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振动共轴光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86492发布日期:2018-10-02 18:26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激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振动共轴光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激光光路中,各光学器件分别安装于不同的光学机械底座上,其共轴性调节需要借助准直光路。在调整整个光路装置时,由于各光学器件位于不同的光学机械底座上,操作人员需要一个光学器件接着一个光学器件进行调节,方能使多个光学器件之间的位置、准直性、共轴性符合要求,整个调节过程工作量大,比较繁琐,相对复杂。另外,在受到外界振动的影响时,由于各光学器件之间的响应相互分立,整个光学装置的共轴性很容易被破坏,抗振动性能差。

另外,散热是激光领域光学器件应用过程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通常需要在光学器件与安装件之间的间隙填充热传导介质,但热传导介质固化产生应力容易导致光学器件共轴性变化,其抗振性能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振动共轴光路装置,便于对多个光学单元之间的共轴度进行调节,并且即使在外界的振动影响下,多个光学单元之间仍能整体保持较好的共轴稳定性。

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抗振动共轴光路装置的制造方法,减小外部应力对光学器件共轴度的影响。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提供一种抗振动共轴光路装置,包括安装槽、若干光学单元与固定件,所述安装槽包括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安装面所在的平面相交,每一所述光学单元同时与所述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面相切,若干所述光学单元同轴并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安装槽固定连接并压放于所述光学单元上方。

还提供一种抗振动共轴光路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

步骤s1,将若干光学单元依次放置于安装槽内,向所述安装槽内注入液态的热传导介质;

步骤s2,调整所述若干光学单元在所述安装槽内的位置,使所述若干光学单元共轴,在所述若干光学单元与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的接触点处进行固定;

步骤s3,将固定件与所述安装槽固定连接,并压放于所述若干光学单元上;

步骤s4,固化所述热传导介质。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两安装面与圆柱形物体相切的唯一性和稳定性,简化共轴性调节难度;通过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及固定件对圆柱形的光学单元进行全方位限位,增强其抗振性能;制造方法中,在固化热传导介质前预先将各光学单元与安装槽固定,有效防止热传导介质固化影响各光学单元的位置和共轴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抗振动共轴光路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一纵向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抗振动共轴光路装置的一横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抗振动共轴光路装置第二实施例的一纵向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抗振动共轴光路装置的一横向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抗振动共轴光路装置第三实施例的一纵向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抗振动共轴光路装置第四实施例的一横向剖视图;

图7为图6所示抗振动共轴光路装置中安装槽各阶段的一纵向剖视图。

图中:1、底座;2、光学单元;21、光学器件;22、传导环;3、安装槽;31、第一安装面;32、第二安装面;4、固定件;41、固定脚;42、主体;5、热传导介质;6、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振动共轴光路装置,包括底座1、若干光学单元2、安装槽3、固定件4与热传导介质5。

具体地,底座1为壳体,安装槽3与底座1固定连接并形成腔体6,冷却水在腔体6内流动,对整个装置进行散热。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槽3可以直接设置在底座1上,也可以是独立于底座1的独立结构。

具体地,光学单元2有三个,为圆柱形光学器件21,各光学器件21的半径相同,均固定安装于安装槽3,实现预定位。通过控制安装槽3的同轴精度和光学器件21的侧垂度,即可实现多个光学器件21高效、高精度的共轴和光学定位。

具体地,安装槽3采用紫铜材料加工而成,包括第一安装面31与第二安装面32。第一安装面31所在的平面与第二安装面32所在的平面相交,两者之间的夹角根据光学单元2半径的不同在0°~180°(不含两端点值)之间选择。第一安装面31、第二安装面32分别与每一光学器件21的外壁相切。

具体地,固定件4与光学单元2一一对应。每一固定件4固定安装于安装槽3并压放于各光学单元2上方,进一步限定各光学单元2的位置,从而实现各光学单元2的全方位固定,降低外界振动对光学单元2的影响,增强其抗振性。固定件4包括两固定脚41与主体42。两固定脚41分别与第一安装面31与第二安装面32固定连接。主体42为平板结构,压放于光学单元2上方,使每一光学单元2与固定件4线接触。需要说明的是,固定件4可以只有一个,其主体42下方分别与各光学单元2抵接;固定件4也可以有多个,每一固定件4的主体42压放于一个光学单元2上方。

具体地,热传导介质5填充于光学器件21与安装槽3之间的间隙。具体的,热传导介质5为铟。

在如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安装槽3为v型槽,第一安装面31与第二安装面32为v型槽的两槽壁,两者之间的夹角为45°。安装槽3总长10厘米,槽壁长2厘米。光学单元2有三个,每一光学单元2包括一圆柱形光学器件21,分别为输入腔镜、激光晶体与输出腔镜。此三个光学器件21半径相同,均为0.5厘米,依次放置于安装槽3中,按照光路要求滚动各光学器件21使反射光斑尽量重合,实现共轴。此时,每一光学器件21外表面同时与第一安装面31、第二安装面32相切,相切处作为粘贴位。三个光学器件21的位置和共轴度调节好后,在粘贴位采用胶粘剂将其固定,实现光学器件21的预定位。所用的胶粘剂为紫外胶。

实施例2:

如图3-4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为了描述的简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过程中,不再描述与实施例1相同的技术特征,仅说明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

光学单元2有四个,分别为输入腔镜、激光晶体、调q晶体与输出腔镜,此四个光学单元2构成调q激光体系。或者光学单元2有四个,分别为输入腔镜、激光晶体、倍频晶体与输出腔镜,此四个光学单元2构成倍频激光体系。光学单元2的数目和具体结构根据激光体系的不同进行调整。热传导介质3采用导热硅胶。固定件4的主体42呈拱形,该拱形的弧度与光学单元2外表面的弧度一致,从而使固定件4与光学单元2面接触。相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变线接触为面接触,提高了固定的稳定性。另外,在固定件4与光学单元2之间还垫放铟箔。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为了描述的简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过程中,不再描述与实施例1相同的技术特征,仅说明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

光学单元2除光学器件21之外还包括套设于光学器件21外部的传导环22。具体的,光学器件21为方形棱柱状,传导环22呈圆柱形。另外,本实施例在安装槽3的外部连接有半导体制冷器(英文缩写tec)进行制冷散热。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为了描述的简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过程中,不再描述与实施例1相同的技术特征,仅说明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

如图6-7所示,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三个光学单元2的半径不同,分别为r6、r7、r8。安装槽3为v型槽,在这三个光学单元2的安装位置处第一安装面31与第二安装面32之间的夹角分别为α、β、γ,以确保三个光学器件21共轴。此时,安装槽3为阶梯型v型槽,由不同尺寸的几段v型槽衔接在一起形成,能适应半径不同的光学单元2。

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中利用两安装面与圆柱形物体相切的唯一性和稳定性,精确控制光学单元2的同轴度和侧垂度,使得多个光学器件21之间的调节过程简单高效。另外,本发明将光学单元2固定安装于安装槽3,同时在光学单元2上方压放固定件4,对光学单元2进行全方位限位,增强其抗振性能。

除此之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振动共轴光路装置的制造方法,具体的,先将各光学单元2依次放置于安装槽3中,接着在光学单元2与安装槽3之间的间隙注入热传导介质5,该热传导介质5为熔融态的液体,以确保热传导介质5填充均匀。然后,调整各光学单元2的位置确保其共轴,使用胶粘剂如紫外胶对光学单元2进行预定位,在光学单元2上加盖固定件4。固定件4两边的固定脚41固定安装在安装槽3上,主体42与光学单元2抵接实现光学单元2的全方位固定。最后进行降温,使热传导介质5慢慢固化。由于有了预定位,可以防止热传导介质5固化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影响各光学单元2的位置和共轴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