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0762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加热辊的定影装置、以及具有该定影装置 的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定影装置,其具有按压部件, 其配置在定影带的背面侧,且将定影带向定影辊按压,同时使定影带 和定影辊之间形成接触啮合区域;以及按压可变机构,其对按压部件 进行可动支撑,以使得在接触啮合区域,形成下游侧压力高于其他部 分的压力分布,该按压可变机构以随着接触啮合区域的下游侧压力变 高,则接触啮合区域宽度变窄的方式,调整压力分布以及接触啮合区 域宽度。
另外,例如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热定影装置,其具有加热单 元以及按压单元,该按压单元具有用于积蓄来自该加热单元的热量的 蓄热部件。
另外,例如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定影装置,其具有定影带, 其利用啮合区域对记录材料上的图像进行加热;定影辊,其驱动该定 影带;定影垫,其固定配置在定影带的内侧,用于形成啮合区域,在 定影辊上,在与定影带之间的接触区域上设置有高摩擦层,在与定影 垫之间的接触区域上设置有低摩擦层。
专利文献l:特开2007— 1636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2 — 278333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7 —0039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根据上述背景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影
3装置,其可以提高定影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定影装置具有可旋转的 加热辊;带部件,其从动于所述加热辊的旋转而进行移动;按压部件, 其相对于所述带部件配置在所述加热辊的相反侧,隔着所述带部件按 压所述加热辊;支撑部件,其支撑所述按压部件,将该按压部件向所 述加热辊侧按压;以及引导单元,其设置在所述按压部件的带部件移 动方向上游侧,引导所述带部件,使该带部件向所述加热辊侧接近。
优选所述带部件在与所述按压部件隔着所述带部件按压所述加 热辊的位置相比的带部件移动方向上游侧,与所述加热辊接触。
优选所述引导单元由引导部构成,该引导部与所述支撑部件一 体地形成。
优选所述引导单元由引导部构成,该引导部形成为向所述加热 辊侧突出。
优选所述引导单元由引导部构成,该引导部形成为不会隔着所 述带部件与所述加热辊抵接。
本发明包含具有所述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其可以提高定影性。


图l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挡块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挡块的斜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挡块的斜视图。 图6是表示按压垫隔着带部件按压加热辊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按压垫隔着带部件按压加热辊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8是表示按压垫隔着带部件按压加热辊的状态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
图像形成装置10具有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在该图像形成装置 主体12内搭载图像形成单元14,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的上部 设置有排纸部16,同时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的下部可以配置例 如2级的供纸单元18、 18。
各个供纸单元18具有供纸单元主体20;以及供纸盒22,其 收容纸张等记录介质。供纸盒22可自由滑动地安装在供纸单元主体 20上,可以向正面方向(图1的右方)拉出。
另外,在供纸盒22的内端附近上部配置有拾取辊24,在该拾取 辊24的后方配置有延迟辊26以及进纸辊28。
传送路径32是从最下端的供纸单元18的拾取辊24开始至排纸 口 34为止的记录介质通路,该传送路径32具有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 12的背面(图1的左侧面)附近,从最下端的供纸单元18的拾取辊 24开始至后述的定影装置36为止大致铅直地形成的部分。
在该传送路径32的定影装置36的上游侧配置有后述的转印装 置42和像载体44,另外,在转印装置42和像载体44的上游侧配置 有阻挡辊38。
另外,在传送路径32的排纸口 34的附近配置有排纸辊40。 因此,从供纸单元18的供纸盒22利用拾取辊24送出的记录介 质,由延迟辊26以及进纸辊28输出并引导至传送路径32,由阻挡 辊38暂时停止,并在适当的定时经过后述的转印装置42和像载体 44之间而转印显影剂像,该转印形成的显影剂像由定影装置36定影, 通过排纸辊40从排纸口 34向排纸部16排出。
其中,在双面印刷的情况下,使其返回至反转路径。 艮P,传送路径32的排纸辊40的上游分支为2条,在该分支的 部分处设置有切换爪46,同时形成有从分支的部分返回至阻挡辊38 的反转路径48。
在该反转路径48上设置有传送辊50a 50c,在双面印刷的情况下,切换爪46切换至开放反转路径48的一侧,在记录介质的靠近后 端的部分到达排纸辊40的时刻,使排纸辊40反转,将记录介质引导 至反转路径48,经过阻挡辊38、转印装置42、像载体44以及定影 装置36,从排纸口 34向排纸部16排出。
图像形成单元14采用电子照相方式,由以下部分构成像载体 44,其由感光体构成;带电装置56,其由例如带电辊构成,使该像 载体44均匀带电;光写入装置58,其利用光将潜像写入由该带电装 置56而带电的像载体44;显影装置60,其具有显影辊,以利用色调 剂使通过该光写入装置58形成的像载体44的潜像可视化;转印装置 42,其由例如转印辊构成,将由该显影装置60形成的色调剂像转印 至记录介质;清除装置62,其清除残留在像载体44上的色调剂;以 及定影装置36,其使利用转印装置42转印的记录介质上的色调剂像 定影至记录介质上。
光写入装置58由例如扫描型激光曝光装置构成,横穿后述的处 理盒64而在像载体44上形成潜像。
此外,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光写入装置58可以使用LED或 面发光激光等。
处理盒64是将像载体44、带电装置56、显影装置60以及清除 装置62—体化而形成的,使它们可以作为一体而进行更换。
该处理盒64可以通过打开排纸部16,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2 取出。
在图2中示出定影装置36的详细构造。
定影装置36具有加热辊70;带部件72,其形成为无接头带 状;导向部件74,其可自由旋转地引导带部件72;按压单元76,其 配置在带部件72的内部,将带部件72向加热辊70按压;以及浸渍 垫片78,其向带部件72的内侧供给润滑剂。
导向部件74配置在带部件72以及按压单元76的两端,按压单 元76支撑在导向部件74上。
此外,也可以在带部件72和按压单元76之间,设置用于降低 带部件72和按压单元76之间的摩擦的滑动片(未图示)。加热辊70具有圆筒状的辊部84;以及加热器86,其配置在
该辊部84内。
辊部84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未图示的加热辊用轴承上,沿箭头 A方向旋转。
另外,辊部84由以下部分构成辊芯88,其由例如铁或铝构成; 以及离型层90,其覆盖或者涂敷在该辊芯88上,辊芯88的外径为 例如30mm,壁厚为例如0.7mm。
离型层90由离型性优良的绝缘性材料、例如PFA构成,膜厚为 例如20pm。
多个(例如5个)剥离爪92与辊部84抵接。 加热器86由例如2个灯构成。
另外,在加热辊70的与带部件72相反一侧,与加热辊70相对 地设置有恒温器94。
在啮合区域N的上游侧设置有引入槽96。由该引入槽96对沿 箭头B方向传送的记录介质即纸张S进行引导,将纸张S的前端引 导至啮合区域N。
另外,在啮合区域N的下游侧设置有引出槽98。
带部件72设置在加热辊70与按压单元76之间,通过利用按压 单元76使加热辊70与带部件72加压接触而形成啮合区域N,利用 该啮合区域N传送纸张S。
带部件72通过与加热辊70加压接触,从动于加热辊70的旋转 而向箭头C方向移动。
带部件72由例如聚酰亚胺等合成树脂,形成为例如壁厚为75pm 的无接头带状,表面设置有由PFA等构成的离型层。
按压单元76具有作为按压部件的按压垫110,其隔着带部件 72按压加热辊70;挡块112,其支撑按压垫110;壳体114,其支撑 该挡块112和带部件72;以及支撑架116,其支撑该壳体114。
也就是说,按压单元76的各构成部分即挡块112、壳体114、 支撑架116协同动作,支撑并按压按压垫IIO。
按压垫110由例如LSR (液状硅酮橡胶)等弹性体形成,在按
7压垫110隔着带部件72按压加热辊70的情况下(以下也记载为"按 压时"),发生弹性变形。
挡块112由耐热性高的例如LCP (液晶聚合物),形成为剖面 呈大致"- "字形。
另外,挡块112将按压垫110向加热辊70侧按压。
壳体114由例如PB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合成树脂形 成,支撑挡块112并将其向加热辊70侧按压,同时,支撑带部件72。
支撑架116由铁或者铝等金属形成为剖面呈大致"- "字形, 支撑壳体114并将其向加热辊70侧按压。
支撑架116的两端支撑在导向部件74上。
另外,导向部件74由预紧单元(未图示)向加热辊70侧预紧。
在图3 图5中,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挡块112。
在挡块112的带部件移动方向上游侧(图3中的左侧)设置有
作为引导单元的引导部120,其引导带部件72,使该带部件72向加
热辊70侧(图3中的下侧)接近。
引导部120与挡块112—体地形成,形成为向加热辊70侧突出。 另外,为了使带部件72顺利地滑动,引导部120的前端的形状
形成为平滑的曲面状。
在图6 图8中,表示按压垫110隔着带部件72按压加热辊70
的状态。
通过加热辊70和带部件72,形成宽度为Wl (图6所示)的啮 合区域N。
在图6中,将纸张S从带部件移动方向上游侧(图6中的左侧) 向箭头B方向传送,进入啮合区域N,加热辊70向箭头A方向旋转, 带部件72从动于加热辊70的旋转而向箭头C方向移动。
如图6 图8所示,通过形成在挡块112上的引导部120,将带 部件72在带部件移动方向上游侧引导至加热辊7(H则,在啮合区域N 前与加热辊70接触,形成宽度为W2 (图6所示)的接触面。
另外,引导部120不会隔着带部件72与加热辊70抵接。
通过使带部件72在啮合区域N前与加热辊70接触,可以使纸张S的传送路径接近加热辊70侧,由此可以在纸张S进入啮合区域 N前,对纸张S进行加热。
另外,由于可以在进入啮合区域N前对纸张S进行加热,所以
可以提高色调剂像的定影效率。
另外,由于带部件72和加热辊70之间的接触面积,相应地增 加与宽度W2对应的面积,所以可以提高带部件72相对于加热辊70 的从动性。
另外,由于作为引导单元的引导部120与挡块U2—体地形成, 所以与例如设置辊部件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部件数目。
另外,由于引导部120不会隔着带部件72与加热辊70抵接, 所以可以使纸张S顺利地传送至啮合区域N。
另外,通过使带部件72在啮合区域N前与加热辊70接触,由 此无需使引入槽96接近加热辊70,就可以使纸张S的传送路径接近 加热辊70侧,因此可以抑制引入槽96被加热辊70加热。
在双面印刷的情况下,在背面印刷时,已经形成有图像的纸张S 的印刷面(正面)与引入槽96接触,如果引入槽96被加热,则会使 色调剂从纸张S的印刷面脱离,附着在引入槽96上,而污染引入槽 96的表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可以抑制引入槽96被加热,所以即使在 双面印刷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色调剂污染引入槽96的表面。
进而,可以取消对引入槽96的表面进行的用于防止色调剂附着 的涂层处理。
此外,在上述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引导单元形成于挡块112 上的例子,但也可以使引导单元形成于壳体114的带部件移动方向上 游侧。
另外,在上述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带部件72在啮合区域N 前与加热辊70接触的例子,但也可以使带部件72在啮合区域N前 与加热辊70接近。
权利要求
1.一种定影装置,其具有可旋转的加热辊;带部件,其从动于所述加热辊的旋转而进行移动;按压部件,其相对于所述带部件配置在所述加热辊的相反侧,隔着所述带部件按压所述加热辊;支撑部件,其支撑所述按压部件,将该按压部件向所述加热辊侧按压;以及引导单元,其设置在所述按压部件的带部件移动方向上游侧,引导所述带部件,使该带部件向所述加热辊侧接近。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带部件在与所述按压部件隔着所述带部件按压所述加热辊 的位置相比的带部件移动方向上游侧,与所述加热辊接触。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单元由引导部构成,该引导部与所述支撑部件一体地形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单元由引导部构成,该引导部形成为向所述加热辊侧突出。
5. 根据权利要求l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单元由引导部构成,该引导部形成为,不会隔着所述带部件与所述加热辊抵接。
6. —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 的定影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其可以提高定影性。在挡块(112)的带部件移动方向上游侧设置有作为引导单元的引导部(120),其将带部件(72)向加热辊(70)侧引导。引导部(120)与挡块(112)一体地形成,形成为向加热辊(70)侧突出。通过形成在挡块(112)上的引导部(120),将带部件(72)在带部件移动方向上游侧向加热辊(70)侧引导,在啮合区域(N)前与加热辊(70)接触。
文档编号G03G15/20GK101526789SQ20081018325
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7日
发明者稻叶公春, 饭酒杯谕 申请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