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电刺激减少佩戴眩晕感的VR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30932发布日期:2019-09-06 23:38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电刺激减少佩戴眩晕感的VR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vr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电刺激减少佩戴眩晕感的vr设备。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仿真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合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的交叉技术前沿学科和研究领域。虚拟现实技术(vr)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备等方面。模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感知是指理想的vr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除计算机图形技术所生成的视觉感知外,还有听觉、触觉、力觉、运动等感知,甚至还包括嗅觉和味觉等,也称为多感知。

vr眼镜是一种虚拟现实头戴显示器设备,即vr头显,vr眼镜,眼镜vr等称呼,vr头显是利用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集合的产品,是借助计算机及最新传感器技术创造的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设备。

对于移动应用开发人员来说,需要长时间测试应用与vr设备的连接稳定性,因此长时间佩戴vr设备测试,由于长期佩戴vr设备会产生较强的眩晕感,这样导致测试的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电刺激减少佩戴眩晕感的vr设备,主要包括vr眼镜主体,其中vr眼镜主体主要由眼镜壳和移动设备固定盒构成,其中眼镜壳呈空心盒体状结构,其中眼镜壳的前表面以及后表面分别开设有物镜嵌入口以及目镜嵌入口,物镜嵌入口和目镜嵌入口内分别固定嵌入有物镜和目镜,其中眼镜壳的内侧设有镜筒,镜筒的前后端分别罩在物镜以及目镜的外侧;所述移动设备固定盒设于眼镜壳的前侧位置,且移动设备固定盒的后表面四角位置一体成型有向外凸出的插头,眼镜壳的前表面四角位置设有与插头一一对应的插孔,移动设备固定盒通过插头与插孔的对插连接固定贴合在眼镜壳的前表面;所述移动设备固定盒的后表面开设有内凹状的嵌入槽,利用嵌入槽实现手机等移动播放设备的放置;所述眼镜壳的左右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二绑带和第一绑带,第二绑带和第一绑带的一端均热熔连接有绑带固定塑胶块,绑带固定塑胶块采用胶粘的形式固定在眼镜壳的外表面;所述第一绑带的末端位置以及第二绑带的末端位置分别缝合有绒毛布和抓钩布,利用绒毛布和抓钩布形成的魔术贴结构实现第一绑带与第二绑带的末端连接,从而利用第一绑带与第二绑带实现设备的佩戴;所述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上均滑动安装有电子防晕装置,其中电子防晕装置主要由usb供电式的电子防晕仪构成,其中电子防晕仪主要由壳体以及壳体内的电子脉冲组件构成,其中电子防晕仪的表面胶粘有与电子脉冲组件电性连接的贴片电极;所述电子防晕仪的壳体上胶粘固定有防晕仪固定块,防晕仪固定块上设有贯穿式的插槽,其中防晕仪固定块通过插槽分别滑动套在第一绑带以及第二绑带上,且插槽的内表面胶粘贴合有防滑胶条,利用防滑胶条紧压贴合位于插槽内的第一绑带或第二绑带,这样便可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限制防晕仪固定块的位置,从而便可将电子防晕仪调节到合适的位置,通过电子防晕仪产生脉冲电信号,将电子防晕仪的贴片电极贴在双耳后侧位置,通过脉冲电信号抵消或削弱人体受到过度运动(刺激使前庭产生的过量生物电,减少和阻止前庭神经冲动向中枢传递,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设备佩戴过程中产生的眩晕感,此时对于长时间佩戴的应用开发人员来说,这样结构减少了不适感,同时采用物理原理可以减少药物副作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子防晕仪的电子脉冲组件的接电端接有导线,导线的另一端接有usb接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眼镜壳的后侧边沿位置胶粘固定有眼眶保护硅胶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均采用皮革材质制成。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子脉冲组件包括降压整流电路、振荡电路,所述降压整流电路的输入接220v交流电源,其输出接振荡电路的输入端,振荡电路的输出接贴片电极,其中电子防晕仪包括两片分别接振荡电路正负极的贴片电极,贴片电极之间相互间隔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电子防晕仪产生脉冲电信号,将电子防晕仪的贴片电极贴在双耳后侧位置,通过脉冲电信号抵消或削弱人体受到过度运动刺激使前庭产生的过量生物电,减少和阻止前庭神经冲动向中枢传递,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设备佩戴过程中产生的眩晕感,此时对于长时间佩戴的应用开发人员来说,这样结构减少了不适感,同时采用物理原理可以减少药物副作用。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眼镜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移动设备固定盒的结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移动设备固定盒的后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眼镜壳、2-第一绑带、3-第二绑带、4-绑带固定塑胶块、5-移动设备固定盒、6-眼眶保护硅胶条、7-绒毛布、8-抓钩布、9-物镜、10-镜筒、11-目镜、12-插头、13-嵌入槽、14-电子防晕仪、15-防晕仪固定块、16-插槽、17-防滑胶条、18-导线、19-usb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采用电刺激减少佩戴眩晕感的vr设备,主要包括vr眼镜主体,其中vr眼镜主体主要由眼镜壳1和移动设备固定盒5构成,其中眼镜壳1呈空心盒体状结构,其中眼镜壳1的前表面以及后表面分别开设有物镜嵌入口以及目镜嵌入口,物镜嵌入口和目镜嵌入口内分别固定嵌入有物镜9和目镜11,其中眼镜壳1的内侧设有镜筒10,镜筒10的前后端分别罩在物镜9以及目镜11的外侧;所述移动设备固定盒5设于眼镜壳1的前侧位置,且移动设备固定盒5的后表面四角位置一体成型有向外凸出的插头12,眼镜壳1的前表面四角位置设有与插头12一一对应的插孔,移动设备固定盒5通过插头12与插孔的对插连接固定贴合在眼镜壳1的前表面;所述移动设备固定盒5的后表面开设有内凹状的嵌入槽13,利用嵌入槽13实现手机等移动播放设备的放置;所述眼镜壳1的左右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二绑带3和第一绑带2,第二绑带3和第一绑带2的一端均热熔连接有绑带固定塑胶块4,绑带固定塑胶块4采用胶粘的形式固定在眼镜壳1的外表面;所述第一绑带2的末端位置以及第二绑带3的末端位置分别缝合有绒毛布7和抓钩布8,利用绒毛布7和抓钩布8形成的魔术贴结构实现第一绑带2与第二绑带3的末端连接,从而利用第一绑带2与第二绑带3实现设备的佩戴;所述第一绑带2和第二绑带3上均滑动安装有电子防晕装置,其中电子防晕装置主要由usb供电式的电子防晕仪14构成,其中电子防晕仪14主要由壳体以及壳体内的电子脉冲组件构成,其中电子防晕仪14的表面胶粘有与电子脉冲组件电性连接的贴片电极;所述电子防晕仪14的壳体上胶粘固定有防晕仪固定块15,防晕仪固定块15上设有贯穿式的插槽16,其中防晕仪固定块15通过插槽16分别滑动套在第一绑带2以及第二绑带3上,且插槽16的内表面胶粘贴合有防滑胶条17,利用防滑胶条17紧压贴合位于插槽16内的第一绑带2或第二绑带3,这样便可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限制防晕仪固定块15的位置,从而便可将电子防晕仪14调节到合适的位置,通过电子防晕仪14产生脉冲电信号,将电子防晕仪14的贴片电极贴在双耳后侧位置,通过脉冲电信号抵消或削弱人体受到过度运动刺激使前庭产生的过量生物电,减少和阻止前庭神经冲动向中枢传递,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设备佩戴过程中产生的眩晕感,此时对于长时间佩戴的应用开发人员来说,这样结构减少了不适感,同时采用物理原理可以减少药物副作用。

所述电子防晕仪14的电子脉冲组件的接电端接有导线18,导线18的另一端接有usb接头19。

所述眼镜壳1的后侧边沿位置胶粘固定有眼眶保护硅胶条6。

所述第一绑带2和第二绑带3均采用皮革材质制成。

所述电子脉冲组件包括降压整流电路、振荡电路,所述降压整流电路的输入接220v交流电源,其输出接振荡电路的输入端,振荡电路的输出接贴片电极,其中电子防晕仪包括两片分别接振荡电路正负极的贴片电极,贴片电极之间相互间隔设置,利用贴片电极产生电刺激效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防滑胶条17紧压贴合位于插槽16内的第一绑带2或第二绑带3,这样便可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限制防晕仪固定块15的位置,从而便可将电子防晕仪14调节到合适的位置,通过电子防晕仪14产生脉冲电信号,将电子防晕仪14的贴片电极贴在双耳后侧位置,通过脉冲电信号抵消或削弱人体受到过度运动刺激使前庭产生的过量生物电,减少和阻止前庭神经冲动向中枢传递,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设备佩戴过程中产生的眩晕感,此时对于长时间佩戴的应用开发人员来说,这样结构减少了不适感,同时采用物理原理可以减少药物副作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