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4720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具备由内装部件和把内装部件固定在内部的外装部件构成的壳体 的光插座是众所周知的(参照日本特开平8-248263号公报)。套箍支承于内装部件。由套箍支承光纤软线。套箍的凸缘部由内装部件的卡固爪 卡固。在内装部件插入到筒状的外装部件时,内装部件的外周面的卡固用突起跨越外装 部件的内周面的卡固用突起,内装部件与外装部件的内周面的台阶相碰。其结果,内装部件 固定于外装部件。在上述的光插座中,为了从壳体拆下套箍,必须在解除套箍的凸缘部与壳体的内 装部件的卡固爪的卡固状态的同时,把套箍从内装部件拉出。为了解除套箍的凸缘部与壳体的内装部件的卡固爪的卡固状态,认为专用夹具是 必要的。这就成为了作业成本增加的一个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做出的,其课题是提供不使用专用夹具就可从壳体拆下 套箍的光连接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光连接器,该光连接器具备与对方侧光 连接器连接的壳体、以支承着保持光纤线束的套箍的状态可插拔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中的支 承部件、在所述支承部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中时阻止所述支承部件从所述壳体脱落的脱落阻 止机构,在该光连接器中,所述支承部件具有收纳在所述壳体内的支承部件本体部和设于 该支承部件本体部并使所述脱落阻止机构的脱落阻止功能暂时消失的操作部,在所述支承 部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中时,所述操作部向所述壳体的外部突出。根据本发明的光连接器的构成,由于支承部件具有收纳在壳体内的支承部件本体 部和设于支承部件本体部使脱落阻止机构的脱落阻止功能暂时消失的操作部,在支承部件 安装在壳体中时,操作部向壳体的外部突出,所以,通过用手操作操作部可以使脱落阻止机 构的脱落阻止功能暂时消失,可以容易地从壳体拉出支承部件。其结果,套箍在由支承部件 支承的状态下从壳体拆下。优选的是,所述脱落阻止机构由设于所述支承部件本体部向所述壳体突出的突起 和设于所述壳体可与所述突起卡合的孔构成。优选的是,所述脱落阻止机构由设于所述壳体向所述支承部件本体部突出的突起 和设于所述支承部件本体部可与所述突起卡合的孔构成。优选的是,所述支承部件本体部具有隔着收纳光纤软线的收纳空间相向并能够向 相互接近的方向弹性变形的一对弹性变形部、和收纳所述套箍并连结所述一对弹性变形部的连结部,所述突起及所述孔的一方设于所述一对弹性变形部,所述突起及所述孔的另一 方设于所述壳体,所述操作部由与所述一对弹性变形部相连的一对板状部构成。更为优选的是,在所述连结部设置收纳所述套箍的凸缘部、阻止该凸缘部在所述 支承部件的插拔方向的移动的收纳部。根据本发明,由一个人就可以简单地从壳体拆下套箍。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将由基于附图的以下详细说明进一步变 明了。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图3是从后方观看图1中所示的光连接器的壳体的立体图。图4是从前方观看图1中所示的光连接器的壳体的立体图。图5是从上方、前方观看图1中所示的光连接器的支承部件的立体图。图6是从后方观看图1中所示的光连接器的支承部件的立体图。图7是从下方、前方观看图1中所示的光连接器的支承部件的立体图。图8是图1中所示的光连接器的支承部件的平面图。图9是图1中所示的光连接器的支承部件的底面图。图10是套箍、光纤软线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图1中所示的光连接器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把图11中所示的光连接器的支承套箍、光纤软线的支承部件插入壳 体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3是表示把图12中所示的支承部件插入壳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4是表示从图13中所示的光连接器的壳体拉出支承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5是表示从图14中所示的光连接器的支承部件中拆下套箍、光纤软线的状态 的立体图。图1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7是表示把图16中所示的光连接器的支承套箍的支承部件插入壳体前的状态 的立体图。图18是表示把图17中所示的支承部件插入壳体、半旋转操作旋钮的状态的立体 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基于图1至图15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如图1、图2所示,光连接器1具有壳体3、支承部件5、套箍7、开口套筒8。如图2、图3、图4所示,壳体3具有嵌合部31和支承部件收纳部32。嵌合部31是 具有开口的箱状,具有接受空间311 (参照图2)。接受空间311接受未图示的对方侧光连 接器的对方侧壳体的前端部。在嵌合部31的上表面部形成锁定孔312。在对方侧壳体插入接受空间311时,形成于对方侧壳体的锁定爪(未图示)与锁定孔312卡合,相对嵌合部 31锁定对方侧壳体。支承部件收纳部32是大体筒状,具有收纳空间321。在收纳空间321收纳支承部 件5。在支承部件收纳部32的两侧面部形成贯通孔(孔)322。在嵌合部31的支承部件收纳部32侧的部分33的中心部形成贯通孔34 (参照图 2)。如图2、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支承部件5具有支承部件本体部51和操作 部52。支承部件5由具有弹性的树脂形成。支承部件本体部51具有一对弹性变形部511和连结部512。弹性变形部511是大 体板状,隔着收纳空间53相向。连结部512连结一对弹性变形部511。在连结部512形成 收纳套箍7的收纳部512a(参照图2)。在收纳部512a形成收纳套箍7的凸缘部721的凸 缘部收纳部512b,凸缘部收纳部512b阻止套箍7的凸缘部721的移动(支承部件5的插拔 方向的移动)。在一对弹性变形部511的外表面分别形成突起513。突起513在把支承部件5插 入到壳体3的支承部件收纳部32时与壳体3的贯通孔322 (参照图3)卡合。其结果,支承 部件5锁定在壳体3,支承部件5不从壳体3脱落。贯通孔322和突起513构成阻止支承部 件5从壳体3脱落的脱落阻止机构。操作部52由一对板状部52a、52b构成,一对板状部52a、52b分别与弹性变形部 511相连。在板状部52a、52b的内表面分别形成凹部521。凹部521用于在抓住板状部52a、 52b时不向光纤软线11施加负荷。在把支承部件5插入到壳体3的支承部件收纳部32时, 板状部52a、52b向壳体3的外部突出。如图2、图10所示,套箍7具有套箍本体71和保持部件72。套箍本体71是大体 管状,由氧化锆制成。在套箍本体71中插入光纤软线11的光纤线束111。光纤线束111保 持在套箍本体71。光纤软线11由光纤线束111和覆盖部112构成。在该实施方式中,光纤 线束111由芯(未图示)和覆盖该芯的包层(未图示)构成,但在光纤线束中也包含具有 覆盖包层的一次覆盖的类型(未图示)。保持部件72是大体管状,由金属制成。保持部件72具有凸缘部721 (参照图10)。 保持部件72保持套箍本体71的一端部。在保持部件72插入光纤软线11。如图2所示,开口套筒8插入贯通孔34,支承于壳体3。在开口套筒8内,套箍7 和未图示的对方侧光连接器的对方侧套箍相碰。接着,基于图11至图13说明光连接器1的组装作业。首先,如图11所示,把保持着光纤软线11的套箍7收纳在支承部件5的连结部 512的收纳部512a中。此时把光纤软线11配置在一对弹性变形部511及一对板状部52a、 52b之间。接着,如图12所示,把支承部件5的支承部件本体部51插入壳体3的收纳空间 321。此时用手指抓住一对板状部52a、52b,使一对弹性变形部511以相互接近的方式挠曲。如图13所示,在把支承部件5的支承部件本体部51插入壳体3内之后,手指从板 状部52a、52b离开。其结果,突起513由弹性变形部511的弹性力嵌入到壳体3的贯通孔 322中,支承部件5不容易从壳体3脱落。另外,也可以不使一对弹性变形部511挠曲而相互接近,用手指抓住一对板状部52a、52b,把支承部件本体部51插入收纳空间321。此时, 随着把支承部件5插入收纳空间321,由壳体3的收纳空间321的内壁面按压突起513,一 对弹性变形部511以相互接近的方式挠曲,所以,支承部件本体部51收纳在收纳空间321中。当支承部件5安装在壳体3中时,由壳体3的支承部件收纳部32的内壁面使套箍 7不能向套箍7的径向移动。另外,在拉伸光纤软线11时,由于套箍7的凸缘部721收纳在 支承部件5的凸缘部收纳部512b中,所以可阻止支承部件5向插拔方向移动。因此,套箍 7不从支承部件5脱落。接着,基于图13至图15说明光连接器1的分解作业。从图13中所示的状态,首先,用手指抓住一对板状部52a、52b使其相互接近。当 抓住板状部52a、52b时,弹性变形部511挠曲,突起513从贯通孔322脱落,支承部件5相 对壳体3的固定状态被解除。接着,如图14所示,把支承部件5从壳体3的收纳空间321拉出。最后,如图15所示,把套箍7向其径向从支承部件5的收纳部512a拆下。通过以 上的作业,完成光连接器1的分解。根据该实施方式,只要用手指抓住支承部件5的操作部52进行拉伸,就可以解除 壳体3和支承部件5的卡合状态,把支承部件5从壳体3拉出。因此,不使用专用夹具,一 个人就可简单地从壳体3拆下套箍7。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支承部件5设置突起513,在壳体3设置贯通孔322,但 也可以在壳体3设置突起,在支承部件5设置贯通孔。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把嵌合部31、支承部件收纳部32和部分33形成一体,但 也可以分开地形成嵌合部31和支承部件收纳部32,通过熔敷、粘接或压入来接合嵌合部31 和支承部件收纳部32。另外,该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具有开口套筒8,但若对方侧光连接器具有开口套 筒的话,则无需开口套筒8。另外,构成脱落阻止机构的孔不必一定是贯通孔,只要是与突起513卡合的孔也 可以是非贯通孔。接着,基于图16至图18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201。如图16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201的壳体203由嵌合部231和支承部件 收纳部232构成。采用熔敷、粘接等接合嵌合部231和支承部件收纳部232。在支承部件收 纳部232的与嵌合部231侧端部相反侧的端部形成阳螺纹部2324。阳螺纹部2324的螺纹 齿省略图示。支承部件205由支承部件本体部251和操作部252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共同的 部分在图中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支承部件本体部251具有一对弹性变形部511,在一对弹性变形部511的外表面分 别形成未图示的突起。操作部252由一对板状部252a、252b和操作旋钮2521构成。一对板 状部252a、252b分别具有突起252c、252d。操作旋钮2521是大体圆筒状,具有狭槽2521a。 在操作旋钮2521的内周面形成未图示的阴螺纹部。操作旋钮2521以可绕支承部件本体 部251的中心轴旋转且不能向支承部件本体部251的中心轴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板状部252a、252b。为了把操作旋钮2521安装在板状部252a、252b上,扩开狭槽2521a,把板状部 252a、252b插入操作旋钮2521。另外,操作旋钮2521位于板状部252a、252b的突起252c、 252d和弹性变形部511的突起之间,由这些突起阻止支承部件本体部251向中心轴方向的移动。当把操作旋钮2521的阴螺纹部旋入到壳体203的阳螺纹部2324时,支承部件205 不从壳体203脱落。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由操作部252的阴螺纹部和壳体203的阳螺纹部 2324构成脱落阻止机构。接着,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201的组装作业。首先,如图16所示,旋转操作旋钮2521,以使安装于一对板状部252a、252b的操作 旋钮2521的狭槽2521a和一对板状部252a、252b的间隙在操作部252的径向一致。接着,把套箍7安装在支承部件本体部251上。其后,如图17所示,把安装了套箍7的支承部件本体部251插入壳体203的收纳 空间321,使操作旋钮2521顺时针旋转,把操作旋钮2521旋入阳螺纹部2324。这样,如图18所示,完成光连接器201的组装。与此相对,为了分解光连接器201,首先,使操作旋钮2521逆时针旋转,把操作旋 钮2521从阳螺纹部2324拆下。接着,从壳体203拉出支承部件205。最后,旋转操作旋钮2521,以使操作旋钮2521的狭槽2521a和一对板状部252a、 252b的间隙在操作部252的径向一致,把套箍7从支承部件本体部251拆下。这样,完成光连接器201的分解。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以上是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 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种种变更。
权利要求
一种光连接器,该光连接器具备壳体,所述壳体与对方侧光连接器连接,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以支承着保持光纤线束的套箍的状态能够插拔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以及脱落阻止机构,所述脱落阻止机构在所述支承部件安装于所述壳体时阻止所述支承部件从所述壳体的脱落;所述支承部件具有支承部件本体部和操作部,所述支承部件本体部收纳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操作部设于该支承部件本体部、使所述脱落阻止机构的脱落阻止功能暂时消失,在所述支承部件安装于所述壳体时,所述操作部向所述壳体的外部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落阻止机构由突起和孔构成,所 述突起以向所述壳体突出的方式设于所述支承部件本体部,所述孔设于所述壳体、能够与 所述突起卡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落阻止机构由突起和孔构成,所 述突起以向所述支承部件本体部突出的方式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孔设于所述支承部件本体 部、能够与所述突起卡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本体部具备一对弹性变 形部和连结部,所述一对弹性变形部隔着收纳光纤软线的收纳空间相向、能够向相互接近 的方向弹性变形,所述连结部收纳所述套箍、连结所述一对弹性变形部,所述突起以及所述孔的一方设于所述一对弹性变形部,所述突起以及所述孔的另一方设于所述壳体,所述操作部由与所述一对弹性变形部相连的一对板状部构成。
5.如权利要求3的所述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本体部具备一对弹性变 形部和连结部,所述一对弹性变形部隔着收纳光纤软线的收纳空间相向、能够向相互接近 的方向弹性变形,所述连结部收纳所述套箍、连结所述一对弹性变形部,所述突起以及所述孔的一方设于所述一对弹性变形部,所述突起以及所述孔的另一方设于所述壳体,所述操作部由与所述一对弹性变形部相连的一对板状部构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结部设有收纳部,所述收纳部 收纳所述套箍的凸缘部、阻止该凸缘部在所述支承部件的插拔方向的移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结部设有收纳部,所述收纳部 收纳所述套箍的凸缘部、阻止该凸缘部在所述支承部件的插拔方向的移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不使用专用夹具就可以由一个人简单地从壳体拆下套箍的光连接器。以支承着套箍的状态可插拔地安装于壳体的支承部件由收纳在壳体内的支承部件本体部和将形成于支承部件本体部的突起与形成于壳体(3)的贯通孔的卡合暂时解除的操作部构成。在支承部件安装于壳体时,操作部向壳体的外部突出。
文档编号G02B6/38GK101893741SQ20101018554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9日
发明者岛津秀人, 杉本日出男, 片木山直干 申请人: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