转移动到该可动引导板35的各滚轴35c、35c顶在各框架36的圆弧槽36a的下端时,定影装置12的加热辊31与加压辊32之间的记录用纸的输送路径较大地打开。这样一来,如图5(D)所示,卡在定影装置12中的记录用纸P的除去容易。
在这样将卡在输送路径中的记录用纸P除去后,如图6所示,在沿着箭头G的方向推压开闭门21使其移动时,该开闭门21的上下的爪21a、21b卡合在图像形成装置AA主体的各卡合部位上,返回图1的原来状态。
与此同时,开闭门21的引导器以及推压部件22将可动引导板35向箭头G的方向推压,可动引导板35沿着与箭头F相反的方向旋转移动,定位在原来的规定位置上,成为记录用纸能够在用纸剥离板33与可动引导部件35之间被导向的状态。
这样,由于在开闭门21沿着箭头H的方向被拉开时,开闭门21的引导器以及推压部件22离开定影装置12的可动引导板35,所以在可动引导板施力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可动引导板35沿着箭头F的方向移动,进而能够通过手动使可动引导板35沿着箭头F的方向移动。在这种状态下,由于定影装置12中的记录用纸的输送路径较大地打开,所以能够容易地去处卡在此处的记录用纸。
在本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12中,由于可动引导部件35沿着加压辊32的圆周面旋转移动,所以用于使可动引导板35移动的空间被限定在加压辊32的圆周面附近。该空间与图9所示现有的定影装置中用于使引导部件103退避的空间相比要小很多,不会阻碍图像形成装置AA的小型化。而且,即使如图2所示引导部件被定位在用于引导记录用纸时的规定位置上的状态下,由于引导部件35的占有空间较小,所以引导部件35也不会成为阻碍图像形成装置AA的小型化的原因。
而且,在加压辊32的圆周面附近,确保了用于避免加压辊32与其他部件接触程度的空间,容易将可动引导板35的移动空间取得较大。因此,能够使可动引导板35大范围移动,较大地打开记录用纸的输送路径,记录用纸的除去容易。在实际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图9所示的现有的定影装置中的引导部件103的旋转角度最大约为37°,而本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12中的可动引导板35的旋转角度最大约为46°,本实施方式能够更大地打开记录用纸的输送路径。
另外,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多种多样的变形。例如,虽然可动引导板35的各中继轴35b、35b的端部由加压辊32的轴32a枢轴支撑,但只要是能够使可动引导板35的旋转移动的中心与加压辊32的轴32a一致,使可动引导板35沿着加压辊32的圆周面旋转移动,则可动引导板35由任何机构支撑均可。
而且,虽然将可动引导板35设置在加压辊32上,但也可以根据加热辊31以及加压辊32的位置,将可动引导板35设置在各辊31、32的某一个上。或者可在各辊31、32上设置各自的可动引导板。
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精神或者主要特征的情况下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实施。因此,上述的实施例不过是例示,并不作限定的解释。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所示的范围确定,不受说明书文本的约束。另外,属于权利要求范围的等同范围内的变形或变更也全部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定影装置,将记录用纸夹在相互压接的加热辊和加压辊之间进行输送,由引导部件引导记录用纸,对记录用纸进行加热和加压,使记录用纸上的调色剂定影,其特征是,所述引导部件设置成可离开所述记录用纸的输送路径地旋转移动,所述引导部件的旋转移动的中心与所述加热辊的轴或所述加压辊的轴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记录用纸的输送路径附近设有开闭门,在所述开闭门关闭时,所述引导部件抵接在该开闭门的一部分上,该引导部件被定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是,具有施力机构,在所述开闭门打开时,对所述引导部件向离开所述记录用纸的输送路径的方向施力而使其旋转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引导部件由所述加热辊的轴或者所述加压辊的轴旋转自如地支撑。
全文摘要
在本发明的定影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将记录用纸夹在相互压接的加热辊和加压辊之间进行输送,由引导部件引导记录用纸,对记录用纸进行加热和加压,使记录用纸上的调色剂定影,所述引导部件设置成可离开所述记录用纸的输送路径地旋转移动,所述引导部件的旋转移动的中心与所述加热辊的轴或所述加压辊的轴一致。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1025599SQ200710078970
公开日2007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2日
发明者久保隆, 水口泰范, 堀裕明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