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9888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屏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屏幕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这样的屏幕装置,该屏幕装置具有大致矩形的屏幕部件,其具有挠性;卷绕轴,其支撑屏幕部件的一端,并且卷绕屏幕部件;支撑体,其支撑与由卷绕轴支撑的边相面对的边;以及升降机构,其安装于支撑体,用于调节屏幕的高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并且,公知有这样的屏幕装置,该屏幕装置具有屏幕;上端支撑部件,其支撑屏幕的一端;基座部件,其安装有卷绕部件,该卷绕部件在卷绕施力的状态下支撑屏幕的另一端;以及连接机构,其架设在上端支撑部件和基座部件之间,并将上部侧臂和下部侧臂枢轴支撑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屏幕装置中,在支撑屏幕部件的一端的支撑部、和支撑与由支撑体支撑的边相面对的边的卷绕轴之间,架设有具有三对臂且相互连接的升降机构。在位于升降机构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的一对臂、和配置在卷绕轴侧的一对臂之间,设有一对弹簧(气弹簧或螺旋弹簧)。采用这样的结构利用该弹簧的压力或弹力使升降机构伸缩, 从而进行屏幕部件的伸展和收纳。并且,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屏幕装置中,在使用一对螺旋弹簧使升降装置伸缩的同时,向屏幕部件附加张力,由此来进行屏幕的伸展。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屏幕装置中,具有用于对连接机构的下部侧臂向上方移动施力的施力单元(气弹簧),由卷绕部件对屏幕附加的朝向下方的卷绕作用力、和由气弹簧对连接机构的臂附加的朝向上方的移动作用力等相互平衡,因而保持了屏幕的伸展状态。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0-131766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4-46078号公报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屏幕装置中,相对于升降装置,在与安装有屏幕部件的面(正面)相反的一侧的面(背面)不产生张力,因而在升降装置的正面、背面不能取得力的平衡。因此,升降装置不能维持竖直姿势,而是向安装有屏幕部件的一侧产生倾斜,结果, 由于屏幕部件倾斜,因而存在来自投影仪的影像发生变形的问题。并且,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屏幕装置中,在屏幕伸展的状态下,相对于连接机构, 在安装有屏幕的正面侧借助于对屏幕的卷绕作用力而附加有张力,然而在背面侧未附加张力。因此,在连接机构的正面侧和背面侧不能取得力的平衡,连接机构有可能朝正面侧倾斜。于是,安装在连接机构的正面侧的屏幕倾斜,存在从投影仪等投影到屏幕的投影面上的图像发生变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本发明能够以下述方式来实现。屏幕装置具有屏幕部件,其用于图像的投影;第1支撑部,其支撑所述屏幕部件的一端侧;第2支撑部,其支撑所述屏幕部件的另一端;伸缩装置,该伸缩装置通过在预定方向伸展来使所述屏幕部件伸展,该伸缩装置支撑所述第1支撑部;以及拉伸部件,该拉伸部件相对于所述伸缩装置配置在与所述屏幕部件相反的一侧,该拉伸部件朝如下的方向施加拉伸力,所述方向与从所述第1支撑部朝向所述第2支撑部的方向大致平行。根据该结构,利用配置在与屏幕部件相反的一侧的、用于施加拉伸力的拉伸部件, 能够相对于伸缩装置在与安装有屏幕部件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产生张力。由此,在第1支撑部和第2支撑部之间产生的张力能够与由拉伸部件产生的张力抵消,所述第1支撑部安装于屏幕部件的一端,所述第2支撑部安装在与屏幕部件的一端相面对的屏幕部件的另一端。由此,能够取得伸缩装置的正面与背面的力的平衡,能够将伸缩装置的姿势维持在竖直姿势。具体地说,屏幕装置具有屏幕部件,其具有挠性且形成为大致矩形;第1支撑部, 其安装在所述屏幕部件的一端;第2支撑部,该第2支撑部面对所述第1支撑部,并且该第 2支撑部安装在所述屏幕部件的另一端;升降机构,其一端安装于所述第1支撑部;以及拉伸部件,该拉伸部件相对于所述升降机构配置在与所述屏幕部件相反的一侧,该拉伸部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1支撑部,并且该拉伸部件朝如下的方向施加拉伸力,所述方向与从所述第1支撑部朝向所述第2支撑部的方向大致平行。根据该结构,利用一端安装于第1支撑部的、用于施加拉伸力的拉伸部件,能够相对于升降机构在与安装有屏幕部件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产生张力。由此,在第1支撑部和第2支撑部之间产生的张力能够与由拉伸部件产生的张力抵消,所述第1支撑部安装于屏幕部件的一端,所述第2支撑部面对第1支撑部并且安装在屏幕部件的另一端,因此能够取得升降机构的正面与背面的力的平衡,能够将升降机构的姿势维持在竖直姿势。优选的是,在屏幕装置中,所述屏幕装置具有基座部件,其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的另一端;和第3支撑部,其安装在所述拉伸部件的另一端,而且所述第2支撑部或所述第 3支撑部安装于所述基座部件。根据该结构,利用第3支撑部支撑拉伸部件的一端,进而将第3支撑部安装于基座部件,由此能够可靠地对安装在第1支撑部和第3支撑部之间的拉伸部件进行拉伸,由此, 能够进一步将升降机构的姿势维持成竖直。优选的是,在屏幕装置中,所述拉伸部件是具有挠性的材料。根据该结构,安装在升降机构的正面的屏幕部件、和安装在升降机构的背面的材料形成为以升降机构为中心大致对称的结构。由此,升降机构的正面与背面的张力相等,更容易维持升降机构的姿势。并且,通过使拉伸部件为具有挠性的材料,能够将升降机构夹入到屏幕部件和拉伸部件之间,能够覆盖本来露出的升降机构。因此,由于手等不能容易地进入升降机构的关节部,因而能够降低手指不慎塞入等的危险性。而且,通过在升降机构的背面安装材料,在屏幕装置的背面也能够投影出影像。因此,能够在正面、背面同时投影出影像。并且,通过使用与屏幕基材不同特性的材料作为拉伸部件,能够根据使用环境来分开使用屏幕装置的正面、背面。
优选的是,在屏幕装置中,所述第2支撑部或所述第3支撑部具有卷绕结构。根据该结构,在利用升降机构进行了屏幕部件的伸展、收纳时,能够随之卷绕拉伸部件或屏幕部件。因此,当不使用屏幕装置时,不占地方,能够容易地搬运。优选的是,在屏幕装置中,所述拉伸部件是绳状部件,所述第2支撑部或所述第3 支撑部具有卷绕结构。通过将拉伸部件形成为绳状部件,能够以小空间和低成本来简单地安装拉伸部件的卷绕结构。由此,无需大幅改变现有的屏幕装置的结构,就能够安装用于维持升降机构的姿势的结构。并且,也可以通过安装多个上述拉伸部件,来维持第1支撑部的水平并抑制挠曲。而且,屏幕装置具有屏幕部,其通过使屏幕部件和片状部件一体化而形成,所述屏幕部件用于图像光的投影,所述片状部件配置在所述屏幕部件的一端侧;第2支撑部,其沿着所述屏幕部中的所述屏幕部件的另一端延伸,并且支撑所述另一端;第3支撑部,其支撑所述屏幕部中的所述片状部件的与所述屏幕部件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并且与所述第2支撑部大致平行地延伸;卷绕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第2支撑部和所述第3支撑部中的至少一方;连接机构,其在与所述第2支撑部和所述第3支撑部的延伸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伸缩, 从而使该连接机构的一端与另一端接近和分离;以及第1支撑部,其被支撑在所述连接机构的所述一端,并且与所述第2支撑部和所述第3支撑部大致平行地延伸,所述第2支撑部和所述第3支撑部以将所述连接机构夹在该第2支撑部和该第3支撑部之间的方式配置在所述连接机构的所述另一端侧,所述屏幕部配置成在所述连接机构的所述一端侧折回并跨过所述第1支撑部。根据该结构,由屏幕部件和片状部件一体形成的屏幕部配置成在连接机构的一端侧折回并跨过第1支撑部。因此,当连接机构伸长而使其一端与另一端分离时,屏幕部的位于支撑在第2支撑部和第3支撑部的两端之间的部分被第1支撑部支撑并向上方拉伸而伸展。因此,在屏幕部的伸展状态下,相对于连接机构向第2支撑部侧和第3支撑部侧这两侧附加有屏幕部的张力。由此,相对于连接机构,向第2支撑部侧附加的张力与向第3支撑部侧附加的张力抵消,因此能够抑制连接机构的倾斜并保持稳定姿势。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显示在屏幕部的投影面上的图像的变形。另外,作为屏幕部件和片状部件一体化的形式,有以下的形式屏幕部件和片状部件通过缝合、粘接或焊接等进行接合的形式;以及不是通过缝合、粘接或焊接等进行接合, 而是由一张片状的材料一体地构成屏幕部和片状部件的形式。优选的是,在屏幕装置中,在所述第2支撑部和所述第3支撑部均设有所述卷绕机构。根据该结构,由于在第2支撑部和第3支撑部均设有卷绕机构,因而能够向屏幕部的正面侧和背面侧这两侧附加张力。优选的是,在屏幕装置中,在所述第2支撑部和所述第3支撑部中的一方设有所述卷绕机构,所述第2支撑部和所述第3支撑部中的另一方是固定支撑部。根据该结构,由于第2支撑部和第3支撑部中的一方是固定支撑部,因而能够更简单地构成屏幕装置。优选的是,在屏幕装置中,所述第1支撑部能够以沿着所述第1支撑部的延伸方向的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根据该结构,由于屏幕部所跨过的第1支撑部能够旋转,因而能够使屏幕部在正面侧和背面侧之间容易地移动。因此,在正面侧的张力和背面侧的张力有差异的情况下,能够使附加给连接机构的正面侧的张力和附加给背面侧的张力处于大致平衡的状态。并且, 在第2支撑部和第3支撑部中的一方是固定支撑部的情况下,能够利用设有卷绕机构的另一方的支撑部容易地卷绕屏幕部。优选的是,在屏幕装置中,所述第1支撑部的与所述屏幕部相接触的部分具有摩擦系数小的表面。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屏幕部在第1支撑部的摩擦系数小的表面滑动,从而在正面侧和背面侧之间容易地移动。优选的是,在屏幕装置中,所述屏幕部中的所述屏幕部件与所述片状部件之间的边界部固定于所述第1支撑部。根据该结构,由于屏幕部件和片状部件不在正面侧和背面侧之间移动,因此不论连接机构的伸缩状态如何,都能够将屏幕部件和片状部件分别配置在正面侧和背面侧中的一侧。优选的是,在屏幕装置中,所述片状部件包括带状部分,该带状部分的宽度比所述屏幕部件的宽度窄。根据该结构,能够节约屏幕部的部件。由此,能够使屏幕装置轻量化,并且能够减少材料成本。优选的是,在屏幕装置中,所述屏幕部由采用相同材料的一张部件构成。根据该结构,由于屏幕部配置在屏幕装置的正面侧和背面侧两侧,因此背面侧也能够用作投影面。


图1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图2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图3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的卷绕结构的图。图4是说明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图5是说明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图6是说明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的卷绕结构的图。图7是说明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图8是说明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图9是说明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图10是说明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图11是说明第5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图12是说明第5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标号说明1、2 屏幕装置;10 屏幕;11、12 边部;20 辅助幕;21、22 边部;30 支撑部件; 40,50卷绕机构;41,51 卷绕轴;42,52 轴;43,53 扭簧;60 缩放机构;70 基座部件;
871 轴承部;80 牵线;81,82 端部;90 卷绕机构;91 卷筒;92 盘簧;93 调整轴;94 壳体;931 突出部;941 开口部;201,202,203 屏幕装置;210,214 屏幕部;211、212、216、 218,219 边部;215 屏幕部件;217 片状部件;240 作为第2支撑部的卷绕轴;242 作为第3支撑部的卷绕轴;244 作为第3支撑部的固定支撑部;250 卷绕机构;260 作为第1支撑部的旋转轴;264 作为第1支撑部的支撑部;270 连接机构;271 作为一端的端部;272 作为另一端的端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施方式。另外,在参照的各图中,为了易懂地示出结构, 使各结构要素的尺寸的比率、角度等适当不同。(第1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图3说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图1、图2、图3是说明第 1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图1的(a)和(b)是伸展状态下的屏幕装置的图,其中图1的(a)是屏幕装置的侧视图,图1的(b)是屏幕装置的后视图。图2的(a) 和图2的(b)是收纳状态下的屏幕装置的图,其中图2的(a)是侧视图,图2的(b)是后视图。图3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卷绕结构的详细图。如图1所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1具有大致矩形的作为屏幕部件的屏幕10,其具有挠性;作为拉伸部件的辅助幕20,其由具有挠性的材料构成;作为第1支撑部(支撑体)的支撑部件30 ;作为第2支撑部(支撑体)的卷绕机构40 ;作为第3支撑部 (支撑体)的卷绕机构50 ;作为伸缩装置(升降机构)的缩放机构60 ;以及基座部件70,其上安装有卷绕机构40、卷绕机构50和缩放机构60。屏幕装置1构成为在使用时,屏幕10 和辅助幕20都被拉出并伸展,在不使用时,屏幕10和辅助幕20分别卷绕于卷绕机构40、卷绕机构50。这里,以屏幕装置1设置在由斜线部表示的地面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图1中示出了透过辅助幕20和卷绕机构50观察到的状态。另外,以下,设置屏幕装置1的地面侧也称为下方,天花板面侧也称为上方。在使用屏幕装置1时,屏幕10大致平坦且形成了投影面的使用状态也称为伸展状态。并且,在屏幕10的伸展状态下,投影面侧也称为正面,与投影面相反的一侧也称为背面,从背面侧看的右侧也称为右,从背面侧看的左侧也称为左。在其他实施例中也是一样。屏幕10是具有挠性的反射型屏幕,例如通过利用正面侧的投影面反射从投影仪等投影的图像光来显示图像。屏幕10具有相互对置的边部,具有作为其一端的边部11和作为其另一端的边部12。边部11和边部12大致相互平行。以下,沿着边部11和边部12 的方向也称为X方向。边部11被支撑于支撑部件30,边部12被支撑于卷绕机构40所具有的卷绕轴41。并且,关于辅助幕20也与屏幕10 —样,具有相互对置的边部,具有作为其一端的边部21和作为其另一端的边部22,边部21和边部22大致相互平行。边部21被支撑于支撑部件30,边部22被支撑于卷绕机构50所具有的卷绕轴51。单点划线所示的中心线CL是连结边部11在X方向的中央和边部12在X方向的中央而得到的线,其与X方向大致正交。以下,沿着中心线CL的方向也称为Z方向,与X方向和Z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也称为Y方向。由X方向和Y方向构成的面是大致平行于地面的面,所述地面是屏幕装置1或基座部件70的设置面。并且,由X方向和Z方向构成的面
9是与伸展状态下的屏幕10的投影面大致平行的面。基座部件70位于用于设置屏幕装置1的地面侧,并且沿着X方向延伸。在基座部件70安装有卷绕机构40、卷绕机构50、轴承部71以及缩放机构60。缩放机构60由专利文献1记载的缩放仪等、在屏幕中使用的公知部件构成。卷绕机构40 (50)配置成,卷绕机构40 (50)所具有的卷绕轴41 (51)沿着X方向延伸。并且,缩放机构60平行于由X方向和Z方向构成的面而配置,伸展姿势的缩放机构60 的X方向的大致中央、卷绕机构40的X方向的大致中央、以及卷绕机构50的X方向的大致中央配置在大致同一平面上。在卷绕机构40 (50)的X方向的两端配置有对卷绕机构40 (50) 进行轴支承的一对轴承部71。卷绕机构40和卷绕机构50与基座部件70大致平行地沿着X方向延伸。卷绕机构40(50)具有卷绕轴41 (51)、扭簧43 (53)以及轴42(52)。卷绕轴41以沿着X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为筒状,并且支撑屏幕10的边部12。卷绕轴41是用于卷绕屏幕10的轴。并且,卷绕轴51也与卷绕轴41 一样,以沿着X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为筒状,并且支撑辅助幕 20的边部22。卷绕轴51是用于卷绕辅助幕20的轴。扭簧43(53)和轴42(52)内插在卷绕轴41(51)的端部附近,并分别与卷绕轴 41(51) 一样地沿着X方向延伸。扭簧43(53)配置成朝屏幕10和辅助幕20在伸展时被拉出的旋转方向蓄积力。并且,扭簧43(53)的一端固定于卷绕轴41 (51),扭簧43 (53)的另一端固定于轴42 (52),轴42 (52)借助配备于基座部件70的轴承部71而被支承,并且被限制旋转。这样,当卷绕轴41、51朝将屏幕10和辅助幕20拉出的方向旋转时,会产生使卷绕轴 41,51朝卷绕方向旋转的作用力。通过缩放机构60伸长,屏幕10和辅助幕20朝被拉出的方向旋转,并产生使屏幕 10和辅助幕20朝卷绕方向旋转的作用力。因此,在伸展时,借助卷绕机构40、50沿着上下方向(ζ方向)对屏幕10和辅助幕20施加有大致相等的张力。因此,在缩放机构60的前后,力相互平衡,缩放机构60维持竖直姿势,因而屏幕部件不会倾斜,能够良好地维持来自投影仪的影像。并且,在屏幕10被收纳时,利用卷绕机构40、50的作用力,屏幕10和辅助幕20能够分别卷绕于卷绕轴41和卷绕轴51进行收纳(参照图2的(a)、(b))。根据以上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1的结构,能够获得以下效果。(1)借助卷绕机构40、卷绕机构50沿着上下方向(Z方向)对屏幕10和辅助幕20 附加大致相等的张力,在缩放机构60的前后使力平衡,从而维持缩放机构60的竖直姿势, 由此屏幕部件不会倾斜,能够良好地维持来自投影仪的影像。(2)在屏幕装置1收纳时,利用卷绕机构40、卷绕机构50的作用力,能够将屏幕10 和辅助幕20分别卷绕于卷绕轴41和卷绕轴51,不占地方,可容易地搬运。(3)通过使用屏幕10和辅助幕20覆盖缩放机构60的前后,手等无法容易地进入升降机构的关节部,因而能够降低手指不慎塞入等的危险性。(4)通过在缩放机构60的正面安装屏幕10并在背面安装辅助幕20,还能够在屏幕装置的背面投影出影像。因此,能够在正面和背面同时投影出影像。(第2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来说明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图4、图5、图6是说明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详细地说,图4的(a)和(b)是伸展状态下的屏幕装置的图,其中图4的(a)是屏幕装置的侧视图,图4的(b)是屏幕装置的后视图。图5的 (a)和图5的(b)是收纳状态下的屏幕装置的图,其中图5的(a)是侧视图,图5的(b)是后视图。图6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卷绕结构的详细图。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2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1相比,不同点是作为绳状部件的牵线80、和作为第3支撑部的卷绕机构90,其它结构相同,其中所述牵线 80是拉伸部件且具有挠性。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共同的结构要素,标以相同标号并省略其说明。牵线80具有作为其一端的端部81和作为其另一端的端部82 (未图示),端部81 被支撑于支撑部件30,端部82 (未图示)被支撑于卷绕机构90所具有的卷筒91。如图6所示,卷绕机构90配置在缩放机构60的背面,该卷绕机构90包括卷筒91、 盘簧92、调整轴93、以及具有连通内外的开口部941的壳体94。卷筒91以能够自由旋转方式被收纳在壳体94内部,并且支撑经由开口部941贯穿插入到壳体94内部的牵线80的端部82 (未图示),通过使卷筒91旋转,能够卷绕牵线 80。盘簧92配置在卷筒91的内部,其一端固定于卷筒91,其另一端固定于调整轴93。并且,盘簧92配置成,当牵线80被拉出时,朝卷绕牵线80的旋转方向蓄积力。调整轴93以位于卷筒91的大致中心的方式安装于壳体94,其一部分突出到壳体94外部。并且,通过对调整轴93的突出部931进行旋转操作,能够调节盘簧92的施力状态。根据以上结构,当屏幕10被从卷绕机构40拉出时,牵线80也被从卷绕机构90拉出,经由固定有牵线80的卷筒91,在盘簧92上朝卷绕牵线80的方向产生作用力。因此在伸展时,在屏幕10和牵线90上分别借助卷绕机构40和卷绕机构90而产生沿着上下方向 (Z方向)的张力。然而,卷绕机构40和卷绕机构90由于在结构上有差异,因此不一定产生大致相等的沿着上下方向(Z方向)的张力。因此,通过对卷绕机构90所具有的调整轴93 的突出部931进行旋转操作,能够调整盘簧92的施力状态,从而能够调整成与屏幕10大致相等的张力。这样,在缩放机构60的前后,力相互平衡,缩放机构60维持竖直姿势,因而屏幕部件不会倾斜,能够良好地维持来自投影仪的影像。并且,在屏幕10被收纳时,利用张力附加机构的作用力,屏幕10和牵线80能够分别卷绕于卷绕轴41和卷筒91进行收纳(参照图5的(a)、(b)、图6)。根据以上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2的结构,能够获得以下效果。(1)借助卷绕机构40、卷绕机构90沿着上下方向(Z方向)对屏幕10和牵线80 附加大致相等的张力,在缩放机构60的正面和背面使力平衡,从而维持缩放机构60的竖直姿势,由此屏幕部件不会倾斜,能够良好地维持来自投影仪的影像。(2)对配备于卷绕机构90的调整轴93的突出部931进行旋转操作,从而调整盘簧 92的施力状态,由此能够调整缩放机构60的姿势。(3)在屏幕装置2收纳时,利用卷绕机构40、卷绕机构90的作用力,能够将屏幕10 和牵线80分别卷绕于卷绕轴41和卷筒91,不占地方,可容易地搬运。(第3实施方式)参照图7、图8和图9说明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图7、图8和图9是说明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详细地说,图7的(a)是伸展状态下的屏幕装置的侧视图,图7的(b)是伸展状态下的屏幕装置的后视图。图8的(a)是屏幕部的平面图,图8的(b)是卷绕机构的剖视图。另外,在图8的(a)中,示出了将屏幕部从屏幕装置卸下并拉伸后的状态。图9的(a)是收纳状态下的屏幕装置的侧视图,图9的(b) 是收纳状态下的屏幕装置的后视图。如图7的(a)和(b)所示,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201具有屏幕部210 ;基座部件220 ;作为第2支撑部(支撑体)的卷绕轴240 ;作为第3支撑部(支撑体)的卷绕轴242 ;作为第1支撑部(支撑体)的旋转轴260 ;设置于卷绕轴240、242的卷绕机构250 ; 以及连接机构(升降装置)270。屏幕装置201是这样的屏幕装置在使用时,屏幕部210被拉出并伸展,在不使用时,屏幕部210被卷绕于卷绕轴240、242进行收纳。这里,以屏幕装置201设置在由斜线部表示的地面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基座部件220配置在用于设置屏幕装置201的地面侧,并且沿着地面延伸。在基座部件220安装有卷绕轴240、242和连接机构270。卷绕轴240、242是与基座部件220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的筒状部件。卷绕轴240、242分别被轴支承在固定于基座部件220的一对轴承部222。卷绕轴240配置在连接机构270的正面侧,卷绕轴M2以在其与卷绕轴240 之间夹着连接机构270的方式配置在背面侧。卷绕轴240、242是卷绕屏幕部210的轴。连接机构270架设在基座部件220和旋转轴260之间。连接机构270是所谓的缩放机构,例如由相互连接的两对臂构成。作为连接机构270的一端的端部271位于上方侧 (旋转轴260侧),作为连接机构270的另一端的端部272位于下方侧(基座部件220侧)。 在端部271和端部272中,各一对臂中的一个臂被固定支点轴支承,另一个臂被移动支点轴支承。另外,连接机构270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的形式,可采用公知的结构。在连接机构270的端部271安装有上端支撑部沈1。在上端支撑部固定有一对轴承部沈2,旋转轴沈0由一对轴承部262进行轴支承。旋转轴260是大致平行于卷绕轴M0J42的筒状部件,旋转轴沈0能够以沿着其延伸方向的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连接机构270的端部272配置成被夹在卷绕轴240、242之间。图7的(b)中单点划线所示的中心线CL是连结旋转轴260的延伸方向的中央和卷绕轴M0J42的延伸方向的中央而得到的线,其与基座部件220的延伸方向大致正交。连接机构270在沿着中心线CL的方向、即与卷绕轴240、242和旋转轴260大致正交的方向伸缩,从而使端部271与端部272接近和分离。当屏幕部210伸展时,连接机构270向上方伸长,从而使端部271和端部272分离, 因此旋转轴260相对于卷绕轴M0J42向上方移动。并且,当屏幕部210被收纳时,连接机构270向下方收缩,从而使端部271与端部272接近,因此旋转轴沈0向下方(配置有卷绕轴240,242的一侧)移动(参照图9的(a)和(b))。如图8的(a)所示,屏幕部210由具有挠性的采用反射型屏幕材料的一张部件构成。屏幕部210为大致矩形,该屏幕部210具有作为其一端的边部211和作为其另一端的与边部211大致平行的边部212。屏幕部210通过利用投影面反射从投影仪等投影的图像光来显示图像。另外,图8的(a)中单点划线所示的中心线CL’是连结屏幕部210中的边部211的中央和边部212的中央而得到的线。屏幕部210以使中心线CL’与中心线CL大致重叠的方式安装于屏幕装置201。
如图7的(a)所示,屏幕部210的边部211被支撑于卷绕轴M0,边部212被支撑于卷绕轴对2。屏幕部210配置成从屏幕装置201的正面侧在连接机构270的端部271侧向背面侧折回,并在边部211和边部212之间的大致中央部跨过旋转轴沈0。也就是说,屏幕部210大致覆盖旋转轴260和连接机构270。另外,在屏幕装置201中,由于屏幕部210配置在正面侧和背面侧这两侧,因此背面侧也能够用作图像光投影用的投影面。所述形成在正面侧和背面侧的投影面是与由如下两个方向构成的面大致平行的面所述两个方向是卷绕轴240、242及旋转轴沈0的延伸方向和沿着中心线CL的方向。因此,在屏幕装置201中,也可以将配置有卷绕轴M2的一侧称为正面侧,将配置有卷绕轴MO的一侧称为背面侧。并且,在屏幕装置201中,由于连接机构270被屏幕部210大致覆盖而不露出,因而能够降低由于使用者不慎接触连接机构270而例如将手指夹在臂之间等的危险性。如图8的(b)所示,在卷绕轴240、242设有卷绕机构250。卷绕机构250具有轴 252和螺旋弹簧254。轴252和螺旋弹簧2M被内插在卷绕轴M0J42中的轴承部222侧的端部,并沿着卷绕轴M0、242延伸。轴252被轴承部222以限制了旋转的状态支承。卷绕轴240、242能够相对于轴252自由旋转。螺旋弹簧254的一端固定于轴252,螺旋弹簧254的另一端固定于卷绕轴M0、 2420螺旋弹簧2 具有朝卷绕轴M0、242卷绕屏幕部210的方向施力的功能。因此,当屏幕部210从伸展的状态被收纳时,利用螺旋弹簧254的作用力,将屏幕部210的边部211侧卷绕于卷绕轴对0,并且将边部212侧卷绕于卷绕轴242来进行收纳(参照图9的(a)和 (b))。当屏幕部210伸展时,屏幕部210的边部211侧被从卷绕轴240拉出,并且边部212 侧被从卷绕轴242拉出。当卷绕轴240、242朝拉出屏幕部210的方向旋转时,借助螺旋弹簧2M对卷绕轴 240,242施加使屏幕部210朝卷绕方向旋转的作用力。在图7的(a)和(b)所示的屏幕部 210伸展的状态下,旋转轴260借助连接机构270相对于卷绕轴240、242支撑在上方。并且,利用螺旋弹簧254的作用力,相对于位于旋转轴260上的屏幕部210的边部211和边部 212之间的大致中央部,在沿着中心线CL的方向对边部211侧附加张力,同时也对边部212 侧附加张力。由此,能够抑制屏幕部210的正面侧和背面侧这两侧的挠曲,平面性提高。并且,经由屏幕部210对连接机构270的正面侧和背面侧这两侧在沿着中心线CL 的方向附加张力。此时,由于旋转轴260能够旋转,因而能够使屏幕部210在正面侧和背面侧之间容易地移动。由此,即使在正面侧的张力与背面侧的张力有差异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对连接机构270的正面侧附加的张力和对背面侧附加的张力处于大致平衡的状态。另外,如专利文献2记载的屏幕装置那样,在屏幕仅安装于连接机构(连杆机构) 的正面侧的结构中,利用对屏幕的卷绕作用力,相对于连接机构在正面侧附加有张力,然而在背面侧未附加张力。因此,在伸展状态下,在连接机构的正面侧和背面侧不能取得力的平衡,连接机构有可能向安装有屏幕的正面侧倾斜。当连接机构倾斜时,屏幕也倾斜,存在从投影仪等显示到屏幕的投影面上的图像发生变形的问题。与此相对,在屏幕装置201中,在屏幕部210伸展的状态下,相对于连接机构270 向正面侧和背面侧这两侧附加张力。因此,向连接机构270的正面侧附加的张力与向背面侧附加的张力抵消,因而能够抑制连接机构270的倾斜并保持稳定的姿势。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显示在屏幕部210的投影面上的图像的变形。并且,不论连接机构270的伸缩状态如何,连接机构270的正面侧和背面侧的张力都大致平衡,因而能够在稳定的状态下将连接机构270的上方的端部271保持在任意高度位置,并且能够在稳定状态下进行屏幕部210的伸展和收纳。根据以上的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201的结构,能够获得以下效果。(1)借助卷绕轴240、242对以覆盖连接机构270的方式配置的屏幕部210的正面侧和背面侧附加张力。因此,向连接机构270的正面侧附加的张力与向背面侧附加的张力抵消,因而能够抑制连接机构270的倾斜并保持稳定的姿势。其结果是,能够抑制显示在屏幕部210的投影面上的图像的变形。(2)不论连接机构270的伸缩状态如何,连接机构270的正面侧和背面侧的张力都大致平衡,因而能够在稳定的状态下进行屏幕部210的伸展和收纳。(3)由于屏幕部210也配置在背面侧,因而背面侧也能够用作投影面。因此,也能够在正面侧和背面侧同时投影出影像。(4)由于连接机构270被屏幕部210大致覆盖,因而能够降低由于使用者不慎接触连接机构270而夹住手指等的危险性。(第4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来说明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图10是说明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详细地说,图10的(a)是伸展状态下的屏幕装置的侧视图, 图10的(b)是伸展状态下的屏幕装置的后视图。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与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相比,不同点是,屏幕的一端固定于第3支撑部,而其它结构相同。对于与第3实施方式共同的结构要素,标以相同标号并省略其说明。如图10的(a)和(b)所示,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202具有屏幕部210 ; 基座部件220 ;卷绕轴MO ;作为第3支撑部的固定支撑部M4 ;旋转轴沈0 ;设置于卷绕轴 240的卷绕机构250 ;以及连接机构270。固定支撑部244是与基座部件220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的部件,其安装于基座部件220。固定支撑部244大致平行于卷绕轴240和旋转轴沈0,固定支撑部M4以在其与卷绕轴240之间夹着连接机构270的方式配置在背面侧。屏幕部210的边部212固定于固定支撑部M4。在屏幕装置202中,由于屏幕部210的边部212固定于固定支撑部M4,因此在收纳时,屏幕部210从边部211侧卷绕于卷绕轴M0。并且,在伸展时,屏幕部210被从边部 212侧拉出。通过旋转轴沈0的旋转,在收纳时,屏幕部210从连接机构270的背面侧向正面侧移动,在伸展时,屏幕部210从连接机构270的正面侧向背面侧移动。当屏幕部210伸展时,借助设置于卷绕轴240的卷绕机构250向边部211侧附加张力。并且,通过旋转轴沈0的旋转,相对于位于旋转轴260上的、屏幕部210的边部211 与边部212之间的大致中央部,边部211侧的张力与边部212侧的张力处于大致平衡的状态。由此,在屏幕装置202中,与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201 —样,由于向连接机构 270的正面侧附加的张力与向背面侧附加的张力抵消,因而能够抑制连接机构270的倾斜。这样,根据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202的结构,能够获得与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201相同的效果。并且,根据屏幕装置202的结构,由于取代具有卷绕机构 250的卷绕轴242而配备了固定支撑部M4,因而能够更简单地构成屏幕装置202。由此,与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201相比,能够减少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第5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来说明第5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图11和图12是说明第5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详细地说,图11的(a)是伸展状态下的屏幕装置的侧视图,图11的(b)是伸展状态下的屏幕装置的后视图。图12的(a)是屏幕部的平面图,图 12的(b)是图11的(a)中的A部的放大图。另外,在图12的(a)中,示出了将屏幕部从屏幕装置卸下并拉伸后的状态。第5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与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相比,不同点是,屏幕部是将屏幕部件和片状部件通过缝合、粘接或者焊接等接合从而形成为一体的结构,以及第1支撑部不旋转,而其它结构相同。对于与第3实施方式共同的结构要素,标以相同标号并省略其说明。如图11的(a)和(b)所示,第5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203具有屏幕部214 ; 基座部件220 ;卷绕轴MO ;卷绕轴242 ;作为第1支撑部的支撑部沈4 ;设置于卷绕轴M0、 242的卷绕机构250 ;以及连接机构270。支撑部264大致平行于卷绕轴M0J42,支撑部 264安装在连接机构270的端部271。如图12的(a)所示,屏幕部214由形成为一体的屏幕部件215和片状部件217构成。屏幕部件215是具有挠性的大致矩形的反射型屏幕部件。屏幕部件215具有大致相互平行的边部216和边部219。图12的(a)中单点划线所示的中心线CL’是连结边部216的中央和边部219的中央而得到的线。片状部件217形成为宽度比屏幕部件215要窄的带状,片状部件217由比屏幕部件215廉价的片状部件构成。片状部件217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于中心线CL’。在作为屏幕部件215的一端的边部219侧的相对于中心线CL’的两侧,配置有一对(两张)片状部件217。片状部件217的与边部219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即边部218大致平行于边部216。 屏幕部件215和一对片状部件217通过缝合、粘接或焊接等接合从而形成为一体。如图11的(a)和(b)所示,屏幕部214(屏幕部件215)的边部216被支撑于卷绕轴M0。屏幕部214(片状部件217)的边部218被支撑于卷绕轴对2。屏幕部214配置成 从屏幕装置203的正面侧在连接机构270的端部271侧向背面侧折回,并在边部219处跨过支撑部264。因此,在屏幕部214中,屏幕部件215配置在正面侧,片状部件217配置在背面侧。并且,屏幕部214在跨过支撑部沈4的边部219周围的部分、即屏幕部件215与带状的片状部件217之间的边界部,例如通过粘接剂265而固定于支撑部沈4(参照图12的 (b))。因此,在屏幕装置203中,无论连接机构270在屏幕部214伸展时或屏幕部214收纳时的伸缩状态如何,屏幕部件215和片状部件217都不会在正面侧和背面侧之间移动,从而屏幕部件215配置在正面侧,片状部件217配置在背面侧。在屏幕部214伸展的状态下,利用卷绕机构250(螺旋弹簧254)的作用力,对屏幕部件215与带状的片状部件217之间的边界部,在沿着中心线CL的方向朝边部216侧(屏幕部件215侧)附加张力,并且朝边部218侧(片状部件217侧)也附加张力。由此,在屏幕装置203中,与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201 —样,由于向连接机构270的正面侧附加的张力与向背面侧附加的张力抵消,因而能够抑制连接机构270的倾斜。在屏幕装置203中,在正面侧配置有屏幕部件215并形成有投影面,而在背面侧配置有带状的片状部件217,因此不形成投影面。另外,由于片状部件217配置在支撑部264 和卷绕轴M2的两端,因此在背面侧,连接机构270露出。因此,在屏幕部214伸展的状态下,能够进行连接机构270的调整和修理等。当屏幕部214从伸展状态被收纳时,边部216侧(屏幕部件215侧)被卷绕于卷绕轴对0,并且边部218侧(片状部件217侧)被卷绕于卷绕轴242进行收纳。当屏幕部 214伸展时,边部216侧(屏幕部件215侧)被从卷绕轴240拉出,并且边部218侧(片状部件217侧)被从卷绕轴242拉出。另外,由于屏幕部214中的屏幕部件215和带状的片状部件217之间的边界部固定于支撑部264,因此在屏幕部214被卷绕于卷绕轴240、242进行收纳的状态下,屏幕部件 215与片状部件217不会重叠。由此,能够防止在屏幕部件215重叠于带状的片状部件217 的情况下,由于有片状部件217的部分与没有片状部件217的部分之间的阶梯差、或者由于因边界部的缝合、粘接或焊接等产生的阶梯差而在屏幕部件215产生的变形等。这样,根据第5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203的结构,能够获得与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201大致相同的效果。并且,根据屏幕装置203的结构,由于屏幕部214的背面侧的部分由带状的片状部件217构成,因此与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屏幕装置201相比,能够使屏幕装置230轻量化,并且能够减少材料成本。另外,在第5实施方式中,屏幕部214构成为包括配置在支撑部264和卷绕轴242 的两端的两张片状部件217,然而不限于这样的结构。屏幕部214也可以包括配置在支撑部 264和卷绕轴对2的大致中央(中心线CL上)的一张片状部件217,还可以包括三张以上的片状部件217。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然而对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形。作为变形例,考虑了例如以下的变形例。(变形例1)在第3实施方式和第4实施方式的屏幕装置201、202中,在连接机构270的上方侧的端部271具有旋转轴沈0,然而不限于这样的结构。屏幕装置也可以取代作为第1支撑部的旋转轴260而具有不旋转的支撑部,所述不旋转的支撑部在与屏幕部接触的部分具有摩擦系数小的表面。通过将第1支撑部的与屏幕部接触的部分形成为光滑的曲面,并将例如氟树脂等涂覆在该表面上等方法,来减小表面的摩擦系数。通过配备这样的具有摩擦系数小的表面的支撑部,能够使屏幕部210在支撑部的表面滑动从而在正面侧和背面侧之间容易地移动。由此,与第3实施方式和第4实施方式的屏幕装置201、202 —样,能够取得附加给连接机构270的正面侧的张力与附加给背面侧的张力的平衡。并且,在如第4实施方式那样屏幕部210的一端侧是卷绕轴且另一端侧是固定支撑部的结构中,也能够通过使屏幕部210在支撑部的表面滑动并从背面侧移动到正面侧, 来从边部211侧卷绕并收纳屏幕部210。另外,支撑部也可以由摩擦系数小的材料形成。(变形例2)
在第3实施方式和第4实施方式的屏幕装置201、202中,屏幕部210由采用相同材料的一张屏幕部件构成,然而不限于这样的结构。屏幕部也可以是将屏幕部件和与该屏幕部件不同的片状部件通过缝合、粘接或焊接等形成为一体而得到的结构。在屏幕部中,若利用屏幕部件来构成正面侧、并且利用比屏幕部件廉价的片状部件或者比屏幕部件轻的片状部件来构成背面侧,则能够实现屏幕装置的材料成本的降低和轻量化。并且,若利用具有不同特性的两张屏幕部件来构成屏幕部的正面侧和背面侧,则能够根据使用环境和投影图像光的设备等,分开使用正面侧的投影面和背面侧的投影面。(变形例3)在第5实施方式的屏幕装置203中,屏幕部214是将屏幕部件215和带状的片状部件217通过缝合、粘接或焊接等形成为一体而构成,然而不限于这样的结构。屏幕部也可以使用由相同材料构成的一张屏幕部件,通过将与屏幕部件215和片状部件217相当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切断并去除等而一体构成。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消除屏幕部的正面侧与背面侧之间的边界部中的因缝合、粘接或焊接等而产生的阶梯差。(变形例4)以将第1 5实施方式的屏幕装置1、2、201、202、203设置在地面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屏幕装置1、2、201、202、203也可以设置在天花板面来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屏幕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屏幕装置具有屏幕部件,其用于图像的投影; 第1支撑部,其支撑所述屏幕部件的一端侧; 第2支撑部,其支撑所述屏幕部件的另一端;伸缩装置,该伸缩装置通过在预定方向伸展来使所述屏幕部件伸展,该伸缩装置支撑所述第1支撑部;以及拉伸部件,该拉伸部件相对于所述伸缩装置配置在与所述屏幕部件相反的一侧,该拉伸部件朝如下的方向施加拉伸力,所述方向与从所述第1支撑部朝向所述第2支撑部的方向大致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装置,其中, 所述第1支撑部安装在所述屏幕部件的一端, 所述伸缩装置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1支撑部, 所述拉伸部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1支撑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幕装置,其中, 所述屏幕部件具有挠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幕装置,其中, 所述屏幕装置还具有基座部件,其安装在所述伸缩装置的另一端;和第3支撑部,其安装在所述拉伸部件的另一端, 所述第2支撑部或所述第3支撑部安装于所述基座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幕装置,其中, 所述拉伸部件是具有挠性的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幕装置,其中, 所述第2支撑部或所述第3支撑部具有卷绕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幕装置,其中, 所述拉伸部件是绳状部件,所述第2支撑部或所述第3支撑部具有卷绕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装置,其中, 所述屏幕装置还具有屏幕部,其通过使所述屏幕部件和片状部件一体化而形成,所述片状部件配置在所述屏幕部件的一端侧;第3支撑部,其支撑所述片状部件的与所述屏幕部件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以及卷绕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第2支撑部和所述第3支撑部中的至少一方, 所述伸缩装置朝该伸缩装置的一端和另一端的方向伸缩, 所述第1支撑部被支撑在所述伸缩装置的一端,所述第2支撑部和所述第3支撑部以将所述伸缩装置夹在该第2支撑部和该第3支撑部之间的方式配置在所述伸缩装置的另一端侧,所述屏幕部配置成在所述伸缩装置的一端侧折回并跨过所述第1支撑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屏幕装置,其中, 所述第2支撑部沿着所述屏幕部件的另一端延伸, 所述第3支撑部与所述第2支撑部大致平行地延伸,所述第1支撑部与所述第2支撑部和所述第3支撑部大致平行地延伸,所述伸缩装置在与所述第2支撑部和所述第3支撑部的延伸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伸缩。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屏幕装置,其中,在所述第2支撑部和所述第3支撑部均设有所述卷绕机构。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屏幕装置,其中,在所述第2支撑部和所述第3支撑部中的一方设有所述卷绕机构,所述第2支撑部和所述第3支撑部中的另一方是固定支撑部。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屏幕装置,其中,所述第1支撑部能够以沿着所述第1支撑部的延伸方向的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屏幕装置,其中,所述第1支撑部的与所述屏幕部相接触的部分具有摩擦系数小的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屏幕装置,其中,所述屏幕部中的所述屏幕部件与所述片状部件之间的边界部固定于所述第1支撑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屏幕装置,其中,所述片状部件包括带状部分,该带状部分的宽度比所述屏幕部件的宽度窄。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屏幕装置,其中, 所述屏幕部由采用相同材料的一张部件构成。
17.一种屏幕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屏幕装置具有屏幕部件,其具有挠性且形成为大致矩形; 第1支撑体,其安装在所述屏幕部件的一端;第2支撑体,该第2支撑体面对所述第1支撑体,并且该第2支撑体安装在所述屏幕部件的另一端;升降机构,其一端安装于所述第1支撑体;以及拉伸部件,该拉伸部件相对于所述升降机构配置在与所述屏幕部件相反的一侧,该拉伸部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1支撑体,并且该拉伸部件朝如下的方向施加拉伸力,所述方向与从所述第1支撑体朝向所述第2支撑体的方向大致平行。
18.一种屏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幕装置具有屏幕部,其通过使屏幕部件和片状部件一体化而形成,所述屏幕部件用于图像光的投影,所述片状部件配置在所述屏幕部件的一端侧;第2支撑部,其沿着所述屏幕部中的所述屏幕部件的另一端延伸,并且支撑所述另一端;第3支撑部,其支撑所述屏幕部中的所述片状部件的与所述屏幕部件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并且与所述第2支撑部大致平行地延伸;卷绕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第2支撑部和所述第3支撑部中的至少一方; 连接机构,其在与所述第2支撑部和所述第3支撑部的延伸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伸缩, 从而使该连接机构的一端与另一端接近和分离;以及第1支撑部,其被支撑在所述连接机构的所述一端,并且与所述第2支撑部和所述第3 支撑部大致平行地延伸,所述第2支撑部和所述第3支撑部以将所述连接机构夹在该第2支撑部和该第3支撑部之间的方式配置在所述连接机构的所述另一端侧,所述屏幕部配置成在所述连接机构的所述一端侧折回并跨过所述第1支撑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屏幕装置,该屏幕装置具有屏幕部件;第1支撑部,其支撑所述屏幕部件的一端侧;第2支撑部,其支撑所述屏幕部件的另一端;伸缩装置,其使所述屏幕部件伸展;以及拉伸部件,该拉伸部件相对于所述伸缩装置配置在与所述屏幕部件相反的一侧,该拉伸部件朝如下的方向施加拉伸力,所述方向与从所述第1支撑部朝向所述第2支撑部的方向大致平行。
文档编号G03B21/58GK102162989SQ20111004052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8日
发明者新藤裕幸, 黑井圣史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