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传递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0765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传递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具高光纤耦合效率、低对位搜寻时间、低制作工艺不合格率及
低制作工艺时间的光传递模块。
背景技术
在现今的光传递模块中,因为光发射元件与光纤是平行配置的,因此在来自光发 射元件的光束射至光纤接收面之际,会有一部分光束被反射回光发射元件,而产生噪音、光 强度减损等问题。 现有技术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提出有使光发射元件偏位的技术,此通过在组装
光发射元件之际,一边测量一边偏位,之后再固着光发射元件于壳体中,以降低经由光纤
(Fiber stub)的反射光束不会再折射至光发射元件,而形成噪音干扰的技术。 然而,在前述调整光发射元件的过程,需要使用精密的监控系统,而造成成本的提
升。而且,在固着光发射元件的过程中,光发射元件与壳体的相对位置易发生偏位的情形。
故前述技术虽可解决前述噪音问题,却会衍生出耦合效率降低、制作工艺合格率降低、制作
工艺困难度提升及制作工艺时间延长等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传递模块,以在大幅提高光
纤耦合效率之际,大幅降低对位搜寻时间、制作工艺不合格率及制作工艺时间。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光传递模块,包括有一壳体、一第
一光传输元件、一光发射元件及一第二光传输元件。前述第一光传输元件具有一第一轴线
且组设于该壳体内,并延伸于该壳体之外。前述光发射元件组设于该壳体内。前述第二光
传输元件具有一第二轴线且设置于该第一光传输元件与该光发射元件之间,且该第二轴线
与该第一轴线之间具有一夹角,该夹角不为O度。 前述本发明的光传递模块,还可以包括一光接收元件及一光折射结构。前述光接 收元件组设于该壳体内。前述光结构设置于该第二光传输元件与该光发射元件之间,用以 折射第二光传输元件所传递的光束至光接收元件。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光传递模块,包括有一壳体、一第一光传输元件、一光接收元件 及一第二光传输元件。前述第一光传输元件具有一第一轴线且组设于该壳体内,并延伸于 该壳体之外。前述光接收元件组设于该壳体内。前述第二光传输元件具有一第二轴线且 设置于该第一光传输元件与该光接收元件之间,且该第二轴线与该第一轴线之间具有一夹 角,该夹角不为0度。 前述本发明的光传递模块,还可以包括一光发射元件及一光折射结构。前述光发 射元件组设于该壳体内。前述折光结构设置于该第二光传输元件与该光接收元件之间,用 以折射光发射元件的光束至第二光传输元件。 前述本发明的光传递模块中,第一光传输元件可以为一光纤,第二光传输元件可
3以为一光纤残段(fiber stub)。还有,该第二光传输元件具有一光反射面,该光反射面不面 向该第一光传输元件,且该光反射面不垂直于该第一轴线或该第二轴线。此外,该壳体为一 T型壳体。 前述本发明的光传递模块中,光折射结构为一折射镜或滤光镜。该夹角也可以介 于2-5度之间。 前述本发明的光传递模块还包括一保护壳,此保护壳与该壳体相互组接。该第一 光传输元件与该第二光传输元件组设于该保护壳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光传递模块通过使第一光传输元件与第二光传输元件的轴线 形成一夹角的方式,即可避免光发射元件、第二光传输元件与第一光传输元件之间所传递 的光束被反射回原传递路径。通过此机制即可轻易消除现有光传递模块的噪音和光强度减 损等问题。 由于本发明光传递模块可以不调整光发射元件的组设角度,而是直接使第一光传 输元件与第二光传输元件的轴线形成夹角,故可以大幅度提高光纤耦合效率,而大幅降低 对位搜寻时间、制作工艺不合格率及制作工艺时间。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 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光传递模块 104 :壳体 108 :光发射元件 112:第二光传输元件 118:光反射面 a :夹角
例光传递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102 :光纤头 106 :光折射结构 110 :光接收元件 114 :第一光传输元件 120 :开口 X、Y :轴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光传递模块100的剖面示意图。光传递模块100包括 有壳体104、第一光传输元件116、光发射元件108及第二光传输元件112。壳体104可以为 T型壳体。该壳体104的材质可以为金属或塑胶。 光发射元件108组设于该壳体104内,用以作为光束之供应装置。光发射元件108 例如是LED or激光(LASER)等光产生器。光发射元件108可以采用平行于壳体104之一 开口 120的方式组设于壳体104中,也可以采用倾斜于壳体104的开口 120方式组设于壳 体104中。其中光发射元件108以平行于壳体104的开口 120的方式组设于壳体104的制 作工艺,制作工艺合格率较佳。 该第一光传输元件116具有一第一轴线X且组设于该壳体104内,并延伸至该壳 体104之外。第一光传输元件116为一光纤(fiber),用以提供光传递模块100与其他装置 间的资料传递。
4
该第二光传输元件112具有第二轴线Y且设置于第一光传输元件116与光发射 元件108之间。第二轴线Y与第一轴线X具有一夹角a,其中夹角a不为0度,较佳是介于 2-5度之间。第二光传输元件112可以为一光纤残段(fiber stub)。此外,第二光传输元 件112具有光反射面118,光反射面118不面向第一光传输元件116,且此光反射面118不
垂直于第一轴线X或第二轴线Y。 光传递模块100还可以包括光接收元件110及光折射结构106。此时,光传递模块 100可以兼具光收发功能。该光接收元件110组设于壳体104内,用以接收来自第一光传输 元件116的光信号。光折射结构106可以设置于第二光传输元件112与光发射元件108之 间,用以折射来自于第二光传输元件112所传递的光束至光接收元件110。光折射结构106 可以为折射镜、滤光镜。 此外,光传递模块100中,也可以对应所需而将前述光接收元件110与光发射元件 108的设置位置相互调整。此时,光折射结构106是用以折射光发射元件108的光束至第一 光传输元件116。 本发明的光传递模块100还包括保护壳114。此保护壳114与壳体104相互组接 成一组合结构。此时,第一光传输元件116与第二光传输元件112组设于保护壳114内,而 作为一个光纤头102。此光纤头102可对壳体104进行对位搜寻动作,以快速、便利且准确 地进行第一光传输元件116与第二光传输元件112对壳体104的组设。保护壳114的材质 可以为金属或塑胶。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光传递模块100通过使第一光传输元件116与第二光传输元 件112的轴线X、Y形成一夹角a的方式,即可避免光发射元件108、第二光传输元件112与 第一光传输元件116之间所传递的光束被反射回原传递路径。通过此机制即可轻易消除现 有光传递模块的噪音和光强度减损等问题。 由于本发明光传递模块IOO可以不调整光发射元件108的组设角度,而是直接使
第一光传输元件116与第二光传输元件112的轴线X、 Y形成夹角a,故可以大幅度提高光
纤耦合效率,而大幅度降低对位搜寻时间、制作工艺不合格率及制作工艺时间。 虽然结合以上一较佳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
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一种光传递模块,包括壳体;第一光传输元件,具有第一轴线且组设于该壳体内,并延伸于该壳体之外;光发射元件,组设于该壳体内;以及第二光传输元件,具有第二轴线且设置于该第一光传输元件与该光发射元件之间,且该第二轴线与该第一轴线之间具有一夹角,该夹角不为0度。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光传递模块,其还包括 光接收元件,组设于该壳体内;以及光折射结构,设置于该第二光传输元件与该光发射元件之间,用以折射该第二光传输 元件所传递的光束至该光接收元件。
3. —种光传递模块,包括 壳体;第一光传输元件,具有第一轴线且组设于该壳体内,并延伸于该壳体之外; 光接收元件,组设于该壳体内;以及第二光传输元件,具有第二轴线且设置于该第一光传输元件与该光接收元件之间,且 该第二轴线与该第一轴线之间具有一夹角,该夹角不为0度。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传递模块,其还包括 光发射元件,组设于该壳体内;以及光折射结构,设置于该第二光传输元件与该光接收元件之间,用以折射该光发射元件 的光束至该第二光传输元件。
5. 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光传递模块,其中该光折射结构为折射镜或滤光镜。
6.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传递模块,其中该第一光传输元件为光纤 (fiber)。
7.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传递模块,其中该壳体为一 T型壳体。
8.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传递模块,其中该壳体的材质为金属或塑胶。
9.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传递模块,其中该第二光传输元件为光纤残段 (fiber stub)。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传递模块,其中该第二光传输元件具有光反射面,该光反射 面不面向该第一光传输元件,且该光反射面不垂直于该第一轴线或该第二轴线。
11.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传递模块,其还包括保护壳,与该壳体相互组 接,且该第一光传输元件与该第二光传输元件组设于该保护壳内。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传递模块,其中该保护壳的材质为金属或塑胶。
13.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传递模块,其中该夹角介于2-5度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传递模块,其包括有一壳体、一第一光传输元件、一光发射元件及一第二光传输元件。前述第一光传输元件具有一第一轴线且组设于该壳体内。前述光发射元件组设于该壳体内。前述第二光传输元件具有一第二轴线且设置于该第一光传输元件与该光发射元件之间,且该第二轴线与该第一轴线夹有一夹角,该夹角不为0度。
文档编号G02B6/42GK101750680SQ20081018331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日
发明者陈裕文, 陈金浩 申请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