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816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面板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显示设备的轻薄化、窄边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于厚边框的显示设备而言,窄边框外观更加时尚,并且能够实现显示器的拼接,实现两联屏、三联屏甚至多联屏设计,真正实现水平屏幕,此外,窄边框化设计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加宽广的视觉体验,消除了厚边框显示设备的束缚感,受到人们的青睐。

然而,目前所出现的窄边框甚至无边框产品需要将阵列基板背置,即将阵列基板和对合基板沿远离背光源的方向依次设置,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阵列基板的周边区域存在金属线设计,会出现金属反光、漏光,影响显示面板的画面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将所述第一偏光片位于周边区域的部分设置成遮光结构,能够实现阵列基板的周边暗区,防止了金属反光、漏光,从而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画面品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对合基板,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对合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以及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第一偏光片和设置在所述对合基板上的第二偏光片;其中,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对合基板用于沿远离背光源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显示面板划分为显示区域以及包围所述显示区域的周边区域;所述第一偏光片位于周边区域的部分包括两个相互层叠设置的第一偏振层和第二偏振层,所述第一偏振层和所述第二偏振层的吸收轴相互垂直。

可选的,所述第一偏光片位于周边区域的部分还包括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一偏振层和所述第二偏振层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之间的其中一个偏振层均延伸覆盖所述显示区域,以构成所述第一偏光片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部分。

可选的,所述第一偏光片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部分和位于所述周边区域的部分独立贴附于所述阵列基板上。

可选的,所述第二偏光片位于显示区域的部分包括第三偏振层。

可选的,所述第二偏光片位于显示区域的部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偏振层两侧的第三保护层和第四保护层。

可选的,所述第三保护层、所述第三偏振层和所述第四保护层均延伸覆盖所述周边区域,以构成所述第二偏光片位于所述周边区域的部分。

可选的,所述第三保护层和所述第四保护层中至少一个延伸覆盖所述周边区域。

可选的,所述第二偏光片位于所述周边区域的部分为一保护层;所述第二偏光片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部分和位于所述周边区域的部分独立贴附于所述对合基板上。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其中,由于在所述阵列基板背置时,所述阵列基板上的金属线会出现反光、漏光,严重影响显示面板的画面品质,通过在所述第一偏光片位于周边区域的部分层叠设置两层偏振层,即第一偏振层和第二偏振层,并且使所述第一偏振层和所述第二片振层的吸收轴相互垂直,将所述第一偏光片位于周边区域的部分设置成遮光结构,能够实现所述阵列基板的周边暗区,防止了金属反光、漏光,从而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画面品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窄边框而将所述阵列基板背置,使得金属线反光、漏光而对显示面板的画面品质造成严重影响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图1在A-A’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偏光片4位于周边区域B的部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偏光片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偏光片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偏光片5位于显示区域A的部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偏光片5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二偏光片5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第二偏光片5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阵列基板,2-对合基板,3-液晶层,4-第一偏光片,5-第二偏光片,A-显示区域,B-周边区域,41-第一偏振层,42-第二偏振层,43-第一保护层,44-第二保护层,51-第三偏振层,52-第三保护层,53-第四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1和对合基板2,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1和所述对合基板2之间的液晶层3,以及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1上的第一偏光片4和设置在所述对合基板2上的第二偏光片5;其中,所述阵列基板1和所述对合基板2用于沿远离背光源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显示面板划分为显示区域A以及包围所述显示区域A的周边区域B(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图1在A-A’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偏光片4位于周边区域B的部分包括两个相互层叠设置的第一偏振层41和第二偏振层42,所述第一偏振层41和所述第二偏振层42的吸收轴相互垂直。

其中,所述阵列基板1可以为普通阵列基板,即设置有阵列电路层(包括栅线、数据线、阵列排布的薄膜晶体管、像素电极等)的基板,此时对合基板2为彩膜基板。所述阵列基板1也可以为COA(color on array)基板,由在普通阵列基板上添加彩膜而成;此时,对合基板2可以为透明基板,例如透明玻璃,起密封液晶层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偏光片4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1上”是指所述第一偏光片4与所述阵列基板1贴附设置,并不对所述第一偏光片4在所述阵列基板1上的设置方位造成限定,所述第一偏光片4可以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1的外侧,也可以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1的内侧。

其中,所述第一偏振层41和所述第二偏振层42可以是直接接触的,也可以在两者之间设置隔离层,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显示区域可以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域(Active Area)。

其中,偏光片的吸收轴是指在偏光片中在这个轴平行位置的光线都会被吸收掉,而垂直方向的光线可以穿过去。当所述第一偏振层41和所述第二偏振层42的吸收轴相互垂直时,光线均不能通过,从而能够在所述阵列基板1的周边区域形成暗区。

其中,所述第一偏振层41和所述第二偏振层42的吸收轴相互垂直是相对而言的,在此,对所述第一偏振层41和所述第二偏振层42各自的吸收轴方向均不做限定,只要所述第一偏振层41和所述第二偏振层42中的其中一个的吸收轴方向相对于另一个吸收轴方向垂直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中,由于在所述阵列基板1背置时,所述阵列基板1上的金属线会出现反光、漏光,严重影响显示面板的画面品质,通过在所述第一偏光片4位于周边区域B的部分层叠设置两层偏振层,即第一偏振层41和第二偏振层42,并且使所述第一偏振层41和所述第二偏振层42的吸收轴相互垂直,将所述第一偏光片4位于周边区域B的部分设置成遮光结构,能够实现所述阵列基板的周边暗区,防止了金属反光、漏光,从而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画面品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窄边框而将所述阵列基板背置,使得金属线反光、漏光而对显示面板的画面品质造成严重影响的问题。

具体的,所述第一偏振层41和所述第二偏振层42可以由聚乙烯醇(简称PVA)材料制备而成,是偏光片中实际起偏振作用的部分,但是由于PVA极易水解,为了保护偏光膜的物理特性,优选的,参见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偏光片4位于周边区域B的部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偏光片4位于周边区域B的部分还包括第一保护层43和第二保护层44,所述第一偏振层41和所述第二偏振层42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层43和所述第二保护层44之间。

具体的,所述第一保护层43和所述第二保护层44可以为具有高光透过率、耐水性好又有一定机械强度的三醋酸纤维素(TAC)薄膜,起到对所述第一偏振层41和所述第二偏振层42进行保护,隔离外界环境的作用。

在传统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偏光片4和所述第二偏光片5在显示区域A的吸收轴相互垂直,用以满足显示区域A的光学特征。

其中,对所述第一偏光片4位于所述显示区域A的部分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只要能够将入射光转化为偏振光即可,因此,所述第一偏光片4位于所述显示区域A的部分至少包括一偏振层,也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偏振层两侧的保护层。

基于此,所述第一偏光片4可以有两种可能的设置方式。

一种可能的设置方式中,参见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偏光片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保护层43、所述第二保护层44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43和所述第二保护层44之间的其中一个偏振层均延伸覆盖所述显示区域A,以构成所述第一偏光片4位于所述显示区域A的部分。在这种设置方式中,所述第一保护层43、所述第二保护层44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保护层43和所述第二保护层44之间的其中一个偏振层为覆盖所述显示区域A和所述周边区域B的一体结构,仅在周边区域B增设一层偏振层,制作工艺较简单。

另一种可能的设置方式中,参见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偏光片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偏光片4位于所述显示区域A的部分和位于所述周边区域B的部分独立贴附于所述阵列基板1上。在这种设置方式中,所述第一偏光片4位于所述显示区域A的部分和位于所述周边区域B的部分为两个分立的结构,在制作过程中,可以根据所述周边区域B和显示区域A的面积大小来分别对所述第一偏光片4位于所述周边区域B的部分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域A的部分进行制作。示例性的,先根据所述第一偏光片4位于所述周边区域B的部分的面积和形状来裁剪第一偏振层41、第二偏振层42以及第一保护层43和所述第二保护层44,按照适当的工艺将第一偏振层41、第二偏振层42以及第一保护层43和所述第二保护层44叠加得到所述第一偏光片4位于所述周边区域B的部分,并将所得到的所述第一偏光片4位于所述周边区域B的部分通过压敏胶贴附在所述阵列基板1上对应所述周边区域的位置;再根据所述第一偏光片4位于所述显示区域A的部分的面积和形状裁剪第一偏振层41和所述第二偏振层42中的一个,第一保护层43和第二保护层44,并按照适当的工艺将各层叠加,得到所述第一偏光片4位于所述显示区域A的部分,并将所得到的所述第一偏光片4位于所述显示区域A的部分通过压敏胶贴附于所述阵列基板上对应所述显示区域A的位置。

其中,此处的“对应”是指,从垂直于周边区域B或显示区域A的方向来看,所述第一偏光片4位于所述周边区域B的部分与所述显示面板上的周边区域B交叠,或者,所述第一偏光片4位于所述显示区域A的部分与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显示区域A交叠。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偏光片4可以根据上述任何一种设置方式进行制作,以适应工艺需求。

其中,对所述第二偏光片5的具体结构也不做限定,所述第二偏光片5可以由一偏振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偏振层两侧的保护层构成,也可以仅包括一偏振层。

为了与所述第一偏光片4相互配合以满足显示区域A的光学特征,优选的,参见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偏光片5位于显示区域A的部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二偏光片5位于显示区域A的部分包括第三偏振层51。这里,在传统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三偏振层51与所述第一偏光片4位于显示区域A的偏振层的吸收轴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6,所述第二偏光片5位于显示区域A的部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偏振层51两侧的第三保护层52和第四保护层53。通过在所述第三偏振层51两侧设置所述第三保护层52和第四保护层53,能够保护所述第三偏振层51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具体的,所述第三偏振层51也可以由聚乙烯醇(简称PVA)材料制备而成,所述第三保护层52和所述第四保护层53也可以为具有高光透过率、耐水性好又有一定机械强度的三醋酸纤维素(TAC)薄膜。

其中,对所述第二偏光片5位于所述周边区域B的部分的具体结构也不做限定,所述第二偏光片5位于所述周边区域B的部分可以与位于所述显示区域A的部分相同,也可以仅设置一保护层。

基于此,所述第二偏光片5可以有三种可能的设置方式。

第一种可能的设置方式中,参见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所述第二偏光片5的侧视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三保护层52、所述第三偏振层51和所述第四保护层53均延伸覆盖所述周边区域B,以构成所述第二偏光片5位于所述周边区域B的部分。在这种设置方式中,所述第三保护层52、所述第三偏振层51和所述第四保护层53为覆盖所述显示区域A和所述周边区域B的一体结构,在制作时,可以将所述第三保护层52、所述第三偏振层51和所述第四保护层53叠加制作成偏光片原膜,并将其通过压敏胶贴附于所述对合基板2上,制作工艺简单。

第二种可能的设置方式中,参见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二偏光片5的侧视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三保护层52和所述第四保护层53中至少一个延伸覆盖所述周边区域B。在该设置方式中,所述第三偏振层51仅覆盖所述显示区域A,可以在制作过程中将周边区域B的偏振层去掉,区别于显示区域A,能够节省材料。

第三中可能的设置方式中,参见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第二偏光片5的侧视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二偏光片5位于所述周边区域B的部分为一保护层;所述第二偏光片5位于所述显示区域A的部分和位于所述周边区域B的部分独立贴附于所述对合基板上。在该设置方式中,所述第二偏光片5位于所述显示区域A的部分和位于所述周边区域B的部分为两个分立的结构,在制作过程中,可以根据所述周边区域B和显示区域A的面积大小来分别对所述第二偏光片5位于所述周边区域B的部分和位于所述显示区域A的部分进行制作。示例性的,先根据所述第二偏光片5位于所述周边区域B的部分的面积和形状来裁剪一保护层,并将其通过压敏胶贴附在所述对合基板2上对应所述周边区域B的位置;再根据所述第二偏光片5位于所述显示区域A的部分的面积和形状裁剪第三偏振层51,第三保护层52和第四保护层53,并按照适当的工艺将各层叠加,得到所述第二偏光片5位于所述显示区域A的部分,并将所得到的所述第二偏光片5位于所述显示区域A的部分通过压敏胶贴附于所述对合基板2上对应所述显示区域A的位置。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二偏光片5也可以根据上述任何一种设置方式进行制作,以适应工艺需求。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

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