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晃动装置及全景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9971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晃动装置及全景相机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相机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晃动装置及全景相机。



背景技术:

随着全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全景相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全景相机在使用时通常会与三脚架配套使用,使用三脚架插入全景相机的内部之后再进行固定,但现有的多目全景相机的重量都比较重,使得通过三脚架来固定全景相机的稳固性较差,导致装配好的全景相机出现晃动的概率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晃动装置及全景相机,能够有效提高通过三脚架来固定全景相机的稳固性,降低装配好的全景相机出现晃动的概率。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晃动装置,包括固定架、第一旋转支架、第二旋转支架、第一锁紧块和第二锁紧块,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旋转支架和所述第二旋转支架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且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支架和所述第二旋转支架之间;所述第一锁紧块面向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旋转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锁紧块面向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旋转支架转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固定架呈U形结构。

可选的,还包括:

第一弹性件,其一端与所述第一锁紧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架的第一侧壁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

第二弹性件,其一端与所述第二锁紧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架的第二侧壁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为拉簧或压簧。

可选的,所述第一锁紧块通过旋转轴与所述第一旋转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锁紧块通过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旋转支架转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锁紧块和所述第二锁紧块均呈人字形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锁紧块和所述第一旋转支架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二锁紧块和所述第二旋转支架之间具有夹角,使得所述第一锁紧块和所述第二锁紧块的下部开口的口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全景相机,包括外壳和固定在所述外壳上的多个摄像头,所述全景相机包括:

如第一方面提供的防晃动装置,所述防晃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外壳内。

可选的,还包括设置在外壳中的内管,所述防晃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内管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孔设置在第一旋转支架和第二旋转支架之间;且第一锁紧块与所述第一旋转支架转动连接,第二锁紧块与所述第二旋转支架转动连接,使得在三脚架的中轴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锁紧块和所述第二锁紧块接触并锁紧,如此,能够有效提高通过三脚架来固定全景相机的稳固性,降低装配好的全景相机出现晃动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晃动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晃动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全景相机和三脚架分离时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三脚架的中轴与防晃动装置连接的第一种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三脚架的中轴与防晃动装置连接的第二种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全景相机和三脚架连接时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全景相机和三脚架连接时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三脚架的中轴与防晃动装置连接的第三种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三脚架的中轴与防晃动装置连接的第四种结构图。

附图中有关标记如下:

1—防晃动装置,10—固定架,11—通孔,12—上第一侧壁,121—挂孔,13—第二侧壁,131—挂孔,14—底架,141—固定柱,142—固定柱,20—第一旋转支架,201—第一对旋转孔,21—第二旋转支架,211—第二对旋转孔,30—第一锁紧块,301—旋转轴,302—挂孔,31—第二锁紧块,311—旋转轴,312—挂孔,40—三脚架,41—中轴,50—全景相机,51—多个鱼眼镜头,52—底座,53—支撑架,54—内管,55—外壳,60—第一弹性件,601—挂钩,602—挂钩,61—第二弹性件,611—挂钩,612—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晃动装置及全景相机,能够有效提高通过三脚架来固定全景相机的稳固性,降低装配好的全景相机出现晃动的概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7所示,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晃动装置1,包括固定架10、第一旋转支架20、第二旋转支架21、第一锁紧块30和第二锁紧块31,固定架10上设置有通孔11;第一旋转支架20和第二旋转支架21固定在固定架10上,且通孔11设置在第一旋转支架20和第二旋转支架21之间;第一锁紧块30面向通孔11与第一旋转支架20转动连接,第二锁紧块31面向通孔11与第二旋转支架21转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由于通孔11设置在第一旋转支架20和第二旋转支架21之间,且第一锁紧块30与第一旋转支架20转动连接,第二锁紧块31与第二旋转支架21转动连接,进而可知通孔11也位于第一锁紧块30和第二锁紧块31之间,由于通孔11位于第一锁紧块30和第二锁紧块31之间,使得三脚架40的中轴41穿过通孔11后,使得中轴41分别与第一锁紧块30和第二锁紧块31接触并锁紧,从而能够更稳固的将全景相机50固定在三脚架40上。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架10可以包括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和底架14,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和底架14组成一个U型结构,使得固定架10呈U型结构;当然,固定架10还可以仅包括底架14。

在本申请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通孔11可以设置底架14的中间位置,使得中轴41穿过通孔11与第一锁紧块30和第二锁紧块31接触时,中轴41施加给所述防晃动装置的力更平衡,防止出现所述防晃动装置受力不均导致晃动的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锁紧块30和第二锁紧块31均呈人字形结构,使得第一锁紧块30和第二锁紧块31能够包裹住中轴41,如此,能够将中轴41更稳定的与全景相机50连接,降低装配好的全景相机出现晃动的概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锁紧块30和第二锁紧块31采用塑料或金属材质制成;第一旋转支架20和第二旋转支架21可以采用塑料或金属制成。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旋转支架20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对旋转孔201,第一对旋转孔201中设置有旋转轴301,旋转轴301与第一锁紧块30固接,使得第一锁紧块30通过旋转轴301与第一旋转支架20转动连接;当然,旋转轴301可以与第一锁紧块30一体成型。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旋转支架21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对旋转孔211,第二对旋转孔211中设置有旋转轴311,旋转轴311与第二锁紧块31固接,使得第二锁紧块31通过旋转轴311与第二旋转支架21转动连接;当然,旋转轴311可以与第二锁紧块31一体成型。

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晃动装置1还可以包括第一弹性件60,其一端与第一锁紧块30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侧壁12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使得中轴41分别与第一锁紧块30和第二锁紧块31接触并锁紧,可以通过限制第一锁紧块30向通孔11旋转的转动角度和限制第二锁紧块31向通孔11旋转的转动角度,例如可以是限制旋转轴301和旋转轴311的转动角度。在限制了旋转轴301和旋转轴311的转动角度之后,可以确保第一锁紧块30和第二锁紧块31抱紧中轴41之后,旋转轴301和旋转轴311无法再继续转动,如此,能够更稳定的将中轴41更与全景相机50连接,降低装配好的全景相机出现晃动的概率。

具体的,在限制旋转轴301和旋转轴311的转动角度时,可以通过在第一旋转支架20的相应位置设置凹槽或凸起来限定旋转轴301的转动角度;同理,也可以通过在第二旋转支架21的相应位置设置凹槽或凸起来限定旋转轴301的转动角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旋转轴301和旋转轴311设置为铰链,通过铰链自身的结构来限制第一锁紧块30向通孔11旋转的转动角度和限制第二锁紧块31向通孔11旋转的转动角度。

具体来讲,如图2所示,为了方便安装第一弹性件60,第一弹性件60前端设置有挂钩601,第一弹性件60的后端设置有挂钩602,以及在第一锁紧块30上设置有挂孔302和第一侧壁12的内壁上设置有挂孔121,其中,挂钩601穿入挂孔302中和挂钩602穿入挂孔121中,即可完成第一弹性件60的安装操作,使得第一弹性件60安装操作快速且简单。

具体的,如图4和图5所示,为了提高第一锁紧块30施加给中轴41的压力,以提高三脚架40与全景相机50连接的稳固性,选取合适长度的第一弹性件60,以控制第一弹性件60在自然不受力状态下时第一锁紧块30与第一旋转支架20具有夹角a。由于存在夹角a,使得第一锁紧块30和第二锁紧块31的下部开口增大,即使得第一锁紧块30和第二锁紧块31的下部开口的口径大于通孔11的直径,而中轴41的直径必然不大于通孔11的直径;如此,使得在所述下部开口增大的情况下,使得中轴41在通过通孔11之后更顺利的插入所述下部开口中;以及随着中轴41的上升,第一锁紧块30与中轴41接触开始受力,此时与第一锁紧块30连接的旋转轴311绕第一对旋转孔201开始旋转,使得第一弹性件60受力开始压缩,第一弹性件60在受力产生形变会产生弹力并会将该弹力施加给中轴41,使得中轴41与所述防晃动装置的连接强度提高,而所述防晃动装置是固定在全景相机50的,使得中轴41与全景相机50的连接强度也随之提高,从而能够有效提高通过三脚架40来固定全景相机50的稳固性,降低装配好的全景相机50出现晃动的概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防晃动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弹性件61,其一端与第二锁紧块31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架10的第二侧壁连接。

具体来讲,如图2所示,为了方便安装第二弹性件61,第二弹性件61前端设置有挂钩611,第二弹性件61的后端设置有挂钩612,以及在第二锁紧块31上设置有挂孔312和第二侧壁13的内壁上设置有挂孔131,其中,挂钩611穿入挂孔312中和挂钩612穿入挂孔131中,即可完成第二弹性件61的安装操作,使得第二弹性件61安装操作快速且简单。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60和第二弹性件61具体为压簧,且第一弹性件60与第一锁紧块30的上部连接,第二弹性件61与第二锁紧块31的上部连接。

由于第一锁紧块30和第二锁紧块31的内腔呈上小下大的倒漏斗形,且所述内腔上部的开口口径小于中轴41的直径,所述内腔下部的开口口径大于中轴41的直径;使得三脚架40的中轴41穿过通孔11后,中轴41顶端首先与第一锁紧块30和第二锁紧块31的内腔侧壁接触,以及在中轴41继续插入的过程中,迫使第一锁紧块30克服第一弹性件60的压力绕旋转轴301做顺时针旋转和迫使第二锁紧块31克服第二弹性件61的压力绕旋转轴311作逆时针旋转,使得第一锁紧块30和第二锁紧块31形成的内腔的上部开口逐渐变大,所述内腔的下部开口逐渐变小,且第一锁紧块30和第二锁紧块31为人字形结构,最终通过第一锁紧块30和第二锁紧块31的下端将中轴41夹紧。

具体的,如图4和图5所示,为了提高第二锁紧块31施加给中轴41的压力,以提高三脚架40与全景相机50连接的稳固性,选取合适长度的第二弹性件61,以控制第二弹性件61在自然不受力状态下时第二锁紧块31与第二旋转支架21具有夹角b。由于存在夹角b,使得第一锁紧块30和第二锁紧块31的下部开口增大,即使得第一锁紧块30和第二锁紧块30的下部开口的口径大于通孔11的直径,而中轴41的直径必然不大于通孔11的直径;如此,使得在所述下部开口增大的情况下,使得中轴41在通过通孔11之后更顺利的插入所述下部开口中;以及随着中轴41的上升,第二锁紧块31与中轴41接触开始受力,此时与第二锁紧块31连接的旋转轴311绕第一对旋转孔201开始旋转,使得第二弹性件61受力开始压缩,第二弹性件61在受力产生形变会产生弹力并会将该弹力施加给中轴41,使得中轴41与所述防晃动装置的连接强度提高,而所述防晃动装置是固定在全景相机50的,使得中轴41与全景相机50的连接强度也随之提高,从而能够有效提高通过三脚架40来固定全景相机50的稳固性,降低装配好的全景相机50出现晃动的概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同时存在夹角a和夹角b,使得第一锁紧块30和第二锁紧块31的下部开口进一步增大,如图4所示,会中轴41通过通孔11之后首先会与第一锁紧块30和第二锁紧块31的内壁接触,而不会使得中轴41与第一锁紧块30和第二锁紧块31的底部接触,使得施加给中轴41较小力即可使得中轴41继续上升,如此,通过设置夹角a和夹角b能够更方便中轴41插入到第一锁紧块30和第二锁紧块31之间的位置。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防晃动装置可以仅包括第一弹性件60或第二弹性件61,也可以同时包括第一弹性件60和第二弹性件61,在同时包括第一弹性件60和第二弹性件61时,在中轴41通过通孔11继续上升时,第一弹性件60和第二弹性件61会同时施加弹力给中轴41,如此,能够近一步提高中轴41与所述防晃动装置的连接强度,使得通过三脚架40来固定全景相机50的稳固性也得以进一步提高;其中,第一弹性件60和第二弹性件61均可以为弹簧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锁紧块30和第二锁紧块31在将中轴41锁死时的内径和中轴41的内径相同,因此,在中轴41通过通孔11上升到顶端使得第一锁紧块30和第二锁紧块31与中轴41平行时(具体如图5所示),第一弹性件60和第二弹性件61受力压缩后将中轴41抱死。由于采用的是第一锁紧块30和第二锁紧块31的两个锁紧块,且每个锁紧块均是人字形结构,使得中轴41在左右前后方向被紧紧的锁死,而且三脚架40设置在全景相机50的下部,使得三脚架40在全景相机50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其上下方向也被限制住,从而能够有效降低装配好的全景相机50出现晃动的概率。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固定架10仅包括底架14,且第一弹性件60和第二弹性件61为压簧,其中,第一弹性件60的一端与第一锁紧块30的下部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底架14上;第二弹性件61的一端与第二锁紧块31的下部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底架14上。

当然,还可以在底架14的左侧上表面上设置一个固定柱141,使得第一弹性件60的一端与第一锁紧块30的下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柱141固定连接,使得第一弹性件60与底架14所在的平面平行;同理,也还可以在底架14的右侧上表面上设置一个固定柱142,使得第二弹性件61的一端与第二锁紧块31的下部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柱142固定连接,使得第二弹性件61与底架14所在的平面平行;由于第一弹性件60和第二弹性件61均与底架14所在的平面平行,进而能够使得第一锁紧块30和第二锁紧块31的内腔呈上小下大的倒漏斗形。

同理,由于第一锁紧块30和第二锁紧块31的内腔呈上小下大的倒漏斗形,且所述内腔上部的开口口径小于中轴41的直径,所述内腔下部的开口口径大于中轴41的直径;使得三脚架40的中轴41穿过通孔11后,中轴41顶端首先与第一锁紧块30和第二锁紧块31的内腔侧壁接触(具体如图8所示),以及在中轴41继续插入的过程中,迫使第一锁紧块30克服第一弹性件60的拉力绕旋转轴301做顺时针旋转和迫使第二锁紧块31克服第二弹性件61的拉力绕旋转轴311作逆时针旋转,使得第一锁紧块30和第二锁紧块31形成的内腔的上部开口逐渐变大,所述内腔的下部开口逐渐变小,且第一锁紧块30和第二锁紧块31为人字形结构,最终通过第一锁紧块30和第二锁紧块31的下端将中轴41加紧,具体如图9所示。

本申请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全景相机50,如图6和图7所示,包括外壳55和固定在外壳55上的多个摄像头51,所述全景相机包括如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防晃动装置1,防晃动装置1固定在外壳55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摄像头51可以均为鱼眼镜头、广角镜头或普通摄像头等摄像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全景相机5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外壳55中的内管54,防晃动装置1设置在内管54的上方,其中,内管54的直径大于中轴41的直径,且内管54的直径与中轴41的直径之间的差值小于阈值,所述阈值具体为不大于15毫米(mm)的值,例如为3mm、5mm和8mm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内管54可以采用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例如可以采用塑料、铝制材料和钢制材料等制成。

具体的,由于内管54的直径与中轴41的直径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阈值,使得中轴41插入内管54之后,使得中轴41和内管54贴合的更紧密,降低中轴41在内管54中晃动的概率,使得装配好的全景相机50出现晃动的概率也随之降低。

具体的,参见图7,全景相机50还包括支撑架53,内管54固定在支撑架53和外壳55的底座52之间,用于固定住内管54,防止内管54出现倾斜的情况,而且防晃动装置1设置在支撑架53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孔设置在第一旋转支架和第二旋转支架之间;且第一锁紧块与所述第一旋转支架转动连接,第二锁紧块与所述第二旋转支架转动连接,使得在三脚架的中轴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锁紧块和所述第二锁紧块接触并锁紧,如此,能够有效提高通过三脚架来固定全景相机的稳固性,降低装配好的全景相机出现晃动的概率。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