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94610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主要关于一种显示装置,尤指一种具有显示驱动器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的液晶显示装置已广泛地应用于各式的屏幕中。然而,近年来开发出具有各式形状的显示面板或是曲面显示面板,以应用于不同的用途。

然而,由于显示面板的边缘或是表面可具有弯曲的区段导致了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成本增加,且降低了液晶显示装置的良率。

然而,虽然目前的液晶显示装置符合了其使用的目的,但尚未满足许多其他方面的要求。因此,需要提供液晶显示装置的改进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面板以及多个显示驱动器。显示面板具有一显示面,且显示面具有一第一边缘区以及相对于第一边缘区的一第二边缘区。显示驱动器设置于第一边缘区,且电性连接于显示面板。显示驱动器中的一第一显示驱动器相邻于显示驱动器中的一第二显示驱动器,且显示驱动器中的一第三显示驱动器相邻于第二显示驱动器。

第一边缘区具有一第一区段,邻近于第一显示驱动器以及第二显示驱动器之间的区域,且第一区段为一弯曲区段。第一显示驱动器与第二显示驱动器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显示驱动器与第三显示驱动器之间的距离。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第六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第六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第七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第八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中元件标号说明如下:

显示装置1

显示面板10

基板11

显示面111

背面112

显示层12

像素121

显示驱动器20、20a、20b、20c、20d、20e、20f

软性电路板21

驱动芯片22、24

侧边23

主电路板30

传输线40

光源50

转接器60

排线70、70a、70b

连接电路板80、80a、80b

排列方向d1、d2

第一方向d3

第二方向d4

第三方向d5

第四方向d6

第一边缘区e1

第二边缘区e2

顶点p1

反曲点p2

区段s1、s2、s3、s4、s5

导线w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说明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是例子,用来实施本发明的不同特征。以下特定例子所描述的元件和排列方式,仅用来精简的表达本发明,其仅作为例子,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例如,第一特征在一第二特征上或上方的结构的描述包括了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直接接触,或是以另一特征设置于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以致于第一和第二特征并不是直接接触。

此外,本说明书于不同的例子中沿用了相同的元件标号及/或文字。前述的沿用仅为了简化以及明确,并不表示于不同的实施例以及设定之间必定有关联。

于此使用的空间上相关的词汇,例如上方或下方等,仅用以简易描述附图上的一元件或一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特征的关系。除了附图上描述的方位外,包括于不同的方位使用或是操作的装置。附图中的形状、尺寸、厚度、以及倾斜的角度可能为了清楚说明的目的而未依照比例绘制或是被简化,仅提供说明之用。

图1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显示装置1包括一显示面板10以及多个显示驱动器20。显示面板10用以显示一影像。显示面板10可为一液晶显示面板(lcdpanel)或是一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oledpanel),但不以此为限。显示面板10可为不规则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形状,但不以此为限。于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为不规则形。显示面板10可应用于车辆中,作为车辆的仪表板。

于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包括一基板11以及一显示层12。基板11可为一透明的。于一些实施例中,基板11可为玻璃基板或是塑胶基板,但不以此为限。显示层12用以显示一影像。显示层12设置于基板11上。于本实施例中,显示层12覆盖于基板11的一显示面111的中央区域,但未覆盖或完全显示面111的边缘。显示层12可包括多个像素121(pixel)。像素121以阵列的方式排列。

显示驱动器20设置于显示面111的边缘。显示驱动器20电性连接于显示面板10。于本实施例中,显示驱动器20更包括多个导线w1,连接于显示层12的每一像素121。显示驱动器20用以传输显示信号于像素121。

显示驱动器20可包括一软性软性电路板21以及一驱动芯片22。于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驱动器20可为薄膜覆晶封装(chiponfilm,cof),其中软性电路板21可为一可挠性电路板。驱动芯片22设置于软性电路板21上,并且软性电路板21与显示面板10接合,用以传输显示信号于像素121。于一些实施例中,导线w1可为薄膜覆晶封装的接脚(pin)。于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驱动器20可为,薄膜覆晶封装(chiponglass,cog),驱动芯片22直接设置于显示面板10的边缘上,且与软性电路板21和显示层12电性连接。

于本实施例中,显示面111可具有一第一边缘区e1以及相对于第一边缘区e1的一第二边缘区e2。第一边缘区e1与第二边缘区e2为显示面111的两相对边缘区,第一边缘区e1与第二边缘区e2之间为显示层12。显示驱动器20可设置于或结合(bonding)于第一边缘区e1及/或第二边缘区e2。于本实施例中,显示驱动器20可设置于第一边缘区e1。此外,显示驱动器20可不设置于第二边缘区e2,可避免因第二边缘区e2的空间太小而难以设置显示驱动器20的情况。

于本实施例中,显示驱动器20具有六个。然而,依据像素121的数目,显示驱动器20的数目可为三个、四个、或七个以上,但不以此为限。

如图1所示,于一第一边缘区e1上依序排列了显示驱动器20d、20a、20b、20c、20e、20f。换句话说,显示驱动器20a相邻于显示驱动器20b以及显示驱动器20d。显示驱动器20b相邻于显示驱动器20c。显示驱动器20e相邻于显示驱动器20c以及显示驱动器20f。

于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驱动器20以相同之间隔距离排列。然而,如图1所示,由于显示面板10的边缘具有许多弯曲的区段,若显示驱动器20设置于曲率较大的区段内时,则可能造成显示驱动器20难以固定于弯曲区段,或是于制作显示装置1的过程中由基板11上剥落。因此,于本实施例中可借由调整显示驱动器20的位置以使显示驱动器20避开显示面板10的弯曲区段或是设置于弯曲区段中曲率较小的位置。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边缘区e1具有一区段s1位于显示驱动器20a以及显示驱动器20b之间。区段s1为一弯曲区段。第一边缘区e1具有一区段s2,位于显示驱动器20b以及显示驱动器20c之间。区段s1的曲率大于区段s2的曲率。于一些实施例中,区段s2可为一线性区段。

第一边缘区e1更具有一区段s3,位于显示驱动器20a以及显示驱动器20d之间。区段s1的曲率大于区段s3的曲率。于一些实施例中,区段s3可为一线性区段。

因此,如图1所示,借由将显示驱动器20a以及显示驱动器20b的位置分别朝向显示驱动器20c以及显示驱动器20d调整,借以使显示驱动器20a以及显示驱动器20b避开区段s1,显示驱动器20a以及显示驱动器20b可位于第一边缘区e1中曲率较小的区段上。

于本实施例中,显示驱动器20a与显示驱动器20b之间的距离大于显示驱动器20b与显示驱动器20c之间的距离。显示驱动器20a与显示驱动器20b之间的距离大于显示驱动器20a与显示驱动器20d之间的距离。于本实施例中,上述距离定应为两相邻的显示驱动器20的两相邻边之间的距离。

此外,第一边缘区e1更具有一区段s4,邻近于显示驱动器20c以及显示驱动器20e之间的区域。第一边缘区e1更具有一区段s5,邻近于显示驱动器20e以及显示驱动器20f之间的区域。区段s4以及区段s5可为线性区段。因此,显示驱动器20c、显示驱动器20e、以及显示驱动器20f的位置不需调整。

于一些实施例中,区段s1的曲率可大于区段s4及区段s5的曲率。区段s2及/或区段s3的曲率可大于或等于区段s4及/或区段s5的曲率。

于本实施例中,显示驱动器20c与显示驱动器20e之间的距离可等于或大致等于显示驱动器20e与显示驱动器20f之间的距离。此外,显示驱动器20a与显示驱动器20b之间的距离可大于显示驱动器20c与显示驱动器20e之间的距离。显示驱动器20b与显示驱动器20c之间的距离可大于显示驱动器20c与显示驱动器20e之间的距离。

于本实施例中,由于区段s1的曲率大于区段s2、区段s3、区段s4、及/或区段s5的曲率。因此,显示驱动器20a或显示驱动器20b的导线w1的数目可小于显示驱动器20c、显示驱动器20d、显示驱动器20e或显示驱动器20f的导线w1的数目。借由显示驱动器20a及/或显示驱动器20b的导线w1的数目较少,可减少导线w1设置于曲率较大的显示面板10的区段的数目,进而可减少因导线w1设置于曲率较大的区段所导致显示信号不良的几率。

于本实施例中,多个显示驱动器20可为多个数据驱动器以及多个扫描驱动器。数据驱动器以及扫描驱动器沿第一边缘区e1交错排列。举例而言,显示驱动器20d、显示驱动器20b、以及显示驱动器20e为数据驱动器。显示驱动器20a、显示驱动器20c、以及显示驱动器20f为扫描驱动器。

于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驱动器20d、显示驱动器20b、以及显示驱动器20e为扫描驱动器。显示驱动器20a、显示驱动器20c、以及显示驱动器20f为数据驱动器。

于一些实施例中,两相邻数据驱动器之间具有至少二个扫描驱动器。举例而言,显示驱动器20d、显示驱动器20c、以及显示驱动器20e可为数据驱动器。显示驱动器20a、显示驱动器20b、以及显示驱动器20f可为扫描驱动器。

于一些实施例中,两相邻的扫描驱动器之间具有至少二个数据驱动器。举例而言,显示驱动器20d、显示驱动器20c、以及显示驱动器20e可为扫描驱动器。显示驱动器20a、显示驱动器20b、以及显示驱动器20f可为数据驱动器。

图2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软性电路板21的一端可固定于基板11的显示面111。软性电路板21可经由弯折以使软性电路板21的另一端设置于基板11的一背面112。换句话说,基板11位于软性电路板21的两端之间。

于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为曲面显示面板。为了能让显示驱动器20能良好地固定于显示面板10。因此,显示驱动器20可选择设置于显示面板10的平面区段。

如图2所示,显示驱动器20a、显示驱动器20b、显示驱动器20c、显示驱动器20d、显示驱动器20e、以及显示驱动器20f可设置于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111的不同的平面区段或大致为平面的区段上。于本实施例中,显示驱动器20b可大致位于显示面111的一顶点p1上。第一显示区段以及显示驱动器20c可大致位于显示面111的一反曲点p2上。

图3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的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图。显示驱动器20设置于第一边缘区e1以及第二边缘区e2。排列于第一边缘区e1的显示驱动器20的数目可相同或不同于排列于第二边缘区e2的显示驱动器20。

于一些实施例中,位于第一边缘区e1的显示驱动器20以及位于第二边缘区e2的显示驱动器20可依据设计而有不同的排列。

如图3所示,举例而言,显示驱动器20d、显示驱动器20e、以及显示驱动器20f排列于第一边缘区e1。显示驱动器20a、显示驱动器20b、以及显示驱动器20c排列于第二边缘区e2。

于垂直于排列方向d1的一排列方向d2上,显示驱动器20可选择性地设置于第一边缘区e1或是第二边缘区e2。举例而言,显示驱动器20b可于排列方向d2上排列于第一边缘区e1或是第二边缘区e2。于本实施例中,若于排列方向d2上,第一边缘区e1的区段s1的曲率大于第二边缘区e2的区段s2的曲率,则显示驱动器20b选择设置于第二边缘区e2。

于本实施例中,每一行的像素121沿排列方向d1排列。显示驱动器20的侧边23与排列方向d1之间可具有不同的锐角。如图3所示,显示驱动器20a的侧边23沿第一方向d3延伸,且第一方向d3与排列方向d1之间具有一锐角。显示驱动器20b的侧边23沿第二方向d4延伸,且第二方向d4与排列方向d1之间具有一锐角。

此外,显示驱动器20c的侧边23沿第三方向d5延伸,且第三方向d5与排列方向d1之间具有一锐角。显示驱动器20d的侧边23沿第四方向d6延伸,且第四方向d6与排列方向d1之间具有一锐角。上述的锐角可相同或是不同。上述的锐角可为1度至89度的范围之间。借由上述显示驱动器20排列于显示面板10的方位,可使得显示驱动器20能良好地设置于显示面板10。

于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驱动器20所设置的显示面板10的位置的侧边平行或大致平行于显示驱动器20的侧边23。借由上述显示驱动器20排列于显示面板10的方位,可使得显示驱动器20能良好地设置于显示面板10。

于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驱动器20d、显示驱动器20e、以及显示驱动器20f可为数据驱动器。显示驱动器20a、显示驱动器20b、以及显示驱动器20c可为扫描驱动器。

于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驱动器20d、显示驱动器20e、以及显示驱动器20f可为扫描驱动器。显示驱动器20a、显示驱动器20b、以及显示驱动器20c可为数据驱动器。借由扫描驱动器以及数据驱动器分别排列于不同的第一边缘区e1以及第二边缘区e2,可简化显示面板10的电路布局。

图4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的第四实施例的俯视图。于图4中,显示驱动器20包括一驱动芯片22以及一驱动芯片24。驱动芯片22以及驱动芯片24设置于相同的软性电路板21上。驱动芯片22可为一数据芯片,且驱动芯片24可为一扫描芯片。于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芯片22可为一扫描芯片,且驱动芯片24可为一数据芯片。

于本实施例中,软性电路板21可为一可挠性电路板,软性电路板21的一端可弯折至显示面板10的背面112。因此,驱动芯片22以及驱动芯片24可分别位于显示面板10的两相反侧。

图5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的第五实施例的俯视图。于图5中,每一显示驱动器20包括一驱动芯片22或是一驱动芯片24。驱动芯片22以及驱动芯片24分别设置于不同的软性电路板21上。驱动芯片22设置于软性电路板21连接于显示面板10的一端,驱动芯片24设置于软性电路板21的另一端。

于一些实施例中,软性电路板21可为一可挠性电路板,软性电路板21的一端可弯折至显示面板10的背面112。因此,驱动芯片24可分别位于显示面板10的背面112。

驱动芯片22可为一数据芯片,且驱动芯片24可为一扫描芯片。因此于本实施例中,显示驱动器20b、显示驱动器20d、以及显示驱动器20e可为数据驱动器。显示驱动器20a、显示驱动器20c、以及显示驱动器20f可为扫描驱动器。

于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芯片22可为一扫描芯片,且驱动芯片24可为一数据芯片。显示驱动器20b、显示驱动器20d、以及显示驱动器20e可为扫描驱动器。显示驱动器20a、显示驱动器20c、以及显示驱动器20f可为数据驱动器。

于图5中数据驱动器以及扫描驱动器沿一第一边缘区e1交错排列,但并不限制于此。数据驱动器以及扫描驱动可依据设计作不同的排列。

图6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的第六实施例的俯视图。图7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的第六实施例的仰视图。于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可为椭圆形。显示装置1更包括一主电路板30、一传输线40以及一光源50。主电路板30设置于显示面板10的背面112。主电路板30可平行或大致平行于显示面板10。于一些实施例中,主电路板30可为一可挠性电路板。传输线40连接于主电路板30以及光源50。光源50用以发射光线至显示面板10。

显示装置1更包括多个转接器60以及多个排线70。转接器60可设置于显示面板10的背面112,且连接于软性电路板21以及排线70。排线70可设置于显示面板10的背面112,且连接于主电路板30。

由于显示面板10的形状,如图7所示,排线70中至少二者的长度不同。于一些实施例中,排线70可具有两种或三种以上不同的长度。举例而言,显示驱动器20a的排线70a长于显示驱动器20b的排线70b。于一些实施例中,排线70a的长度定义为排线70于连接转接器60的一端到连接主电路板30的另一端之间的长度。

于本实施例中,显示驱动器20经由不同长度的排线70连接于主电路板30。因此显示驱动器20或软性电路板21可具有相同的尺寸,进而可节省显示装置1的制作成本。于一些实施例中,软性电路板21可具有相同的面积,且每一软性电路板21的面积之间的差异小于5%。

图8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的第七实施例的仰视图。显示装置1更包括多个连接电路板80。连接电路板80可设置于显示面板10的背面112,且连接于软性电路板21以及主电路板30。于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电路板80可为可挠性电路板。

由于显示面板10的形状,如图8所示,连接电路板80中至少二者的长度不同。于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电路板80可具有两种或三种以上不同的长度。举例而言,显示驱动器20a的连接电路板80a短于显示驱动器20b的连接电路板80b。于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电路板80的长度定义为连接电路板80连接于软性电路板21的一端到连接于主电路板30的另一端之间的长度。

于本实施例中,显示驱动器20经由不同长度的连接电路板80连接于主电路板30。因此显示驱动器20或软性电路板21可具有相同的尺寸,进而可节省显示装置1的制作成本。于一些实施例中,软性电路板21可具有相同的面积,且每一软性电路板21的面积之间的差异小于5%。

图9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的第八实施例的仰视图。主电路板30连接于软性电路板21,于一些实施例中,主电路板30可为可挠性电路板。主电路板30的形状对应于显示面板10的形状。因此显示驱动器20或软性电路板21可具有相同的尺寸,进而可节省显示装置1的制作成本。于一些实施例中,软性电路板21具有相同的长度。软性电路板21的长度定义为软性电路板21连接于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111(如图6所示)的一端到连接于主电路板30的另一端之间的长度。

于本实施例中,主电路板30以及显示面板10的形状均为椭圆形。主电路板30的尺寸可小于显示面板10的尺寸。

综上所述,依据本发明不同的显示驱动器以及显示驱动器的排列,可使得显示驱动器能良好地设置于不同形状的显示面板,进而能增加显示装置的良率。此外,于本发明中,设置于不同形状的显示面板的显示驱动器的电路板可具有相同的尺寸,进而能减少显示装置的制作成本。

上述已发明的特征能以任何适当方式与一或多个已发明的实施例相互组合、修饰、置换或转用,并不限定于特定的实施例。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