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9321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中大尺寸液晶显示模组上,为了固定增光膜,通常会在增光膜上做凸耳结构,胶框上的对应位置会做出一个凹槽来固定凸耳,以使增光膜固定在胶框内,以免出现膜材移位等问题。但是增光膜上的光会传导到凸耳结构上,使得凸耳结构处容易聚光,当我们在使用产品时,在个别视角下可以看到此位置会特别明亮,类似漏光的现象,影响客户感受。尤其是现在的产品都朝着窄边框的方向发展,使用此液晶显示模组时,在正常的视角下也会出现非常明显的漏光现象,严重影响显示效果,使得产品品质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显示效果的液晶显示模组,从而提高产品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和胶框,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上下叠放后置于所述胶框内,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由下之上叠放于所述胶框内的反射片、导光板、下扩散片、增光膜和上扩散片,所述增光膜包括增光膜主体和由所述增光膜主体的相对两侧上分别向外突出形成的凸耳,所述胶框的边框上设有对应于所述凸耳的凹槽,所述增光膜上的凸耳固定在所述胶框的凹槽内,所述凸耳上紧邻所述增光膜主体侧边的位置设有长条形通孔,所述长条形通孔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对应于所述凸耳上的两侧边之间设有相等的间距X,所述间距X的范围为:1≤X≤3mm。

所述凸耳通过胶条粘固在所述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液晶显示模组,凸耳上的长条形通孔阻断了增光膜主体上的大部分光传导到凸耳上,使得凸耳处聚光减少,进而降低了漏光的出现,从而提高了液晶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提高了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模组中的背光模组分解图;

图2为增光膜安装在胶框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10和胶框20,显示面板、背光模组上下叠放后置于胶框内。背光模组10包括由下之上叠放于胶框内的反射片11、导光板12、下扩散片13、增光膜14和上扩散片15,增光膜14包括增光膜主体141和由增光膜主体141的相对两侧上分别向外突出形成的凸耳142。胶框20的边框上设有对应于凸耳142的凹槽21,增光膜14上的凸耳142固定在胶框的凹槽21内。本实施例中凸耳142通过胶条粘固在凹槽21内,优选为遮光胶条。

凸耳142上紧邻增光膜主体141侧边的位置设有长条形通孔143,长条形通孔143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对应于凸耳142上的两侧边之间设有相等的间距X,该间距X的范围为:1≤X≤3mm。这样既保证凸耳与增光膜主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又使得长条形通孔阻断了增光膜主体上的大部分光传导到凸耳上,使得凸耳处聚光减少,进而降低了漏光的出现,从而提高了液晶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提高了产品品质。另外,由于降低了漏光的出现,使得该液晶显示模组应用在手机上时,更容易实现手机的窄边框设计。长条形通孔的位置不能进入到增光膜主体上,以免影响到液晶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

以上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