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源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9318发布日期:2019-04-17 04:32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背光源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背光源是位于液晶显示器背后的一种光源,是电子显示器械中极其重要的部分;背光源主要由光源、导光板、光学用模片和结构组件组成,其中结构组件中背板和胶框是必不可少的。

通常背板是铁框,柔性电路板(fpc)和液晶显示器(lcd)通过导电胶粘贴在铁框上,柔性电路板(fpc)、液晶显示器(lcd)以及背板铁框共地,当液晶显示器(lcd)点亮时,薄膜晶体管(tft)与背板铁框之间形成电场,薄膜晶体管(tft)与背板铁框之间有压差,会发生自激振荡,也就是屏幕啸叫,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源模组、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主要目的是解决电子设备中由于柔性电路板、液晶显示器和背板铁框共地,导致屏幕啸叫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模组,其包括:

第一背板组件,所述第一背板组件为板状导体结构;

第二背板组件,所述第二背板组件为周向封闭绝缘体框架,所述第二背板组件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一背板组件的周向外围;

第三背板组件,所述第三背板组件为周向封闭导体框架结构,所述第三背板组件围绕设置于所述第二背板组件的周向外围;

其中,所述第三背板组件与柔性电路板和液晶显示器电连接,共地设置。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背光源模组,所述第一背板组件、所述第二背板组件和所述第三背板组件的形状以及截面形状相适配。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背光源模组,所述第二背板组件的周向边沿设有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背板组件通过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背板组件相扣合连接;

所述第三背板组件扣合于所述第二背板组件的连接结构外围。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背光源模组,所述第一背板组件的至少两相对边沿上设有注胶部;

所述第二背板组件的至少两相对边沿上设有第一容置槽,且所述第一容置槽与所述注胶部的位置相对应,用于容纳所述注胶部,其中,所述第一背板组件的注胶部扣合于所述第二背板组件的第一容置槽;

所述第二背板组件的至少两相对边沿上设有第二容置槽,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容置槽,其中,所述第二背板组件的第一容置槽扣合于所述第三背板的第二容置槽。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背光源模组,所述注胶部上垂直于所述第一背板组件的板面设有第一注胶孔;

所述第一容置槽内设有胶柱,所述胶柱与所述第一注胶孔相适配套接,用于扣合且粘接所述第一背板组件和所述第二背板组件;

所述第二容置槽内对应所述第一注胶孔设有第二注胶孔,所述第二注胶孔与所述胶柱相适配套接,用于扣合且粘接所述第二背板组件、所述第一背板组件和所述三背板组件。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背光源模组,所述注胶部由所述第一背板组件的中心垂直于所述第一背板组件的边沿向外设置。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背光源模组,还包括连接胶柱;

所述连接胶柱设置在相邻所述第一容置槽之间,所述连接胶柱沿所述第二背板组件的中心垂直于所述第二背板组件的边沿向外设置;

所述第二容置槽内对应所述连接胶柱设有第三注胶孔,所述第三注胶孔与所述连接胶柱相适配套接,用于容纳所述连接胶柱并粘接所述第二背板组件与所述第三背板组件。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背光源模组,所述注胶部、所述胶柱以及所述连接胶柱的截面为多边形结构。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其包括前述的背光源模组。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前述的显示模组。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背光源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所述第二背板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背板组件周向外围,所述第三背板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背板组件和所述第二背板组件的周向外围,共同构成背光源背板,所述第一背板组件和所述第三背板组件相对独立,且所述第三背板组件单独与柔性电路板和液晶显示器电连接,避免了背板整体与柔性电路板和液晶显示器共地的问题,液晶显示器工作时,所述第一背板组件与液晶显示器之间不会形成电场,有效防止屏幕发生啸叫,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模组的侧面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模组的第一背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模组的第二背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模组的第三背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背光源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实施例1

参考附图1和附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模组,其包括:

第一背板组件1,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为板状导体结构;

第二背板组件2,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为周向封闭绝缘体框架,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的周向外围;

第三背板组件3,所述第三背板组件3为周向封闭导体框架结构,所述第三背板组件3围绕设置于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的周向外围;

其中,所述第三背板组件3与柔性电路板和液晶显示器电连接,共地设置。

具体的,为了解决电子设备中由于柔性电路板(fpc)、液晶显示器(lcd)和背板铁框共地,导致屏幕啸叫的问题,其中啸叫则为自激震荡,自激振荡是指不外加激励信号而自行产生的恒稳和持续的振荡,如果在放大器的输入端不加输入信号,输出端仍有一定的幅值和频率的输出信号的现象;本发明实施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背光源模组,其包括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以及所述第三背板组件3,其中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为矩形金属板状结构,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为矩形非金属不导电框架,所述第三背板组件3为矩形金属框架,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环绕在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的周向外围,所述第三背板组件3环绕在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的周向外围,三者共同组成背光源模组中的背板,进而代替传统的背板,且所述第三背板组件3与柔性电路板fpc和液晶显示器lcd电连接,三者共地(gnd)设置,共地是零参考电势点相同,即共用同一根接地线,即金属材料制成的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和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三背板组件3相对独立,没有电连接,二者不共地,在lcd工作时,所述第一背板组件2与所述lcd之间不会形成电场,不会有压差,进而不会产生啸叫。

根据上述所列,本发明背光源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设置于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周向外围,所述第三背板组件3设置于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和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的周向外围,共同构成背光源背板,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和所述第三背板组件3相对独立,且所述第三背板组件3单独与柔性电路板和液晶显示器电连接,避免了背板整体与柔性电路板和液晶显示器共地的问题,液晶显示器工作时,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与液晶显示器之间不会形成电场,有效防止屏幕发生啸叫,提高用户体验。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具体的理解为:可以同时包含有a与b,可以单独存在a,也可以单独存在b,能够具备上述三种任一中情况。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1-6,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源模组,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和所述第三背板组件3的形状以及截面形状相适配。

具体的,为了达到完全适配且连接方便,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将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以及所述第三背板组件3设置为在形状和截面形状上均是相互适配的,其中包括了长度、宽度、形状、截面形状均相互适配,使得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能够在平行于所述对背板组件1的板面方向和垂直于板面方向上均完全吻合的贴合于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的周向外围,所述第三背板组件3同样能够在在平行于所述对背板组件1的板面方向和垂直于板面方向上均完全的贴合于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的周向外围。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4-6,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源模组,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的周向边沿设有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通过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相扣合连接;

所述第三背板组件3扣合于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的连接结构外围。

具体的,为了连接稳固且连接的便捷性,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将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的周向边沿设置了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同时在其两侧连接所述第一背板组件2和所述第三背板组件3,即所述附图5的框内和框外两侧,框内通过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相互扣合,框外与所述第三背板组件3相互扣合;所述扣合的连接方式取决了所述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可以是卡扣扣合也可以是插接式扣合,比如所述连接结构是容置槽的扣合形式;

则参考附图4-6,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模组中,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的至少两相对边沿上设有注胶部11;

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的至少两相对边沿上设有第一容置槽21,且所述第一容置槽21与所述注胶部11的位置相对应,用于容纳所述注胶部11,其中,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的注胶部11扣合于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的第一容置槽21;

所述第二背板组件3的至少两相对边沿上设有第二容置槽31,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容置槽21,其中,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的第一容置槽21扣合于所述第三背板的第二容置槽31。

具体的,当所述连接结构为所述第一容置槽21时,槽为四周较高中间凹陷组成的容纳空间,因而本发明中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背板组件2为边缘弯曲的矩形框架,其中所述第一容置槽21则为设置在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边沿的与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中心相通且周向封闭中部凹陷带有槽底面的槽体,或者是参考附图1,所述第一容置槽为设置在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边沿的与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中心相通,且在图中所述注胶部11的上下两侧设有侧壁且中部凹陷带有槽底面的槽体;所述第一容置槽21设置在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的左右两相对边沿上,对应的,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的左右边沿上对应所述第一容置槽21的位置设置有所述注胶部11,所述注胶部11与所述第一容置槽21形状相适配且位置相对应且所述第一容置槽21的深度与所述注胶部11也就是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的板体厚度相同,则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扣合于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时,所述注胶部11被容纳在所述第一容置槽21内,且所述注胶部11的一个表面与所述第一容置槽21的槽底相接触贴合,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的除了所述第一容置槽21的边框与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的边沿外围相互贴合;相对的,所述第三背板组件3的左右两边沿设置有所述第二容置槽31,所述第三容置槽31与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的第一容置槽21的形状相适配且位置相对应,则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与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同时与所述第三背板组件3相扣合时,所述第一容置槽21被容纳于所述第二容置槽31内,且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的除了所述第一容置槽21外的边框外沿与所述第三背板组件3的内壁相贴合;其中参考附图6,所述第三背板组件3为边缘平坦矩形框架,也就是说所述第三背板组件3为矩形框架,在所有两边沿上挖设所述第二容置槽31,所述第二容置槽31的深度与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的框体厚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结构为插接式的扣合,参考附图1-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模组,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注胶部11上垂直于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的板面设有第一注胶孔12;

所述第一容置槽21内设有胶柱22,所述胶柱22与所述第一注胶孔12相适配套接,用于扣合且粘接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和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

所述第二容置槽31内对应所述第一注胶孔12设有第二注胶孔32,所述第二注胶孔32与所述胶柱22相适配套接,用于扣合且粘接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和所述三背板组件3。

具体的,为了扣合牢固,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参考附图3,在所述第一容置槽21内设置所述胶柱22,在所述注胶部11上对应设置第一注胶孔12,所述第二容置槽32内设置所述第二注胶孔32,在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扣合于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时,所述注胶部11上的第一注胶孔12套接于所述第一容置槽21内的胶柱22上,为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和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之间的扣合进一步的增强牢固性;同时在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和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同时与所述第三背板组件3之间进行扣合时,所述第一容置槽21的胶柱22再一次与所述第二容置槽31内的第二注胶孔32向套接,进而为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与所述第三背板组件3之间的扣合进一步的增强牢固性;再者,所述第一注胶孔12和所述第二注胶孔32可以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的板面的两侧,参考附图5,垂直于画面向内和垂直于画面向外的两个方向上,由所述第一注胶孔12和所述第二注胶孔32向背板整体内注胶,进一步的将所述第一背板组件2、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和所述第三背板组件3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模组,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注胶部11由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的中心垂直于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的边沿向外设置。

具体的,为了稳定扣合且便于生产;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将所述注胶部11设置在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的边沿上且垂直边沿,即参考附图3,所述注胶部11为垂直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的边沿水平设置,所述注胶部11与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之间的直角设置,能够提高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与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扣合时的连接牢固性,且在生产制作时,对于磨具的要求较为容易到达;当然,该设计方式只是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同样可以将所述注胶部11设置在沿所述第一背板组件1的边沿向上倾斜或向下倾斜,且所述注胶部11的形状在此不做过多限制,参考附图4-6,所述注胶部11、所述第一容置槽21与所述第容置槽31均为类梯形,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的多边形形状,只要三者满足相互适配能够完成相互扣合即可。

实施例2

进一步的,参考附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模组,在具体实施中,还包括连接胶柱23;

所述连接胶柱23设置在相邻所述第一容置槽21之间,所述连接胶柱23沿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的中心垂直于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的边沿向外设置;

所述第二容置槽31内对应所述连接胶柱23设有第三注胶孔33,所述第三注胶孔33与所述连接胶柱23相适配套接,用于容纳所述连接胶柱23并粘接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与所述第三背板组件3。

具体的,为了加强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与所述第三背板组件3之间的连接,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的两相临第一容置槽21之间设置有所述连接胶柱23,所述第三背板组件3的两相对边沿上则对应的设有第三注胶孔33,用于与所述连接胶柱23相互套接并注胶,进而在所述第一容置槽21和所述第二容置槽31扣合的同时连接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和所述第三背板组件3;所述连接胶柱23垂直于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的边沿向外设置,即为附图4中的水平方向,则所述第三注胶孔33在所述第三背板组件3上也是水平设置的,在所述连接胶柱23与所述第三注胶孔33相互套接之后,沿水平方向由所述第三背板组件3的第三注胶孔33向内进行注胶,进行所述第二背板组件2和所述的第三背板组件3的粘接;其中所述连接胶柱23与所述第三注胶孔33相适配,形状在此不做过多赘述,能够配合完成套接或者说插接的即可。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背光源模组;

其中,所述背光源模组的具体结构请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做过多赘述。

实施例4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前述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

其中,所述显示模组的具体结构请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做过多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