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7253发布日期:2019-11-08 23:3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显示技术的发展也日益加快。目前,显示装置主要分为液晶显示装置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两大类。其中,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

有一种背光模组叫侧入式背光模组,这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胶框、底板、导光板、柔性电路板和灯条,灯条位于导光板的入光侧,灯条发出的光沿近似平行于导光板的方向入射导光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能够避免液晶显示装置的漏光。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模组,包括侧入式背光模组,所述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胶框、底板、导光板、柔性电路板和灯条,所述底板位于所述胶框的一侧,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灯条位于所述胶框与所述底板限定出的容纳空间中,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灯条连接部、贴合部、连接所述灯条连接部和所述贴合部的弯折部,所述灯条与所述灯条连接部连接,所述灯条连接部和所述贴合部位于所述胶框相反的两侧,所述灯条连接部与所述胶框粘接,所述液晶模组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贴合部与所述底板保持贴合,且所述灯条连接部与所述胶框保持贴合的柔性电路板限制结构。由于柔性电路板的灯条连接部和贴合部位于底板相反的两侧,灯条连接部与胶框粘接,贴合部在柔性电路板限制结构的作用下与底板保持贴合,使得贴合部不会受到背板的挤压,贴合部可以托住底板,减小灯条连接部与胶框粘接处受到的力,从而使灯条连接部与胶框保持贴合,避免灯条连接部与胶框分离,造成漏光。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柔性电路板限制结构包括卡夹,所述卡夹具有夹槽,所述卡夹夹持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所述灯条连接部的至少部分区域、所述胶框的部分区域、所述底板的部分区域和所述贴合部的至少部分区域均位于所述夹槽内。通过卡夹夹持在柔性电路板上,使贴合部在卡夹的弹力下与底板保持贴合,可以完全分隔开柔性电路板和背板,避免背板挤压柔性电路板,卡夹对灯条连接部和贴合部都有作用力,可以进一步避免灯条连接部与胶框分离,避免出现漏光。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夹为不透光结构,所述液晶模组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与所述卡夹在所述灯条连接部上的正投影不重叠。这样卡夹上可以不设置遮光层,避免卡夹处厚度过大。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夹为透光结构,所述液晶模组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覆盖在所述卡夹上,能方便遮光层的布置。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框形胶带,所述框形胶带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一侧,所述框形胶带分别与所述胶框和所述灯条连接部粘接,所述框形胶带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所述夹槽内。使柔性电路板能够与框形胶带保持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背板,所述底板与所述背板相对布置,所述柔性电路板限制结构包括垫块,所述贴合部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背板之间,所述垫块位于所述背板和所述贴合部之间。底板通常与背板相对布置,在背板和底板之间设置垫块,通过垫块支撑贴合部,从而使贴合部与底板保持贴合,灯条连接部与胶框保持贴合。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垫块在所述底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胶框重叠。可以更好地支撑胶框,避免灯条连接部与胶框分离。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垫块与所述背板粘接。便于垫块的安装,防止垫块松动。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垫块为弹性件。能够较好地将贴合部顶在胶框上,确保贴合部与胶框贴合。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垫块为泡棉或橡胶。

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任一液晶模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由于柔性电路板的灯条连接部和贴合部位于底板相反的两侧,灯条连接部与胶框粘接,贴合部在柔性电路板限制结构的作用下与底板保持贴合,使得贴合部不会受到背板的挤压,贴合部可以托住底板,减小灯条连接部与胶框粘接处受到的力,从而使灯条连接部与胶框保持贴合,避免灯条连接部与胶框分离,造成漏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相关技术中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模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模组的柔性电路板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局部俯视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液晶模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模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盖板50、显示面板40、侧入式背光模组20和背板30,盖板50、显示面板40、侧入式背光模组20和背板30依次间隔布置,背板30与盖板50连接。显示面板40位于侧入式背光模组20的出光侧一侧。

侧入式背光模组20包括胶框11、底板12、导光板21、柔性电路板22、灯条23和光学膜片。底板12与背板30相对布置。胶框11连接在底板12的一侧,底板12的表面和胶框11的内壁限定出一个容纳空间。例如胶框11为矩形框时,底板12的表面和胶框11的内壁限定出一个长方体的容纳空间。导光板21和灯条23均位于该容纳空间中,且灯条23位于导光板21的入光侧。光学膜片可以包括反射片24、扩散片25,反射片24可以位于底板12和导光板21之间,扩散片25可以位于导光板21的出光面一侧。底板12可以为金属板,以利于侧入式背光模组20的散热,也可以为非金属板,以降低液晶显示装置的重量。

柔性电路板22与灯条23连接,柔性电路板22上对应灯条23一侧的区域221a与导光板21粘接,柔性电路板22上对应灯条23另一侧的区域221b与胶框11粘接。胶框11上设置有框形胶带(rim tape)61,框形胶带61位于导光板21的出光面一侧,框形胶带61分别与胶框11和柔性电路板23粘接。框形胶带61上还设有遮光层62,遮光层62位于框形胶带61与柔性电路板22的连接处,遮光层62与柔性电路板22位于框形胶带61的两侧。柔性电路板22的一部分向背板30弯折后延伸至背板30和底板12之间的间隙中。图1所示的是液晶显示装置装配后的理想状态。

图2是相关技术中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中示出了液晶显示装置装配后的实际状态。如图2所示,由于柔性电路板22具有一定的韧性,使得柔性电路板22与背板30接触而受到背板30的挤压。作为对比,图2中的左图示出了在未组装背板30时,柔性电路板22的状态(如图2中的状态Ⅰ)以及组装背板30后柔性电路板22的状态(如图2中的状态Ⅱ)。柔性电路板22在受到背板30的挤压后,可能会导致柔性电路板22与胶框11分离,这样胶框11就会失去一部分支撑而倾斜,侧入式背光模组20发出的光就会从柔性电路板22与胶框11分离的间隙A中泄漏,导致液晶显示装置漏光。而且目前的液晶显示装置胶框11设计的越来越窄,柔性电路板22与胶框11的粘贴面积越来越小,使得柔性电路板22更容易与胶框11分离。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模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液晶模组包括侧入式背光模组20和柔性电路板限制结构。

侧入式背光模组20包括胶框11、底板12、导光板21、柔性电路板22和灯条23,底板12位于胶框11的一侧,导光板21和灯条23位于胶框11与底板12限定出的容纳空间中。灯条23位于导光板21的入光侧。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模组的柔性电路板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柔性电路板22包括灯条连接部221、贴合部222以及连接灯条连接部221和贴合部222的弯折部223,灯条23与灯条连接部221连接。

将柔性电路板22展开到同一平面内后,灯条连接部221可以呈矩形,贴合部222和弯折部223也呈矩形,弯折部223和贴合部222从灯条连接部221的一边向外延伸。

参见图3,灯条连接部221和贴合部222位于胶框11相反的两侧,灯条连接部221与胶框11粘接。

柔性电路板限制结构用于使贴合部222与底板12保持贴合,且灯条连接部221与胶框11保持贴合。

由于柔性电路板的灯条连接部和贴合部位于底板相反的两侧,灯条连接部与胶框粘接,贴合部在柔性电路板限制结构的作用下与底板保持贴合,使得贴合部不会受到背板的挤压,贴合部可以托住底板,减小灯条连接部与胶框粘接处受到的力,从而使灯条连接部与胶框保持贴合,避免灯条连接部与胶框分离,造成漏光。

如图3所示,柔性电路板限制结构可以包括卡夹71。卡夹71具有夹槽71a,卡夹71夹持在柔性电路板22上,灯条连接部221的至少部分区域、胶框11的部分区域、底板12的部分区域和贴合部222的至少部分区域均位于夹槽71a内。通过卡夹71夹持在柔性电路板22上,使贴合部222在卡夹71的弹力下与底板12保持贴合,灯条连接部221与胶框11保持贴合。设置卡夹71后,可以完全分隔开柔性电路板22和背板30,避免背板30挤压柔性电路板22。而且卡夹71对灯条连接部221和贴合部222都有作用力,还可以进一步避免灯条连接部221与胶框11分离,避免出现漏光。

可选地,该液晶模组还可以包括框形胶带61,框形胶带61位于导光板21的出光面一侧,框形胶带61分别与胶框11和灯条连接部221粘接,以使柔性电路板22能够与框形胶带61保持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卡夹71可以为不透光结构。图5是图3的局部俯视图。如图5所示,该液晶模组还可以包括遮光层62,遮光层62与卡夹71在灯条连接部221上的正投影不重叠。由于卡夹71为不透光结构,这样框形胶带61上与卡夹71接触的区域可以不设置遮光层62,避免卡夹71处厚度过大。

当然,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卡夹71也可以为透光结构,遮光层62覆盖在卡夹71上,能方便遮光层62的布置。

示例性地,遮光层62可以是遮光胶带。

如图5所示,卡夹71在底板12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可以与胶框11交叉。卡夹71与灯条连接部221接触的部分的作用力是作用到胶框11上的,这样布置后,可以使卡夹71有较大的面积与贴合部222和灯条连接部221接触,卡夹71的弹力可以作用到胶框11更大的面积上,避免卡夹71的松动。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卡夹71在底板12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也可以与胶框11只重叠但不交叉,这样卡夹71的体积更小,占用的空间也小,制作成本更低,且重量也更轻。

可选地,卡夹71可以为金属结构件或塑料结构件。金属的卡夹71弹性好,而且较容易通过弯折卡夹71,改变弹力的大小。塑料的卡夹71可以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而且重量轻。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液晶模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柔性电路板限制结构可以包括垫块72,底板12与背板30相对布置,贴合部222位于底板12和背板30之间,垫块72位于背板30和贴合部222之间。在背板30和底板12之间设置垫块72,通过垫块72支撑贴合部222,从而使贴合部222与底板12保持贴合,这样胶框11就得到了支撑,使灯条连接部221与胶框11保持贴合,胶框11与灯条连接部221不会脱开,避免了漏光。

贴合部222和垫块72在灯条23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可以不相同。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模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垫块72在灯条23延伸方向上的长度d可以小于贴合部222在灯条23延伸方向上的长度D,以进一步缩小垫块72的体积。此外,垫块72在灯条23延伸方向上的长度d也可以大于贴合部222在灯条23延伸方向上的长度D,这样在组装时,贴合部222和垫块72更容易对准。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垫块72在灯条23延伸方向上的长度d和贴合部222在灯条23延伸方向上的长度D也可以相同,这样垫块72可以较好地支撑柔性电路板22,同时又不至于使垫块72体积过大。

垫块72在底板12上的正投影可以与胶框11在底板12上的正投影重叠。可以使垫块72更好地托住胶框11,避免灯条连接部221与胶框11分离而造成漏光。例如,参照图6,胶框11的与灯条连接部221相贴的一段在底板12上的正投影可以位于垫块72在底板12上的正投影内。胶框11的与灯条连接部221相贴的一段在底板12上的正投影的至少一条边还可以与垫块72在底板12上的正投影的边重合。

可选地,垫块72可以与背板30粘接。这样能够对垫块72进行固定,避免垫块72松动。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垫块72可以为弹性件。垫块72在受到挤压后可以产生形变,能够较好地将贴合部222顶在胶框11上,确保贴合部222与胶框11贴合。

示例性地,垫块72可以为泡棉,泡棉重量轻,有利于降低液晶显示装置的重量,泡棉弹性好,能够将贴合部222顶在胶框11上,而且泡棉较柔软,能够避免垫块72损伤柔性电路板22。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垫块72也可以为橡胶等其他弹性材料。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如图3或6所示的液晶模组。

可选地,该液晶显示装置可以是但不限于是手机、显示器、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