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与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923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面板、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与液晶显示面板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与液晶显示面板模组。
背景技术
传统半透式(transflective)液晶显示器是以双液晶胞间隙(dual cell gap)为主。双液晶胞间隙的液晶显示器在制程上较为复杂,且制程的变异性 也较难控制。而在单液晶胞间隙(single cell gap)的半透式液晶显示器中,由于反 射像素的光程是穿透像素的光程的两倍,若要让反射像素与穿透像素同时显示 同一亮度时,反射像素的液晶的有效折射率是穿透像素的液晶分子的有效折射 率的一半。因此,在单液晶胞间隙的半透式液晶显示器中,穿透像素与反射像 素需分别依据两个独立的电压/穿透率曲线(V-T curve)驱动。由上述可知,若要作为单液晶胞间隙的半透式液晶显示器中,位于同一像 素单元,用以显示相同亮度的穿透像素与反射像素即需以两个晶体管各自驱 动。如此一来,数据线或扫描线的数量、数据驱动器或扫描驱动器的数量、数 据驱动器或扫描驱动器输出像素电压或扫描信号的频率即需对应增加,使得驱 动电路的面积与复杂度大幅增加。图1A是传统半透式液晶显示器的像素驱动电路图。半透式液晶显示器100 包括两扫描驱动器110与120、数据驱动器130与数个像素单元140。每个像 素单元140包括一穿透像素与反射像素。图1B是半透式液晶显示器100的一 像素单元140的详细电路。像素单元140包括一穿透像素与一反射像素。穿透 像素与反射像素分别以晶体管141和142驱动。像素单元140的晶体管141与 142接收扫描驱动器110与120经由两扫描线传送而来的扫描信号,以及数据 驱动器130经一数据个像素单元具有两晶体管,分别驱动穿透像素与反射像素。每个像素单元需要 两扫描驱动器与两扫描线提供两扫描信号,如此将增加像素驱动电路的电路复 杂度。图2A是另一传统半透式液晶显示器的像素驱动电路图。半透式液晶显示器200包括两数据驱动器210与220、扫描驱动器230与数个像素单元240。 与图1A的像素单元相同,图2A的每个像素单元240均包括一穿透像素与反射 像素。图2B是半透式液晶显示器200的一像素单元240的详细电路。像素单 元240包括一穿透像素与一反射像素。穿透像素与反射像素分别以晶体管241 和242驱动的。像素单元240的晶体管241与242接收扫描驱动器230经由一 扫描线传送而来的扫描信号,以及数据驱动器210与220经两数据线传送而来 的像素电压。由上述可知,对于半透式液晶显示器200,每个像素单元的两晶 体管需要两数据驱动器与两数据线提供两像素电压,如此将增加像素驱动电路 的电路复杂度。图3A是另一传统半透式液晶显示器的像素驱动电路图。半透式液晶显示 器300包括两数据驱动器310与320、两扫描驱动器330与340、以及数个像 素单元350。与图1A的像素单元相同,图3A的每个像素单元350均包括一穿 透像素与反射像素。图3B是半透式液晶显示器300的一像素单元350的详细 电路。像素单元350包括一穿透像素与一反射像素。穿透像素与反射像素分别 以晶体管351和352驱动的。像素单元350的晶体管351与352接收扫描驱动 器330与340经由两扫描线传送而来的扫描信号,以及数据驱动器310与320 经两数据线传送而来的像素电压。由上述可知,对于半透式液晶显示器300, 每个像素单元的两晶体管需要两数据驱动器与两数据线提供两像素电压,以及两扫描驱动器与两扫描线提供两扫描信号,如此更增加像素驱动电路的电路复 杂度。因此,虽然传统单液晶胞间隙的半透式液晶显示器在制程上的变异性较双 液晶胞间隙的半透式液晶显示器容易控制,然而,由于对每个像素单元内的穿 透像素与反射像素独立供以两像素电压,因此每个像素单元需要两扫描驱动器 或两数据驱动器来提供扫描信号与像素电压;以及两扫描线或两数据线来传送 扫描信号与像素电压。如此,半透式液晶显示器中,像素驱动电路的面积与复 杂度将大幅增加,使得液晶显示面板的开口率降低,制造成本也大幅增加。发明内容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中 的每两个像素,在两扫描时段期间,是借由一个晶体管与两个扫描信号来控制 致能与否,以接收由同一条数据线传送而来的两像素电压。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数据线、 一第一 扫描线、 一第二扫描线、 一第一像素、 一第二像素与一第一晶体管。第一数据 线用以分别在一第一扫描时段与第二扫描时段,传送一第一像素电压与一第二 像素电压。第一扫描线用以传送一第一扫描信号。第二扫描线用以传送一第二 扫描信号。第一像素受控于第一扫描信号。第一晶体管受控于第一扫描信号。 当第一晶体管致能时,第二扫描信号是通过第一晶体管传送至第二像素,以控 制第二像素致能与否。其中,在第一扫描时段,第一扫描信号致能第一像素与 第一晶体管。第二扫描信号通过第一晶体管传送至第二像素,致能第二像素。 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接收由第一数据线传送而来的第一像素电压。其中,在第 二扫描时段,第一扫描信号致能第一像素与第一晶体管。第二扫描信号通过第 一晶体管传送至第二像素,并且非致能第二像素。如此,使得第一像素接收由 第一数据线传送而来的第二像素电压。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数据线、 一第一扫描线、 一第一像素、 一第一晶体管、与一第二像素。第一扫描线用以输出一第一扫描信号。第二扫描线用以输出一第二扫描信号。第一像素受控于第一扫描信号。第一晶体管受控于第一扫描信号。当第一晶体管致能时,第二扫描信号是通过第一晶体管传送至第二像素,以控制第二像素致能与否。其中,在第一扫描时段,第一扫描信号致能第一像素与第一晶体管。第二扫描信号通过第一晶体管传送至第二像素,致能第二像素。第一像 素与第二像素接收由第一数据线传送而来的第一像素电压。其中,在第二扫描时段,第一扫描信号致能第一像素与第一晶体管。第二扫描信号通过第一晶体 管传送至第二像素,并且非致能第二像素,使得第一像素接收由第一数据线传 送而来的第二像素电压。其中,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之一是为穿透像素。第一 像素与第二像素的另一个是为反射像素。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模组,包括一扫描驱动器、一 数据驱动器与一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数据线、 一第一扫描 线、 一第二扫描线、 一第一像素、 一第一晶体管与一第二像素。扫描驱动器用以输出一第一扫描信号与一第二扫描信号。数据驱动器用以分别在一第一扫描 时段与第二扫描时段,输出一第一像素电压与一第二像素电压。第一数据线用 以传送第一像素电压与第二像素电压。第一扫描线用以传送第一扫描信号。第 二扫描线用以传送第二扫描信号。第一像素受控于第一扫描信号。第一晶体管 受控于第一扫描信号。当第一晶体管致能时,第二扫描信号是通过第一晶体管 传送至第二像素,以控制第二像素致能与否。其中,在第一扫描时段,第一扫 描信号致能第一像素与第一晶体管。第二扫描信号通过第一晶体管传送至第二 像素,致能第二像素,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接收由第一数据线传送而来的第一 像素电压。其中,在第二扫描时段,第一扫描信号致能第一像素与第一晶体管。 第二扫描信号通过第一晶体管传送至第二像素,并且非致能第二像素,使得第 一像素接收由第一数据线传送而来的第二像素电压。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 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其中图1A是传统半透式液晶显示器的像素驱动电路图。图1B是图1A的半透式液晶显示器的一像素单元的详细电路。图2A是另一传统半透式液晶显示器的像素驱动电路图。图2B是图2A的半透式液晶显示器的一像素单元的详细电路。图3A是另一传统半透式液晶显示器的像素驱动电路图。图3B是图3A的半透式液晶显示器的一像素单元的详细电路。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像素驱动电路图。图5是第一例的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像素驱动电路图。图6A是反射电压穿透率曲线的一例。图6B是穿透电压穿透率曲线的一例。图7是图5的扫描线与数据线所输出的扫描信号与像素电压的时序图的一例。图8是图5的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500沿着Al至A2方向的剖面图。 图9是的第一例的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的另一实现方式的部分像素驱动电 路图。图10是是第二例的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900的部分像素驱动电路图。图11是图10的扫描线与数据线所输出的扫描信号与像素电压的时序图的 一例。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像素驱动电路图。液晶显示面 板400包括扫描线411、 412与413、数据线421、像素432、 433与晶体管431。 现以图4的像素432与433的驱动方式为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 板400的像素驱动方式。像素432与433是在扫描时段tl与扫描时段t2期间,分别接收由数据线 421传送而来的像素电压D2与像素电压Dl。扫描线411与扫描线412分别用 以传送扫描信号S1与S2。像素432与晶体管431受控于扫描信号S1。当晶体 管431致能时,扫描信号S2是通过晶体管431传送至像素433,以控制像素 433致能与否。在扫描时段tl时,扫描信号S1被致能,使得像素432与晶体管431被致 能。扫描信号S2因而得以通过晶体管431传送至像素433。在扫描时段tl时, 扫描信号S2也被致能,使得像素442被致能。像素432与像素433被致能后, 始得以接收由数据线421传送而来的像素电压D1。因此,在扫描时段tl时, 像素432与433均储存像素电压Dl。在扫描时段t2时,扫描信号S1仍致能像素432与晶体管431。同样地, 扫描信号S2因此得以通过晶体管431传送至像素433。扫描信号S2是在扫描 时段t2转为非致能,使得像素433非致能。因此,在扫描时段t2时,像素432 被致能,而得以接收由数据线421传送而来的像素电压D2。而像素433被非致 能,不会接收像素电压D2。因此,在扫描时段t2时,像素432是储存像素电 压D2,而像素433是储存像素电压D1。因此,像素432与433是在扫描时段 tl与扫描时段t2期间,分别储存由数据线421传送而来的像素电压D2与像素 电压D1,以显示对应的亮度。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驱动电路是可应用于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以下 是以两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第一例图5是是第一例的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像素驱动电路图。现以图5的像素540与550的驱动方式为例,说明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500的像素驱动 方式。像素540包括晶体管541与储存电容542。像素550包括晶体管551与储 存电容552。在本例中,像素540与550是分别以穿透像素与反射像素为例。 像素540与550是在扫描时段Tl与扫描时段T2期间,分别接收由数据线521 传送而来的像素电压DA2与像素电压DA1。其中,像素电压DA1与DA2是为依 据不同电压穿透率曲线(V-T curve)与反射率曲线(V-R curve),例如是依据 图6A的反射像素的电压反射率曲线与图6B的穿透像素的电压穿透率曲线,所 输出的反射像素电压与穿透像素电压,且本例说明的显示元件其正常状况下显 不为黑色(Normally black mode)。扫描线511、 512与513分别用以传送扫描信号SC1、 SC2与SC3。晶体管 530与像素540的晶体管541受控于扫描信号S1。当晶体管530导通时,扫描 信号S2是通过晶体管530传送至晶体管551,以控制像素550的晶体管551导 通与否。图7是图5的扫描线511、 512、 513与数据线521所输出的扫描信号与像 素电压的时序图的一例。在图7中,曲线610为数据线521上的电平;曲线620 为扫描信号SC1的电平;曲线630为扫描信号SC2的电平;曲线640为扫描信 号SC3的电平。请同时参考图5与图7。在扫描时段T1时,扫描信号SC1是为高电平,使 得晶体管530与541导通。扫描信号S2因而得以通过晶体管530传送至像素 550的晶体管551。在扫描时段T1时,扫描信号S2也为高电平,使得晶体管 551导通。晶体管541与551导通后,储存电容542与552始得以接收并储存 由数据线521传送而来的像素电压DA1。因此,在扫描时段T1时,储存电容 542与552均储存由数据线521传送而来的像素电压DA1。在扫描时段T2时,扫描信号SC1仍为高电平,使得晶体管530与541导 通。同样地,扫描信号SC2因此得以通过晶体管530传送至像素550的晶体管 551。在扫描时段T2,扫描信号SC2是为低电平,使得晶体管551关闭。因此, 在扫描时段T2时,晶体管551关闭,而晶体管541导通,而使得储存电容542 得以接收由数据线521传送而来的像素电压DA2,而储存电容552不会接收像 素电压DA2。因此,在扫描时段T2时,储存电容542是储存像素电压DA2,而储存电容 552是储存像素电压DA1。因此,像素540与550是在扫描时段T1与扫描时段 T2期间,分别储存由数据线521传送而来的像素电压DA2与像素电压DA1,以 显示对应的亮度。同样地,之后,在扫描时段T3与T4期间,数据线521分别传送像素电压 DA3与DA4至像素580与570。像素570与580是分别以穿透像素与反射像素 为例。其中,像素电压DA3与DA4是为分别依据不同电压穿透率曲线所输出的 反射像素电压与穿透像素电压。请同时参考图5与图7。在扫描时段T3,扫描信号S2是为高电平,使得 晶体管560与像素570的晶体管571导通。由扫描线513传送而来的扫描信号 S3因而得以通过晶体管560传送至像素580的晶体管581。在扫描时段T3时, 扫描信号S3是为高电平,使晶体管581导通。晶体管571与581导通后后, 储存电容572与582均接收并储存由数据线521传送而来的像素电压DA3。因 此,在扫描时段T3时,储存电容572与582均储存像素电压DA3。之后,在扫描时段T4时,扫描信号S2仍为高电平,使得晶体管560与571 导通。扫描信号S3因此得以通过晶体管560传送至晶体管581。在扫描时段 T4,扫描信号S3是为低电平,使得晶体管581关闭。因此,在扫描时段T4时, 晶体管571导通,而使得储存电容572得以接收由数据线521传送而来的像素 电压DA4。而晶体管581关闭,而使得储存电容582不会接收像素电压DA4。因此,在扫描时段T4时,储存电容572是储存像素电压DA4,而储存电容 582是储存像素电压DA1。因此,像素570与580是在扫描时段T3与扫描时段 T4期间,分别储存由数据线521传送而来的像素电压DA4与像素电压DA3,以 显示对应的亮度。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500的其余像素的驱动方式与上述像素540、 550、 570 与580的驱动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现以像素540与像素550为例,说明单液晶胞间隙的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 500的优点。在两扫描时段期间,以晶体管530与两扫描线511与512输出的 两扫描信号来控制晶体管541与551导通与否,像素540与像素550得以接收 一反射像素电压与一穿透像素电压。同时,两扫描线511与512是同时与相邻 的穿透像素与反射像素共用。因此,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500中,平均一个穿透像素与一个反射像素仅需一扫描线与一数据线,即可达成接收正确像素电压的目的。同时,半透式液 晶显示面板500仅需要一扫描驱动器与一数据驱动器来驱动像素,而不需额外增加扫描驱动器与数据驱动器。如此一来,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500的像素驱动电路的面积与电路复杂度即大幅降低,而节省生产成本。上述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500的像素540与570是以穿透像素为例,像素 550与580是以反射像素为例。实际应用上,也可以设计像素540与570为反 射像素,像素550与580为穿透像素。此时,在扫描时段T1与T3,数据线521 将传送穿透像素电压至晶体管540、 550、 570与580,而在扫描时段T2与T4, 数据线521将传送反射像素电压至晶体管540与570。然而,当欲使反射像素与穿透像素显示相同亮度时,所需的反射像素电压 是较所需的穿透像素电压低。因此,若将像素550与580设计为反射像素,像 素540与570设计为穿透像素,则于扫描时段T1与T3时,提供反射像素电压 至所有晶体管540、 550、 570与580较为省电。相比之下,若将像素550与580 设计为穿透像素,像素540与570设计为反射像素,则在扫描时段Tl与T3时, 提供穿透像素电压至所有晶体管540、 550、 570与580即较为耗电。图8是图5的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500沿着Al至A2方向的剖面图。半透 式液晶显示面板500是为单液晶胞间隙。图9是第一例的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的另一实现方式的部分像素驱动电路 图。在图9中是以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800的像素840与850为例,说明半透 式液晶显示面板800的像素驱动方式。像素840包括晶体管841与储存电容842。 像素850包括晶体管851与储存电容852。在图9中,像素840与850是分别 以穿透像素与反射像素为例。像素840与850是在扫描时段TM1与扫描时段TM2 期间,分别接收由数据线821传送而来的像素电压DT2与像素电压DT1。其中, 像素电压DT1与DT2是为依据不同电压穿透率曲线与反射率曲线所输出的反射 像素电压与穿透像素电压。扫描线811、 812分别用以传送扫描信号G1、 G2。晶体管830与像素840 的晶体管841受控于扫描信号G1。当晶体管830导通时,扫描信号G2是通过 晶体管830传送至晶体管851,以控制像素850的晶体管851导通与否。在扫描时段TM1时,晶体管841与851导通,使得储存电容842与852均 储存像素电压DT1。在扫描时段TM2时,晶体管841导通,而使得储存电容852 得以接收像素电压DT2。而晶体管851关闭,而使得储存电容842不会接收像素电压DT2。上述电路动作与图5的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由上述可知,像素840与850是在扫描时段TM1与扫描时段TM2期间,分别储 存由数据线821传送而来的像素电压DT2与像素电压DT1,以显示对应的亮度。第二例图10是是第二例的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900的部分像素驱动电路图。现 以图10的像素940、 950、 970与980的驱动方式为例,说明第二例的半透式 液晶显示面板900的像素驱动方式。像素940包括晶体管941与储存电容942。像素950包括晶体管951与储 存电容952。像素970包括晶体管971与储存电容972。像素980包括晶体管 981与储存电容982。在本例中,像素940与950是为反射像素。像素970与 980是为穿透像素。像素940与950是在扫描时段Kl与扫描时段K2期间,分别接收由数据线 921传送而来的像素电压P2与像素电压Pl。像素970与980是在扫描时段Kl 与扫描时段K2期间,分别接收由数据线922传送而来的像素电压P4与像素电 压P3。其中,像素电压P1与P2是为依据一第一电压穿透率曲线所输出的反射像 素电压。像素电压P3与P4是为依据一第二电压穿透率曲线所输出的穿透像素 电压。扫描线911与912分别用以传送扫描信号SN1与SN2。晶体管930、像素 940的晶体管941、晶体管960与像素970的晶体管971均受控于扫描信号SN1。 当晶体管930导通时,扫描信号SN2是通过晶体管930传送至晶体管951,以 控制像素950的晶体管951导通与否。而当晶体管960导通时,扫描信号SN2 是通过晶体管960传送至晶体管981,以控制像素980的晶体管981导通与否。图11是图10的扫描线911与912、数据线921与922所输出的扫描信号 与像素电压的时序图的一例。在图11中,曲线111为数据线921上的电平; 曲线112为数据线922上的电平;曲线113为扫描信号SN1的电平;曲线114 为扫描信号SN2的电平。其中曲线111的电平可以选择与曲线112的电平极性 相同或相反,在此以极性相同作说明。请同时参考图IO与图11。在扫描时段K1时,扫描信号SN1是为高电平, 使得将晶体管930与941导通。扫描信号SN2因而得以通过晶体管930传送至像素950的晶体管951。在扫描时段K1时,扫描信号SN2也为高电平,使得晶 体管951导通。晶体管941与951导通后,储存电容942与952始得以接收并 储存由数据线921传送而来的像素电压Pl。同时,在扫描时段K1时,高电平的扫描信号SN1也使得将晶体管960与 971导通。扫描信号SN2因而得以通过晶体管960传送至像素980的晶体管981。 在扫描时段Kl时,高电平的扫描信号SN2也使得晶体管981导通。晶体管971 与981导通后,储存电容972与982始得以接收并储存由数据线922传送而来 的像素电压P3。因此,在扫描时段K1时,储存电容942与952均储存由数据线921传送 而来的像素电压Pl。而储存电容972与982均储存由数据线922传送而来的像 素电压P3。接着,在扫描时段K2时,扫描信号SN1仍为高电平,使得晶体管930与 941导通。同样地,扫描信号SN2因此得以通过晶体管930传送至像素950的 晶体管951。在扫描时段K2,扫描信号SN2是为低电平,使得晶体管951关闭。同时,在扫描时段K2时,高电平的扫描信号SN1也使得晶体管960与971 导通。同样地,扫描信号SN2因此得以通过晶体管960传送至像素980的晶体 管981。在扫描时段K2,低电平的扫描信号SN2也使得晶体管981关闭。因此,在扫描时段K2时,晶体管941与971导通,而使得储存电容942 得以接收由数据线921传送而来的像素电压P2。且储存电容972得以接收由数 据线922传送而来的像素电压P4。而晶体管951与981关闭,使得储存电容 982不会接收像素电压P2,储存电容952不会接收像素电压P4。因此,在扫描时段K2时,储存电容942是储存像素电压P2,而储存电容 952是储存像素电压P1。而储存电容972是储存像素电压P4,储存电容982是 储存像素电压P3。因此,反射像素940与950是在扫描时段K1与扫描时段K2期间,分别储 存由数据线921传送而来的像素电压P2与像素电压Pl,以显示对应的亮度。 穿透像素970与980是在扫描时段Kl与扫描时段K2期间,分别储存由数据线 922传送而来的像素电压P4与像素电压P3,以显示对应的亮度。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900的其余像素的驱动方式与上述像素940、950、970 与980的驱动方式相同,于此不再赘述。其中,上述像素940与950是以反射像素为例,而像素970与980是以穿透像素为例。实际应用上,也可以将像素940与950设计为穿透像素,将像素 970与980设计为反射像素。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900与500的不同之处在于穿透像素与反射像素的位 置关系不同。在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500中,像素540与550是分别为穿透像 素与反射像素,且接收同一数据线传送而来的像素电压。而在半透式液晶显示 面板900中,像素940与950均为反射像素,接收数据线921传送而来的像素 电压。与像素940与950相邻的像素970与980均为穿透像素,接收数据线922 传送而来的像素电压。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500与900均借由将穿透像素与反 射像素的位置交错安排,来增强显像品质。单液晶胞间隙的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900也可以节省像素驱动电路的面积 与复杂度。与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500相同,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900中,平 均一个穿透像素与一个反射像素仅需一扫描线与一数据线,即可达成接收正确 像素电压的目的。同时,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900仅需要一扫描驱动器与一数 据驱动器来驱动像素,而不需额外增加扫描驱动器与数据驱动器。如此一来, 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900的像素驱动电路的面积与电路复杂度即大幅降低,而 节省生产成本。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模组。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 板模组包括扫描驱动器150、数据驱动器160与一液晶显示面板170。其中, 液晶显示面板170与图4的液晶显示面板400相同。液晶显示面板170包括扫 描线171与172、数据线173、晶体管174、像素175与176。在本实施例是以 显示面板170中的像素174与176的驱动方式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 板模组。数据驱动器160是用以分别在扫描时段Cl与扫描时段C2输出像素电压VI 与V2至数据线173。在扫描时段C1时,扫描驱动器150致能扫描信号S1与 S2。扫描信号Sl与S2分别经由扫描线171与172传送至晶体管174与像素175, 使得像素175与176均储存像素电压V1。在扫描时段C2时,扫描器致能扫描 信号S1,并且非致能扫描信号S2,使得像素175接收由数据线173传送而来 的像素电压V2,而像素176不会接收像素电压V2。像素175与176是在扫描 时段Cl与扫描时段C2期间,分别储存由数据线173传送而来的像素电压V2 与像素电压VI,以显示对应的亮度。像素175与176在扫描时段Cl与C2的驱 动方式与图4的像素432和433的驱动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每两个像素,在两扫描时段期间,是借由 一个晶体管与两个扫描信号来控制致能与否,以接收由同一条数据线传送而来 的两像素电压。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中,平均两个像素仅需一数据线 与一扫描线,即得以由此数据线传送而来的两像素电压。因此,当本发明实施 例的液晶显示面板应用于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时,得以节省扫描驱动器与数据 驱动器的数量、以及扫描线与数据线的数量。此外,单液晶胞间隙的液晶显示面板在制程上较双液晶胞间隙的液晶显示 面板简单,且制程的变异性也较容易控制。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 板兼具制程容易,且像素驱动电路简单的优点。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且非用以限定 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 为准。
权利要求
1.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数据线,用以分别在一第一扫描时段与第二扫描时段,传送一第一像素电压与一第二像素电压;一第一扫描线,用以传送一第一扫描信号;一第二扫描线,用以传送一第二扫描信号;一第一像素,受控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一第一晶体管,受控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一第二像素,当所述第一晶体管致能时,所述第二扫描信号是通过所述第一晶体管传送至所述第二像素,以控制所述第二像素致能与否;其中,在所述第一扫描时段,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致能所述第一像素与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扫描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晶体管传送至所述第二像素,致能所述第二像素,所述第一像素与所述第二像素接收由所述第一数据线传送而来的第一像素电压;其中,在所述第二扫描时段,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致能所述第一像素与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扫描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晶体管传送至所述第二像素,并且非致能所述第二像素,使得所述第一像素接收由所述第一数据线传送而来的第二像素电压。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 控制端耦接所述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二扫描线, 所述第一像素还包括一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所述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一数据线;及一第一储存电容,耦接至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 其中,所述第二像素还包括一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一数据线;及一第二储存电容,耦接至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其中,在所述第一扫描时段,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致能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经由所述第一晶体管传送至所述第三晶体 管,致能所述第三晶体管,使得所述第一储存电容与所述第二储存电容接收并 储存所述第一像素电压;其中,在所述第二扫描时段,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致能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 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扫描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晶体管传送至所述第三晶体 管,并且非致能所述第三晶体管,使得所述第一储存电容接收并储存所述第二 像素电压。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线还用以在一第三扫描时段与一第四扫描时段,传送一第三像素电压与一第四像素电压,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一第三扫描线,用以传送一第三扫描信号; 一第三像素,受控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 一第二晶体管,受控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一第四像素,当所述第二晶体管致能时,所述第三扫描信号是通过所述第 二晶体管传送至所述第四像素,以控制所述第四像素致能与否;其中,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致能所述第三像素与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三 扫描信号通过所述第二晶体管传送至所述第四像素,致能所述第四像素,所述 第三像素与所述第四像素接收由所述第一数据线传送而来的第三像素电压;其中,在所述第四扫描时段,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致能所述第三像素与所述 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三扫描信号通过所述第二晶体管传送至所述第四像素,并 且非致能所述第四像素,使得所述第三像素接收由所述第一数据线传送而来的 第四像素电压。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 还包括一第二数据线;一第三像素,受控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 一第四晶体管,受控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一第四像素,当所述第四晶体管致能时,所述第二扫描信号是通过所述第 四晶体管传送至所述第四像素,以控制所述第四像素致能与否;其中,在所述第一扫描时段,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致能所述第三像素与所述 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二扫描信号通过所述第四晶体管传送至所述第四像素,致能所述第四像素,使得所述第三像素与所述第四像素接收由所述第二数据线传 送而来的一第三像素电压;其中,在所述第二扫描时段,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致能所述第三像素与所述 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二扫描信号通过所述第三晶体管传送至所述第四像素,并 且非致能所述第四像素,使得所述第四像素接收由所述第二数据线传送而来的 一第四像素电压。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 控制端耦接所述第一扫描线,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二扫描线, 所述第三像素还包括一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所述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五 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二数据线;及一第三储存电容,耦接至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端; 其中,所述第四像素还包括-一第六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端, 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二数据线;及一第四储存电容,耦接至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端;其中,在所述第一扫描时段,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致能所述第四晶体管与所 述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经由所述第四晶体管传送至所述第六晶体 管,致能所述第六晶体管,使得所述第三储存电容与所述第四储存电容接收并 储存所述第三像素电压;其中,在所述第二扫描时段,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致能所述第四晶体管与所 述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二扫描信号通过所述第四晶体管传送至所述第六晶体 管,并且非致能所述第六晶体管,使得所述第三储存电容接收并储存所述第四 像素电压。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 是为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所述第一像素与所述第二像素是为穿透像素,所述 第三像素与所述第四像素是为反射像素。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 是为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所述第一像素与所述第二像素是为反射像素,所述 第三像素与所述第四像素是为穿透像素。
8. —种液晶显示面板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扫描驱动器,用以输出一第一扫描信号与一第二扫描信号; 一数据驱动器,用以分别在一第一扫描时段与第二扫描时段,输出一第一像素电压与一第二像素电压;以及 一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数据线,用以传送所述第一像素电压与所述第二像素电压; 一第一扫描线,用以传送所述第一扫描信号; 一第二扫描线,用以传送所述第二扫描信号; 一第一像素,受控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 一第一晶体管,受控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及一第二像素,当所述第一晶体管致能时,所述第二扫描信号是通过所 述第一晶体管传送至所述第二像素,以控制所述第二像素致能与否;其中,在所述第一扫描时段,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致能所述第一像素与所述 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扫描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晶体管传送至所述第二像素,致 能所述第二像素,所述第一像素与所述第二像素接收由所述第一数据线传送而 来的第一像素电压;其中,在所述第二扫描时段,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致能所述第一像素与所述 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扫描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晶体管传送至所述第二像素,并 且非致能所述第二像素,使得所述第一像素接收由所述第一数据线传送而来的 第二像素电压。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 管的控制端耦接所述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二扫描 线,所述第一像素还包括一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所述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二 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一数据线;及一第一储存电容,耦接至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 其中,所述第二像素还包括一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一数据线;及一第二储存电容,耦接至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其中,在所述第一扫描时段,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致能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经由所述第一晶体管传送至所述第三晶体 管,致能所述第三晶体管,使得所述第一储存电容与所述第二储存电容接收并 储存所述第一像素电压;其中,在所述第二扫描时段,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致能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 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扫描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晶体管传送至所述第三晶体 管,并且非致能所述第三晶体管,使得所述第一储存电容接收并储存所述第二 像素电压。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驱动 器还用以在一第三扫描时段与一第四扫描时段,输出一第三像素电压与一第四 像素电压,所述数据线还用以传送所述第三像素电压与所述第四像素电压,所 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一第三扫描线,用以传送一第三扫描信号; 一第三像素,受控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 一第二晶体管,受控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一第四像素,当所述第二晶体管致能时,所述第三扫描信号是通过所述第 二晶体管传送至所述第四像素,以控制所述第四像素致能与否;其中,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致能所述第三像素与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三 扫描信号通过所述第二晶体管传送至所述第四像素,致能所述第四像素,所述 第三像素与所述第四像素接收由所述第一数据线传送而来的第三像素电压;其中,在所述第四扫描时段,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致能所述第三像素与所述 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三扫描信号通过所述第二晶体管传送至所述第四像素,并 且非致能所述第四像素,使得所述第三像素接收由所述第一数据线传送而来的 第四像素电压。
11.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 面板还包括一第二数据线;一第三像素,受控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一第四晶体管,受控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 , 一第四像素,当所述第四晶体管致能时,所述第二扫描信号是通过所述第 四晶体管传送至所述第四像素,以控制所述第四像素致能与否;其中,在所述第一扫描时段,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致能所述第三像素与所述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二扫描信号通过所述第四晶体管传送至所述第四像素,致 能所述第四像素,使得所述第三像素与所述第四像素接收由所述第二数据线传 送而来的一第三像素电压;其中,在所述第二扫描时段,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致能所述第三像素与所述 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二扫描信号通过所述第三晶体管传送至所述第四像素,并 且非致能所述第四像素,使得所述第四像素接收由所述第二数据线传送而来的 一第四像素电压。
12.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所述第一扫描线,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二扫描线,所述第三像素还包括一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所述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五 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二数据线;及一第三储存电容,耦接至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四像素还包括一第六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端,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二数据线;及一第四储存电容,耦接至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端;其中,在所述第一扫描时段,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致能所述第四晶体管与所 述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二扫描信号经由所述第四晶体管传送至所述第六晶体 管,致能所述第六晶体管,使得所述第三储存电容与所述第四储存电容接收并 储存所述第三像素电压;其中,在所述第二扫描时段,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致能所述第四晶体管与所 述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二扫描信号通过所述第四晶体管传送至所述第六晶体 管,并且非致能所述第六晶体管,使得所述第三储存电容接收并储存所述第四 像素电压。
13.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 示面板模组是为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模组,所述第一像素与所述第二像素是为 穿透像素,所述第三像素与所述第四像素是为反射像素。
14.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 示面板模组是为半透式液晶显示面板模组,所述第一像素与所述第二像素是为 反射像素,所述第三像素与所述第四像素是为穿透像素。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数据线、第一扫描线、第二扫描线、第一像素、第二像素与晶体管。数据线用以分别于第一与第二扫描时段,传送第一与第二像素电压。第一与第二扫描线用以传送第一与第二扫描信号。第一像素与晶体管受控于第一扫描信号。在第一扫描时段,第一扫描信号致能第一像素与晶体管。第二扫描信号通过晶体管传送至第二像素,致能第二像素。第一与第二像素接收第一像素电压。在第二扫描时段,第一扫描信号致能第一像素与晶体管。第二扫描信号通过晶体管传送至第二像素,并且非致能第二像素,使得第一像素接收第二像素电压。
文档编号G02F1/13GK101281331SQ200710096820
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4日
发明者杨咏舜, 杨长浩, 韦忠光 申请人: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