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弯曲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7703阅读:1036来源:国知局
内窥镜弯曲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窥镜,具体地,涉及一种内窥镜弯曲部。



背景技术:

内窥镜具有可插入到体腔内的细长的插入部,在插入部的前端侧设有弯曲部,在弯曲部的前端侧设有头端部。头端部内至少设有成像单元、传像单元以及照明单元。弯曲部由设于操作部中的操作装置操纵牵引线而进行弯曲动作。

一般,弯曲部都是由多个彼此相连的蛇骨关节组成。为实现弯曲部可进行弯曲动作,该蛇骨关节,必须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蛇骨关节上设有牵引孔,以穿过牵引线;相邻蛇骨关节通过铰接装置相连接,其铰接装置允许它们相对于枢转;蛇骨关节有足够的内腔空间,以通过电线、光纤等。

目前公知的内窥镜弯曲部,有多个圆筒状的蛇骨关节可转动地同轴地互相连结。作为蛇骨关节的连结方法,例如采用铆接固定。即在蛇骨关节的圆筒部的两端面,分别中心轴对称地突出设有一对舌片部,相邻的两蛇骨关节的舌片部互相重合而可转动地铆接固定。但是,在细径内窥镜中,采用该铆接固定的连结方法非常困难。而且,铆接结构不仅会占用蛇骨关节的内腔空间,还会局部增大弯曲部的外形尺寸。当细径内窥镜的要求直径小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蛇骨关节无法有足够的内腔空间通过电线、光纤等;若内窥镜的外径局部会超过要求直径,则会影响内窥镜的插入性。

当细径内窥镜的要求直径小到一定程度时,如2.4mm,目前公知的内窥镜弯曲部,还有另一种结构,每个蛇骨关节包括铰接装置,该铰接装置与相邻蛇骨关节的铰接装置相配合;每个蛇骨关节的周向还设有四个牵引孔,以穿过牵引线;该铰接装置和两个相向牵引孔为对应设置,以增加铰接装置的配合尺寸,防止相邻蛇骨关节的错位、脱节等故障,导致弯曲部失效。

当细径内窥镜的弯曲部为两方向弯角时,与铰接装置对应的牵引孔则内置连接线,连接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弯曲部的前蛇骨关节和末蛇骨关节。另两个牵引孔则 穿过牵引线,以实现弯曲部的弯角动作。当细径内窥镜的要求直径较小时,该弯曲部的内腔空间还是不够大,以通过电线、光纤等。

因此,弯曲部既要有牵引孔和适当的铰接装置,以保证实现弯角动作,且在弯角动作时不会出现蛇骨关节错位、脱节等故障,又要保证弯曲部外径尽量小,而内腔空间还要尽量大,以通过电线、光纤等。当细径内窥镜的要求直径小到一定程度时,按照目前公知的内窥镜弯曲部结构,这些要求就是相互矛盾的,要同时满足这些要求是很困难的。因此,目前可知的两方向弯角超细径内窥镜,最小只能做到φ2.4mm。

而分析目前公知的内窥镜弯曲部结构,可以发现,其蛇骨关节及其铰接装置的结构,除了必要的空间占用,如为保证弯曲部强度,蛇骨关节的外侧壁厚;牵引孔及其形成牵引孔的壁厚。其他的部件,如铰接装置的结构,都是可以通过与牵引孔对应设置来避免增加空间占用。从而为电线、光纤等让出最大的内腔空间。

但是,两方向弯角超细径内窥镜,其蛇骨关节的内置连接线的牵引孔及其形成牵引孔的壁厚,就是不必要的空间占用。而其所在位置,又恰恰最大化地占用了通过电线、光纤等的内腔空间。

但是,如果去除蛇骨关节的内置连接线的牵引孔,则没有连接线的弯曲部的相邻蛇骨关节无法通过铰接装置相连接,从而无法实现弯角动作。因此,可弯角内窥镜的细径化似乎走到了极限。

但是超细径的可弯角内窥镜是有着很大的应用需求的。如人体的尿道、胆道、泪道、心脏血管等,以及航天军工等行业的超小内腔的质量检验等。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提出:

去除蛇骨关节的内置连接线的牵引孔及其连接线,牵引线既承担牵引线原有功能,还承担连接线的功能。

原先与内置连接线的牵引孔对应的铰接装置自然也就没有了。那铰接装置改为设置在两个穿过牵引线的牵引孔中间。这样,既保证了形成牵引孔的壁厚,又充分利用该壁厚,将该壁厚设置成铰接装置。而且,由于内窥镜的超细径化,使得该两个穿过牵引线的牵引孔的间距也很小。即使不将两个牵引孔之间的壁厚设置成铰接装置,该空间也无法利用来通过电线、光纤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窥镜弯曲部。本实用新型去除蛇骨关节的内置连接线的牵引孔和连接线,牵引线既承担牵引线原有功能,还承担连接线的功能。铰接件设置在两个牵引孔中间,既保证了形成牵引孔的壁厚,又充分利用该壁厚,将该壁厚设置成铰接装置。而且,由于内窥镜的超细径化,使得该两个穿过牵引线的牵引孔的间距也很小,即使不在两个牵引孔之间的设置成铰接件,该空间也无法利用来通过电线、光纤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窥镜弯曲部,包括蛇骨本体;

其中,所述蛇骨本体包括多个依次铰接的蛇骨关节;所述蛇骨关节的内腔中设置有铰接支撑件;所述铰接支撑件的两侧端连接所述蛇骨关节的内壁面,将所述内腔分为第一内藏空间和第二内藏空间;

所述铰接支撑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铰接件,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铰接件相匹配的第二铰接件;

所述铰接支撑件上设置有轴向贯穿的多个牵引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铰接件为第一弧形凸起结构;所述第二铰接件为与第一弧形凸起结构相匹配的第一弧形凹槽结构;

其中,一蛇骨关节的第一弧形凸起结构与另一蛇骨关节的第一弧形凹槽结构形成铰接结构。

优选地,所述牵引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铰接件、所述第二铰接件设置在两个所述牵引孔之间。

优选地,所述蛇骨关节的一端端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弧形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弧形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一弧形凸起结构同轴设置;

所述蛇骨关节的另一端端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弧形凹槽结构;所述第二弧形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结构同轴设置;

所述第二弧形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二弧形凹槽结构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蛇骨本体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牵引孔内设置有牵引线;所述牵引线采用钢丝绳;

所述铰接支撑件与所述蛇骨关节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铰接支撑件与所述蛇骨关节之间设置有过渡圆弧面;

所述铰接支撑件的一侧面或两侧面设置有凹形圆弧面。

优选地,所述蛇骨关节的两端面均为中心高,外沿低的斜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去除现有技术中蛇骨关节的内置连接线的牵引孔和连接线,本实用新型中牵引线既承担牵引线原有功能,还承担连接线的功能,减少了部件数量,增大了内藏空间;

2、本实用新型中铰接件设置在两个牵引孔中间,既保证了形成牵引孔的壁厚,又充分利用该壁厚,将该壁厚设置成铰接装置,提供了蛇骨关节的强度;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布局合理,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蛇骨关节的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蛇骨关节的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 为蛇骨关节;

2 为铰接支撑件;

3 为第一内藏空间;

4 为第二内藏空间;

5 为牵引孔;

6 为第一铰接件;

7 为第二弧形凹槽结构;

8 为第二铰接件;

9 为第二弧形凸起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 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窥镜弯曲部,包括蛇骨本体;其中,所述蛇骨本体包括多个依次铰接的蛇骨关节;所述蛇骨关节的内腔中设置有铰接支撑件;所述铰接支撑件的两侧端连接所述蛇骨关节的内壁面,将所述内腔分为第一内藏空间和第二内藏空间;

所述铰接支撑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铰接件,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铰接件相匹配的第二铰接件;所述铰接支撑件上设置有轴向贯穿的多个牵引孔。

所述第一铰接件为第一弧形凸起结构;所述第二铰接件为与第一弧形凸起结构相匹配的第一弧形凹槽结构;

其中,一蛇骨关节的第一弧形凸起结构与另一蛇骨关节的第一弧形凹槽结构形成铰接结构。

所述牵引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铰接件、所述第二铰接件设置在两个所述牵引孔之间。

所述蛇骨关节的一端端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弧形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弧形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一弧形凸起结构同轴设置;

所述蛇骨关节的另一端端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弧形凹槽结构;所述第二弧形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结构同轴设置;

所述第二弧形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二弧形凹槽结构相匹配。

所述蛇骨本体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牵引孔内设置有牵引线;所述牵引线采用钢丝绳;所述铰接支撑件与所述蛇骨关节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铰接支撑件与所述蛇骨关节之间设置有过渡圆弧面;所述铰接支撑件的一侧面或两侧面设置有凹形圆弧面。所述蛇骨关节的两端面均为中心高,外沿低的斜面。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去除现有技术中蛇骨关节的内置连接线的牵引孔和连接线,本实用新型中牵引线既承担牵引线原有功能,还承担连接线的功能,减少了部件数量,增大了内藏空间;本实用新型中铰接件设置在两个牵引孔中间,既保证了形成牵引孔的壁厚,又充分利用该壁厚,将该壁厚设置成铰接装置,提供了蛇骨关节的强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布局合理,易于推广。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