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多通道的相邻波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7713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多通道的相邻波长组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广电网络采用的是HFC网,即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是一种经济实用的综合数字服务宽带网接入技术。在信号传输时采用的正向激光器发射出光信号,到用户端探测器进行光信号接收,同时反向回传一个信号到主控台。一般都是应用点对点的方式来进行信号的传输,波长一般选择1310nm和1550nm为主。

面对三大电信运营商的FTTH三网合一的建设,接入网所承载的主体业务正逐渐向语音电话、数据宽带、CATV转变。这就需要高速稳定大范围的接入网来连接城域网、主干网和用户网。广电传统的有线电视接入网已逐渐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光纤到户(FTTH)也将成为广电系统光纤入户三网合一的主要接入方式。为了充分利用光纤和光电设备资源,节省运行和维护费用,人们选择点到多点的无源光网络(PON)作接入业务,如选用CWDM波段的激光器和1550nm探测器所组成的集成器件来实现。通过该器件不仅可以实现传输容量倍增,也可以实现一根光纤传输两种或两种以上波长的信号,例如对1550nm,1490nm/1310nm两通信窗光信号的合波(复用)与分波(解复用),从而实现光纤网络的升级、扩容。容量、多线路的网络传输方式,通过三种波长的波分复用集成器件,能够实现多波长、分波合波的集成化。但是发射1530nm和接收1550nm,由于两个波长间隔只有20nm,如果采用BOSA形式封装则很容引起信号的干涉与串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实现多通道的相邻波长组件,采用RF形式封装,可以有效地避免信号间的干涉与串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实现多通道的相邻波长组件,包括入射部分与出射部分,所述入射部分包括一个激光器LD,一根光纤头和一金属件,所述的激光器LD和光纤头分别安装在金属件两端,所述金属件内部有一个滤光片,所述滤光片与激光传输方向之间的夹角为a,所述出射部分包括耦合端SUS头和自聚焦透镜G-LENS,所述SUS头端面与激光传输方向之间的夹角为b,所述的自聚焦透镜G-LENS具有可选择出射波长的COM端与可选择反射波长的R端,所述自聚焦透镜G-LENS内部有一个由滤光片与楔角片组成的光学组件,激光从所述激光器LD出射,经过所述金属件内部的滤光片,再由所述光纤头传输至所述出射部分耦合端SUS头,此后激光进入所述自聚焦透镜G-LENS,经过所述光学组件后,一部分波长的激光经所述COM端出射,另一部分波长的激光经所述R端反射。

进一步的,所述入射部分还包括一个探测器PD用于检测激光损耗。

进一步的,所述SUS头端面与所述自聚焦透镜G-LENS接受面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的a角度为45°,所述的b角为8°。

进一步的,所述自聚焦透镜G-LENS置于金属套管之中。

进一步的,所述滤光片与楔角片组成的光学组件的位置可调节,以满足不同波长激光的透射与反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激光损耗小,可有效避免信号间的干涉与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激光器LD、2.滤光片、3.探测器PD、4.金属件、5、耦合端SUS头、6. 自聚焦透镜G-LENS、7. 滤光片与楔角片组成的光学组件、8.金属套管、9.R端、10.COM端。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一种实现多通道的相邻波长组件,包括入射部分与出射部分,所述入射部分包括一个激光器LD 1,一根光纤头和一金属件4,所述的激光器LD 1和光纤头分别安装在金属件两端,所述金属件4内部有一个滤光片2,所述滤光片2与激光传输方向之间的夹角为a,所述出射部分包括耦合端SUS头5和自聚焦透镜G-LENS 6,所述SUS头5端面与激光传输方向之间的夹角为b,所述的自聚焦透镜G-LENS 6具有可选择出射波长的COM端10与可选择反射波长的R端9,所述自聚焦透镜G-LENS 6内部有一个由滤光片与楔角片组成的光学组件7,激光从所述激光器LD 1出射,经过所述金属件内部的滤光片 2,再由所述光纤头传输至所述出射部分耦合端SUS头5,此后激光进入所述自聚焦透镜G-LENS 6,经过所述光学组件7后,一部分波长的激光经所述COM端10出射,另一部分波长的激光经所述R端9反射。

进一步的,所述入射部分还包括一个探测器PD 3用于检测激光损耗。进一步的,所述SUS头5端面与所述自聚焦透镜G-LENS 6接受面平行。进一步的,所述的a角度为45°,所述的b角为8°。进一步的,所述自聚焦透镜G-LENS 6置于金属套管8之中。进一步的,所述滤光片与楔角片组成的光学组件7的位置可调节,以满足不同波长激光的透射与反射要求。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