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跳纤装置及设置有该跳纤装置的光缆交接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9187阅读:7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跳纤装置及设置有该跳纤装置的光缆交接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跳纤装置及设置有该跳纤装置的光缆交接箱。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通信业务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移动4G的普及,光纤传输通信发展更为迅猛。由于新业务和新用户的迅速拓展,目前部分已经开通并在线运营的光纤设备容量已经不能满足客观需求。

为了满足扩容升级的需求,传统的光缆交接箱前后扩容走纤,采用预留空间里的理线环来达到前后跳纤目的。此种跳纤方式位置固定,仅使用理线环,安装简单,但容易拉扯到光纤,造成跳纤混乱并产生故障,使局部光纤不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上述缺陷与不足之一。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跳纤装置,包括支架和承载构件,所述承载构件以可调整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承载构件上设有绕纤筒和理线环。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2个竖直的钣金件,所述钣金件的左、右两侧及底部设有折弯,所述钣金件上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多个卡槽沿竖直方向排列于所述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构件为承载板件,所述承载板件能够沿竖直方向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件的四周设有135°的折弯。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件上设有螺栓孔,通过螺栓能够将所述承载板件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绕纤筒设置于所述承载板件的中部,所述绕纤筒呈中空的圆筒形。

进一步地,所述理线环设置于所述绕纤筒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跳纤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光缆交接箱箱体的顶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上设有独立的线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缆交接箱,设置有上述的跳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在原光缆交接箱和扩容箱体之间增加跳纤装置,实现在原光缆交接箱的外侧对其进行扩容改造时,前后跳纤不拉扯到光纤,从而达到不中断通信扩大交接箱的容量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成本低、操作方法简单易行,方便跳纤,同时安全可靠。

(3)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现场施工人员和工程维护人员在施工和维护过程中对光纤光缆的现场便利管理。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跳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承载板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

1-支架 11-钣金件

111-卡槽 112-螺栓孔

113-螺栓孔 2-承载板件

3-绕纤筒 41-理线环

42-理线环 51-折弯

52-折弯 521-螺栓孔

522-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下文中涉及的术语解释:

通信光缆交接箱:OCC(Cross Connecting Cabinet for Communication Optical Cable),用于连接主干光缆和配线光缆的接口设备。

SPCC:S-钢(Steel)、P-板(Plate)、C-冷轧(cold)、第四位C-普通级(common),一般用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

本实用新型针对扩容容易拉扯到光纤、且施工不便的问题,在箱内顶部设置一跳纤装置,用于实现新箱体和旧箱体之间跳纤。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跳纤装置包括支架1和承载板件2;支架1为2个冷轧钢钣金件11,竖直设立于承载板件2的两侧。钣金件11的左右两侧设有135°的折弯,钣金件11的底部设有90°的折弯,且底部的折弯上设有螺栓孔112和113,通过螺栓与光缆交接箱箱体的顶板固定连接。

支架1的每个钣金件11上设置有并排排列的4组卡槽111,用于将承载板件2安装到支架1上,方便承载板件2上下调整。

承载板件2为SPCC冷轧钢钣金件,承载板件2的四周设有折弯,折弯处的角度均为135°,折弯闭合角缝隙距离控制在0.5mm内。通过设置折弯可以使光缆方便的穿过理线环41和42。

承载板件2上前后侧的折弯52上设有螺栓孔521和522,与支架1上的卡槽111相对应,用于通过螺栓将支架1与承载板件2连接。

当光缆交接箱的尾纤长度较短时,可将承载板件2向下移动调整,而不会拉扯到光纤。

承载板件2的中部设有绕纤筒3,用于存储多余的跳纤,绕纤筒3通过螺栓固定在承载板件2上。

在承载板件2的两端设有理线环41和理线环42,用于对光缆交接箱内的跳纤进行保护和管理,理线环41和42也通过螺栓固定在承载板件2上。

箱体的顶板上留有独立的进出线孔,用于光缆交接箱中主干光缆的进出。

本跳纤装置的钣金件均由SPCC冷轧钢板通过切割、折弯、开孔的步骤加工而成,无需焊接,成功解决了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现场施工难、后期维护改造不便捷等问题,能够很好的达到光缆交接箱的技术要求。

示例性地,结合本实施例的跳纤装置来实现光缆交接箱扩容跳纤的过程如下:

光缆交接箱中有跳纤需要连接到扩容箱体中时,可将原光缆交接箱中的尾纤,穿入跳纤装置的理线环41,经过绕纤筒3,再穿过理线环42与扩容箱体中的新尾纤接续,此时旧光纤接入到扩容箱体中,并与对应模块连接。多余的尾纤可缠绕储存在绕纤筒3上。

旧光纤通过光缆交接箱顶部设置的孔穿入,经过跳纤装置后与扩容箱体中的新光纤连接,达到跳纤目的。旧光纤通过绕纤筒和理线环与新箱体的新光纤连接在一起,从而保证扩容后的光缆交接箱正常稳定的使用。

光缆交接箱扩容时,拆除旧箱壳,保留全部内件不动,将新扩容箱体罩在旧交接箱里的旧内件外面,将新交接箱箱体用膨胀螺栓固定于水泥座上,再把旧内件用螺栓紧固在新箱体上。这样就可以达到不中断通信而扩大交接箱的容量,以及最大限度的降低扩容成本和缩短施工周期等。

扩容后新箱体的高度大于原光缆交接箱的箱体高度,扩容所需跳纤装置设置于箱体内顶部,原箱体的内件装入新箱体的箱座和支架座即可。

扩容后的光缆交接箱可以避免资源浪费,满足当前和未来通信发展的需要,扩容后的光缆交接箱便于箱内光纤的跳纤和走线有条不紊,配有绕纤筒和理线环,可以使旧内件与新箱体连接更加紧凑、牢固和美观等。

本实施例中的跳纤装置结构合理,走纤清晰,安装方便;充分考虑了光缆交接箱扩容的要求,并结合安装环境设计,灵活方便,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光缆交接箱,具有普遍适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