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12173阅读:65来源:国知局
照明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00)及图像形成装置(D)所具备的照明装置(210)具有:光源部(211a1、211b1、211a2、211b2);导光部件(213a、213b),通过对来自该光源部的光进行导光而从沿着长度方向(Y)的长条的光射出面(M)照明被摄体(G);以及保持部件(216a、216b),保持该导光部件。上述保持部件具有:保持部(2161a、2161b),自由装卸地保持上述导光部件;以及倾斜部(2162a、2162b),反射从光射出面(M)射出的光,并且自该上述保持部的光射出面(M)侧前端以随着离开上述导光部件而斜向扩开的方式延伸设置。
【专利说明】照明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0001]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09年10月9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09/067624、国家申请号为200980142949.2、发明名称为“照明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被摄体的照明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3]在复印机、传真装置及数字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所具备的图像读取装置、通过网络等通信单元连接到计算机的图像读取装置中,通常,读取来自被照明装置照明的原稿的反射光作为原稿图像,其中,该照明装置包括对作为被摄体的原稿进行照明的光源。
[0004]例如,作为现有的图像读取装置可以举出具有以下部件的装置,S卩,配置有包括对放置在原稿台玻璃上的原稿进行照明的光源部(例如卤素灯、氙气灯等棒状光源,或发光二极管(LED)等发光元件的光源)的照明装置和第一反射镜的光源单元、第二及第三反射镜、成像透镜以及摄像元件(例如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稱合装置)等线传感器)。并且,这种图像读取装置的结构大多是:使由光源部照明的原稿反射光通过设置在照明装置中的筐体等基体上的狭缝,从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经由成像透镜成像于摄像元件而读取原稿图像。
[0005]这种图像读取装置例如在以下情况下作为图像读取单元来使用,即,将成像于CXD等摄像元件上的图像信息转换为电信号而进行图像处理,并传输到进行图像信息的印刷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或发送到与网络连接的计算机(例如,个人计算机)的情况等。
[0006]一直以来,作为图像读取装置所具备的照明装置,具有以下部件的装置为世人所知:光源部;导光部件,其为具有透光性的长条的导光部件,该导光部件通过对来自上述光源部的光进行导光而从沿着长度方向的长条的光射出面照明被摄体;以及保持部件,其保持上述导光部件。
[0007]具体而言,公开了下述照明装置(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I的图7至图10、及图13等):具有设置多个发光元件而形成的光照射体,通过反射部件反射来自发光元件的光,通过由保持部件保持的导光部件向原稿的读取范围射出。
[0008]现有技术文献
[0009]专利文献
[0010]专利文献1:特开2008 - 1725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2]但在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存在以下问题。
[0013]S卩,由于导光部件固定在保持部件上,因此,在因导光部件的伤痕、裂开等而需要更换时,难以更换导光部件。
[0014]进一步,虽然反射部件的构成为将来自发光元件的光向导光部件引导,但由于未考虑从导光部件的光射出面到被摄体的光,因此从导光部件的光射出面照射到被摄体的光容易散射,导致从该光射出面到被摄体的照射光的损失。尤其是,LED等发光元件的光源与卤素灯等棒状光源相比存在光量下降的倾向,因此要求提高对如上所述的被摄体照射的光的光量。
[0015]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上述保持部件能够容易更换上述导光部件且能够提高从上述导光部件的光射出面到被摄体的照射光的光量的照明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0016]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7]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具有:光源部;导光部件,其为具有透光性的长条的导光部件,该导光部件通过对来自上述光源部的光进行导光而从沿着长度方向的长条的光射出面照明被摄体;以及保持部件,其保持上述导光部件,该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保持部件具有:保持部,其自由装卸地保持上述导光部件;倾斜部,反射从上述光源部通过上述导光部件而从上述光射出面射出的光,并且自上述保持部的上述光射出面侧前端以随着离开上述导光部件而斜向扩开的方式延伸设置。
[0018]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本发明涉及的照明装置。
[0019]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本发明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
[0020]根据本发明,上述保持部件中的上述保持部自由装卸地保持上述导光部件,因此在需要更换上述导光部件时,对于上述保持部件也容易更换上述导光部件。并且,由于上述保持部件中的上述倾斜部自上述保持部的上述光射出面侧前端以随着离开上述导光部件而斜向扩开的方式延伸设置,因此能够将上述导光部件沿着上述倾斜部顺利地安装到上述保持部。进一步,上述保持部件中的上述倾斜部反射从上述光源部通过上述导光部件而从上述光射出面射出的光,因此能够将来自该光射出面的光有效地聚光到被摄体。这样一来,可提高从该光射出面到被摄体的照射光的光量。该倾斜部的结构在作为上述光源部而使用由LED等发光元件构成的光源部时尤其有效。即,通过上述倾斜部的结构,与卤素灯等棒状光源部相比,对来自具有光量下降倾向的LED等发光元件所构成的光源部的光,可有效提高从上述光射出面到被摄体的照射光的光量。
[0021]在本发明中,上述保持部的保持上述导光部件的保持面优选作为反射上述导光部件内的光的反射面起作用。
[0022]在该特定事项中,通过作为上述反射面起作用的上述保持部的上述保持面,能够抑制上述导光部件内的光的反射损失,从而可提高从上述光射出面到被摄体的照射光的光量。
[0023]作为上述保持部及上述倾斜部的材质,例如可举出不锈钢(SUS)等金属材料。
[0024]在本发明中,优选在上述保持部的保持上述导光部件的保持面及上述倾斜部的内表面上设置反射部件。
[0025]在该特定事项中,通过设置于上述保持部的上述保持面的上述反射部件,可抑制上述导光部件内的光的反射损失。另外,通过设置于上述倾斜部的内表面的上述反射部件,可抑制从上述光射出面射出的光的反射损失,从而可提高从上述光射出面到被摄体的照射光的光量。作为反射部件,例如可举出反射薄膜。
[0026]在本发明中,上述保持部优选将上述导光部件以紧贴该保持部的状态保持。
[0027]在该特定事项中,通过上述保持部将上述导光部件以紧贴该保持部的状态保持,可抑制该导光部件的光的泄漏。从而可抑制上述导光部件内的光的反射损失。
[0028]在本发明中,上述光源部分别设置在上述导光部件的长度方向两侧。作为上述导光部件,可不例以下方式:对来自一个光源部的光从长度方向一端面进行导光,并且对来自另一个光源部的光从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面进行导光,从而从上述光射出面向被摄体照射光。
[0029]在上述方式中,可示例下述具体方式。即:
[0030](a)上述保持部在从长度方向观察的侧视图中形成为一边敞开的四边形,并且在上述保持部内表面自由装卸地嵌合保持有上述导光部件,上述侧视图中一边敞开的四边形的保持部的敞开端中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小于上述保持部的基端中的宽度方向的长度。
[0031](b)上述保持部在从长度方向观察的侧视图中形成为一边敞开的四边形,并且在上述保持部内表面自由装卸地嵌合保持有上述导光部件,上述导光部件在从长度方向观察的侧视图中形成为正方形或长方形,上述侧视图中一边敞开的四边形保持部的敞开端中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小于上述导光部件的宽度方向的长度。
[0032](c)是组合了上述(a)和(b)的方式。
[0033]在上述(a)到(C)的方式中,在上述侧视图中一边敞开的四边形的保持部的敞开端侧能够可靠地保持上述导光部件。因此,可提高上述导光部件和上述保持部的紧贴性,从而可抑制该导光部件的光的泄漏。这样一来,可进一步抑制上述导光部件内的光的损失。
[0034]在本发明中,上述保持部优选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构成。
[0035]在该特定事项中,可提高上述导光部件和上述保持部的紧贴性,且当上述保持部保持上述导光部件时弹性变形,因此即使反复进行上述导光部件的更换,也可长期稳定地保持上述导光部件。
[0036]技术效果
[0037]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涉及的照明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通过上述保持部件的上述保持部自由装卸地保持上述导光部件,即使在需要更换上述导光部件时,也可容易地对上述保持部件更换上述导光部件。进一步,通过上述保持部件的上述倾斜部反射从上述光源部通过上述导光部件而从上述光射出面射出的光,并且自上述保持部的上述光射出面侧前端以随着离开上述导光部件而斜向扩开的方式延伸设置,可将上述导光部件沿着上述倾斜部顺利地安装到上述保持部上。另外,可将来自上述射出面的光有效地聚光到被摄体,从而可提高从该光射出面到被摄体的照射光的光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8]图1是概要表示具有适用了本发明涉及的照明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侧视图。
[0039]图2是图1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概要纵向截面图。[0040]图3是图1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概要立体图。
[0041]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光源单元的概要构成的概要立体图。
[0042]图5是表示光源单元中的光源导光部件单元的概要立体图。
[0043]图6是表示光源单元中的光源基板的概要图,其中,(a)是该光源基板的主视图,(b)是该光源基板的侧视图。
[0044]图7是从长度方向两个外侧观察光源单元的要部的概要侧视图,其中,(a)是从一个外侧观察的图,(b)是从另一个外侧观察的图。
[0045]图8是用于说明第I及第2导光部件中的光的反射状态的概要截面图,其中,(a)是表不将来自发光面相向的二个第I光源部的光从长度方向两个端面导光而从光射出面照射到原稿的光的反射状态的图,(b)是表示将来自发光面相向的二个第2光源部的光从长度方向两个端面导光而从光射出面照射到原稿的光的反射状态的图。
[0046]图9是对从被基体的第I及第2保持部件所保持的第I及第2导光部件内部经过光射出面而照射原稿的光的反射状态的一例,从长度方向的一侧观察的概要截面图。
[0047]图10是用于说明被基体的第I及第2保持部件所保持的第I及第2导光部件的构成的图,其中,(a)是对第I及第2保持部件及第I及第2导光部件从长度方向一侧观察的概要截面图,(b)是对第I及第2导光部件从长度方向观察的概要侧视图,(c)是对第I及第2保持部件从长度方向观察的概要侧视图。
[0048]附图标记说明
[0049]100:图像读取装置;
[0050]210:光源单元(照明装置的一例);
[0051]211al、211bl:—个第 I 及第 2 光源部;
[0052]211a2、211b2:另一个第I及第2光源部;
[0053]213a、213b:第I及第2导光部件;
[0054]215a,215b:第I及第2反射部件;
[0055]216a,216b:第I及第2保持部件;
[0056]2161a,2161b:第 I 及第 2 保持部;
[0057]2162a,2162b:第 I 及第 2 倾斜部;
[0058]D:图像形成装置;
[0059]G:作为被摄体的原稿;
[0060]M:光射出面;
[0061]Xa、Xb:宽度方向;
[0062]Y:长度方向;
[0063]α:保持部的字状敞开端中的宽度方向的长度;
[0064]β:保持部的“ 3 ”字状基端中的宽度方向的长度;
[0065]Y:导光部件的宽度方向的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66]下面,参照【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发明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此外,以下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进行了具体化的一例,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0067]图1是概要表示具有适用了本发明涉及的照明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100的图像形成装置D的侧视图。
[0068]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D具有:图像读取装置100,读取作为被摄体的原稿G (参照下述图2)的图像;装置主体D1,将由该图像读取装置100读取的原稿G的图像或从外部接收的图像,以彩色或单色记录形成到普通纸等记录纸张上。
[0069](关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造)
[0070]图像形成装置D的装置主体Dl具有:曝光装置I ;显影装置2(2a、2b、2c、2d);作为图像载体作用的感光鼓3(3a、3b、3c、3d);带电器5 (5a、5b、5c、5d);清洁装置4 (4a、4b、4c、4d);具有作为转印部作用的中间转印棍6(6a、6b、6c、6d)的中间转印带装置8 ;定影装置12 ;纸张传送装置50 ;作为送纸部作用的送纸盘10 ;以及作为排纸部作用的排纸盘15。
[0071]在图像形成装置D的装置主体Dl中处理的图像数据是与使用了黑色(K)、青色(C)、品红色(M)、黄色⑴各色的彩色图像对应的数据,或与使用了单色(例如黑色)的单色图像对应的数据。因此,分别设置四个显影装置2(2&、213、2(3、2(1)、感光鼓3(3&、313、3(3、3d)、带电器 5 (5a、5b、5c、5d)、清洁装置 4 (4a、4b、4c、4d)、中间转印棍 6 (6a、6b、6c、6d),以便形成与各色对应的四种图像,在各自的末尾标记a?d中,a对应黑色,b对应青色,c对应品红色,d对应黄色,构成四个图像站。下面,省略末尾标记a?d而进行说明。
[0072]感光鼓3配置在装置主体Dl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
[0073]带电器5是使感光鼓3的表面均匀地带电为规定电位的带电单元,除了作为接触型的辊型、刷子型带电器外,也可使用充电型的带电器。
[0074]在这里,曝光装置I是具有激光二极管及反射镜的激光扫描单元(LSU),根据图像数据将带电的感光鼓3表面进行曝光而在其表面形成与图像数据对应的静电潜影。
[0075]显影装置2通过(K、C、M、Y)调色剂将形成在感光鼓3上的静电潜影进行显影。清洁装置4去除及回收在显影及图像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3表面的调色剂。
[0076]配置在感光鼓3上方的中间转印带装置8除了中间转印辊6外,还具有中间转印带7、中间转印带驱动辊21、从动辊22、张力辊23以及中间转印带清洁装置9。
[0077]中间转印带驱动辊21、中间转印辊6、从动辊22、张力辊23等辊部件架设并支撑中间转印带7,使中间转印带7向规定的纸张传送方向(图中箭头方向)转动。
[0078]中间转印辊6可旋转地支撑在中间转印带7内侧,经由中间转印带7与感光鼓3压接。
[0079]中间转印带7设置成与各感光鼓3接触,通过将各感光鼓3表面的调色剂图像依次重叠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来形成彩色的调色剂图像(各色调色剂图像)。该转印带7在此使用厚100 μ m?150 μ m左右的薄膜形成为环形。
[0080]从感光鼓3到中间转印带7的调色剂图像的转印通过压接于中间转印带7内侧(背面)的中间转印辊6进行。为了转印调色剂图像而对中间转印辊6施加高压的转印偏压(例如,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一)相反极性的⑴的高压)。在这里,中间转印辊6是以直径8?IOmm的金属(例如不锈钢)轴为基底且其表面被导电性弹性材料(例如EPDM、聚氨酯泡沫等)覆盖的辊。通过该导电性的弹性材料,能够对记录纸张均匀地施加高压。
[0081]图像形成装置D的装置主体Dl还具有包括作为转印部作用的转印辊Ila的二次转印装置11。转印辊Ila与中间转印带7的外侧接触。[0082]如上所述,各感光鼓3表面的调色剂图像在中间转印带7上层压,从而成为由图像数据表示的彩色调色剂图像。这样层压的各色调色剂图像与中间转印带7 —起被传送,通过二次转印装置11转印到记录纸张上。
[0083]中间转印带7和二次转印装置11的转印辊Ila相互压接而形成夹持区域。另外,用于将中间转印带7上的各色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张的电压(例如,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一)相反极性的(+)的高压),被施加到二次转印装置11的转印辊Ila上。进一步,为了稳定地获得该夹持区域,使二次转印装置11的转印辊Ila或中间转印带驱动辊21的任意一个为硬质材料(金属等),另一个为弹性辊等软质材料(弹性橡胶辊、发泡性树脂辊
坐^
寸/ ο
[0084]另外,存在以下情况:中间转印带7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二次转印装置11未完全转印到记录纸张上,调色剂残留在中间转印带7上。该残留调色剂在下一工艺中成为产生调色剂混色的原因。因此,通过中间转印带清洁装置9去除及回收残留调色剂。中间转印带清洁装置9中,例如作为清洁部件具有与中间转印带7接触的清洁刮板,通过该清洁刮板能够去除及回收残留调色剂。从动辊22从内侧(里侧)支撑中间转印带7,清洁刮板以从外部朝向从动辊22按压的方式与中间转印带7接触。
[0085]送纸盘10是用于收纳记录纸张的盘,设置在装置主体Dl的图像形成部的下侧。另外,设置在图像形成部上侧的排纸盘15是用于面朝下放置印刷完的记录纸张的盘。
[0086]并且,在装置主体Dl中设有用于将送纸盘10的记录纸张经由二次转印装置11、定影装置12传送到排纸盘15 的纸张传送装置50。该纸张传送装置50具有S字状的纸张传送路径S,沿着纸张传送路径S配置有拾取辊16、处理辊14a、分离辊14b、各传送辊13、对齐前辊对19、对齐辊对106、定影装置12以及排纸辊17等传送部件。
[0087]拾取辊16设置在送纸盘10的纸张传送方向下游侧端部,是将记录纸张从送纸盘10 一张张提供到纸张传送路径S的调入辊。处理辊14a使记录纸张通过该处理辊和分离辊14b之间而一张张分离的同时向纸张传送路径S传送。各传送辊13及对齐前辊对19是用于辅助促进记录纸张的传送的小型辊。各传送辊13沿着纸张传送路径S设置在多处。对齐前辊对19设置在对齐辊对106的纸张传送方向上游侧的附近,用于将记录纸张向对齐辊对106传送。
[0088]定影装置12接收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张,将该记录纸张夹持在加热辊31及加压辊32之间并传送。
[0089]加热辊31具有以下功能:被控制温度以便成为规定的定影温度,并通过与加压辊32 一起热压记录纸张,使转印在记录纸张上的调色剂图像熔融、混合、压接而热定影到记录纸张上。
[0090]各色调色剂图像定影后的记录纸张通过排纸辊17排出到排纸盘15上。
[0091]此外,也可只使用四个图像站中的一个形成单色图像,并将单色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装置8的中间转印带7。该单色图像也与彩色图像一样,从中间转印带7转印到记录纸张而定影到记录纸张上。
[0092]另外,除了记录纸张表面外,在进行双面的图像形成时,将记录纸张表面的图像通过定影装置12定影后,在通过纸张传送路径S的排纸辊17传送记录纸张的途中,使排纸辊17停止后反向旋转,使记录纸张通过正反反转路径Sr,反转记录纸张的正反后,再次将记录纸张向对齐辊对106引导,与记录纸张的表面一样,将图像记录到记录纸张的反面并定影,将记录纸张排出到排纸盘15。
[0093](关于图像读取装置的整体构造)
[0094]图2是图1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100的概要纵向截面图。图3是图1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100的概要立体图。
[0095]图1至图3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100具有以下构成:通过原稿固定方式固定原稿G而读取原稿图像的构成;通过原稿移动方式移动原稿G而读取原稿图像的构成。
[0096]S卩,图像读取装置100具有以下构成:原稿固定读取构成,通过光源部211经由原稿台玻璃201a照明放置在该玻璃201a上的原稿G,并在向副扫描方向(图中的箭头X方向)移动该光源部211的同时,向主扫描方向(图中箭头Y方向)扫描来自通过该光源部211照明的原稿G的反射光而读取原稿图像;以及原稿移动读取构成,通过原稿读取部200中位于恒定位置P的光源部211经由原稿读取玻璃201b照明由自动原稿传送装置300以通过该玻璃201b上的方式向副扫描方向X传送的原稿G,同时向主扫描方向Y扫描来自通过该光源部211照明的原稿G的反射光而读取原稿图像。此外,图2表示光源部211位于恒定位置P的状态。另外,在图3中,对自动原稿传送装置300、下述反射镜单元203等省略图示。
[0097]具体而H,原稿读取部200具有:原稿台玻璃201a、含有光源部211的光源单兀210 (照明装置的一例)、使光源部211移动的光学系统驱动部(未图示)、反射镜单元203、聚光透镜204及摄像元件(在此为(XD) 205。另外,上述光源部211设置在光源单元210。它们收容在金属制的框架(以下称为筐体)202内。此外,稍后详细说明光源单元210。
[0098]原稿台玻璃201a由透明的玻璃板构成,主扫描方向Y的两端部放置在筐体202。此外,自动原稿传送装置300可以绕沿着副扫描方向X的轴线(例如由铰接件轴支撑)相对于原稿读取部200开合,其下表面兼用作将放置在原稿读取部200的原稿台玻璃201a上的原稿G从上按压的原稿按压部件。
[0099]反射镜单元203具有第2反射镜203a、第3反射镜203b及支撑部件(未图示)。上述支撑部件支撑第2反射镜203a,以便反射来自光源单元210中的第I反射镜230的光而向第3反射镜203b引导,并且上述支撑部件支撑第3反射镜203b,以便反射来自第2反射镜203a的光而向聚光透镜204引导。聚光透镜204用于将来自第3反射镜203b的光聚光到摄像元件205。摄像元件205是将来自聚光透镜204的光(原稿图像光)转换为电信号而作为图像数据的元件。
[0100]另外,上述光学系统驱动部构成为:使光源单兀210以一定速度向副扫描方向X移动,并使反射镜单元203以光源单元210的移动速度的1/2的移动速度同样向副扫描方向X移动。
[0101]其中,原稿读取部200除了原稿固定方式外,也对应于原稿移动方式,具有原稿读取玻璃201b。因此,上述光学系统驱动部还构成为使光源单元210位于原稿读取玻璃201b下方的规定的原位置P。此外,虽然在此原稿台玻璃201a及原稿读取玻璃201b设为分别独立存在,但也可将它们形成为一体。
[0102]自动原稿传送装置300具有:为传送原稿G而放置的原稿盘301 ;配置在该原稿盘301下方的排出盘302 ;连接它们之间的第I传送路径303 ;由以原稿读取玻璃201b为基准分别在原稿G的传送方向Xl的上游侧及下游侧传送该原稿G的上游侧传送辊对304及下游侧传送辊对305构成的二个传送辊对。即,上游侧传送辊对304、原稿读取玻璃201b及下游侧传送辊对305沿着传送方向Xl按此顺序配置。另外,原稿读取玻璃201b大致水平地设置,以便分割第I传送路径303的传送壁。
[0103]自动原稿传送装置300还具有拾取辊306、处理辊307以及分离垫等分离部件308。
[0104]拾取辊306用于将放置在原稿盘301上的原稿G从该原稿盘301沿着传送方向Xl向第I传送路径303内送出。处理辊307与拾取辊306相比,配置在传送方向Xl下游侧,将由拾取辊306传送过来的原稿G与分离部件308 —起夹持的同时,还向传送方向Xl下游侧传送。分离部件308设置成在与处理辊307相对峙的状态下处理(分离)原稿G,以便在与该处理棍307之间传送的原稿G变为一张。
[0105]具有上述结构的自动原稿传送装置300设置成:用拾取辊306将原稿G传送到处理辊307和分离部件308之间,在此,处理并分离原稿G,并且通过处理辊307的旋转驱动来一张张传送。并且,在第I传送路径303中引导由处理辊307传送的原稿G而一张张提供到上游侧传送辊对304。
[0106]具体而言,拾取辊306通过未图示的拾取辊驱动部相对于放置在原稿盘301上的原稿G可接触/分离。另外,拾取辊306通过包括环形带等的驱动传递单元309以向与处理辊307相同的方向旋转的方式与该处理辊307连接。在出现原稿G的读取要求时,拾取棍306及处理棍307向由未图不的原稿提供驱动部将原稿向传送方向Xl传送的方向(图2中的箭头H)旋转驱动。
[0107]在本实施方式中,自动原稿传送装置300构成为:可读取地传送原稿G的一个面后,能够将该原稿G正反面逆转地反转而可读取地传送该原稿G的另一面。
[0108]具体而言,自动原稿传送装置300除了上述构成外,还具有反转辊对310、第2传送路径311以及切换爪312。
[0109]第I传送路径303形成为环形状,以便将原稿G从处理辊307经上游侧传送辊对304、原稿读取玻璃201b、下游侧传送辊对305及反转辊对310向排出盘302传送。反转辊对310与下游侧传送辊对305相比配置在传送方向Xl下游侧,并且用于将从该下游侧传送辊对305传送过来的原稿G以后端(传送方向Xl上游侧端)成为前端的方式传送。第2传送路径311从反转辊对310和下游侧传送辊对305之间的分支部SI分支,且为了将由该反转辊对310以后端成为前端方式传送的原稿G正反面逆反地反转而向第I传送路径303的上游侧传送辊对304的传送方向Xl上游侧引导。在第I传送路径303的反转辊对310和分支部SI之间形成折返(switchback)传送路径313。该折返传送路径313为可进行以下传送的传送路径,即,反转辊对310的顺方向(原稿G的传送方向XI)旋转下的原稿G的传送;反方向旋转下的原稿G的反向传送。
[0110]切换爪312配置在分支部SI且构成为能够获得以下二种切换姿势,即,将原稿G从反转辊对310经第2传送路径311向上游侧传送辊对304引导的第I切换姿势、将原稿G从下游侧传送辊对305经折返传送路径313向反转辊对310引导的第2切换姿势。
[0111]其中,切换爪312在通常状态下,以直接连接折返传送路径313和第2传送路径311的方式配置(第I切换姿势,参照图2中的实线),在原稿读取部200中被读取了原稿图像的原稿G向传送方向Xl传送时,该原稿G的前端(传送方向Xl下游侧端)推上切换爪312而将该原稿G向折返传送路径313引导(第2切换姿势,参照图中虚线)。该分支爪312设置成绕沿着反转辊对311的轴线方向的摆动轴Q自由摆动,以便爪部312a因自重而下落,封闭下游侧传送辊对305和反转辊对310之间的第I传送路径303而采取上述第I切换姿势。并且,切换爪312在原稿G的后端位于折返传送路径313内且该原稿G被反向旋转的反转辊对310向与原稿G的传送方向Xl相反方向的传送方向(图中箭头X2方向)反向传送时,向第2传送路径311引导该原稿G。
[0112]此外,放置在原稿盘301上的原稿G的尺寸,由配置在原稿盘301的原稿放置部中的原稿尺寸传感器312检测。放置在原稿盘301上的原稿G的有无,由配置在原稿盘301的原稿放置部的拾取辊306附近的原稿有无检测传感器315检测。另外,在停止状态下,上游侧传送辊对304使由处理辊307传送的原稿G的前端对上并对齐,并配合读取时间而旋转驱动。这样传送的原稿G由在第I传送路径303的传送方向Xl中比第2传送路径311靠下游侧且比上游侧传送辊对304靠下游侧配置的传送传感器316检测。另外,由反转辊对310排出的原稿G由比反转辊对310靠排出侧且在该反转辊对301附近配置的排出传感器317检测。此外,传送辊对304、305以及反转辊对310等被未图示的传送系统的驱动部驱动。
[011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自动原稿传送装置300还具有读取引导器318,该读取引导器318将传送的原稿G置于中间而与原稿读取玻璃201b相向。
[0114]在以上说明的图像读取装置100中,当收到通过原稿固定方式读取原稿G的原稿图像的指示时,光源单元210对放置在原稿台玻璃201a上的原稿G,经由该原稿台玻璃201a照射光的同时,以一定的速度向副扫描方向X的一侧移动,扫描原稿G的图像。与此同时,反射镜单元203以光源单元210的移动速度的1/2的移动速度同样向副扫描方向X的一侧移动。
[0115]来自由光源单元210照明的原稿G的反射光被设置在光源单元210上的第I反射镜230反射后,通过反射镜单元203的第2及第3反射镜203a、230b而光路变换180°。从第3反射镜230b反射的光通过聚光透镜204成像于摄像元件205,原稿图像光在此被读取而转换为电图像数据。
[0116]另一方面,当收到通过原稿移动方式读取原稿G的原稿图像的指示时,在光源单元210及反射镜单元203静止在图2所示的位置的状态下,通过自动原稿传送装置300以使原稿G通过图2所示的位置的上部的方式向副扫描方向X的一侧传送。即,放置在原稿盘301上的原稿G通过拾取辊306取出,并通过处理辊307及分离部件308 —张张分离而传送到第I传送路径303。传送到第I传送路径303的原稿G通过传送传感器316确认了原稿G的传送后,通过上游侧传送辊对304,为防止斜行而对齐前端且以规定的读取时间送出,并正反面反转而传送到原稿读取玻璃201b。
[0117]并且,来自光源单元210的光经由该原稿读取玻璃201b照射到通过了原稿读取玻璃201b上的原稿G的一个面上,并被该一个面反射。从该原稿G的一个面反射的光与上述原稿固定方式相同地被第I反射镜230反射后,通过反射镜单元203的第2及第3反射镜203a、230b光路变换180°。从第3反射镜203反射的光通过聚光透镜204成像于摄像元件205,原稿图像在此被读取而转换为电图像数据。此外,该摄像元件205的读取动作与下述的双面读取的情况相同,以下省略其说明。
[0118]结束读取的原稿G通过下游侧传送辊对305从读取玻璃201上拉出,经由第I传送路径303的折返传送路径313,通过可反向旋转的反转辊对310排出到排出盘302上。
[0119]另外,在读取原稿G的一个面和另一个面的两个面时,一个面被读取的原稿G不排出到排出盘302,而以使该原稿G的后端位于折返传送路径313内的方式被传送,并由反向旋转的反转辊对301向反向传送方向X2反向传送,由处于第I切换姿势的切换爪312引导到第2传送路径311。引导到第2传送路径311的原稿G经由第2传送路径311,再次返回到第I传送路径303,从而正反面反转而被上游侧传送辊304传送,通过原稿读取玻璃201b上而另一面被读取。这样双面读取结束的原稿G再次返回到第I传送路径303,从而正反面反转而被传送辊对304、305传送,之后,通过第I传送路径303的折返传送路径303,经由顺向旋转的反转辊对310而排出到排出盘302。
[0120](本发明的特征部分的说明)
[0121]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光源单元可以构成为具有一个或二个以上的导光部件。在此,以具有二个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的光源单元210为例进行如下说
明。
[0122]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光源单元210的概要构成的概要立体图。图5是表示光源单元210中的光源导光部件单元220的概要立体图。
[0123]另外,图6是表示光源单元210中的二个光源基板2121、2122的概要图。图6的(a)表示该各光源基板2121、2122的主视图,图6的(b)表示该各光源基板2121、2122的侧视图。此外,二个光源基板2121、2122是相同结构的部件,在图6中用一个图来表示。另外,在图6中,附图标记Cl表示各光源部211al、211bl、211a2、211b2的基座,附图标记C2表示连接器端子,附图标记C3表示光源基板2121、2122的安装螺孔。
[0124]另外,图7是从长度方向两个外侧观察光源单元210的要部的概要侧视图,图7的
(a)是从一个外侧观察的图,图7的(b)是从另一个外侧观察的图。此外,在图7中,省略图示基座Cl、连接器端子C2及安装螺孔C3。
[0125]另外,图8是用于说明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中的光的反射状态的概要截面图。图8的(a)是表不将来自发光面相向的二个第I光源部211al、211a2的光从长度方向Y两个端面213al、213a2导光而从光射出面M照射到原稿G的光的反射状态的图。图8的(b)是表不将来自发光面相向的二个第2光源部211bl、211b2的光从长度方向Y两个端面213bl、213b2导光而从光射出面M照射到原稿G的光的反射状态的图。另外,在图8中,省略图不设置在原稿和光源部之间的玻璃。
[0126]光源单元210具有:二个光源基板2121、2122 ?’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 ;基体214 ;第I及第2反射部件(在此是反射薄膜)215a、215b。
[0127]在本实施方式中,二个光源基板2121、2122中的一个光源基板2121是将一个第I光源基板212al和一个第2光源基板212bl —体形成(参照图6)。一个第I光源基板212al搭载有向第I导光部件213a射出光的一个第I光源部21 Ial。一个第2光源基板212bl搭载有向第2导光部件213b射出光的一个第2光源部211bl。另外,二个光源基板2121、2122中的另一个光源基板2122是将另一个第I光源基板212a2和另一个第2光源基板212b2一体形成(参照图6)。另一个第I光源基板212a2搭载有向第I导光部件213a射出光的另一个第I光源部211a2。另一个第2光源基板212b2搭载有向第2导光部件213b射出光的另一个第2光源部211b2。此外,光源部与图2的标记211的部件对应。
[0128]具体而言,一个第I及第2光源部211al、211bl及另一个第I及第2光源部211a2、211b2均为由LED发光元件构成的LED光源部。
[0129]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均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构成,是在主扫描方向Y延伸的长条的部件。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隔着规定间隔并列配置在沿着原稿G的光照射面的副扫描方向X上,以便彼此在长度方向Y上对齐。
[0130]第I导光部件213a对来自一个第I光源部21 Ial的光从长度方向Y —端面213al导光,并且对来自另一个第I光源部211a2的光从长度方向Y另一端面213a2导光,从而从在长度方向Y延伸的光射出面(顶面)M对原稿G照射光(参照图8 (a))。第2导光部件213b对来自一个第2光源部211bl的光从长度方向Y —端面213bl导光,并对来自另一个第2光源部211b2的光从长度方向Y另一端面213b2导光,从而从在长度方向Y延伸的光射出面(顶面)M对原稿G照射光(参照图8 (b))。
[0131]具体而言,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均为长方体形状。其中,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均由丙烯酸树脂形成。另外,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的与光射出面M位于相反侧的面(底面)均为反射面NI。其中,该反射面NI从与长度方向Y正交的沿着光射出面M的宽度方向Xa、Xb观察,形成为微小的三角形(例如锯齿状)。另外,从随着靠近长度方向Y的中央而提高光量的角度出发,形成为三角形状的反射面NI的顶点和顶点间的间隔随着靠近长度方向Y的中央而逐渐变小。
[0132]如图4、图5及图7所示,基体214具有:一个固定部(在此是通过螺纹SC固定的螺孔)2141,在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的长度方向一端面213al、213bl侧固定一个光源基板2121 ;另一个固定部(在此是通过螺纹SC固定的螺孔)2142,在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面212a2、213b2侧固定另一个光源基板2122。这样一来,一个第I及第2光源部211al、211bl配置在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的长度方向一端面213al、213bl上,并且另一个第I及第2光源部211a2、211b2配置在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面213a2、213b2上。
[0133]基体214还具有:支撑第I导光部件213a的第I支撑部214a ;支支撑第2导光部件213b的第2支撑部214b ;连接第I支撑部214a及第2支撑部214b的连接部214c。并且,在设置于第I支撑部214a和第2支撑部214b之间的连接部214c上形成有用于使来自原稿G的反射光通过的沿长度方向Y延伸的狭缝R。此外,在此,第I支撑部214a、第2支撑部214b、连接部214c构成为一体形成的支撑板214d。
[0134]具体而言,第I及第2支撑部214a、214b在从长度方向Y观察的侧视图中,均形成为一边敞开的四边形。即,第I及第2支撑部214a、214b均由在长度方向Y延伸的底板、及从与该底板的长度方向Y正交的沿着光射出面M的宽度方向Xa、Xb两端部向原稿G侧垂直或大致垂直地延伸的两侧板构成。第I及第2支撑部214a、214b隔着规定间隔并列配置在沿着与长度方向Y正交的原稿G的光照射面的方向X上。另外,侧视图中一边敞开的四边形的第I支撑部214a的敞开端的第2支撑部214b侧、和侧视图中一边敞开的四边形的第2支撑部214b的敞开端的第I支撑部214a侧,通过连接部214c连接,该连接部214c的长度方向Y两端部中,在一端部设置有一个固定部2141,在另一端部设置有另一个固定部2142。此外,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配置成从它们的光射出面M射出的光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上交叉(其中,在从长度方向Y观察的侧视图中,使入射到原稿G的光照射面的光的入射角相等)。因此,在此,第I及第2支撑部214a、214b在从长度方向Y观察的侧视图中,配置成从敞开端朝向相反侧的基端侧相互远离。
[0135]第I反射部件215a主要用于使通过第I导光部件213a内的光在该导光部件213a的与长度方向Y正交的沿着光射出面M的宽度方向Xa两侧的侧面N2、N2反射。另一方面,第2反射部件215b主要用于使通过第2导光部件213b内的光在该导光部件213b的宽度方向Xb两侧的侧面N2、N2反射(参照图7)。
[0136]具体而言,第I反射部件215a配置在第I导光部件213a的两端面213al、213a2及光射出面M以外的面上。第2反射部件215a配置在第2导光部件213b的两端面213bl、213b2及光射出面M以外的面上。第I及第2反射部件215a、215b均由具有高反射率的反射薄膜(例如是具有98%以上的高反射率的^ λ r λ (注册商标)DESR — M系列(住友7 ') —工^公司制造)构成,分别配置在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的反射面NI及两侧面N2、N2中的至少两侧面N2、N2上。
[0137]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体214进一步具有分别保持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的第I及第2保持部件216a、216b。
[0138]图9是对从基体214的第I及第2保持部件216a、216b所保持的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内部经光射出面M而照射原稿G的光的反射状态的一例,从长度方向Y的一侧观察的概要截面图。
[0139]如图9所示,第I保持部件216a具有第I保持部2161a和第I倾斜部2162a。第I保持部2161a自由装卸地保持第I导光部件213a。第I倾斜部2162a反射从第I导光部件213a的光射出面M射出的光,并且自第I保持部2161a的光射出面M侧前端以随着离开第I导光部件213a而斜向扩开的方式延伸设置。并且,第2保持部件216b具有第2保持部2161b和第2倾斜部2162b。第2保持部2161b自由装卸地保持第2导光部件213b。第2倾斜部2162b反射从第2导光部件213b的光射出面M射出的光,并且自第2保持部2161b的光射出面M侧前端以随着离开第2导光部件213b而斜向扩开的方式延伸设置。
[014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I及第2保持部2161a、2161b在从长度方向Y观察的侧视图中,均形成为一边敞开的四边形。即,第I及第2保持部2161a、2161b均由在长度方向Y延伸的底板、和从与该底板的长度方向Y正交的沿着光射出面M的宽度方向Xa、Xb两端部向原稿G侧垂直或大致垂直地延伸的两侧板构成。并且,第I及第2倾斜部2162a、2162b分别在从长度方向Y观察的侧视图中,形成为随着离开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而斜向扩开。
[0141]侧视图中一边敞开的四边形的第I及第2保持部2161a、2161b分别将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自 由装卸地嵌合在内表面。由此,第I及第2保持部2161a、2161b分别能够将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以与内表面紧贴的状态可靠地保持。另外,第I及第2保持部件216a、216b分别自由装卸地嵌入在第I及第2支撑部214a、214b。这样一来,在将第I及第2保持部件216a、216b从第I及第2支撑部214a、214b取下的状态下,可分别将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从第I及第2保持部2161a、2161b取下,因此可提高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的更换性。另外,第I及第2反射部件215a、215b分别由第I及第2保持部2161a、2161b支撑。此外,第I及第2保持部2161a、2161b本身可以分别作为第I及第2反射部件215a、215b。
[0142]例如,第I及第2保持部2161a、2161b、第I及第2倾斜部2162a、2162b均可由不锈钢(SUS)等金属材料构成。此时,第I及第2保持部2161a、2161b可分别兼用作第I及第2反射部件215a、215b。这样一来,第I及第2保持部2161a、2161b的内表面分别可作为使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内的光反射的反射面起作用。此外,光源导光部件单元220由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第I及第2保持部件216a、216b、支撑板214d构成。另外,支撑板214d和第I及第2保持部件216a、216b可一体形成。
[0143]其中,在构成第I保持部件216a的第I保持部2161a及第I倾斜部2162a的内表面上,作为第I反射部件215a粘贴有反射薄膜。另外,在构成第2保持部件216b的第2保持部2161b及第2倾斜部2162b的内表面上,作为第2反射部件215b粘贴有反射薄膜。
[0144]图10是说明由基体214的第I及第2保持部件216a、216b保持的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的构成的图,图10的(a)是对第I及第2保持部件216a、216b和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从长度方向Y—侧观察的概要截面图。图10的(b)是对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从长度方向Y观察的概要侧视图。并且,图10的(c)是对第I及第2保持部件216a、216b从长度方向Y观察的概要侧视图。此外,图10的(b)中,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为相同结构,因此用一个图表不。并且,在图10的(c)中,第I及第2保持部件216a、216b也是相同结构,因此用同一个图表不。
[0145]在此,如图10的(C)所示,侧视图中一边敞开的四边形的第I及第2保持部2161a、2161b的敞开端中的宽度方向Xa、Xb的长度α (具体而言是4.8_左右)均小于基端中的宽度方向Xa、Xb的长度β (具体而言是5.0mm左右)。
[0146]此外,作为第I及第2保持部2161a、2161b的敞开端中的宽度方向Xa、Xb的长度α相对于基端中的宽度方向Xa、Xb的长度β的比率(α/β),例如是0.96左右。如果该比率(α/β)过小,则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相对于第I及第2保持部2161a、2161b分别难于装卸。另一方面,越接近1,第I及第2保持部2161a、2161b与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的紧贴性越容易下降。
[0147]另外,在此,如图10的(b)所示,在从长度方向Y观察的侧视图中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均形成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0148]并且,在此,如图10的(b)及图10的(C)所示,第I及第2保持部2161a、2161b的敞开端中的宽度方向Xa、Xb的长度α均小于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的宽度方向Xa、Xb的长度Y (具体而言是5.0mm左右)。
[0149]此外,作为第I及第2保持部2161a、2161b敞开端中的宽度方向Xa、Xb的长度α相对于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的宽度方向Xa、Xb的长度、的比率(α/Υ),可以例示为0.96左右。如果该比率(α/Υ)过小,则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相对于第I及第2保持部2161a、2161b分别难于装卸。另一方面,越接近1,第I及第2保持部2161a、2161b与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的紧贴性越容易下降。
[015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I及第2保持部216la、216Ib均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构成。
[0151]光源单元210还具有第I反射镜230 (参照图2)。第I反射镜230被未图示的支撑部件支撑,以使在原稿G的光照射面中反射的光经由设置在基体214中的连接部214c上的狭缝R,而引导到反射镜单元203的第2反射镜203a。
[0152]在以上说明的光源单元210中,第I及第2保持部件216a、216b中的第I及第2保持部2161a、2161b分别自由装卸地保持(在此是嵌合)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因此,在需要更换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时,可容易分别对第I及第2保持部件216a、216b更换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并且,在该光源单元210中,第I及第2保持部件216a、216b中的第I及第2倾斜部2162a、2162b分别自第I及第2保持部216la、216Ib的光射出面M侧前端以随着离开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而斜向扩开的方式延伸设置。因此,能够将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沿着第I及第2倾斜部2162a、2162b顺利嵌入到第I及第2保持部件216a、216b。进一步,在该光源单元210中,第I及第2保持部件216a、216b中的第I及第2倾斜部2162a、2162b分别反射从光源部21 lal、21 lbl、21 la2、211b2通过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而从光射出面M射出的光。因此,能够将来自该光射出面M的光有效地聚光到原稿G的光照射面,从而可提高从该光射出面M到原稿G的光照射面的照射光的光量。
[0153]进一步,在该光源单元210中,第I及第2保持部2161a、2161b的保持面(在此是内表面)作为反射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内的光的反射面起作用。因此,通过第I及第2保持部2161a、2161b的内表面,可分别抑制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内的光的反射损失,从而可提高从光射出面M到原稿G的光照射面的照射光的光量。
[0154]进一步,在该光源单元210中,在第I及第2保持部216la、216lb、及第I及第2倾斜部2162a、2162b的内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第I及第2反射部件215a、215b。因此,通过分别设置在第I及第2保持部2161a、2161b的内表面的第I及第2反射部件215a、215b,可抑制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内的光的反射损失。另外,通过分别设置在第I及第2倾斜部2162a、2162b内表面的第I及第2反射部件215a、215b,可抑制从光射出面M射出的光的反射损失,从而可提高从光射出面M到原稿G的光照射面的照射光的光量。
[0155]进一步,第I及第2保持部2161a、2161b分别将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以紧贴到内表面的状态保持,从而可抑制该导光部件213a、213b的光的泄漏。这样一来,可抑制该导光部件213a、213b内的光的反射损失。
[0156]进一步,在侧视图中一边敞开的四边形的第I及第2保持部2161a、2161b中,敞开端中的宽度方向Xa、Xb的长度α小于基端中的宽度方向Xa、Xb的长度β,并且,小于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的宽度方向Xa、Xb的长度Y。这样一来,能够向图10的(a)的箭头方向施力,可分别在第I及第2保持部2161a、2161b的敞开端侧可靠地保持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因此,可分别提高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与第I及第2保持部2161a、2161b的紧贴性,从而可抑制该导光部件213a、213b的光的泄漏。这样一来,可进一步抑制该导光部件213a、213b内的光的损失。
[0157]其中,第I及第2保持部216la、216Ib均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构成,因此可进一步提高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和第I及第2保持部2161a、2161b的紧贴性。进一步,第I及第2保持部2161a、2161b分别嵌合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时弹性变形,因此即使反复进行该导光部件213a、213b的更换,也可长期稳定地保持该导光部件213a、213b。
[0158]此外,各第I光源部211al、211a2中至少一个、或各第2光源部211bl、211b2中的至少一个也可构成为由2个以上的光源(例如LED元件)构成的光源组。
[0159]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图5及图8所示,使一个反射部件2181介于一个光源基板2121和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之间,并且使另一个反射部件2182介于另一个光源基板2122和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之间。
[0160]具体而言,一个反射部件2181以安装有支撑板214d的长度方向Y—端部的状态安装在一个固定部2141上,在其外侧配置有一个光源基板2121。另外,另一个反射部件2182以安装有支撑板214d的长度方向Y另一端部的状态安装在另一个固定部2142上,在其外侧配置有另一个光源基板2122。
[0161]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单元210还具有一个散热部件2191及另一个散热部件2192。一个散热部件2191以包围一个反射部件2181及一个光源基板2121的方式与一个反射部件2181紧贴配置。另一个散热部件2192以包围另一个反射部件2182及另一个光源基板2122的方式与另一个反射部件2182紧贴配置。
[0162]具体而言,一个散热部件2191以与一个反射部件2181的宽度方向两个侧面紧贴且包围一个光源基板2121的背面的方式安装于光源单兀210的筐体210x上。并且,另一个散热部件2192以与另一个反射部件2182的宽度方向两个侧面紧贴且包围另一个光源基板2122的背面的方式安装于光源单元210的筐体210x上。
[0163]在此,各反射部件2181、2182及各散热部件2191、2192均由铝等金属材料构成。此夕卜,在一个反射部件2181上设有使来自一个第I及第2光源部211al、211bl的光通过的贯通孔Tl,另一个反射部件2182上设有使来自另一个第I及第2光源部211a2、211b2的光通过的贯通孔T2。
[0164]根据上述构成,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的长度方向Y—端面213al、213bl侧的反射面可作为一个反射部件2181的反射面。这样一来,从另一个第I及第2光源部211a2、211b2分别通过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的长度方向Y另一端面213a2、213b2而导入到该导光部件213a、213b内的光(尤其是光轴La2、Lb2),被一个反射部件2181的反射面反射,因此可进一步提高反射效率。另外,可将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的长度方向Y另一端面213a2、213b2 —侧的反射面作为另一反射部件2182的反射面。这样一来,从一个第I及第2光源部211al、211bl通过第I及第2导光部件213a、213b的长度方向Y一端面213al、213bl而导入到该导光部件213a、213b内的光(尤其是光轴Lal、Lbl),被另一个反射部件2182的反射面反射,因此可进一步提高反射效率。因此,可进一步抑制一个第I及第2光源部211al、211bl的光轴LaULbl及另一个第I及第2光源部211a2、211b2的光轴La2、Lb2在导光部件213a、213b内反射时的反射损失,从而可增大从光射出面M照射原稿G的光照射面的光量。
[0165]并且,在该构成中,一个反射部件2181及另一个反射部件2182均由具有良好导热性的金属材料构成,因此可通过该反射部件2181、2182有效地散热一个第I及第2光源部211al、211bl及另一个第I及第2光源部211a2、211b2所产生的热。
[0166]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一个反射部件2181紧贴的状态下所设置的一个散热部件2191包围一个反射部件2181及一个光源基板2121,因此,可使由一个第I及第2光源部211al、211bl产生的热直接且通过一个反射部件2181间接散热。并且,在与另一个反射部件2182紧贴的状态下所设置的另一个散热部件2192包围另一个反射部件2182及另一个光源基板2122,因此,可使由另一个第I及第2光源部211a2、211b2产生的热直接且通过另一个反射部件2182间接散热。此外,各反射部件2181、2182也可由反射薄膜、支撑该反射薄膜的金属制部件等具有良好导热性的部件构成。
【权利要求】
1.一种照明装置,具有:光源部;导光部件,其为具有透光性的长条的导光部件,该导光部件通过对来自上述光源部的光进行导光而从沿着长度方向的长条的光射出面照明被摄体;以及保持部件,其保持上述导光部件,该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部件具有: 保持部,其自由装卸地保持上述导光部件;以及 倾斜部,其反射从上述光源部通过上述导光部件而从上述光射出面射出的光,并且自上述保持部的上述光射出面侧前端以随着离开上述导光部件而斜向扩开的方式延伸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部的保持上述导光部件的保持面作为反射上述导光部件内的光的反射面起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保持部的保持上述导光部件的保持面及上述倾斜部的内表面设置有反射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部将上述导光部件以紧贴该保持部的状态保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光源部分别设置在上述导光部件的长度方向两侧, 上述导光部件对来自一个光源部的光从长度方向一端面进行导光,并且对来自另一个光源部的光从长度方向另一端面进行导光,从而从上述光射出面向被摄体照射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部在从长度方向观察的侧视图中形成为一边敞开的四边形,并且在上述保持部内表面自由装卸地嵌合保持有上述导光部件, 上述侧视图中一边敞开的四边形的保持部的敞开端中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小于上述保持部的基端中的宽度方向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部在从长度方向观察的侧视图中形成为一边敞开的四边形,并且在上述保持部内表面自由装卸地嵌合保持有上述导光部件, 上述导光部件在从长度方向观察的侧视图中形成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上述侧视图中一边敞开的四边形保持部的敞开端中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小于上述导光部件的宽度方向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持部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构成。
9.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
【文档编号】G03G15/04GK104010108SQ201410171297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30日
【发明者】山田顺久, 芳本光晴, 数藤康裕, 中西健二, 福留正一, 山中久志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