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光的窄边框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8337发布日期:2019-09-12 09:10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漏光的窄边框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漏光的窄边框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追求更窄的边框、更大的屏幕显示面积一直是智能手机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窄边框结构中为增大显示区域面积,提高屏占比,支撑框变窄,与遮光胶的粘接面积小,从而粘接不牢固,膜材会分离翘曲模组组装不牢固,产生漏光的现象;尤其是FPC的金手指位置处,因金手指在与液晶模组的其他部件连接时需要弯折,存在应力翘曲,金手指两边会鼓起分离产生漏光的现象。需要对背光模组进行包边操作,即在遮光胶位置加一层遮光层或直接延长遮光胶,将双面遮光胶与支撑框两者固定,防止膜材分离漏光。

现有技术中,不采用包边工艺存在模组分离漏光的风险。如果在铁框的基础上,将遮光层弯折粘接在铁框侧壁及底面上,在遮光层粘接在铁框的包边工艺操作中,模组还要翻转粘合,工艺操作较为复杂,间接影响模组性能,遮光层用料多,成本较多。因胶框结构的反射膜不能粘接遮光层,会影响反射膜的性能,所以不能采用胶框结构增加遮光层,只能采用铁框结构,适用范围窄。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漏光的窄边框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漏光的窄边框背光模组,包括:支撑框、设于所述支撑框内的FPC、设于所述FPC上的光源、与所述光源出光面相对设置的导光板、设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支撑框之间的反射膜、设于所述导光板上方的增光扩散膜、设于所述增光扩散膜上的遮光膜、及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一端固定在所述遮光膜的上表面,另一端延伸固定在所述支撑框的外侧壁上,所述遮光层为一体结构,所述遮光层呈L型。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层只在所述FPC金手指两侧对应的所述支撑框外侧壁延伸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层下表面设有第一胶粘剂层,通过所述第一胶粘剂层将所述遮光层固定在所述遮光膜上表面及所述支撑框外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层为遮光胶带。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层为黑色单面胶带。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为胶框、或铁框、或胶铁一体框。

进一步地,所述FPC与所述支撑框内侧壁之间设有第二胶粘剂层,能够将所述FPC固定在所述支撑框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FPC与所述支撑框的底板之间设有第三胶粘剂层,能够将所述FPC固定在所述支撑框的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FPC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设有第四胶粘剂层,能够将所述FPC固定在所述导光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与所述遮光膜之间设有扩散膜、及增光膜。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遮光层结构延伸至支撑框外侧壁,既便于PET保护膜的撕取,又使结构粘接更加牢固,可以减少膜材分离翘曲的问题,避免产生漏光的现象,尤其适用于窄边框背光模组;可适用于胶框、铁框、胶铁一体框各种结构中,不受支撑框材质的限制;操作方便,不需要来回翻转操作影响模组结构,也省去一定成本;L型结构的遮光层不弯折到支撑框底面上,利于模组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窄边框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漏光的窄边框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部分沿A-A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漏光的窄边框背光模组,包括:支撑框1、设于所述支撑框1内的FPC2、设于所述FPC2上的光源3、与所述光源3出光面相对设置的导光板4、设于所述导光板4与所述支撑框1之间的反射膜5、设于所述导光板4上方的增光扩散膜6、设于所述增光扩散膜6上方的遮光膜7、及遮光层8,所述遮光层8一端固定在所述遮光膜7的上表面,另一端延伸固定在所述支撑框1的外侧壁上,所述遮光层8为一体结构,一体结构便于粘贴操作,而且在去掉PET保护膜时不易造成所述遮光层8变形,带起所述遮光层8,从而影响遮光效果。所述遮光层8呈L型,L型结构的所述遮光层8不弯折到所述支撑框1底面上,工艺操作中无需翻转粘合,操作简单,不会间接影响模组性能,遮光层用料减少,节省一定成本。所述遮光层8下表面设有第一胶粘剂层(图中未示出),通过所述第一胶粘剂层将所述遮光层8固定在所述遮光膜7上表面及所述支撑框1外侧壁上。所述遮光层8为黑色遮光胶带,黑色遮光胶带是具有遮光功能的黑色单/双面胶带,采用了独特印刷工艺制作的黑膜作(例如黑色PET膜)为基材,有优良的遮蔽性及绝缘性,适用于背光源的固定,起到遮光作用。为了便于PET保护膜撕开,所述遮光层8的上表面没有胶粘层,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层8为黑色单面胶带。上述背光模组中的所述支撑框1可以为胶框、或铁框、或胶铁一体框,当所述支撑框1为胶框或胶铁一体框时,增加的所述遮光层8也不会破坏所述反射膜5的性能,适用范围更广。

请参阅图3,所述遮光层8可以延伸到所述支撑框1整个外侧壁,具体地,因所述FPC2金手指在与液晶模组的其他部件连接时需要弯折,存在应力翘曲,所述FPC2金手指的两边容易鼓起分离产生漏光的现象,所以,本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层8只在所述FPC2金手指两侧对应的所述支撑框1外侧壁延伸固定。

所述FPC2的固定方式有三种,根据所述FPC2的固定方式的不同,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三个具体地实施例。实施例一是所述FPC2与所述支撑框1内侧壁之间设有第二胶粘剂层,能够将所述FPC2固定在所述支撑框1的内侧壁上。实施例二是所述FPC2与所述支撑框1的底板之间设有第三胶粘剂层,能够将所述FPC2固定在所述支撑框1的底板上(如图3所示)。实施例三是所述FPC2与所述导光板4之间设有第四胶粘剂层,能够将所述FPC固定在所述导光板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遮光层结构延伸至支撑框外侧壁,既便于PET保护膜的撕取,又使结构粘接更加牢固,可以减少膜材分离翘曲的问题,避免产生漏光的现象,尤其适用于窄边框背光模组;可适用于胶框、铁框、胶铁一体框各种结构中,不受支撑框材质的限制;操作方便,不需要来回翻转操作影响模组结构,也省去一定成本;L型结构的遮光层不弯折到支撑框底面上,利于模组散热。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