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变色结构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43681发布日期:2018-12-11 23:2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具体地,涉及电致变色结构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产品的设计策略中,外观壳体和配色占有重要位置。优秀的外观除了能够为用户带来好的视觉体验,也是特定型号的电子设备区别于其他品牌产品的最直观体现。不同外观设计,不仅给用户带来不一样的直接触感,而且不同颜色的外观搭配,给用户带来的视觉感受和体验也截然不同。因此,优良的外观设计可以使产品得到更多用户的青睐,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追求。然而,目前电致变色结构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仍有待改进。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是基于发明人对于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发明人发现,目前的电子设备壳体(例如,移动终端壳体)普遍存在外观单一、无法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等问题。发明人发现,这主要是由于目前的移动终端外壳都是固定的颜色,并且外观也不够个性化。并且,对同一壳体用户只能得到某一种固定的外观效果,为了实现多样性的外观选择,用户只能通过物理更换多个不同外观的壳体来实现,不仅过程繁琐,不能实现外观多样性的即时选择,也会造成用户使用成本的提高。发明人发现,电致变色材料在未加电压时,是一种固定状态(例如透明或某种颜色),当在两层电极之间加电压时,两层电极间的电致变色材料会发生化学聚合作用,从而实现变色,即电致变色材料的颜色会在电压的作用下发生可逆的、持久的变化。然而,目前电致变色壳体的颜色变化仍然单一,只能对整个壳体的颜色进行统一变化,无法对某一个特定区域的颜色进行单独选择和控制。因此,如果能够提出一种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的电致变色结构的制作方法,且制作的电致变色结构在其特定区域可以单独的实现颜色的变化,简单快捷地实现区域变色,进而该电致变色结构在用于形成电子设备壳体时,可以满足用户更多外观的选择需求以及对个性化的追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本发明旨在至少一定程度上缓解或解决上述提及问题中至少一个。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致变色结构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衬底的一侧形成第一导电层;形成离子储存层,所述离子储存层形成在所述第一导电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并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层的部分区域,所述离子储存层是通过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设置界定结构,并在所述界定结构限定出的预定区域中,设置离子储存层材料而实现的;在第二衬底的一侧形成第二导电层;形成电致变色层,所述电致变色层形成在所述第二导电层远离所述第二衬底的一侧;在形成有所述离子储存层的所述第一衬底和形成有所述电致变色层的所述第二衬底之间形成电解质层并贴合所述第一衬底以及所述第二衬底,以便形成所述电致变色结构。由此,该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该方法制作的电致变色结构具有电致变色功能,其颜色变化多样,在其特定区域可以单独的实现颜色的变化,简单快捷地实现区域变色;该方法制作的电致变色结构在用于形成电子设备壳体时,无需更换壳体就能得到多种外观效果,可以满足用户更多外观选择的需求以及对个性化的追求,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致变色结构。该电致变色结构包括:第一衬底;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离子储存层,所述离子储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并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层被界定结构限定出的预定区域;电解质层,所述电解质层设置在所述离子储存层远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电致变色层,所述电致变色层设置在所述电解质层远离所述离子储存层的一侧;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电致变色层远离所述电解质层的一侧;第二衬底,所述第二衬底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远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的非预定区域,被所述界定结构覆盖,或被所述界定结构以及所述电解质层覆盖。该电致变色结构可以是利用前面所述的方法制作的。由此,该电致变色结构可以具有前面描述的方法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该电致变色结构具有电致变色功能,其颜色变化多样,在其特定区域可以单独的实现颜色的变化,简单快捷地实现区域变色;该电致变色结构在用于形成电子设备壳体时,无需更换壳体就能得到多种外观效果,可以满足用户更多外观的选择需求以及对个性化的追求,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前面描述的方法制作的电致变色结构或前面描述的电致变色结构。由此,该电子设备可以具有前面描述的方法或前面描述的电致变色结构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该电子设备中的电致变色结构具有电致变色功能,其颜色变化多样,在其特定区域可以单独的实现颜色的变化,简单快捷地实现区域变色;该电致变色结构在用于形成电子设备壳体时,无需更换壳体就能得到多种外观效果,可以满足用户更多外观的选择需求以及对个性化的追求,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制作电致变色结构的流程示意图;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致变色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电致变色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电致变色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电致变色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电致变色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电致变色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致变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电致变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制作电致变色结构的流程示意图;图1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制作电致变色结构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图1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致变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1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第一衬底;200:第一导电层;300:离子储存层;10:界定结构;20:预定区域;30:非预定区域;40:凸起;400:第二衬底;500:第二导电层;600:电致变色层;700:电解质层;800:第三衬底;900:图案层;5000:电子设备;1000:电致变色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致变色结构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该方法制作的电致变色结构具有电致变色功能,其颜色变化多样,在其特定区域可以单独的实现颜色的变化,简单快捷地实现区域变色;该方法制作的电致变色结构在用于形成电子设备壳体时,无需更换壳体就能得到多种外观效果,可以满足用户更多外观选择的需求以及对个性化的追求,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对该方法制作的电致变色结构实现上述技术效果的原理进行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制作的电致变色结构,可以实现区域变色功能。具体的,在制备形成离子储存层时,首先将需要变色的区域设计好,例如,在第一导电层上设置界定结构,并在界定结构所限定出的预定区域中,设置离子储存层材料,即通过界定结构将变色区域和非变色区域隔离开,离子储存层材料只形成在变色区域,由此,非变色区域没有离子储存层材料存在,则非变色区域不能构成完整的电致变色器件,因此,无法实现变色功能。也就是说,当施加电压时,只有形成有离子储存层材料的变色区域才能变色,从而简单快捷地实现区域变色。换句话说,为了凸显电致变色结构某一特定区域的颜色变化,只在该特定区域上形成离子储存层材料,由此实现该特定区域单独的颜色变化,进一步的,该电致变色结构在用于形成电子设备壳体时,无需更换壳体就能得到多种外观效果,可以满足用户更多外观选择的需求以及对个性化的追求,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且,该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该方法包括:s100:形成第一导电层在该步骤中,在第一衬底的一侧形成第一导电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衬底的具体材料不受特别限制,只需满足当第一衬底是朝向用户的一侧时,第一衬底由透明材料形成的即可。由此,后续步骤形成的电致变色层产生的颜色可以透过第一衬底呈现出来。例如,可以选用玻璃、塑胶等透明材料。玻璃材料具有良好的透光性,有利于电致变色层中的颜色透过衬底显现出来,并且玻璃材料耐腐蚀性、耐热性能优异,易于加工、取材简便、成本低廉。塑胶形成的衬底可以增强电致变色结构的韧性,使电致变色结构具有耐摔性能,并且其成本也较为低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衬底可以是由玻璃形成的。由此,可以进一步提升该电致变色结构的性能。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导电层的具体材料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可以较好的呈现后续步骤形成的电致变色层所产生的颜色,当第一衬底是朝向用户的一侧,且第一衬底是由透明材料形成时,设置在第一衬底上的第一导电层可以是透明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第一导电层为透明时,形成第一导电层的具体材料可以为氧化铟锡(ito)或者纳米银。由此,可以使导电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以及较高的透明度,进一步使电致变色结构可以较好的呈现电致变色层所产生的颜色。s200:形成离子储存层在该步骤中,形成离子储存层。离子储存层形成在第一导电层远离第一衬底的一侧,并覆盖第一导电层的部分区域。离子储存层是通过在第一导电层上设置界定结构,并在界定结构限定出的预定区域中,设置离子储存层材料而实现的。由此,可以简便的通过界定结构将预定区域和非预定区域间隔开,离子储存层材料只形成在预定区域中,非预定区域没有离子储存层存在,当施加电压时,非预定区域不能够构成完整的电致变色器件,因此只有形成有离子储存层材料的预定区域才能变色,从而简单快捷地实现区域变色。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界定结构限定出的预定区域的具体数量均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例如,界定结构限定出的预定区域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界定结构限定出的预定区域的具体结构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例如,预定区域的形状可以是通过设置界定结构从而限定出特定的图案。由此,可以使电致变色结构具有一个或多个变色区域,且变色区域的形状可以根据所需进行设计,进一步满足用户更多外观选择的需求以及对个性化的追求。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图2中的(a)为设置有界定结构10的第一衬底100的纵剖面截面图,图2中的(b)为第一导电层200设置有界定结构10一侧的俯视图),界定结构10覆盖第一导电层200上除预定区域20以外的部分。也就是说,第一导电层200上设置有界定结构10,界定结构10限定出预定区域20,预定区域20以外的区域为非预定区域30(如图2中所示出的30a以及30b),界定结构10覆盖非预定区域30。进一步的,参考图3,离子储存层材料(形成离子储存层300)仅覆盖由界定结构10所限定出的预定区域20,由此,离子储存层材料只形成在预定区域20中,非预定区域30没有离子储存层材料存在,当施加电压时,非预定区域30不能够构成完整的电致变色器件,只有形成有离子储存层材料的预定区域20才能变色,从而简单快捷地实现区域变色。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界定结构10具有均一的高度。为了保证整个电致变色结构的整体厚度一致,可以在非预定区域30,利用形成界定结构10的材料,将非预定区域30和预定区域20的高度保持相齐平。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形成离子储存层进一步包括:控制离子储存层300的高度,与界定结构10的高度相符。由此,界定结构10的高度与离子储存层300的高度相同,进一步提升该方法制作的电致变色结构的性能。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高度相符”在本发明中应做广义理解,特指二者的高度相近,利用肉眼观察看不到明显的高度差异即可,而无需严格控制高度的数值相等。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图4中的(a)为设置有界定结构10的第一衬底100的纵剖面截面图,图4中的(b)为第一导电层200设置有界定结构10一侧的俯视图),界定结构10仅覆盖第一导电层200上非预定区域30(如图4中所示出的30a以及30b)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第一导电层200上设置有界定结构10,界定结构10限定出预定区域20,预定区域20以外的区域为非预定区域30(如图4中所示出的30a以及30b),界定结构10覆盖非预定区域30的一部分,即非预定区域30中有未被界定结构10覆盖并暴露在外的部分。进一步的,参考图5,离子储存层材料(形成离子储存层300)仅覆盖由界定结构10所限定出的预定区域20,由此,离子储存层材料只形成在预定区域20中,非预定区域30没有离子储存层材料存在,当施加电压时,非预定区域不能够构成完整的电致变色器件,只有形成有离子储存层材料的预定区域20才能变色,从而简单快捷地实现区域变色。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界定结构10具有均一的高度,界定结构10的高度也可以与离子储存层300的高度相符,如二者的高度相同。由此,可以进一步提升该方法制作的电致变色结构的性能。在本发明的又一些实施例中,当界定结构10仅覆盖第一导电层200上非预定区域30的一部分时,形成离子储存层300进一步包括:在设置离子储存层材料之前,在第一导电层200上设置掩膜,以覆盖非预定区域30中暴露在外的部分。具体的,参考图4,在非预定区域30(如图4中所示出的30a以及30b)中未被界定结构10覆盖的区域,且暴露在外的区域上设置掩膜,然后再在预定区域20上形成离子储存层材料,最终形成离子储存层300。由此,掩膜的设置,可以更加简便的仅在预定区域20上形成离子储存层材料,避免暴露在外未被界定结构10覆盖的非预定区域30被离子储存层材料污染,从而提升制作的电致变色结构的性能。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界定结构10的形成材料不受特别限制,只需满足界定结构10可以限定出预定区域,且不影响变色功能即可。例如,界定结构10可以是由绝缘胶形成的。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该界定结构10由绝缘胶形成时,可以是通过在第一导电层200远离第一衬底100一侧的表面上涂覆胶水并干燥而形成上述界定结构1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上述离子储存层300的离子储存层材料的具体类型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离子储存层300的厚度可以为纳米级别。由此,可以使后续步骤形成的电致变色层发生颜色变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离子储存层300中的离子呈现一定的颜色,当离子储存层300的厚度较厚时,离子储存层300的颜色较深,在电致变色结构不加电压时离子储存层300的颜色便会透过导电层、衬底以及后续步骤形成的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使得电致变色结构呈现一定程度的颜色,影响电致变色结构的变色效果。由此,离子储存层300的厚度可以根据上述两个条件进行合理设计,关于离子储存层300的具体厚度值不受特别限制,只要能使后续步骤中形成的电致变色层发生颜色变化以及整个电致变色结构在不施加电压时较为透明,不影响电致变色结构的变色效果即可。s300:形成第二导电层在该步骤中,参考图6,在第二衬底400的一侧形成第二导电层50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衬底400的具体材料不受特别限制,只需满足当第二衬底400是朝向用户的一侧时,第二衬底400由透明材料形成的即可。由此,后续步骤形成的电致变色层产生的颜色可以透过第二衬底400呈现出来。例如,可以选用玻璃、塑胶等透明材料。玻璃材料具有良好的透光性,有利于电致变色层中的颜色透过衬底显现出来,并且玻璃材料耐腐蚀性、耐热性能优异,易于加工、取材简便、成本低廉。塑胶形成的衬底可以增强电致变色结构的韧性,使电致变色结构具有耐摔性能,并且其成本也较为低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衬底400可以是由玻璃形成的。由此,可以进一步提升该电致变色结构的性能。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导电层500的具体材料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可以较好的呈现后续步骤形成的电致变色层所产生的颜色,当第二衬底400是朝向用户的一侧,且第二衬底400是由透明材料形成时,设置在第二衬底400上的第二导电层500可以是透明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第二导电层500为透明时,形成第二导电层500的具体材料可以为氧化铟锡(ito)或者纳米银。由此,可以使导电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以及较高的透明度,进一步使电致变色结构可以较好的电致变色层所产生的颜色。s400:形成电致变色层在该步骤中,形成电致变色层,参考图7,电致变色层600形成在第二导电层500远离第二衬底400的一侧。由此,可以进一步提升电致变色结构的性能。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上述电致变色层600的电致变色材料的具体类型不受特别限制,可以为无机物,也可以为有机物,该电致变色材料可以在不同的电压大小和方向下呈现不同的状态(氧化态、还原态、中性态),从而电致变色层600可以显现不同的颜色,得到多种外观效果,进一步提升该电致变色结构的性能。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可以为导电聚合物,例如可以为聚噻吩、聚苯胺、聚吡咯、聚咔唑、聚呋喃、聚吲哚及其衍生物等,由此,由该导电聚合物形成的电致变色层600,其呈现的颜色多样,且变色时间短,时效性提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电致变色层600的具体方式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可以是通过印刷、涂覆、电聚合、热聚合的方式形成电致变色层600。由此,可以简便的在第二导电层500远离第二衬底400的一侧形成电致变色层600,进一步简化工艺,提高生产效率。s500:形成电解质层并贴合第一衬底以及第二衬底在该步骤中,在形成有离子储存层的第一衬底和形成有电致变色层的第二衬底之间形成电解质层并贴合第一衬底以及第二衬底,以便形成电致变色结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电解质层可以是先形成在离子储存层远离第一导电层的一侧,即电解质层是先形成在第一衬底上的,然后再将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贴合,电解质层与第二衬底上的电致变色层相接触;或者,电解质层可以是先形成在电致变色层远离第二导电层的一侧,即电解质层是先形成在第二衬底上的,然后再将第二衬底和第一衬底贴合,电解质层与第一衬底上的离子储存层相接触。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8,当界定结构10覆盖第一导电层200上除预定区域20以外的部分时,如前所述,界定结构10可以具有均一的高度,界定结构10的高度与离子储存层300的高度相同,由此,后续形成在电致变色层600和离子储存层300之间的电解质层700具有均一的高度,电致变色结构整体的结构平整度好。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9,当界定结构10仅覆盖第一导电层200上非预定区域30(如图9中所示出的30a以及30b)的一部分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电解质层700包括:在电解质层700与离子储存层300相接触一侧的表面,且与非预定区域30中暴露在外的部分相对应的位置形成凸起,凸起的高度与界定结构10的高度相符。也就是说,第一导电层200远离第一衬底100一侧的表面上,未被界定结构10所覆盖的非预定区域所对应的位置,该位置处的电解质层700具有凸起40(如图9中所示出的40a以及40b的部分),该电解质700中的凸起40的高度和界定结构的高度相同,由此,在界定结构10具有均一的高度,且与离子储存层300的高度相同时,凸起40的高度和界定结构的高度也相同,由此,将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贴合之后,可以保证电致变色结构整体的结构平整度。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进一步提升该方法制作的电致变色结构的性能,在贴合第一衬底以及第二衬底之后,形成电致变色结构之前,参考图10,该方法进一步包括:s10:形成图案保护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1,形成图案保护层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s1:形成图案层在该步骤中,在第三衬底的一侧形成图案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三衬底是由透明材料形成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三衬底在后续步骤中会贴合在第一衬底远离第一导电层的一侧或第二衬底衬底远离第二导电层的一侧。第三衬底可以为靠近用户的一侧,由此,由透明材料形成第三衬底时,电致变色层产生的颜色可以透过第三衬底呈现出来。例如,第三衬底可以选用玻璃、塑胶等透明材料。玻璃材料具有良好的透光性,有利于电致变色层中的颜色透过衬底显现出来,并且玻璃材料耐腐蚀性、耐热性能优异,易于加工、取材简便、成本低廉。塑胶形成的衬底可以增强电致变色结构的韧性,使电致变色结构具有耐摔性能,并且其成本也较为低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三衬底上形成的图案层,在后续步骤中,图案层远离第三衬底的一侧会贴合在第一衬底或第二衬底上,由此,图案层具有一定的透光率以及颜色,会和电致变色层的颜色形成一个叠加的视觉效果。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案层的形成材料、形成方式具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可以是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在第三衬底上形成图案层。发明人发现,非预定区域未形成离子储存层,不能够构成完整的电致变色器件,变色区域的电致变色层不能实现变色的功能。由此,形成图案层后,可以使非预定区域具有该图案层的颜色效果,而预定区域,由于具有离子储存层,可以构成完整的电致变色器件,该区域可以实现变色功能且具有和图案层颜色叠加的效果。具体的,在电致变色层呈透明状态时,可以呈现图案层的颜色效果,而电致变色层呈现一定的颜色时,不仅可以实现区域变色,而且电致变色层的颜色可以和图案层的颜色相叠加,呈现电致变色层和图案层的颜色叠加效果,可以使该电致变色结构的外观的选择更加多样化,满足用户对个性化的追求。s2:将第三衬底胶黏在第一衬底或第二衬底上在该步骤中,将形成有图案层的第三衬底胶黏在第一衬底远离第一导电层的一侧,图案层与第一衬底相接触;或者,将形成有图案层的第三衬底胶黏在第二衬底远离第二导电层的一侧,图案层与第二衬底相接触。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与图案层相接触的第一衬底或第二衬底是由透明材料形成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与图案层相接触的第一衬底或第二衬底是由薄片玻璃或聚酰亚胺形成的。由此,可以进一步提升该方法制作的电致变色结构的性能。下面以界定结构覆盖非预定区域,第三衬底胶黏在第一衬底远离第一导电层的一侧为例进行说明:具体的,参考图12,将形成有图案层900的第三衬底800胶黏在第一衬底100远离第一导电层200的一侧,图案层900与第一衬底100相接触。此时,第三衬底800远离图案层900的一侧为靠近用户的一侧,由此,无需对电致变色结构进行另外设置保护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与图案层900相接触的第一衬底100由透明材料形成的,由此,可以使电致变色层300通过第一衬底100以及第三衬底800呈现出来。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与图案层900相接触的第一衬底100可以是由薄片玻璃或聚酰亚胺形成的。由此,第一衬底100的厚度薄,进一步提升该电致变色结构的性能。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第三衬底800和第一衬底100进行胶黏时,可以对第一衬底100进行去除,使图案层900直接与第一导电层200相接触,由此,可以进一步减小电致变色结构的厚度,提升电致变色结构的性能。总的来说,该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该方法制作的电致变色结构具有电致变色功能,其颜色变化多样,在其特定区域可以单独的实现颜色的变化,简单快捷地实现区域变色;该方法制作的电致变色结构在用于形成电子设备壳体时,无需更换壳体就能得到多种外观效果,可以满足用户更多外观选择的需求以及对个性化的追求,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致变色结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8,该电致变色结构包括:第一衬底100、第一导电层200、离子储存层300、电解质层700、电致变色层600、第二导电层500以及第二衬底40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导电层200设置在第一衬底100的一侧,离子储存层300设置在第一导电层200远离第一衬底100的一侧,并覆盖第一导电层200被界定结构10限定出的预定区域2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电解质层700设置在离子储存层300远离第一导电层200的一侧,电致变色层600设置在电解质层700远离离子储存层300的一侧,第二导电层500设置在电致变色层600远离电解质层700的一侧,第二衬底400设置在第二导电层500远离电致变色层600的一侧。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8,第一导电层200的非预定区域(如图8中所示出的30a、30b),被界定结构10覆盖;或者,参考图9,第一导电层200的非预定区域(如图9中所示出的30a、30b),被界定结构10以及电解质层700覆盖。该电致变色结构可以是前面描述的方法制作的。由此,该电致变色结构可以具有前面描述的方法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8以及图9,离子储存层300的高度与界定结构10的高度相符。由此,离子储存层300和电致变色层600之间的电解质层700具有均一的高度,电致变色结构整体的结构平整度好。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9,电解质层700与离子储存层300相接触一侧的表面,且与非预定区域30中暴露在外的部分相对应的位置形成凸起40(如图9中所示出的40a、40b),凸起40的高度与界定结构10的高度相符。由此,在界定结构10具有均一的高度,且与离子储存层300的高度相同时,凸起40的高度和界定结构的高度也相同,由此,可以使电致变色结构整体的结构平整度好。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关于上述第一衬底100、第一导电层200、离子储存层300、电解质层700、电致变色层600、第二导电层500、第二衬底400以及界定结构10的形成材料,形成方式等特征,前面已经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在此不再赘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电致变色结构进一步包括:第三衬底以及图案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三衬底设置在第二衬底远离第二导电层的一侧,图案层设置在第三衬底以及第二衬底之间,并与第三衬底以及第二衬底相接触。或者,参考图12,第三衬底800设置在第一衬底100远离第一导电层200的一侧,图案层900设置在第三衬底800以及第一衬底100之间,并与第三衬底800以及第一衬底100相接触。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三衬底800以及图案层900的形成材料以及其他特征,前面已经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该电致变色结构具有电致变色功能,其颜色变化多样,在其特定区域可以单独的实现颜色的变化;该电致变色结构在用于形成电子设备壳体时,无需更换壳体就能得到多种外观效果,可以满足用户更多外观的选择需求以及对个性化的追求,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参考图13,该电子设备5000包括:前面描述的电致变色结构1000。由此,该电子设备可以具有前面描述的电致变色结构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该电子设备中的电致变色结构具有电致变色功能,其颜色变化多样,在其特定区域可以单独的实现颜色的变化,;该电致变色结构在用于形成电子设备壳体时,无需更换壳体就能得到多种外观效果,可以满足用户更多外观的选择需求以及对个性化的追求,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上述电子设备可以为移动或便携式并执行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系统设备中的任何一种。具体的,电子设备可以为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例如,基于iphonetm,基于androidtm的电话),便携式游戏设备(例如nintendodstm,playstationportabletm,gameboyadvancetm,iphonetm)、膝上型电脑、pda、便携式互联网设备、音乐播放器以及数据存储设备,其他手持设备以及诸如手表、入耳式耳机、吊坠、头戴式耳机等,电子设备还可以为其他的可穿戴设备(例如,诸如电子眼镜、电子衣服、电子手镯、电子项链、电子纹身或智能手表的头戴式设备(hmd))。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电子设备还可以是多个电子设备中的任何一个,多个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其他无线通信设备、个人数字助理、音频播放器、其他媒体播放器、音乐记录器、录像机、照相机、其他媒体记录器、收音机、医疗设备、车辆运输仪器、计算器、可编程遥控器、寻呼机、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打印机、上网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1或mpeg-2)音频层3(mp3)播放器,便携式医疗设备以及数码相机及其组合。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在一些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执行多种功能(例如,播放音乐,显示视频,存储图片以及接收和发送电话呼叫)。如果需要,电子设备可以是诸如蜂窝电话、媒体播放器、其他手持设备、腕表设备、吊坠设备、听筒设备或其他紧凑型便携式设备的便携式设备。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该电子设备为移动终端时,参考图13,该电子设备5000包括前面描述的电致变色结构1000。具体的,该电致变色结构1000可以是移动终端的壳体。该移动终端的壳体视觉效果变化多样,可以简单快捷地实现多种外观颜色的选择,无需更换壳体就能得到多种外观效果,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