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强光防眩光镜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5719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强光防眩光镜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镜,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可防强光防眩光的眼镜镜片。
背景技术
汽车在夜间行车时,往往会开启大灯,相信每位有过驾驶或者行车经历的人对车大灯都是深恶痛绝的,它能在两车相会时,让人完全处于盲点,使人看不清前面的路况,影响行车安全。这是因为人眼受到车灯强光刺激时,瞳孔由正常的4毫米左右自动收缩为I毫米或者更小,使进光量减少到原来的1/16或者更少,会车后由于瞳孔来不及恢复,进光量骤减,出现类似夜盲的现象,因此看不清路面,众多交通事故由此发生。防强光防眩光对每个司机乃至普通行人事关重大。不仅夜间行驶的汽车大灯会产生强光眩光,在天气晴朗的白天,强烈的阳光照射同样会使人眼受到刺激造成眩目;再如汽车在从隧道驶出时,由暗至亮同样容易造成眩目。一般市面上的眼镜如近视镜、远视镜均不具备防强光防眩光功能。而市售的防强光防眩光驾驶镜一般是灰色或者茶色的太阳镜,夜间驾驶时这些眼镜虽可把对方大灯的光变暗,但同时看路面也变暗了,依然存在看不清路况的情形,使用效果不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人设计了一款防强光防眩光镜片,其包括镜片主体及金属复合膜,所述镜片主体由上往下至镜片面积的1/5至1/2处均匀镀有金属复合膜。佩戴这种防强光防眩光镜片的眼镜后,金属复合膜正好处于佩戴者的眼皮上方,可挡住强光又不会挡住路面。但申请人经过多次试验发现该防强光防眩光镜片仍有改进的空间。有鉴于此,本设计人本着多年从事产品设计开发的实务经验,以及积极潜心研发思考,经由无数次实际设计实验得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遮挡强光眩光,并最大限度增大佩戴者视野的防强光防眩光镜片,避免强光眩光对人眼刺激眩目而看不清楚路况的状况发生。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防强光防眩光镜片,包括左镜片、右镜片,所述左镜片由上往下至镜片面积的1/5至1/2、由左往右至镜片面积的1/4至4/4处设有半透明的有色区域;所述右镜片由上往下至镜片面积的1/5至1/2、由左往右至镜片面积的1/5至5/5处设有半透明的有色区域。所述左镜片、右镜片的半透明的有色区域右边呈直角、圆角、半椭圆形或者梯形的锐角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左镜片、右镜片为平光、近视镜片、远视镜片、夜视镜片、浅色太阳镜镜片或者偏光片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左镜片、右镜片主体为浅黄色或者透明色。所述左镜片、右镜片的半透明的有色区域直接于左镜片、右镜片上染色形成或者通过镀膜、印刷或贴片的方式形成。所述左镜片及所述右镜片连为一体或左镜片、右镜片与镜框一体成型。一种防强光防眩光镜片,包括左镜片、右镜片,所述左镜片由上往下至镜片面积的 1/5至1/2、由右往左至镜片面积的1/5至5/5处设有半透明的有色区域;所述右镜片由上 往下至镜片面积的1/5至1/2、由右往左至镜片面积的1/4至4/4处设有半透明的有色区 域。所述左镜片、右镜片设有半透明的有色区域的左边呈直角、圆角、半椭圆形或者梯 形的锐角边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左镜片、右镜片为平光、近视镜片、远视镜片、夜视镜片、浅色太阳镜镜片或者 偏光片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左镜片、右镜片为浅黄或者透明色。所述左镜片及所述右镜片连为一体或左镜片、右镜片与镜框一体成型。所述左镜片、右镜片的半透明的有色区域直接于左镜片、右镜片上染色形成或者 通过镀膜、印刷或贴片的方式形成。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防强光防眩光镜片通过在左镜片、右镜片设有半透 明的有色区域其透视率为1%至39%,在中国及很大一部分国家,汽车行驶必须靠右行驶,两 车相会时,强光眩光是从左边射入人眼,这样,只将左镜片、右镜片的左上侧部分设计为半 透明的有色区域,而左镜片、右镜片的其他部分正常透光,以最大限度增大佩戴者的视野。 佩戴者选择合适的镜架(尤其是鼻梁宽度适合)后并将本实用新型防强光防眩光镜片装入 镜架内,使配戴后左镜片、右镜片的半透明的有色区域正好在眼皮的上方,正好挡住强光 眩光而不会挡住路面。而在如英国、日本等另外一些国家,车辆行驶是靠左行驶,两车相会 时,强光是由右侧射入人眼,这样,只将左镜片、右镜片的右上侧部分设计为半透明的有色 区域,而左镜片、右镜片的其他部分正常透光,同样可以达到遮挡强光眩光,并最大限度增 大佩戴者的视野。本实用新型防强光防眩光镜片能有效减弱对方汽车大灯射来的刺眼眩光及 其他强光,避免出现由于强光刺激人眼造成类似夜盲的现象发生,在挡强光的同时可以正 常看路面,多一份驾车安全保障。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强光防眩光镜片第一实施例示意图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强光防眩光镜片第一实施例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强光防眩光镜片第一实施例示意图三;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强光防眩光镜片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四;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强光防眩光镜片第二实施例示意图一;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强光防眩光镜片第二实施例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防强光防眩光镜片第二实施例示意图三;图8为本实用新型防强光防眩光镜片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图I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防强光防眩光镜片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防强光防眩光镜片包括左镜片I、右镜片2。左镜片I、右镜片2可以为一般的平光,近、远视镜片,夜视镜片,浅色太阳镜片还可以为偏光镜片,并且该左镜片I、右镜片2可以可拆卸的安装于眼镜的镜框上,也可以将左镜片I、右镜片2连为一体或左、右镜片与眼镜的镜框一体成型,形成一体式眼镜。在本实施例中,主要针对交通规则中车辆必须靠右行驶的国家(如中国、美国等),车辆靠右行驶,两车相会时,强光是由左侧射入人眼,因此,本实施例中,左镜片I由上往下至镜片面积的1/5至1/2、由左往右至镜片面积的1/4至4/4处设有半透明的有色区域3 ;右镜片2由上往下至镜片面积的1/5至1/2、由左往右至镜片面积的1/5至5/5处设有半透明的有色区域3。其中左镜片I、右镜片2的半透明的有色区域3右边呈直角(如图I所示)、圆角(如图2所示)、半椭圆形(如图3)或者梯形的锐角(如图4所示)中的任意一种。该左镜片I、右镜片2以选用浅黄色或者透明色为佳。考虑到大多数实际配戴眼镜后眼睛会朝下,因此本实用新型防强光镜片只将左镜片I、右镜片2从上到下面积的1/5至1/2设计为半透明的有色区域3,半透明的有色区域3的透视率为1%至39%,可有效阻挡强光眩光。而由左侧照射入人眼的强光眩光,左眼被照射到的强光眩光比右眼被照射到的面积要大,因此,将左镜片I由左往右至镜片面积的1/4至4/4处、右镜片由左往右至镜片面积的1/5至5/5处设计为半透明的有色区域3既能有效阻挡强光,又可以增大佩戴者的视野。这样,司机佩戴具有本实用新型防强光防眩光镜片的眼镜后,半透明的有色区域3正好位于司机的眼皮上,司机可正常看路,遭遇强光时,头部压低,即可挡住强光眩光。图5至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防强光镜片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包括左镜片I、右镜片2。本实施例主要是针对交通规则中车辆必须靠左行驶的国家(如英国、日本等)。车辆靠左行驶,两车相会时,强光是由右侧射入人眼,因此,本实施例中,左镜片I由上往下至镜片面积的1/5至1/2、由右往左至镜片面积的1/5至5/5处设有半透明的有色区域3 ;右镜片2由上往下至镜片面积的1/5至1/2、由右往左至镜片面积的1/4至4/4处设计为半透明的有色区域3。左镜片I、右镜片2的半透明的有色区域3左边呈直角(如图5所示)、圆角(如图6所示)、半椭圆形(如图7所示)或者梯形的锐角(如图8所示)中的任意一种。其中,左镜片I、右镜片2以选用浅黄色或者透明色为佳。车辆靠左行驶,两车相会时,光由右侧射入人眼,因此,右眼被照射到的强光比左眼被照射到的面积要大,因此,将左镜片I由上往下至镜片面积的1/5至1/2、由右往左至镜片面积的1/5至5/5处设计为半透明的有色区域3 ;右镜片2由上往下至镜片面积的1/5至1/2、由右往左至镜片面积的1/4至4/4处设为半透明的有色区域3既能有效阻挡强光眩光,又可以增大佩戴者的视野。这样,司机配戴具有本实用新型防强光防眩光镜片的眼镜后,半透明的有色区域3正好位于司机的眼皮上,司机可正常看路,遭遇强光眩光时,头部压低,即可挡住强光眩光。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防强光防眩光镜片,包括左镜片及右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镜片由上往下至镜片面积的1/5至1/2、由左往右至镜片面积的1/4至4/4处设有半透明的有色区域;所述右镜片由上往下至镜片面积的1/5至1/2、由左往右至镜片面积的1/5至5/5处设有半透明的有色区域。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强光防眩光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镜片、右镜片的半透明的有色区域右边呈直角、圆角、半椭圆形或者梯形的锐角中的任意一种。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强光防眩光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镜片、右镜片为平光、近视镜片、远视镜片、夜视镜片、浅色太阳镜镜片或者偏光片中的任意一种。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强光防眩光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镜片、右镜片主体为浅黄色或者透明色。
5.如权利要求I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强光防眩光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镜片、右镜片的半透明的有色区域直接于左镜片、右镜片上染色形成或者通过镀膜、印刷或贴片的方式形成。
6.如权利要求I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强光防眩光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镜片及所述右镜片连为一体或左镜片、右镜片与镜框一体成型。
7.一种防强光防眩光镜片,包括左镜片及右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镜片由上往下至镜片面积的1/5至1/2、由右往左至镜片面积的1/5至5/5处设有半透明的有色区域;所述右镜片由上往下至镜片面积的1/5至1/2、由右往左至镜片面积的1/4至4/4处设有半透明的有色区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强光防眩光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镜片、右镜片设有半透明的有色区域的左边呈直角、圆角、半椭圆形或者梯形的锐角边中的任意一种。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强光防眩光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镜片、右镜片为平光、近视镜片、远视镜片、夜视镜片、浅色太阳镜镜片或者偏光片中的任意一种。
10.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强光防眩光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镜片、右镜片的半透明的有色区域直接于左镜片、右镜片上染色形成或者通过镀膜、印刷或贴片的方式形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强光防眩光镜片,包括左镜片及右镜片,所述左镜片由上往下至镜片面积的1/5至1/2、由左往右至镜片面积的1/4至4/4处设有半透明的有色区域;所述右镜片由上往下至镜片面积的1/5至1/2、由左往右至镜片面积的1/5至5/5处设有半透明的有色区域。本实用新型的左镜片、右镜片半透明的有色区域的透视率为1%至39%,而未设有半透明的有色区域的其他地方为透视率大于60%的夜视浅黄色镜片或正常透光透明镜片,配戴后所述半透明的有色区域正好在人的眼皮上方,佩戴时正好可挡住强光而不会挡住路面,并最大限度增大佩戴者的视野,为夜间驾车行驶多提供一份保障。
文档编号G02C7/12GK202771112SQ20122042091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3日
发明者汪茂盛 申请人:厦门诗龙光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