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93834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将无线标签应用到图像形成装置的技术。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可拆卸的单元。作为这种单元,例如有调色剂容器。如果调色剂容器内的调色剂用完,则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拆下该调色剂容器,将新的调色剂容器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以使用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管理调色剂容器内的调色剂剩余量等,有时调色剂容器上附着有无线标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与无线标签进行通信,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包括读写器。为了消除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要求抑制读写器产生的不必要的辐射水平。不必要的辐射水平能够通过电波屏蔽来抑制。

然而,读写器为了与无线标签进行通信,不能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内部,而被暴露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之外配置。因此,读写器难以进行电波屏蔽。

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和单元。所述单元被安装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具备无线标签。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包括第一电源部、设定部、第二电源部、生成部、以及通信部。所述第一电源部生成固定的第一值的电压。所述设定部设定第二值,并且能够改变所述第二值的设定。所述第二电源部生成被所述设定部设定的所述第二值的电压。所述生成部将所述第一电源部作为电源,生成发送到所述无线标签的第一信号。所述通信部将所述第二电源部作为电源,基于所述第一信号生成第二 信号,并且将所述第二信号无线发送到所述无线标签,所述第二信号具有与被所述设定部设定的所述第二值成比例的振幅。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与无线标签进行通信时所产生的不必要的辐射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2是示出读写器的功能性构成的框图。

图3是示出控制部以及读写器的物理构成的框图。

图4是示出缓冲电路附近的构成的框图。

图5是示出AD转换电路的构成的框图。

图6是用于说明第二值的自动设定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构成的框图。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将以具有复印、打印、扫描以及传真功能的数码复合机为例进行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只要是具有印刷图像的功能的装置即可,并不限于数码复合机。例如,也能够将打印机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印刷部100、原稿读取部200、原稿输送部300、操作部400、控制部500、通信部(通信电路)600以及多个调色剂容器700。多个调色剂容器700的数量例如为四个。

当设置于原稿输送部300的原稿载放部上放置有一张原稿时,原稿输送部300将该原稿发送到原稿读取部200,当原稿载放部上放置有多张原稿时,原稿输送部300将多张原稿连续地发送到原稿读取部200。

原稿读取部200读取载放在原稿台上的原稿或者从原稿输送部300输送的原稿,并输出该原稿的图像数据。

印刷部100包括纸张储存部101、图像形成部103以及定影部105。纸张储存部101能够储存纸张捆。在该被储存的纸张捆中,最上面的纸张 通过拾取辊(未图示)的驱动,向纸张运送路径(未图示)送出。纸张通过纸张运送路径运送到图像形成部103。

图像形成部103在被运送过来的纸张上形成调色剂像。图像形成部103包括按照转印调色剂像的顺序配置的黄色图像形成部111Y、品红色图像形成部111M、青色图像形成部111C、黑色图像形成部111BK。这些单元具有相同的构成,以黄色图像形成部111Y为例进行说明。

黄色图像形成部111Y包括感光鼓115、曝光部117以及显影部121。曝光部117生成对应于图像数据(从原稿读取部200输出的图像数据、从计算机发送的图像数据、传真接收的图像数据等)被调制的光,并照射在均匀地带电的感光鼓115的外周面上。由此,在感光鼓115的外周面上形成对应于黄色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在该状态下,从显影部121向感光鼓115的外周面供应黄色调色剂,从而在外周面上形成对应于黄色图像数据的调色剂像。

通过在黄色图像形成部111Y形成的黄色的调色剂像、在品红色图像形成部111M形成的品红色的调色剂像、在青色图像形成部111C形成的青色的调色剂像、在黑色图像形成部111BK形成的黑色的调色剂像在转印带(未图示)上叠加转印,形成彩色的调色剂像。彩色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在从前面说明的纸张储存部101运送过来的纸张上。

转印有彩色的调色剂像的纸张被发送到定影部105。在定影部105中,彩色的调色剂像和纸张被施加热和压力,从而彩色的调色剂像被定影在纸张上。纸张被排出到排纸托盘(未图示)上。

在黄色图像形成部111Y、品红色图像形成部111M、青色图像形成部111C、黑色图像形成部111BK的上方配置有收容对应颜色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700、即黄色调色剂容器700Y、品红色调色剂容器700M、青色调色剂容器700C、黑色调色剂容器700BK。从对应的容器向各色的显影部121补充调色剂。

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0包括印刷部100、原稿读取部200、原稿输送部300、操作部400、控制部500以及通信部600。作为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0只要包括印刷部100以及控制部500即可,它们之外的要素也能够形成为 单元。

黄色调色剂容器700Y、品红色调色剂容器700M、青色调色剂容器700C以及黑色调色剂容器700BK是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0的单元的具体例。如果没有必要区分这些调色剂容器时,记载为调色剂容器700。

调色剂容器700可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0上。当调色剂容器700内的调色剂用完时,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0上拆下该调色剂容器700,将新的调色剂容器700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0上。

在黄色调色剂容器700Y上安装有无线标签40Y。在品红色调色剂容器700M上安装有无线标签40M。在青色调色剂容器700C上安装有无线标签40C。在黑色调色剂容器700BK上安装有无线标签40BK。如果没有必要区分这些无线标签时,记载为无线标签40。无线标签40也被称作RF(Radio Frequency,射频)标签或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标签等。

在印刷部100设置有读写器20,在所述读写器20上配置有用于与无线标签40进行无线通信的天线。

操作部400包括操作键部401和显示部403。显示部403具有触摸面板功能,显示包含软键的画面。用户看着画面操作软键,进行执行复印等功能所需的设定等。

在操作键部401设置有由硬键构成的操作键。操作键例如是开始键、0-9数字键、复位键、用于切换复印、打印、扫描以及传真的功能切换键。

控制部500包括CPU、ROM以及RAM等。CPU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上述构成要素(例如,印刷部100)执行用于使图像形成装置1动作所需的控制。ROM中存储有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所需的软件。RAM用于执行软件时所产生的数据的临时存储以及应用软件的存储等。

控制部500作为功能块而包括电源部501、设定部(设定电路)503以及切换控制部505。这些块的详细说明后述。

通信部600包括传真通信部601以及网络I/F部603。传真通信部601包括用于控制与对方传真机的电话线连接的NCU(Network Control Unit, 网络控制装置)以及用于调制解调传真通信用信号的调制解调电路。传真通信部601连接于电话线605。

网络I/F部603连接于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607。网络I/F部603是用于在与连接于LAN607的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电路。

图2是示出读写器20的功能性构成的框图。读写器20包括通信控制部(通信控制电路)21以及通信部23。

通信控制部21用于进行通信部23与无线标签40进行无线通信的各种控制。通信控制部21具有生成部(生成电路)25以及处理部(处理电路)27的功能。

生成部25生成发送到图1所示的无线标签40的第一信号。第一信号是数字信号,例如是用于与无线标签40建立通信的控制信号、读取存储在无线标签40中的数据的指令信号、将数据写入无线标签40的指令信号。

处理部27基于从通信部23发送过来的第三信号进行预定处理。第三信号是将由通信部23接收的从无线标签40无线发送过来的信号进行检波而取出的信号。预定处理是例如分析第三信号使生成部25生成响应于无线标签40的信号的处理。

通信部23基于由生成部25生成的第一信号生成调制波,并将调制波无线发送到无线标签40,且接收从无线标签40无线发送过来的信号,并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检波。

图3是示出控制部500以及读写器20的物理构成的框图。控制部500包括DCDC转换器51、DCDC转换器52、电压可变电路53以及CPU54。

由DCDC转换器51、DCDC转换器52以及电压可变电路53实现图1所示的电源部501。CPU54与包含于控制部500的RAM(未图示)以及ROM(未图示)一起实现图1所示的设定部503以及切换控制部505。CPU54将DCDC转换器51作为电源。

DCDC转换器51生成并输出3.3V的直流电流。DCDC转换器52生成并输出5.0V的直流电流。电压可变电路53将从DCDC转换器52输出的 5.0V的直流电流转换成在图1所示的设定部503设定的第二值的电压的直流电流。设定部503能够设定第二值,并且能够改变第二值的设定。作为能够在设定部503设定的第二值的范围,以3.3V~5.0V为例进行说明。作为第二值,如果在设定部被设定为例如4.0V,则电压可变电路53生成4.0V的直流电流。

DCDC转换器51(第一电源部)是用于生成固定的第一值(这里为3.3V)的电压的第一电源部的具体例。图2所示的通信控制部21、生成部25以及处理部27将DCDC转换器51作为电源。

电压可变电路53(第二电源部)是用于生成被设定部503设定的第二值的电压的第二电源部的具体例。通信部23将电压可变电路53作为电源。

读写器20包括CPU30以及通信部23。

CPU30与搭载在读写器20上的RAM(未图示)以及ROM(未图示)一起实现图2所示的通信控制部21、生成部25以及处理部27。CPU30将DCDC转换器51作为电源。DCDC转换器51供应给CPU30的电压值被固定为3.3V(第一值的电压)。

通信部23包括通信部本体31、切换部(切换电路)32以及多个天线33。多个天线33的数量是对应于调色剂容器700的数量的数量,例如为四个。

通信部本体31基于由图2所示的生成部25(CPU30)生成的第一信号生成作为调制波的第二信号。通信部本体31将由天线33接收的、从无线标签40无线发送过来的信号进行检波而生成第三信号。

四个天线33对应于图1所示的四个调色剂容器700各自所具有的无线标签40而设置,并且将由通信部本体31所生成的第二信号无线发送到无线标签40,且接收从无线标签40无线发送过来的信号。

天线33Y在与附着在黄色调色剂容器700Y上的无线标签40Y之间发送、接收无线信号。天线33M在与附着在品红色调色剂容器700M上的无线标签40M之间发送、接收无线信号。天线33C在与附着在青色调色剂容器700C上的无线标签40C之间发送、接收无线信号。天线33BK在与 附着在黑色调色剂容器700BK上的无线标签40BK之间发送、接收无线信号。如果没有必要区分这些天线时,记载为天线33。

切换部32是模拟开关,能够在四个天线33中切换与通信部本体31连接的天线33。由此,能够选择与通信部本体31连接的天线33。图1所示的切换控制部505向切换部32发送控制信号,切换部32响应于控制信号切换与通信部本体31连接的天线33。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对应于四个调色剂容器700各自所具有的无线标签40而设置的四个天线33中,通过切换与通信部本体31连接的天线33,从而通信部23与无线标签40进行通信。因此,能够使通信部本体31的数量为一个。

关于通信部本体31进行详细说明。通信部本体31包括缓冲电路34、调制电路35、滤波器36、检波电路37以及AD转换电路38。第二值(3.3V~5.0V)能够改变设定,所以第一值(3.3V)与第二值有可能不同。因此,有必要进行电压的电平转换。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后面说明的那样,由缓冲电路34以及AD转换电路38进行电压的电平转换。

缓冲电路34是缓冲部的具体例,缓冲由CPU30(图2所示的生成部25)生成的数字的第一信号。图4是示出缓冲电路34附近的构成的框图。缓冲电路34具有以从图3所示的电压可变电路53(第二电源部)供应的第二值(3.3V~5.0V)的电压上拉的集电极开路输出。由此,将第一信号的H电平分量的值从第一值(3.3V)转换到第二值(3.3V~5.0V)。

如此,缓冲电路34具有从第一电源部的电压电平转换到第二电源部的电压的功能。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无需单独设置进行电压值的电平转换的电路,能够利用缓冲电路34来实现电压值的电平转换。

参照图3,调制电路35是调制部的具体例,由从缓冲电路34输出的第一信号来调制载波以生成第二信号。

滤波器36从第二信号去除噪声。被去除噪声的第二信号通过与滤波器36连接的天线33作为无线电信号放出(即,向无线标签40无线发送信号)。

通信部23的电源是电压可变电路53(第二电源部)。因此,通信部 23基于由图2所示的生成部25所生成的第一信号生成第二信号,并将第二信号无线发送到无线标签40,所述第二信号具有与被图1所示的设定部503所设定的第二值成比例的振幅。

从无线标签40无线发送过来的信号被天线33接收,被接收的信号(调制波)由滤波器36去除噪声。检波电路37从噪声被去除的信号取出模拟的第三信号。

AD转换电路38是AD转换部的具体例,将第三信号从模拟转换成数字。被转换成数字的第三信号发送到CPU30(图2所示的处理部27)。

图5是示出AD转换电路38的构成的框图。AD转换电路38的模式是逐次逼近型。AD转换电路38包括比较器382,所述比较器382将从检波电路37输出的模拟的第三信号与从DA转换器381输出的参考信号进行比较。

比较器382具有以从DCDC转换器51(第一电源部)供应的第一值(3.3V)的电压上拉的集电极开路输出。由此,将数字的第三信号的H电平分量的值转换到第一值(3.3V)。

如此,AD转换电路38具有从第二电源部的电压电平转换到第一电源部的电压的功能。根据本实施方式,无需单独设置进行电压值的电平转换的电路,利用AD转换电路38来实现电压值的电平转换。

参照图3,由AD转换电路38转换成数字的第三信号被发送到CPU30(图2所示的处理部27)。如上所述,处理部27基于数字的第三信号进行预定的处理。

如果增大发送到无线标签40的第二信号的振幅,则从通信部23产生的不必要的辐射水平变大,如果减小第二信号的振幅,则不必要的辐射水平变小。如果第二信号的振幅过小,则通信部23无法与无线标签40进行通信。

通信部23的电源是用于生成预设的第二值的电压的电压可变电路53。通信部23生成具有与第二值成比例的振幅的第二信号。在图1所示的设定部503中,能够改变第二值的设定,因此通过调节第二值,能够调节第二信号的振幅。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将第二信号的振幅设定 为通信部23与无线标签40进行通信所需的最低限度,从而能够抑制与无线标签40进行通信时所产生的不必要的辐射水平。由此,不必装备阻碍读写器20通信的电波屏蔽,也能够抑制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

所谓成比例是指:如果第二值增大,则响应于此,第二信号的振幅增大,如果第二值减小,则响应于此,第二信号的振幅减小。

图2所示的生成部25生成作为发送到无线标签40的第二信号的基础的第一信号。生成部25由图3所示的CPU30等构成。CPU30在预设值的电压下动作,因此如果改变供应到CPU30的电压值的设定,则会成为CPU30误动作的原因。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作为生成部25的电源的DCDC转换器51(第一电源部)所生成的电压值(第一值)。

接着,说明第二值的自动设定。图6是用于说明第二值的自动设定的流程图。接通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步骤S1)。图3所示的控制部500启动DCDC转换器51、DCDC转换器52以及电压可变电路53。通过DCDC转换器51启动,DCDC转换器51生成3.3V的直流电流。通过DCDC转换器52启动,DCDC转换器52生成5.0V的直流电流。

图1所示的设定部503设定作为第二值的候选的电压值X(步骤S2)。在此,将作为能够在电压可变电路53中生成的电压的最小值的3.3V作为电压值X进行设定。

设定部503控制电压可变电路53,从而在电压可变电路53中生成在步骤S2中设定的电压值X的直流电流(步骤S3)。

图1所示的切换控制部505控制图3所示的切换部32,连接天线33Y与滤波器36。

图2所示的通信控制部21使通信部23尝试进行与无线标签40Y之间的无线通信(步骤S4)。

通信控制部21判断在无线标签40Y与通信部23之间是否建立无线通信,并且将判断结果以串行通信方式发送到控制部500(步骤S5)。

当其判断结果表示通信未建立时(在步骤S6中为否),设定部503将在步骤S2中设定的电压值X上加上预定值ΔX而得的值作为新的电压 值X(步骤S7)。预定值例如为0.1V。设定部503设定步骤S7的电压值X(步骤S2)。在此,设定为3.4V。然后,进入步骤S3。

当上述判断结果表示通信建立时(在步骤S6中为是),设定部503将最近在步骤S2中设定的电压值X确定为第二值(步骤S8)。在通信部23与图3所示的无线标签40Y、40M、40C、40BK进行无线通信时,设定部503将在步骤S8中确定的第二值设定为电压可变电路53(第二电源部)生成的直流电流的电压值。

如上所述,设定部503在逐渐地增加电压值X(改变第二值的候选值)的情况下,使通信控制部21判断通信部23与无线标签40Y之间的无线通信是否建立,并将无线通信建立的电压值X的最低值设定为第二值。由此,能够将第二值自动设定为通信部23与无线标签40进行无线通信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无线标签40Y为代表,自动设定了第二值。也可以在每个无线标签40Y、40M、40C、40BK的第二值有可能不同的情况下,针对每个无线标签40Y、40M、40C、40BK自动设定第二值。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通信部23与无线标签40Y进行无线通信时的第二值的设定完成,则切换控制部505控制切换部32,连接滤波器36与天线33M。然后,与上述相同地,设定部503设定通信部23与无线标签40M进行无线通信时的第二值,接着,切换控制部505控制切换部32,连接滤波器36与天线33C。然后,与上述相同地,设定部503设定通信部23与无线标签40C进行无线通信时的第二值,最后,切换控制部505控制切换部32,连接滤波器36与天线33BK。然后,与上述相同地,设定部503设定通信部23与无线标签40BK进行无线通信时的第二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每次接通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时,第二值被设定部503自动设定,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第一次接通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时,在设定部503自动设定第二值,之后固定为通过该自动设定设定了的第二值。此外,也可以通过操作图1所示的操作部400,命令第二值的自动设定,从而由设定部503自动设定第二值。再者,也可以由维修人员或用户对操作部400进行操作,输入第二值,在设定部503设 定被输入的第二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图1所示的彩色印刷中使用的四个调色剂容器700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黑白印刷。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图1所示的切换控制部505和图3所示的切换部32以及天线33Y、33M、33C,只要设置与附着在黑色调色剂容器700BK上的无线标签40BK相对应的天线33BK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