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多层背光的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02767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多层背光的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多层背光的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上盖、下盖、液晶显示玻璃模组以及固定液晶显示玻璃模组的屏幕支架,液晶显示玻璃模组的下方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至少二层或二层以上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设置于屏幕支架上的背光灯条、设于背光灯条后面的散热硅胶以及光学膜片模组,所述相邻两层背光模组之间设有单向透光膜片,最底层的背光模组的底部设有全反射光膜片。本发明可实现各种背光灯投射方向的搭配,从而达到液晶显示玻璃模组超高亮显示的效果。
【专利说明】—种带多层背光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数码显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多层背光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很多特殊行业,显示器需要在阳光下或强光下被人看得清楚,比如汽车后视镜显示器,为了让驾驶员看得清楚,需要后视镜有特别亮的屏幕,由于各种原因,现在市面上的显示器屏幕都有偏暗的现象。传统的背光,都是单层的背光源,为了提高液晶显示屏的背光亮度,传统方法有以下几种:
[0003]1、侧面单向投射背光,即所谓的“侧投”,侧投又可以分为单向测投和多向测投。如图1所示,其由上盖1、下盖2、液晶显示玻璃模组3、屏幕支架4、光学膜片模组5、背光灯条6和反射膜片7组成。单向侧投采用的是单方向投射,即从上下左右任一方向,向屏幕的中间位置投射灯光,然后通过每层背光模组的光学膜片模组将光折射90°,再把光投射到屏幕上,被人肉眼看见。采用这种方式如果要提高屏的亮度,通常就会增加光源的数量,但是这样做,由于空间不够,灯的数量增加受到限制,因此亮度不能显著增加,而且增加光源导致背光灯区域温度很高,容易导致屏幕无法工作,引发安全隐患;多向侧投采用的是多面投射,即从上下左右其中两个方向、或三个方向、或四个方向,同时向中间投射灯光,来提高屏幕亮度。但是这种方法,受光学膜片模组的限制,一般只能上下、或左右这样对称方向,向中间投光,才可以被光学膜片模组高效地折射到屏幕上。如果从三个方向或四个方向投光,则受光学膜片模组的显示,折射率很低,严重影响光的利用率。同时,这种方法,只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屏幕亮度,很多时候无法满足用户对屏亮度的需求。
[0004]2、采用灯光不经过折射直接透射到屏幕上的方法。如图2所示,具体方法为,在一个面积与液晶玻璃相似的铝基PCB板I上,平均分布一些灯2,这些灯直接照射到液晶玻璃3上,产生图像被人眼看到。由于灯数量很多,可以让屏很亮,灯的热量通过铝基PCB板扩散掉。但是这种方法,很容易被看到一个个铝基PCB板上,发光灯的光源点。也就是说,用户看屏幕上,会有一个个亮点。为了消除亮点,只能采用增加灯板与液晶显示玻璃之间的距离,而这样导致了整体背光系统体积的扩大;同时为了消除亮点,只能在灯板和液晶玻璃之间,增加数层光学扩散膜片4,而这些膜片,虽然减弱了亮点,但是却严重阻碍了光的利用率,让屏幕的亮度大大降低。而且这种方法制造成本昂贵。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多层背光的液晶显示装置,其设有多层背光模组,可实现各种背光灯投射方向的搭配,从而可达到显示屏超高亮显示的效果。本发明采用简单的结构,可解决传统产品制造成本高、显示质量低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种带多层背光的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上盖、下盖、液晶显示玻璃模组以及固定液晶显示玻璃模组的屏幕支架,所述液晶显示玻璃模组的下方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至少二层或二层以上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设置于屏幕支架上的背光灯条、设于背光灯条后面的散热硅胶以及光学膜片模组,所述相邻二层背光模组之间设有单向透光膜片,所述最底层的背光模组的底部设有全反射光膜片。
[0008]所述每组背光模组可设置一组或一组以上背光灯条。
[0009]所述背光灯条设置于背光模组的一方或多方。
[0010]所述每层背光模组可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任意一个方向或其中的几个方向投射。
[0011]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采用侧面投射光的方法,同时累加很多层背光,让下层的背光模组发射上来的光,穿过上层背光模组,最终,数层背光模组的光,都照射到屏幕上,产生超量的亮度效果。每层的灯光,可以从上下左右,其中一个方向或多个方向,同时向中间投射灯光,然后通过光学膜片模组,将灯光折射90°,投射到屏幕上去。同时,灯光的层数,可以根据个人需要任意增加。每两组相邻的光学膜片模组之间,都采用单向透光膜片,使得下方的光很容易投射上来,而上层的光很难穿透到下层,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光线在数层背光中间的无效反射,提高总体光的利用率。背光模组的最底层,采用全反射光膜片。液晶玻璃显示模组,是多种材料的组合,包括液晶显示玻璃、偏光片等各种功能的材料层;每层背光模组的光学膜片模组,可以为偏光膜,DEBF,扩散膜,增亮膜等各种光学膜片的组合,最终组合在一起,实现将侧面透射过来的光,高效率地折射90°,投射到液晶显示玻璃模组上。
[0012]在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传统背光方法一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4]图2为传统背光方法二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0017]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三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
[0021]1、上盖;2、下盖;3、液晶显示玻璃模组;4、屏幕支架;5、背光模组;51、背光灯条;52、散热娃胶;53、光学膜片模组;501、第一层背光模组;502、第二层背光模组;503、第三层背光模组;504、第四层背光模组;6、单向透光膜片;7、全反射光膜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以一个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应当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仅限于此。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3-5所示,一种带多层背光的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上盖1、下盖2、液晶显示玻璃模组3以及固定液晶显示玻璃模组3的屏幕支架4,液晶显示玻璃模组3的下方设有多层背光模组5,每层背光模组5由背光灯条51、散热娃胶52和光学膜片模组53构成,多层背光模组5包括第一层背光模组501和第二层背光模组502,第一层背光模组501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各设有一组背光灯条51,第二层背光模组502的上下二个方向各设有一组背光灯条51,散热娃胶52设于背光灯条51的后面,第一层背光模组501的光学膜片模组53下方设有单向透光膜片6,第二层背光模组502的光学膜片模组53底部设有全反射光膜片7。
[0025]实施例2:
[0026]如图6所示,一种带多层背光的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上盖1、下盖2、液晶显示玻璃模组3以及固定液晶显示玻璃模组3的屏幕支架4,液晶显示玻璃模组3的下方设有多层背光模组5,每层背光模组5由背光灯条51、散热硅胶52和光学膜片模组53构成,多层背光模组5包括第一层背光模组501、第二层背光模组502和第三层背光模组503,第一层背光模组501的上下方各设有一组背光灯条51,第二层背光模组在502的上下方各设有一组背光灯条51,第三层背光模组503的左右二个方向各设有一组背光灯条51,散热娃胶设于背光灯条的后面,第一层背光模组501的光学膜片模组53下方和第二层背光模组501的光学膜片模组53下方各设有单向透光膜片6,第三背光模组的光学膜片模组53底部设有全反射光膜片7。
[0027]实施例3:
[0028]如图7所示,一种带多层背光的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上盖、下盖、液晶显示玻璃模组3以及固定液晶显示玻璃模组3的屏幕支架4,液晶显示玻璃模组3的下方设有多层背光模组5,每层背光模组5由背光灯条51、散热娃胶52和光学膜片模组53构成,多层背光模组5包括第一层背光模组501、第二层背光模组502、第三层背光模组503和第四层背光模组504,第一层背光模组501的上下方各设有一组背光灯条51,第二层背光模组502的左右二个方向各设有一组背光灯条51,第三层背光模组503的左右二个方向各设有一组背光灯条51,第四层背光模组504的上方设有一组背光灯条51,散热娃胶52设于背光灯条51的后面,第一层背光模组501、第二层背光模组502、第三层背光模组503的光学膜片模组53下方各设有单向透光膜片6,第四层背光模组504的光学膜片模组53底部设有全反射光膜片7。
[0029]不同层数背光模组的组合,有很多种组合方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在此不 列举。
[0030]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作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只要不超过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描述的保护范围,都应当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带多层背光的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上盖、下盖、液晶显示玻璃模组以及固定液晶显示玻璃模组的屏幕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玻璃模组的下方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至少二层或二层以上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设置于屏幕支架上的背光灯条、设于背光灯条后面的散热硅胶以及光学膜片模组,所述相邻二层背光模组之间设有单向透光膜片,所述最底层的背光模组的底部设有全反射光膜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多层背光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层背光模组可设置一组或一组以上背光灯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多层背光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灯条设置于背光模组的一方或多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带多层背光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层背光模组可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任意一个方向或其中的几个方向投射。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103499899SQ201310472429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8日
【发明者】潘磊 申请人:潘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