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接光缆和保护管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1154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用于连接光缆和保护管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光接入网络(例如ftth(光纤到户)网络和fttp(光纤到楼)网络)的安装的装置的领域,。本发明尤其涉及用于连接光缆和装配到从光缆引出的裸露光纤上的保护管的装置。本发明还涉及包括此类装置的光纤保护组件。



背景技术:

已知光接入网(诸如例如ftth和fttp网络)一般需要在建筑物中安装光缆和光学箱(例如,转换箱和终端箱)。

光缆的安装尤其一般需要在附接或嵌入建筑物墙壁的合适的导管中铺设光缆。此外,光缆的安装也可包括将其光纤中的一条或更多条连接到另一光缆的光纤和/或在相应的光连接器上端接其光纤中的一条或更多条。

用于光接入网的光缆一般包括封入外护套的一条或更多条光纤。在外护套中,光纤可被执行光纤集束功能和/或机械保护功能的中间层(例如缓冲管或保持元件)环绕(取决于光缆构造)。在一些尤其简单的光缆构造中,在光纤和外护套之间不提供中间层。换言之,裸露光纤被直接布置在光缆的外护套中。

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表述“裸露光纤”将指由芯部(它是光纤的光传输区域)制成的光波导、包层(提供芯部界面处的较低折射率以引起芯部内的光反射)和覆层(包括一层或多层塑料以保护光纤强度,吸收震动并提供额外的光纤保护)。用于电信目的裸露光纤的外径一般约为250μm。

裸露光纤直接布置在外护套中的示例光缆是所谓的“低摩擦室内光缆”,该光缆是尤其适合安装(即推或拉)到管中的扁平光缆。

一种示例低摩擦室内光缆在图1中示意性描述。光缆7包括光纤(尽管,在此类型的光缆中,可在光缆中包括两条或多条光纤)和聚合物外护套71(优选地由ls0h(低烟零卤)材料)制成。外护套71的横截面具有扁平形状,尤其是带有圆角和两个相对的中心凹槽71a、71b的矩形形状。凹槽71a、71b界定狭窄的中心护套部分和两个扩大的侧护套部分。光纤70布置在中心护套部分中,介于两个中心凹槽71a、71b之间。两个强度部件72a、72b一般嵌入两个扩大的侧护套部分中。强度部件72a、72b既可以是金属的(例如,由钢丝制成),也可以是介电的(例如,由frp制成,即光纤强化聚合物)。优选地,光缆7的外部尺寸可以是例如1.6mm×2.0mm或2.0mm×3.0mm,主要取决于所使用的强度部件的类型和尺寸。

当负责安装用于ftth或fttp目的的光缆的操作者不得不连接或端接包括在光缆中的一条或多条光纤时,他一般移除一段长度的光缆外护套,以便使包括在其中的光纤暴露。在光缆包括一条或多条直接布置在外护套中的裸露光纤的情况下(诸如例如如上文描述的低摩擦室内光缆),此操作造成光缆的裸露光纤的直接暴露。

然而,裸露光纤对操作者的处理要求很高并容易损坏,如果操作者技术不够熟练且不够细心。裸露光纤的处理因此要求操作者的时间、专业和细心。

此外,容纳光纤之间的光连接的箱(例如,分配箱或转换箱)一般包括服务驻留在建筑物中的多个用户的多条光缆和光纤,这些光缆和光纤全部挤压在非常狭窄的空间中并会多次互相交叉过。容纳在同一箱中的光缆和光纤可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即裸露光纤可与受保护的(例如受缓冲的)光纤和/或与整条光缆共存。在此情况下,裸露光纤从机械观点看是最脆弱的元件,并因此会被与更好地保护的元件的连续接触和摩擦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人已注意到,原则上,上述缺陷可通过由相应的保护管保护移除光缆外护套后暴露的每条裸露光纤来解决,操作者可在外护套移除后和对光纤进行任何其他操作之前将该保护管立即装配到裸露光纤上。保护管可为例如具有900μm的外径的柔性管。

然而,将此类小型保护管装配到裸露光纤上是高要求的操作,要求操作者的时间、精度和细心。

此外,保护管应以防止裸露光纤在其离开光缆外护套的位置处可能破坏的方式固定到光缆外护套的切割端部。这一固定应是牢固的且稳定的。此外,固定操作应为容易的且快速的,使得该操作可在短时间内并由低技能操作者安全地进行。

考虑上文所述,申请人已解决提供用于连接光缆和装配到从光缆伸出的裸露光纤上的保护管的装置的问题,从而解决了上述问题。

具体地说,申请人已解决提供使将保护管装配到裸露光纤的操作容易并允许以容易的方式牢固地并稳定地将保护管固定到光缆外护套的切割端部的装置的问题。

申请人发现上述问题通过以下装置实现,该装置包括第一端部部分、第二端部部分和置于两个端部部分之间的中心部分,在该装置中,第一端部部分包括配置为接纳光缆外护套的切割端部的第一通道,裸露光纤从该切割端部离开。第一通道的至少一部分是纵向开口的。第二端部部分被配置为接纳保护管的端部。中心部分包括第二通道,该第二通道包括适合使光纤和保护管对准的至少一个锥形表面。

第二通道的锥形表面有利地使裸露光纤易于插入保护管,由此减小进行此操作所需的时间量、精密程度和细心。

此外,纵向开口的第一通道允许借助非常简单的手动操作将光缆外护套的切割端部固定到装置中。事实上,如下文将详细描述的,通过穿过第一通道的纵向开口侧将光缆外护套的切割端部推入第一通道,操作者可容易地将光缆外护套的切割端部固定在装置中。因此,固定操作是容易的且快速的,并可在短时间内进行或由技术不熟练的操作者安全地进行。

此外,装置可有利地制造为单一整体。这除了提供具有显著减小的尺寸的装置外,还简化装置制造工艺。该装置可通过例如模制操作制成。此外,该装置可制造为由刚性材料制成的整体,由此提供光缆外护套的端部和保护管之间的刚性连接,该连接防止裸露光纤在离开光缆外护套的位置处的任何损坏。

一方面,本发明涉及用于连接光缆和装配到从光缆伸出的裸露光纤上的保护管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端部部分,包括被配置为容纳光缆的外护套的切割端部的第一通道,裸露光纤从该切割端部离开;

第二端部部分,被配置为接纳保护管的端部;

中心部分,置于第一端部部分和第二端部部分之间,该中心部分包括第二通道,该第二通道包括锥形引导壁,该锥形引导壁被配置为当保护管被接纳在第二端部部分中时,使裸露光纤与保护管对准。

优选地,第一端部部分、第二端部部分和中心部分形成单一整体。

优选地,单一整体具有沿纵向z伸长的形状,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沿纵向z相互对准。

优选地,第一通道具有平行于纵向z伸长的纵向开口。

优选地,第一通道具有位于其与装置的中心部分相邻的端部的光缆固持杆,该光缆固持杆使纵向开口终止。

优选地,第一通道进一步包括布置在邻近纵向开口的第一通道的至少一个侧壁上的光缆保持构件。

优选地,光缆保持构件包括布置在邻近纵向开口的第一通道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的两组多个齿。

优选地,锥形引导壁的形状为第一截锥体的侧壁的至少一部分,该截锥体具有基本与纵向z对准的轴线、面向第一端部部分的较大的基部、面向第二端部部分的较小的基部。

优选地,第二通道包括具有第二截锥体的侧壁的至少一部分的形状的另一锥形引导壁,第一截锥体和第二截锥体具有基本相同的形状和尺寸并沿纵向z连续。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每个锥形引导壁和另一锥形引导壁具有小于或等于180°的环状宽度。

优选地,锥形引导壁和另一锥形引导壁布置在垂直于纵向z的平面上的径向相对的角位置中。

优选地,第二端部部分包括基本与沿纵向z的第二通道相邻的第三通道。

优选地,第三通道包括邻近装置的中心部分的第一部分和与装置的中心部分相对的第二部分,第三通道的第二部分具有大于第三通道的第二部分的直径以形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之间的连接处的环状阶梯。

优选地,第三通道的第二部分具有漏斗状的开口,适合允许保护管的端部插入装置中。

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包括上文所述的装置和具有布置在装置的第二端部部分的端部的保护管的光纤保护组件。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将变得完全清晰,其中:

图1(已描述)示意性地显示已知的低摩擦室内光缆的横截面;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纤保护组件的前视图;

图3是图2的组件的纵向截面视图;

图4是图1的组件的轴测图;

图5示意性地描述对使用中的图1的组件进行的操作;

图6示意性地描述对使用中的图1的组件进行的可选操作;

图7示意性地描述使用中的图1的组件。

附图不成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出于本说明书和后附权利要求的目的,除另外指出外,所有表示数额、数量、百分比等的数字应被理解为在所有例子中由术语“约”调整。全部范围包括了公开的最大值点和最小值点的组合并包括其中的中间范围,这些范围可或可不在本文中具体列举。

图2至图4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纤保护组件100。

组件100包括连接装置(或仅为装置)1和光纤保护管6。

装置1包括第一端部部分2、中心部分3和第二端部部分4。三部分优选地为整体的,即它们形成单一整体。装置1的主体优选地具有沿方向z伸长的形状,该方向在下文中称为“装置的纵向”或简称“纵向”。

装置1的第一端部部分优选地包括第一通道20,该第一通道被配置为接纳光缆(例如(通过非限制举例的方式)图7所示的低摩擦室内光缆7)的外护套的切割端部。

第一通道20在其纵向相对的端部处开口,即它具有允许平行于纵向z的穿过的伸长主体的通道的两个相对的端部开口。

第一通道20的至少一部分也是纵向开口的。具体地说,第一通道20优选地具有纵向开口21,即基本平行于纵向z的伸长开口,该开口沿通道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延伸。纵向开口21的长度优选地为通道长度的至少50%,更优选地为通道长度的至少80%。

第一通道20沿纵向z的长度优选地包括在5mm和15mm之间,更优选地在8mm和12mm之间,例如该长度可为10mm。

第一通道20优选地具有尺寸和形状匹配所接纳的光缆的外护套的尺寸和形状的横截面。在所接纳的光缆是图1的低摩擦室内光缆7的非限制假设下,第一通道20优选地具有大体呈矩形的横截面,横截面的高度和宽度略大于光缆外护套71的高度和宽度。例如,如果光缆7的外部尺寸是2.0mm(宽度)×3.0mm(高度),第一通道20的横截面优选地为2.2mm(宽度)×3.2mm(高度)或更大。

由于第一通道20的端部邻近中心部分3,第一通道20优选地具有光缆固持杆22。光缆固持杆22使纵向开口21终止,使得在其邻近中心部分3的端部部分,第一通道20基本周向闭合(除由于模制工艺的孔外,如下文将讨论的)并紧密配合将被接纳的光缆的外护套的切割端部。

第一通道20还优选地包括位于其至少一个侧壁上的光缆保持构件,该光缆保持构件被配置为将光缆的外护套牢固地保持在第一通道20中。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光缆保持构件包括布置在邻近纵向开口21的第一通道20的侧壁上的多个齿23。更优选地,光缆保持构件包括布置在邻近纵向开口21的两个相对侧壁上的两组多个齿23,如图所示。在每个侧壁上,齿23优选地基本等距。优选地在接近光缆固持杆22的每个侧壁上提供没有齿23的空间。这一空间长度优选地包括在2mm和5mm之间,更优选地包括在3mm和4mm之间。每个齿23优选地基本具有直角三角形的形状(见图2),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面向与装置1的中心部分3相对的第一通道21的开口端。一般,每个齿的高度包括在光缆的宽度的5%和20%之间,每个齿的长度包括在1mm和2mm之间。齿之间的间隔一般是每个齿的长度的2倍或3倍。

装置1的中心部分优选地包括第二通道30。第二通道30优选地与第一通道20沿纵向z连续。

第二通道30优选地包括至少一个引导壁,该引导壁被配置为使离开布置在第一通道20中的光缆的外护套的切割端部的裸露光纤与保持在装置1的第二端部部分4中的保护管对准。更具体地说,第二通道30优选地包括具有锥形形状(尤其是截锥体的侧壁的至少一部分的形状)的至少一个引导壁,该截锥体具有与纵向z基本对准的轴线、面向装置1的第一端部部分2的较大的基部和面向装置1的第二端部部分4的较小的基部。

更优选地,第二通道30包括两个锥形引导壁31、32,如图2中所示。第一引导壁31具有按上文描述布置的第一截锥体的侧壁的至少一部分的形状,而第二引导壁32具有按上文描述布置的第二截锥体的侧壁的至少一部分的形状,第一和第二截锥体具有基本相同的形状和尺寸并沿纵向z连续。第一引导壁31和第二引导壁32具有小于或等于180°的角宽度。第一引导壁31和第二引导壁32优选地布置于在垂直于纵向的平面上的径向相对角位置上。优选地,第一引导壁32和第二引导壁32形成相对于纵轴z的约20°(分别为正负)的角度。

该布置具有两个径向相对并连续的锥形引导壁,每个引导壁具有大体180°的角宽度,允许将裸露光纤沿任何径向(即沿垂直于纵向z的平面的任何方向)朝向保护管6引导,同时使装置1易于通过模制工艺制造,如下文将详细讨论的。

装置1的第二端部4优选地包括第三通道40。第三通道40优选地沿纵向z与第二通道30连续。第三通道40在其两个纵向相对的端部开口,即它具有两个相对的端部开口,该开口形成平行于纵向z穿过其的伸长主体的通道。第三通道优选地为周向闭合的通道。

第三通道40优选地包括两个连续部分,即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

第一部分41邻近第二通道30并优选地具有与形成锥形引导壁31、32的截锥体的较小基部相同的直径。优选地,这一直径基本等于保护管6的内径,例如0.6mm。

第三通道40的第二部分42优选地被配置为接纳保护管6的端部。为此目的,第二部分42具有匹配保护管6的外形和尺寸的形状和尺寸。因此,如果保护管6具有某一外径的圆形截面,第三通道40的第二部分也优选地具有直径略大于(例如0.1mm)保护管6的外径的圆形截面。例如,如果保护管6的外径是900μm,第三通道40的第二部分42的圆截面优选地具有1mm的直径。在其与第一部分41相对的端部,第三通道40的第二部分42优选地显示漏斗形开口43(图2中可见)。

由于第二部分42大于第一部分41,在部分41和42的连接处形成环状阶梯44。

第三通道40沿纵向z的长度优选地包括在4mm和8mm之间,更优选地在5mm和7mm之间,例如该长度可为6mm。优选地,每个部分41、42的长度约为3mm。

如上文提到的,装置1优选地为单一整体。装置1优选地由诸如例如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刚性塑料材料制成。

装置1优选地通过注射模制工艺制造。已知,为了允许模制主体从模具移除,模具部件在模具开口的方向上必须不互相悬突。可理解第二通道30的两个径向相对并连续的锥形引导壁31、32可通过在模具开口的方向上不互相悬突的模具部件获得,该方向优选地垂直于纵向z。因此,两个径向相对并连续的锥形引导壁31、32有利地沿任何径向方向(即垂直于纵向z的平面的任何方向)将光纤向保护管引导,同时可容易地通过模制工艺制造。

还应理解,为了不与其他模具部件在模具开口的方向上悬突,获得引导壁31、32所需的模具部件以及获得光缆固持杆22所需的模具部件被成形以在模制装置中形成与模制元件相对的相应孔。

例如,被配置为获得杆22的模具部件形成与杆22相对的相应孔22’。类似地,被配置为获得锥形引导壁31的模具部件形成与引导壁31径向相对的相应孔31’,而被配置为获得锥形引导壁32的模具部件形成与引导壁32径向相对的相应孔32’。

包括装置1和保护管6的光纤保护组件100优选地为工厂组装的,并随后被提供给负责进行光接入网安装的操作者。

在组件100中,保护管6优选地为柔性管(优选地由聚合材料制成),适合装配到用于电信目的的光纤上。

为了组装光纤保护组件100,保护管6的端部被插入装置1的第三通道40中,具体地说是第三通道40的第二部分42中,如图2所描述的。保护管6的端部具体地说通过漏斗形开口43插入第三通道40的第二部分42中,漏斗形开口使该操作容易。保护管6沿第三通道40的第二部分42向前移动直到它抵靠在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之间的连接处的环状阶梯44停止。保护管6例如利用胶水被牢固地固定到第三通道40的第二部分42。

组件100随后准备供进行光接入网的现场安装的操作者使用。

具体地说,希望使用用于保护例如光缆7的裸露光纤70的组件100的操作者首先从光缆7移除一段长度的外护套71,使得一段长度的裸露光纤70暴露。

随后,操作者优选地穿过第一通道20的纵向开口21,并随后在光缆固持杆22之下将光纤70的端部插入第二通道30。通过进一步地将光纤70推入第二通道30,锥形引导壁31、32将裸露光纤70向第三通道的第一部分41引导。通过进一步被推动,光纤70穿过第三通道40的第一部分41,并随后进入固定在第三通道40的第二部分42中的保护管6的端部。

因此,第二通道30的锥形引导壁31、32有利地使将裸露光纤70插入保护管6容易,由此减小进行此操作所需的时间量、精确程度和细心。

随后,操作者将光缆7的外护套71固定在装置1的第一通道20中。为此目的,操作者首先优选地将外护套71的切割端部插入光缆固持杆22之下。为进行此操作,操作者优选地使光缆7保持在相对于装置1的纵向z倾斜的位置中并通过纵向开口21达到位于光缆固持杆22之下的第一通道20的端部,如图5所示意性描述的。以这种方式,由于外护套71的切割端部被插入光缆固持杆22之下,光缆外护套71的移动不受布置在第一通道20的侧壁上的光缆保持齿23阻碍。随后,操作者优选地基本通过围绕阻塞在光缆固持杆22之下的切割端部转动外护套71,将外护套71通过纵向开口21推入第一通道20。

作为选择,如图6示意性显示的,操作者可将外护套71的切割端部插入第一通道20的端部开口,并随后将其沿第一通道20沿纵向z(参见箭头a)推动,直到外护套71的切割端部被插入光缆固持杆22之下。

随着外护套70被插入第一通道1(如图7所示),齿23和光缆固持杆22的组合牢固地将外护套71保持在第一通道20中。具体地说,齿23抵消沿纵向z施加到光缆7的可能的牵引力,该牵引力会引起光缆7沿此方向移动并通过其端部开口离开第一通道20。此外,光缆固持杆22防止光缆7的外护套71通过纵向开口21离开出第一通道20。光缆7的外护套71因此通过装置1牢固地固定到保护管6。

装置1(并因此包括装置1的组件100)具有多个优点。

首先,纵向开口的第一通道20允许借助非常简单的手动操作将光缆外护套71的切割端部固定在装置1中。实际上,如上文描述的,操作者可通过将光缆外护套71的切割端部通过第一通道20的纵向开口21推入第一通道而容易地将光缆外护套71的切割端部固定在装置1中。因此,固定操作是容易的且快速的,可在短时间内并可安全地甚至由技术欠熟练的操作者进行。

此外,如上文讨论的,装置1可有利地以单一整体制造。除提供具有显著减小的尺寸的装置外,这还简化了装置结构和制造该装置的工艺。装置1可实际上例如通过单一模制操作制造。不需要诸如覆盖物的会使装置结构、装置制造和装置使用更复杂的移动部件。

此外,装置1提供光缆外护套71的端部和保护管6之间的刚性连接和对暴露在光缆外护套71的切割端部和保护管6之间的一段长度的裸露光纤70的刚性保护。因此有利地防止了对裸露光纤70在其离开光缆外护套71的位置处的任何破坏。

通过上文的描述,提及了图1所示类型的低摩擦室内光缆,这是非限制性的。类似于上文描述的和图中显示的装置和相应的光纤保护组件可实际上提供给任何类型的光缆,并可有利地用于保护从任何类型的光缆伸出/引出的裸露光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