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偏光片方位别翘曲差异的贴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8144阅读:3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善偏光片方位别翘曲差异的贴合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偏光片方位别翘曲差异的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偏光片的主要作用是可以将不具偏极性的自然光转化为偏极光,使与电场呈垂直方向的光线通过,让LCD面板能正常显示影像。偏光片的主要作用就是使通过偏光片的自然光变成偏振光。偏光片是一种产生和检测偏振光的片状光学功能材料。偏光片是一种影响LCD液晶屏显示效果的关键组件。

偏光片是使不具偏极性的自然光,产生偏极化,转变成偏极光,加上液晶分子扭转特性,达到控制光线的通过与否,从而提高透光率和视角范围,形成防眩等功能,是面板上游原材料领域十分重要的一类产品。

偏光片主要由中间能产生偏振光线的PVA膜,再在两面复合上TAV保护膜组成。为了方便使用和得到不同的光学效果,偏光片供应商应液晶显示器制造商要求,又在两面涂覆上压敏胶,再覆上离型膜,这种偏光片是我们最常见到的TN普通全透射偏光片。如果去掉一层离型膜,再复合一层反射膜,就是最普通的反射偏光片。

由于偏光片的组成结构可知,在其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就是将不同的功能性膜进行贴合,这一工序需要用到的装置是包含诸多滚轮的贴合装置。又由于偏光片本身的宽度尺寸较大,因此滚轮的轴向尺寸(即宽度)也较大,对于贴合用的滚轮,其较大的质量和轴向尺寸导致其容易在长时间的运行状态下发生弯曲变形,势必造成偏光片翘曲程度不同而影响最终偏光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改善偏光片方位别翘曲差异的贴合装置,能够对滚轮形成内部支撑从而防止其变形。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善偏光片方位别翘曲差异的贴合装置,包括贴合滚轮;贴合滚轮包括:连轴、骨架套筒、支撑套筒和橡胶轮套;骨架套筒转动安装于连轴上构成绕其轴线的转动连接;橡胶轮套套装在骨架套筒的外圆面上;支撑套筒转动安装在连轴的中间位置构成绕其轴线的转动连接,支撑套筒的外圆面与骨架套筒的内圆面连接从而使其随骨架套筒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骨架套筒包括:连接圆板和回转筒体;连接圆板的数量为两个,其分别转动安装于连轴上靠近其两端的位置;回转筒体的两端分别与每个连接圆板同轴连接;橡胶轮套套装于回转筒体的外圆面上。

进一步地,连接圆板的外径大于回转筒体的外径。

进一步地,连接圆板通过螺钉或螺栓与回转筒体构成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滚轮,支撑滚轮的数量为两个,支撑滚轮对称设置于贴合滚轮的下方对其构成转动支撑。

进一步地,支撑滚轮的支撑面的宽度大于支撑套筒的宽度。

进一步地,连轴的端部加工有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能够对滚轮形成内部支撑从而防止其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A-A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

1连轴;2回转筒体;3橡胶轮套;4支撑套筒;5连接圆板;6支撑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改善偏光片方位别翘曲差异的贴合装置,包括贴合滚轮。贴合滚轮包括:连轴1、骨架套筒、支撑套筒4和橡胶轮套3。骨架套筒转动安装于连轴1上构成绕其轴线的转动连接。橡胶轮套3套装在骨架套筒的外圆面上。支撑套筒4转动安装在连轴1的中间位置构成绕其轴线的转动连接,支撑套筒4的外圆面与骨架套筒的内圆面连接从而使其随骨架套筒同步转动。

在贴合时,贴合滚轮由于内部存在支撑滚轮6,从而防止其因受重力而发生中部弯曲变形的情况发生,从而使各功能膜的贴合达到生产要求,降低不良率。

作为优选方案,骨架套筒包括:连接圆板5和回转筒体2。连接圆板5的数量为两个,其分别转动安装于连轴1上靠近其两端的位置。回转筒体2的两端分别与每个连接圆板5同轴连接。橡胶轮套3套装于回转筒体2的外圆面上。这样做简化了骨架套筒的结构,便于制造和安装。

作为优选方案,连接圆板5的外径大于回转筒体2的外径。这样做能够使橡胶轮套3套装在回转筒体2的外圆面上后其两端被连接圆板5限位卡紧,从而防止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使橡胶轮套3发生轴向偏移。

作为优选方案,连接圆板5通过螺钉或螺栓与回转筒体2构成连接。这样做能够便于支撑滚轮6和橡胶轮套3的安装,其安装到位后再将回转筒体2与连接圆板5连接从而简化了安装流程。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支撑滚轮6,支撑滚轮6的数量为两个,支撑滚轮6对称设置于贴合滚轮的下方对其构成转动支撑。这样做能够进一步对贴合滚轮形成支撑,有效防止连轴1变形而引发的整体变形问题。

作为优选方案,支撑滚轮6的支撑面的宽度大于支撑套筒4的宽度。这样做能够进一步提升支撑效果,防止支撑应力过于集中于中央而使橡胶轮套3产生压痕。

作为优选方案,连轴1的端部加工有外螺纹。这样做能够便于贴合滚轮与轮架的安装,提高了适配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