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175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法要求大量印刷和高速印刷,因此,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要求高响应性。日本专利特开第2008-74714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在电荷输送层中使用具有高电荷迁移率的电荷输送材料以提高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响应性的技术。

如果电荷输送层用作表面层或最上层,则其进一步需要对于外部施加的电气和机械力的耐性。因此,日本专利第3492125号公报、以及日本专利特开第2006-53549号公报和第2011-26574号公报公开了使用包括由具有高机械强度的聚酯树脂或聚碳酸酯树脂制成的表面层的感光构件的技术。日本专利第3492125号公报公开了包括由具有亚环己基环的聚酯树脂制成的表面层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日本专利特开第2006-53549号公报公开了包括由包含二苯基醚二羧酸部分的聚酯树脂制成的表面层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日本专利特开第2011-26574号公报公开了使用具有特定的基于摩尔的组成的聚碳酸酯共聚物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任意的这些发明记载了:改善了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包括包含电荷输送材料和聚酯树脂的表面层。所述聚酯树脂具有由通式(i)表示的结构和由通式(ii)表示的结构:

其中在通式(i)中,x1表示二价基团。

其中在通式(ii)中,x2表示选自由单键、氧原子、二价亚烷基和二价亚环烷基组成的组的一种,和r11至r18各自表示氢原子或烷基。

所述由通式(i)表示的结构包括选自由式(i-1)表示的结构、式(i-2)表示的结构、式(i-3)表示的结构和式(i-4)表示的结构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结构:

所述由通式(ii)表示的结构包括由通式(ii-1)表示的结构:

其中在通式(ii-1)中,rx1和rx2各自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r'11、r'12、r'13和r'14各自表示氢原子或甲基,和n表示在11至18的范围内的整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能够可拆卸地安装至电子照相设备的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上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以及选自由充电装置、显影装置、转印装置和清洁装置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装置。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与所述装置被一体化支承。

另外,提供一种电子照相设备。所述设备包括上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充电装置、曝光装置、显影装置和转印装置。

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将参考附图从以下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说明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装配有处理盒的电子照相设备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电荷迁移率试验中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的电位变化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人的研究中,虽然以上引用的日本专利第3492125号公报以及日本专利特开第2006-53549号公报和第2011-26574号公报中公开的使用聚酯树脂或聚碳酸酯树脂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显示改善的耐久性,但其响应性没有达到近年来需要的水平。

因此,本发明提供同时具有高耐久性和高响应性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本发明还提供包括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包括包含电荷输送材料和聚酯树脂的表面层。所述聚酯树脂具有由通式(i)表示的结构和由通式(ii)表示的结构。由通式(i)表示的结构包括选自由式(i-1)表示的结构、式(i-2)表示的结构、式(i-3)表示的结构和式(i-4)表示的结构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结构。由通式(ii)表示的结构包括由通式(ii-1)表示的结构。

在通式(i)中,x1表示二价基团。二价基团的实例包括亚苯基、亚联苯基、亚萘基、亚烷基、亚环烷基、和具有由氧原子结合的两个对亚苯基的二价基团(-ph-o-ph-)。

在通式(ii)中,x2表示选自由单键、氧原子、二价亚烷基和二价亚环烷基组成的组的一种,和r11至r18各自表示氢原子或烷基。

在通式(ii-1)中,rx1和rx2各自表示氢原子、甲基或乙基,r'11、r'12、r'13和r'14各自表示氢原子或甲基,和n表示在11至18的范围内的整数。

本发明推测电荷迁移率通过将上述聚酯树脂用于包含电荷输送材料的表面层中而提高的原因如下。

通常用作在包含电荷输送材料的表面层中的粘结剂树脂的聚酯树脂具有芳香环。由于芳香环趋于堆叠,使得阻碍电荷输送材料进入树脂分子之间。因而,电荷输送材料很可能不均匀地分布在表面层中,因此,电荷迁移率降低。

另一方面,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聚酯树脂包含具有12元以上的脂族环(当通式(ii-1)中n=11时,脂族环是12元环)的双酚部分。该脂族环结构非常庞大,因此会阻碍聚酯树脂分子堆叠,由此使电荷输送材料存在于树脂分子之间。因此,电荷输送材料可以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表面层。与由通式(ii-1)表示的结构一起,聚酯树脂进一步包含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结构:各自为能够与衍生由通式(ii)表示的结构的双酚化合物反应以合成聚酯材料的二羧酸化合物(衍生由通式(i)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的由式(i-1)表示的结构、由式(i-2)表示的结构、由式(i-3)表示的结构和由式(i-4)表示的结构。这些结构协同地提高电荷迁移率和耐久性。

由通式(ii-1)表示的结构的实例包括:

由通式(ii)表示的结构可以具有12元环,即,其中n=11的由通式(ii-1)表示的结构。这是因为12元环具有最稳定的构象。特别是,通式(ii)的由式(ii-1-1)和(ii-1-2)表示的结构是有利的。由式(ii-1-1)表示的结构是进一步更有利的。

期望地,在聚酯树脂中,由式(i-1)表示的结构、由式(i-2)表示的结构、由式(i-3)表示的结构和由式(i-4)表示的结构的总摩尔数与由通式(i)表示的结构的总摩尔数的比例是30摩尔%以上。

期望地,在聚酯树脂中,由通式(ii-1)表示的结构的摩尔数与由通式(ii)表示的结构的总摩尔数的比例是10摩尔%以上,更期望地在10摩尔%至70摩尔%的范围内。当通式(ii-1)的结构占有通式(ii)的结构的10摩尔%以上时,电荷输送材料可以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表面层。

由通式(ii)表示的结构可以进一步包括由通式(ii-2)表示的结构:

其中在通式(ii-2)中,r'11、r'12、r'13和r'14各自表示氢原子或甲基。

此类聚酯树脂进一步提高耐久性。使用这些结构形成的共聚物可以是任意形式,例如,嵌段共聚物、无规共聚物或交替共聚物。

期望地,考虑到电荷迁移率和耐久性二者,在聚酯树脂中,由通式(ii-1)表示的结构占有由通式(ii)表示的结构的总摩尔数的30摩尔%至50摩尔%,并且由通式(ii-2)表示的结构占有由通式(ii)表示的结构的总摩尔数的50摩尔%至70摩尔%。

由通式(ii-2)表示的结构的实例包括:

由式(ii-2-1)和(ii-2-3)表示的结构是更有利的。

由通式(i)表示的结构可以进一步包括由式(i-5)表示的结构:

由通式(ii)表示的结构可以进一步包括由任意的式(ii-3)至(ii-8)表示的结构:

使用上述结构形成的共聚物可以是任意形式,例如,嵌段共聚物、无规共聚物或交替共聚物。可以将具有上述结构的聚酯树脂中的一些混合。

表面层可以进一步包含任意其它树脂作为粘结剂树脂。此类树脂包括聚碳酸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酯树脂、聚砜树脂和聚苯乙烯树脂。可以使这些树脂中的一些混合或共聚。如果使用除了所述聚酯树脂以外的任意的这些树脂,则期望的是,上述聚酯树脂的质量与粘结剂树脂的总质量的比例为50质量%以上。

聚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在60,000至200,000的范围内,例如在80,000至150,000的范围内。该重均分子量是指通过日本专利特开第2007-79555号公报中公开的方法测量的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包括包含电荷输送材料的表面层。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支承构件和感光层。感光层可以是:(1)多层型感光层;或(2)单层型感光层。(1)多层型感光层包括包含电荷产生材料的电荷产生层,和包含电荷输送材料的电荷输送层。(2)单层型感光层是一起包含电荷产生材料和电荷输送材料的感光层。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使用(1)多层型感光层的情况下,包含电荷输送材料的表面层用作电荷输送层。在使用(2)单层型感光层的情况下,包含电荷输送材料的表面层用作感光层。现在将描述这些层。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可以通过将后述为了形成其各层而制备的各涂布液以期望的顺序涂布,并且干燥涂膜来生产。涂布液可以通过浸渍法(浸涂法)、喷涂法、帘式涂布法或旋涂法来涂布。从效率性和生产性的观点,浸渍法是有利的。

支承构件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可以包括支承构件。期望地,支承构件是导电性的。导电性支承构件可以由如铝、铁、镍、铜或金等金属,或其合金制成。可选择地,由例如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或玻璃制成的绝缘性支承构件可以覆盖有由例如铝、铬、银或金制成的金属薄膜,由例如氧化铟、氧化锡或氧化锌制成的导电性金属氧化物薄膜,或包含银纳米线的导电性墨的薄层。

支承构件可以通过如阳极氧化等电化学操作,或湿式珩磨,喷砂或切割来进行表面处理以改善电气特性并且抑制干涉条纹的发生。

支承构件可以是圆筒状、带状或膜状等形式。

导电层

导电层可以设置在支承构件上。导电层的平均厚度可以在0.2μm至40μm的范围内,例如1μm至35μm、或5μm至30μm。

导电层可以包含金属氧化物颗粒和粘结剂树脂。金属氧化物颗粒的金属氧化物的实例包括氧化锌、铅白、氧化铝、氧化铟、氧化硅、氧化锆、氧化锡、氧化钛、氧化镁、氧化锑、氧化铋、锡掺杂的氧化铟、和锑或钽掺杂的氧化锡或氧化锆,氧化锌、氧化钛或氧化锡的颗粒是有利的。从防止作为黑点的起因的导电路径的局部形成的观点,金属氧化物颗粒的数均粒径可以在30nm至450nm的范围内,例如在30nm至250nm的范围内。

粘结剂树脂可以是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丙烯酸系树脂、硅酮树脂、环氧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酚醛树脂或醇酸树脂。

导电层可以通过将导电层制备用涂布液涂布在支承构件上来形成。导电层用涂布液除了金属氧化物颗粒和粘结剂树脂以外,可以包含溶剂。该溶剂可以是醇系溶剂、亚砜系溶剂、酮系溶剂、醚系溶剂、酯系溶剂或芳香族烃。金属氧化物颗粒通过使用例如油漆搅拌器、砂磨机、球磨机或液体碰撞型高速分散机分散在涂布液中。金属氧化物颗粒可以使用硅烷偶联剂等来表面处理以致高度分散。另外,金属氧化物颗粒可以掺杂有其它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以调节导电层的电阻。

底涂层

底涂层可以设置在支承构件或导电层上。底涂层用作阻挡物并且提高粘接性。底涂层的平均厚度可以在0.05μm至40μm的范围内,例如0.05μm至7μm、或0.1μm至2μm。

对于防止由电荷产生层产生的电荷滞留在此,有利的是底涂层包含电子输送材料和粘结剂树脂。此类底涂层使由电荷产生层产生的电荷的电子输送至支承构件。因此,即使电荷输送能力提高,也可以抑制在电荷产生过程中的电荷的失活和捕获的增加。因而,改善了在开始时和在重复使用期间的电气特性。

电子输送材料的实例包括醌化合物、酰亚胺化合物、苯并咪唑化合物、亚环戊二烯(cyclopentadienylidene)化合物、芴酮化合物、呫吨酮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氰基乙烯基系化合物、萘酰亚胺化合物、和苝酰亚胺化合物。电子输送材料可以具有例如羟基、硫醇基、氨基、羧基或甲氧基等聚合性官能团。

粘结剂树脂的实例包括聚丙烯酸系树脂、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酰胺酸树脂、聚氨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和环氧树脂。可选择地,粘结剂树脂可以是具有交联结构的聚合物,所述交联结构通过将如缩醛树脂或醇酸树脂等具有聚合性官能团的热塑性树脂与如异氰酸酯化合物等具有聚合性官能团的单体热聚合(固化)来形成。

底涂层可以通过涂布包含粘结剂树脂的底涂层形成用涂布液,并且干燥涂膜来形成。

感光层

(1)多层型感光层

如果感光层具有多层结构,则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包括包含电荷产生材料的电荷产生层,以及包含电荷输送材料和含有由通式(i)表示的结构和由通式(ii)表示的结构的聚酯树脂的电荷输送层。

(1-1)电荷产生层

电荷产生层的平均厚度可以在0.05μm至5μm的范围内,例如0.05μm至1μm、或0.1μm至0.3μm。

电荷产生材料的实例包括偶氮颜料、苝颜料、蒽醌衍生物、蒽嵌蒽醌衍生物、二苯并芘醌衍生物、皮蒽酮衍生物、蒽酮紫衍生物、异蒽酮紫衍生物、靛蓝衍生物、硫靛衍生物、酞菁颜料和二苯并咪唑衍生物。其中,偶氮颜料和酞菁颜料是有利的。有利的酞菁颜料包括氧钛酞菁、氯镓酞菁、和羟基镓酞菁。

电荷产生层也包含粘结剂树脂。粘结剂树脂的实例包括如苯乙烯、乙酸乙烯酯、氯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偏二氟乙烯、和三氟乙烯等乙烯基化合物的聚合物或共聚物;以及聚乙烯醇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聚砜树脂、聚苯醚树脂、聚氨酯树脂、纤维素树脂、酚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硅酮树脂和环氧树脂。其中,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是有利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是特别有利的。

电荷产生层中的电荷产生材料的含量相对于电荷产生层的总质量期望地在30质量%至90质量%的范围内,例如在50质量%至80质量%的范围内。

在电荷产生层中,电荷产生材料与粘结剂树脂的质量比(电荷产生材料的质量/粘结剂树脂的质量)可以在10/1至1/10的范围内,例如5/1至1/5。

电荷产生层可以通过涂布通过将电荷产生材料和粘结剂树脂与溶剂混合制备的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并且干燥涂膜来形成。用于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的溶剂可以是醇系溶剂、亚砜系溶剂、酮系溶剂、醚系溶剂、酯系溶剂或芳香族烃。

(1-2)电荷输送层

电荷输送层的厚度可以在5μm至50μm的范围内,例如在10μm至35μm的范围内。

电荷输送层中的电荷输送材料的实例包括多环芳香族化合物、杂环化合物、腙化合物、苯乙烯基化合物、烯胺类、联苯胺化合物、三芳基胺化合物和三苯基胺。可选择地,电荷输送材料可以是在主链或侧链中具有源自这些化合物的基团的聚合物。就重复使用期间的电位稳定性而言,三芳基胺化合物和联苯胺化合物是有利的。可以组合使用多种电荷输送材料。以下是示例性的电荷输送材料。

用于电荷输送层的粘结剂树脂可以是聚酯、丙烯酸系树脂、苯氧基树脂、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砜、多芳基化物(polyarylate)、偏二氯乙烯、和丙烯腈共聚物。其中,聚碳酸酯和多芳基化物是有利的。

电荷输送层中的电荷输送材料的含量相对于电荷输送层的总质量期望地在20质量%至80质量%的范围内,例如在30质量%至60质量%的范围内。

电荷输送层可以通过涂布通过将电荷输送材料和粘结剂树脂溶解在溶剂中制备的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并且干燥涂膜来形成。用于电荷输送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溶剂可以是醇系溶剂、亚砜系溶剂、酮系溶剂、醚系溶剂、酯系溶剂或芳香族烃。

(2)单层型感光层

如果感光层具有单层结构,则感光层包含电荷产生材料,电荷输送材料,和含有由通式(i)表示的结构和由通式(ii)表示的结构的聚酯树脂。感光层可以通过涂布通过将电荷产生材料、电荷输送材料和粘结剂树脂溶解在溶剂中制备的感光层用涂布液,并且干燥涂膜来形成。电荷输送材料和粘结剂树脂可以选自与"(1)多层型感光层"中引用的相同的材料当中。

保护层

表面层可以覆盖有保护层,只要可以产生本发明中期望的有利效果即可。保护层可以包含导电性颗粒或电荷输送材料、和粘结剂树脂。保护层可以进一步包含例如润滑剂等添加剂。保护层中的粘结剂树脂可以具有导电性或电荷输送能力。在该情况下,不需要向保护层中添加导电性颗粒或电荷输送材料。保护层中的粘结剂树脂可以是热塑性的,或者可以是通过热、光或辐射(例如,电子束)而固化的树脂。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至电子照相设备并且包括上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以及选自由充电装置、显影装置、转印装置和清洁装置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装置。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这些装置被一体化支承。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电子照相设备包括上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充电装置、曝光装置、显影装置和转印装置。

图1是装配有包括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的电子照相设备的结构的示意图。

将该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在预定的圆周速度下沿由箭头表示的方向围绕轴2驱动旋转。驱动旋转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周面)通过充电装置3(如充电辊等一次充电装置)均匀地带电至预定的正或负电位。然后,该表面或周面进行来自如狭缝曝光或激光束扫描曝光装置等曝光装置(未示出)的曝光(图像曝光)4。因而,对应于期望图像的静电潜像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上一个接一个地形成。

然后将在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使用包含于显影装置5的显影剂中的调色剂显影为调色剂图像。接着,将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从如转印辊等转印装置6一个接一个地转印至如纸张等转印介质p。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可以首先转印至中间转印介质,然后转印至如纸张等转印介质。将转印介质p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旋转同步地从转印介质供给器(未示出)供给至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与转印装置6之间的抵接部。

将已经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转印介质p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分离并且导入其中使调色剂图像定影的定影装置8,由此作为图像形成制品(打印材料或复印物)排出。

将转印有调色剂图像之后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的表面用如清洁刮板等清洁装置清洁,从而从其除去转印后残留的显影剂(调色剂)。接着,将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使用曝光装置(未示出)进行预曝光(未示出),从而在再用于形成图像之前除去静电。然而,如果充电装置3是例如如图1中示出的充电辊等接触充电型的充电装置,则预曝光不是必需的。

包括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充电装置3、显影装置5、转印装置6和清洁装置的电子照相设备的一些组件可以在单一的容器中组合为一体化的处理盒。处理盒可以可拆卸地安装至如复印机或激光束打印机等电子照相设备。在图1中示出的实施方案中,将电子照相感光构件1、充电装置3、显影装置5和清洁装置一体化为盒。该盒通过如电子照相设备主体的导轨等引导件10导向,因而用作电子照相设备中的可拆卸的处理盒9。

实施例

将参考实施例和比较例详细地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主旨。然而,该主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在以下实施例中,"份"以质量为基准,除非另有说明。

聚酯树脂的合成

合成例1:聚酯树脂a的合成

通过将42.2g二羧酸卤化物溶解在二氯甲烷中来制备酰基卤溶液。该二羧酸卤化物由下式表示:

另外,通过将50.4g二醇溶解在氢氧化钠的10%水溶液中并且在作为聚合催化剂而添加的三丁基苄基氯化铵的存在下搅拌该溶液来制备二醇化合物溶液。该二醇由下式表示:

然后,将酰基卤溶液在搅拌下添加至二醇化合物溶液中以开始聚合。在保持在25℃以下的反应温度下并且在搅拌下进行聚合3小时。在聚合反应期间,添加对叔丁基苯酚作为聚合调节剂。然后,添加乙酸以终止聚合反应,并且将反应溶液使用水重复地洗涤直至水相转变为中性。洗涤之后,将二氯甲烷相滴至甲醇中以使聚合产物沉淀。将聚合产物真空干燥,从而获得65.8g聚酯树脂a。所得聚酯树脂a具有由式(i-2)表示的结构和由式(ii-1-1)表示的结构。聚酯树脂a的重均分子量为120,000。

合成例2至26

以与合成例1相同的方式来合成表1中示出的聚酯树脂b至z。

表1

聚酯树脂的合成例

在表1中,各树脂的重均分子量是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mw)。

聚酯树脂中的各结构的比例或百分比可以通过传统分析方法来求得。相对于表面层中的树脂的总质量的聚酯树脂的比例也可以通过传统分析方法来求得。以下将描述示例性分析方法。

首先,将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层溶解在溶剂中。接着,将表面层的各组分通过可以分离并收集各组分的体积排除色谱、高性能液相色谱或任意其它设备来分离并收集。将由此分离并收集的聚酯树脂进行核磁共振分析和质谱分析以计算各结构的重复数和摩尔百分比。

可选择地,聚酯树脂可以例如在碱的存在下水解为羧酸部分和双酚部分。将由此获得的双酚部分进行核磁共振分析和质谱分析以计算该结构的重复数和摩尔百分比。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制备

实施例1

长度为260.5mm且直径为30mm的铝(铝合金,jisa3003)筒用作支承构件(导电性支承构件)。

然后,将214份缺氧型氧化锡覆盖的氧化钛颗粒(金属氧化物颗粒)、132份酚醛树脂(产品名:plyophenj-325,dic制造,树脂固成分:60质量%)和98份1-甲氧基-2-丙醇添加至包含450份直径为0.8mm的玻璃珠的砂磨机中,并且在冷却水设定至18℃的情况下在2000rpm的旋转速度下彼此分散4.5小时,从而获得分散液。在将该材料分散之后,通过筛子(开口:150μm)从分散液中除去玻璃珠。将硅酮树脂颗粒(产品名:tospearl120,momentiveperformancematerials制造,平均粒径:2μm)以相对于已经除去了玻璃珠的分散液中的金属氧化物颗粒和粘结剂树脂的总质量为10质量%的比例添加至分散液(已经除去了玻璃珠)中。另外,将硅油(产品号:sh28pa,dowcorningtoray制造)作为流平剂以相对于分散液中的金属氧化物颗粒和粘结剂树脂的总质量为0.01质量%的比例添加至分散液中,并且搅拌该混合物,从而获得导电层形成用涂布液。将该涂布液通过浸渍法涂布至支承构件的表面上。将所得涂膜在150℃下干燥和硬化30分钟,从而获得30μm厚的导电层。

接着,将15份n-甲氧基甲基化6-尼龙树脂(产品名:tresinef-30t,nagasechemtex生产)和5份共聚尼龙树脂(产品名:amilancm8000,toray制造)溶解在220份甲醇和110份1-丁醇的混合溶剂中,从而获得底涂层形成用涂布液。将该涂布液通过浸渍法涂布至导电层的表面。将所得涂膜在100℃下干燥10分钟,从而获得0.65μm厚的底涂层。

下一步,将2份聚乙烯醇缩丁醛(产品名:s-lecbx-1,sekisuichemical制造)溶解在100份环己酮中。向所得溶液中添加4份羟基镓酞菁晶体(电荷产生材料),所述羟基镓酞菁晶体的cukαx射线衍射光谱在布拉格角2θ为7.4°±0.2°和28.1°±0.2°处具有峰。将该混合物在具有直径为1mm的玻璃珠的砂磨机中在23±3℃下进行分散1小时。在该分散之后,将100份乙酸乙酯添加至分散液中,从而获得电荷产生层形成用涂布液。将所得涂布液通过浸渍法涂布至底涂层上。将所得涂膜在90℃下干燥10分钟,从而获得0.20μm厚的电荷产生层。

接着,将9份由式(ctm-1)表示的化合物(电荷输送材料)和合成例1中合成的10份聚酯树脂a溶解在33份二甲氧基甲烷和49份环戊酮的混合溶剂中,从而获得电荷输送层形成用涂布液。

将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通过浸渍法涂布至电荷产生层的表面。将所得涂膜在130℃下干燥30分钟,从而获得20μm厚的电荷输送层(表面层)。

因而,制得依序包括支承构件、导电层、底涂层、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如下所述来评价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实施例2至21

除了将聚酯树脂和电荷输送材料如表2中所示来代替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来制备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样品。

实施例22

除了将聚酯树脂用聚酯树脂a和pc-a(质量比:7:3)的混合物来代替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来制备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pc-a是具有由下式表示的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mw=55,000):

实施例23至29

除了将聚酯树脂和电荷输送材料如表2中所示来代替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来制备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样品。

比较例1至3

除了将聚酯树脂如表2中所示来代替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来生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样品。

比较例4

将用于实施例1的聚酯树脂用聚酯树脂y来代替。然而,该树脂不溶解。

比较例5

除了将聚酯树脂如表2中所示来代替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来生产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样品。

比较例6

除了将电荷输送层中的聚酯树脂用pc-b来代替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来制备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pc-b是具有由下式表示的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mw=45,000):

比较例7

除了将电荷输送层中的聚酯树脂用pc-c来代替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来制备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pc-c是通过以50:50的摩尔比合成由下式表示的两个结构制备的聚碳酸酯树脂(mw=52,000):

比较例8至14

除了将聚酯树脂和电荷输送材料如表2中所示来代替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来制备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样品。

比较例15

以与以上引用的日本专利特开第2011-26574号公报(第[0154]段)的实施例5相同的方式来生产聚碳酸酯树脂,并且除了将聚酯树脂用该聚碳酸酯树脂来代替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来制备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评价

电荷迁移率

用使用弯曲的nesa玻璃的直流电压施加型(voltagedirectapplicationtype)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测量设备来测量电荷迁移率。

更具体地,将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与nesa玻璃紧密地接触。然后,将电压施加至nesa玻璃以使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带电至预定的表面电位(vd:-700v)。在带电保持0.5秒之后,关闭施加至nesa玻璃的电压,并且使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进行直接曝光。控制曝光量以致曝光后0.1秒的表面电位(vl)将为-500v。

图2是该试验中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处的电位变化的图。曝光之后即刻电位线性变化的时间从图2中示出的图中计算出并且定义为电荷输送时间t。使用电荷输送时间t、电荷输送层的厚度d和测量开始时设定的表面电位vd,由等式μ=d2/(vd·t)计算电荷迁移率μ(cm2/vs)。

耐久性

对于耐久性试验,使用改造自hewlett-packardcolorlaserjet4700的试验设备(每分钟打印40张)。将各样品在温度为15℃和湿度为10%rh的环境下试验。在以其中在每次输出一张打印的纸张时停止打印的间歇模式在5,000张a4普通纸上打印图像图案之后,测量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中央部的表面的电荷输送层的厚度相对于初始厚度的减少量。对于该测量,使用由fischer制造的具有涡流探针eaw3.3的厚度计fischermms。对于评价,将输出5,000张图像后获得的电荷输送层的厚度的减少量换算为1,000张的减少量。

实施例1至29和比较例1至14的试验结果

表2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制备条件和试验结果

比较例15的试验结果

电荷迁移率是2.6×10-6cm2/vs,和厚度的减少量是0.45μm。

虽然本发明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方案来描述,但要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符合最广泛的解释以涵盖全部此类修改和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