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01422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电泳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泳显示装置,包括驱动数组基板、彩色滤光层以及电泳显示薄膜。驱动数组基板具有多个像素单元。每一个像素单元包括驱动元件。彩色滤光层配置于驱动数组基板上,且具有多个彩色滤光图案。每一个彩色滤光图案对应至少二个像素单元。电泳显示薄膜配置于驱动数组基板与彩色滤光层之间,且包括多个显示介质。每一个彩色滤光图案所对应的显示介质是由至少二个驱动元件所控制。借由本发明,可改善因视角改变而随着改变的显示品质。
【专利说明】电泳显示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电泳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电子纸(e-paper)以及电子书(e-book)是采用电泳显示技术来达到显示的目的。以显示黑白的电子书为例,其显示介质主要是由黑色电泳液以及掺于黑色电泳液中的白色带电粒子所构成,通过施加电压的方式可以驱动白色带电粒子移动,以使各个像素分别显示黑色、白色或灰阶。
[0003]在现有技术中,电泳显示器多半是利用外界光源的反射来达成显示的目的,而通过电压驱动掺于电泳液中的白色带电粒子可以使各个像素显示出所需的灰阶。再者,为了扩大电泳显示器的应用,亦可于电泳显示薄膜上设置彩色滤光薄膜。此时,电泳显示器的色彩的呈现主要是利用外界光通过彩色滤光薄膜后,电泳液中的白色带电粒子会将外界光反射后再穿透彩色滤光薄膜而进行显示。
[0004]一般来说,彩色滤光层主要是由多个不同颜色的滤光图案所组成,且每一个不同颜色的滤光图案会分别对应驱动数组基板上一个像素单元。当驱动单一像素单元时,在两相邻滤光图案之间的边界,人眼会因为视角的不同而感受到色彩偏差,因此习知技术会通过设置黑色矩阵来分隔每一个滤光图案,以改善色偏问题,但相对地黑色矩阵也会造成透光率变小。
[0005]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电泳显示器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泳显示装置,可改善因视角改变而随着改变的显示品质。
[0007]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电泳显示装置,其包括驱动数组基板,具有多个像素单元,其中每一像素单元包括驱动元件;彩色滤光层,配置于驱动数组基板上,且具有多个彩色滤光图案,其中每一彩色滤光图案对应至少二个像素单元;以及电泳显示薄膜,配置于驱动数组基板与彩色滤光层之间,且包括多个显示介质,其中每一彩色滤光图案所对应的显示介质是由至少二个驱动元件所控制。
[0008]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09]较佳的,前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电泳显示薄膜更包括:可挠性基材,配置于彩色滤光层与显示介质之间;以及共用电极,配置于可挠性基材上,且位于可挠性基材与显示介质之间。
[0010]较佳的,前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每一显示介质包括电泳液、多个黑色带电粒子以及多个白色带电粒子,黑色带电粒子以及白色带电粒子分布于电泳液中。
[0011]较佳的,前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每一显示介质包括电泳液、多个黑色带电粒子、多个白色带电粒子以及微杯结构,电泳液、黑色带电粒子与白色带电粒子填充于微杯结构内。
[0012]较佳的,前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彩色滤光图案包括至少一个红色滤光图案、至少一个蓝色滤光图案以及至少一个绿色滤光图案。
[0013]较佳的,前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彩色滤光图案包括至少一个红色滤光图案、至少一个蓝色滤光图案、至少一个绿色滤光图案以及至少一个白色滤光图案。
[0014]较佳的,前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每一彩色滤光图案的面积介于50微米至10000微米之间。
[0015]较佳的,前述的电泳显 示装置,其中每一彩色滤光图案所对应的像素单元的驱动元件呈矩阵排列。
[0016]较佳的,前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驱动元件包括薄膜晶体管。
[0017]较佳的,前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中薄膜晶体管包括顶电极薄膜晶体管(top-gateTFT)或是底电极薄膜晶体管(bottom gate TFT)。
[0018]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电泳显示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基于上述,由于本发明的每一个彩色滤光图案对应至少二个像素单元,且每一个彩色滤光图案所对应的显示介质是由至少二个驱动元件所控制,因此,通过驱动元件的开启与关闭可使得单一彩色滤光图案的颜色呈现灰阶色彩。如此一来,即可改善相邻两彩色滤光图案的边界处因为视角所产生的色彩偏差的问题。简言之,本发明的电泳显示装置的设计可以改善因视角改变而随着改变的显示品质。
[0019]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A绘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电泳显示装置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0021]图1B绘示为图1A的电泳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22]图1C与图1D分别绘示图1A的电泳显示装置的两种实施例的彩色滤光层的局部俯视不意图。
[0023]图2绘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单一彩色滤光图案对应多个像素单元的俯视示意图。
[0024]图3绘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电泳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25]【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6]100a、IOOb:电泳显示装置
[0027]110:驱动数组基板
[0028]112:像素单元
[0029]114:驱动元件
[0030]120:彩色滤光层[0031]122:彩色滤光图案
[0032]122a、122a’:红色滤光图案
[0033]122b、122b’:蓝色滤光图案
[0034]122c、122c’:绿色滤光图案
[0035]122d’:白色滤光图案
[0036]130a、130b:电泳显示薄膜
[0037]I32、I32’:显示介质
[0038]132a、132a,:电泳液
[0039]132b、132b’:黑色带电粒子
[0040]132c、132c’:白色带电粒子
[0041]132d’:微杯结构
[0042]134:可挠性基材
[0043]136:共用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泳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45]图1A绘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电泳显示装置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1B绘示为图1A的电泳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为了方便说明起见,图1A中省略绘示部分元件。请同时参考图1A与图1B,在本实施例中,电泳显示装置IOOa包括驱动数组基板110、彩色滤光层120以及电泳显示薄膜130a。驱动数组基板110具有多个像素单元112,其中每一个像素单元112包括驱动元件114。彩色滤光层120配置于驱动数组基板110上,且彩色滤光层120具有多个彩色滤光图案122。每一个彩色滤光图案122对应至少二个所述像素单元112。电泳显示薄膜130a配置于驱动数组基板110与彩色滤光层120之间,且包括多个显示介质132,其中每一个彩色滤光图案122所对应的显示介质132是由至少二个所述驱动元件114所控制。
[0046]详细来说,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数组基板110例如是薄膜晶体管数组基板,而驱动元件114为薄膜晶体管,且如图1B所示,为顶电极薄膜晶体管(top-gate TFT)。当然,在其他未绘的实施例中,驱动元件114亦可为底电极薄膜晶体管(bottom gate TFT),于此并不加以限制。再者,本实施例的电泳显示薄膜130a更包括可挠性基材134以及共用电极136,其中可挠性基材134配置于彩色滤光层120与显示介质132之间,而共用电极136配置于可挠性基材134上且位于可挠性基材134与显示介质132之间。可挠性基材134的材质例如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trephthalate,PET)。此处,如图1B所示,每一个显示介质132包括电泳液132a、多个黑色带电粒子132b以及多个白色带电粒子132c,其中黑色带电粒子132b以及白色带电粒子132c分布于电泳液132a中。
[0047]如图1C所示,本实施例的彩色滤光图案122例如是由至少一个红色滤光图案122a (图1C中示意地绘示两个)、至少一个蓝色滤光图案122b (图1C中示意地绘示一个)以及至少一个绿色滤光图案122c (图1C中示意地绘示一个)所组成。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D,彩色滤光图案122’亦可是由至少一个红色滤光图案122a’ (图1D中示意地绘示一个)、至少一个蓝色滤光图案122b’ (图1D中示意地绘示一个)、至少一个绿色滤光图案122c’ (图1D中示意地绘示一个)以及至少一个白色滤光图案122d’ (图1D中示意地绘示一个)所组成,此仍属于本发明可采用的技术方案,不脱离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围。此处,本实施例的每一个彩色滤光图案122的面积介于50微米至10000微米之间,且每一个彩色滤光图案122所对应的像素单元112的驱动元件114是呈矩阵排列。
[0048]举例来说,请再参考图1A,当对应单一彩色滤光图案122的中央区域C内的驱动元件114皆呈开启状态,而对应单一彩色滤光图案122的周边区域P内的驱动元件114皆呈关闭状态时,此单一彩色滤光图案122的颜色会呈现中央亮而周边暗的灰阶色彩。如此一来,相邻两彩色滤光图案122的边界处即可克服因为视角所产生的色彩偏差的问题。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亦可是对应单一彩色滤光图案122的第一区域Pl内的驱动元件114皆呈开启状态,而对应单一彩色滤光图案122的第二区域P2内的驱动元件114皆呈关闭状态,此时单一彩色滤光图案122的颜色会呈现第一区域Pl亮而第二区域P2( SP相邻另一彩色滤光图案122的一侧)暗的灰阶色彩。此外,在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参照前述实施例的说明,依据实际需求,而设计单一彩色滤光图案122所对应的驱动元件114的开启或关闭,以达到所需的技术效果。
[0049]由于本实施例的每一个彩色滤光图案122对应至少二个像素单元112,且每一个彩色滤光图案122所对应的显示介质132是由至少二个驱动元件114所控制。因此,通过驱动元件114的开启与关闭可使得单一彩色滤光图案122的颜色呈现灰阶色彩。如此一来,即可改善相邻两彩色滤光图案122的边界处因为视角所产生的色彩偏差的问题。简言之,本实施例的电泳显示装置IOOa的设计可以改善因视角改变而随着改变的显示品质。
[0050]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电泳显示薄膜130a的显示介质132的形态,虽然此处每一个显示介质132是由电泳液132a、黑色带电粒子132b以及白色带电粒子132c所组成。但于其他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电泳显示装置IOOb的电泳显示薄膜130b的每一个显示介质132’可包括电泳液132a’、多个黑色带电粒子132b’、多个白色带电粒子132c’以及微杯结构132d’,其中电泳液132a’、黑色带电粒子132b’与白色带电粒子132c’填充于微杯结构132d’内,此仍属于本发明可采用的技术方案,不脱离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围。
[0051]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的每一个彩色滤光图案对应至少二个像素单元,且每一个彩色滤光图案所对应的显示介质是由至少二个驱动元件所控制。因此,通过驱动元件的开启与关闭可使得单一彩色滤光图案的颜色呈现灰阶色彩。如此一来,即可改善相邻两彩色滤光图案的边界处因为视角所产生的色彩偏差的问题。简言之,本发明的电泳显示装置的设计可以改善因视角改变而随着改变的显示品质。
[005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泳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数组基板,具有多个像素单元,其中各该像素单元包括驱动元件; 彩色滤光层,配置于该驱动数组基板上,且具有多个彩色滤光图案,其中各该彩色滤光图案对应所述多个像素单元中的至少二个;以及 电泳显示薄膜,配置于该驱动数组基板与该彩色滤光层之间,且包括多个显示介质,其中各该彩色滤光图案所对应的所述多个显示介质是由所述多个驱动元件中的至少二个所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泳显示薄膜更包括: 可挠性基材,配置于该彩色滤光层与所述多个显示介质之间;以及 共用电极,配置于该可挠性基材上,且位于该可挠性基材与所述多个显示介质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显示介质包括电泳液、多个黑色带电粒子以及多个白色带电粒子,所述多个黑色带电粒子以及所述多个白色带电粒子分布于该电泳液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显示介质包括电泳液、多个黑色带电粒子、多个白色带电粒子以及微杯结构,该电泳液、所述多个黑色带电粒子与所述多个白色带电粒子填充于该微杯结构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彩色滤光图案包括至少一个红色滤光图案、至少一个蓝色滤光图案以及至少一个绿色滤光图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个彩色滤光图案包括至少一个红色滤光图案、至少一个蓝色滤光图案、至少一个绿色滤光图案以及至少一个白色滤光图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彩色滤光图案的面积介于50微米至10000微米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彩色滤光图案所对应的所述多个像素单元的所述多个驱动元件呈矩阵排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驱动元件包括薄膜晶体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泳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薄膜晶体管包括顶电极薄膜晶体管或是底电极薄膜晶体管。
【文档编号】G02F1/167GK103969908SQ201310353867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4日
【发明者】骆伯远, 李岱原 申请人: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