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和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04034发布日期:2020-01-31 16:00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组和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应用所述背光模组的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在背光模组中,背光模组中的遮光层和扩散层为一体结构。由于扩散层和遮光层的膨胀系数不相等,当背光模组在常温变换至高温或低温情况下,导致扩散层的膨胀或收缩程度与遮光层不同,遮光层相对扩散层膨胀或收缩,造成扩散层的侧边翘曲或拱起,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背光模组,旨在解决遮光层膨胀或收缩,导致扩散层的侧边翘曲或拱起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背光模组包括:

底框,设置有容置槽;

导光板,设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导光板背向所述底框的一侧设置有扩散层;

胶层,盖合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口,所述胶层设置有连通所述容置槽的过光孔;及

遮光层,设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遮光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间隔段,多个所述间隔段环绕所述过光孔分布,每一间隔段的一侧与所述胶层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扩散层弹性抵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层还包括至少一个粘合段,所述粘合段设于两个所述间隔段之间,所述粘合段与每一间隔段间隔设置,所述粘合段的一侧与所述胶层粘合,另一侧与所述扩散层粘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过光孔为矩形孔;

所述遮光层包括沿所述过光孔任意一侧边设置有粘合段和两个间隔设置的间隔段,所述粘合段设于两相个所述间隔段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粘合段包括与所述胶层连接的弹性体和粘性体,所述粘性体的一侧与所述弹性体粘合,另一侧与所述扩散层粘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置槽内的棱镜片组,所述棱镜片组位于所述扩散层背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棱镜片组对应所述过光孔设置;

多个所述间隔段环绕所述棱镜片组的周侧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棱镜片组背向所述扩散层的一侧与所述胶层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框包括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周缘的侧板,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围合形成所述容置槽,所述胶层与所述侧板连接;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置槽内的光源;

所述光源位于所述侧板和所述导光板之间;或,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导光板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侧板朝向所述容置槽的一侧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底板间隔设置,并形成安装槽,所述光源容纳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光源的两端夹设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底板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包括底框,设置有容置槽;

导光板,设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导光板背向所述底框的一侧设置有扩散层;

胶层,盖合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口,所述胶层设置有连通所述容置槽的过光孔;

遮光层,设于所述容置槽内,环绕所述过光孔分布,所述遮光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间隔段和至少一个粘合段,所述粘合段设于两相邻设置的间隔段之间,并与每一间隔段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间隔段和所述粘合段环绕所述过光孔分布,每一间隔段的一侧与所述胶层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扩散层弹性抵持,所述粘合段的一侧与所述胶层粘合,另一侧与所述扩散层粘合;及

棱镜片组,设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棱镜片组位于所述扩散层背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并对应所述过光孔设置;多个所述间隔段和所述粘合段环绕所述棱镜片组的周侧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液晶板和上述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液晶板与所述胶层背向所述底框的一侧连接,并盖合在所述过光孔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用遮光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间隔段结构,使得相邻两个间隔段之间存在间隙;当遮光层受热或遇冷时,每一间隔段朝向间隙方向膨胀或收缩,避免遮光层自身的内部挤压或扩张并作用于扩散层,进而避免导致扩散层隆起或两端翘起;另一方面,采用间隔段的一侧与胶层连接,另一端与扩散层弹性抵持的结构,多个间隔段整平扩散层;当间隔段受热或遇冷时,由于间隔段与扩散层并无直接粘合,因此,间隔段与扩散层无拉扯的作用力,避免扩散层形变,提高显示器的显示效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背光模组的另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具体参考图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背光模组的另一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着图1中遮光层方向的截面图。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该背光模组,包括:底框11、导光板13、胶层2及遮光层3。其中,底框11设置有容置槽111。导光板13设于容置槽111内,导光板13背向底框11的一侧设置有扩散层131。胶层2盖合于容置槽111的槽口,胶层2设置有连通容置槽111的过光孔21。遮光层3设于容置槽111内,遮光层3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间隔段31,多个间隔段31环绕过光孔21分布,每一间隔段31的一侧与胶层2连接,另一侧与扩散层131弹性抵持。

为了安装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13、胶层2及遮光层3等多个零部件,底框11设置有定位销结构(图未示),定位销结构位于容置槽111内,通过定位销结构定位零部件;或底框11设置有安装台结构(图未示),安装台结构位于容置槽111内,以安装台结构为助力件,零部件安装在安装台上。可选地,底框11可为热塑成型的结构。

为了增强导光板13的导光效果,导光板13为透明材质或者半透明材质;另一方面,导光板13可为亚克力材料。

为了增强散射效果,扩散层131为覆盖在导光板13一侧的结构,可以理解地,扩散层131和导光板13可为一体结构,或,扩散层131和导光板13为相对独立的结构。

为了能够将遮光层3对应扩散层131周缘设置,胶层2围绕容置槽111的槽口设置,可以理解地,胶层2设置有连通容置槽111的过光孔21,也就是说,过光孔21与导光板13和扩散层131是对应的,导光板13将光线导向至扩散层131后,光线经由过光孔21射出。另一方面,背光模组为用于照亮显示装置的结构,因此,过光孔21可为配合显示装置的形状设置的,例如:过光孔21可为长方形孔或正方形孔或圆形孔或棱形孔等。

为了在遮光层3与扩散层131的弹性抵持,以实现整平扩散层131;另一方面,为了避免遮光层3与扩散层131之间的抵持作用过于强大,导致遮光层3损坏扩散层131,遮光层3为絮状结构,也就是说,遮光层3为蜂窝状的弹性结构。可选地,遮光层3为泡沫或泡棉材质,在此不做特定限定。

为了实现胶层2与遮光层3的粘附,胶层2可为常见的粘胶;可以理解地,胶层2可为亚克力材质的粘胶。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遮光层3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间隔段31结构,使得相邻两个间隔段31之间存在间隙;当遮光层3受热或遇冷时,每一间隔段31朝向间隙方向膨胀或收缩,避免遮光层3自身的内部挤压或扩张导致扩散层131隆起或两端翘起;另一方面,采用间隔段31的一侧与胶层2连接,另一端与扩散层131弹性抵持,多个间隔段31与扩散层131弹性抵持,实现整平扩散层131;当间隔段31受热或遇冷时,由于多个间隔段31与扩散层131并无直接粘合,因此,间隔段31与扩散层131之间不存在拉扯的作用力,避免扩散层131形变,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遮光层3还包括至少一个粘合段32,粘合段32设于两个间隔段31之间,粘合段32与每一间隔段31间隔设置,粘合段32的一侧与胶层2粘合,另一侧与扩散层131粘合。

可以理解地,粘合段32与每一间隔段31间隔设置,即在粘合段32和间隔段31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当粘合段32和间隔段31受热或遇冷时,粘合段32和间隔段31朝向间隔距离的方向膨胀或收缩,避免粘合段32和间隔段31之间挤压或扩张导致扩散层131隆起或两端翘起;另一方面,将粘合段32的一侧与胶层2粘合,另一侧与扩散层131粘合,也就是说,通过粘合段32将扩散层131和胶层2进行定位,以使扩散层131对应在过光孔21,避免扩散层131发生位移,进一步提高背光模组的工作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过光孔21为矩形孔(图未示),可以理解地,矩形孔可为长方形孔或正方形孔;遮光层3包括沿过光孔21任意一侧边设置,有粘合段32和遮光层3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间隔段31,和粘合段32设于两相个间隔段31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在过光孔21的任意一侧边上设置有遮光层3的结构,以实现过光孔21周缘的遮光,避免背光模组漏光的现象发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通过在过光孔21的任意一侧边上粘合段32的结构,实现对扩散层131的进一步定位,使得扩散层131的周侧均与过光孔21的周缘对应,避免扩散层131偏移的事故发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粘合段32包括与胶层2连接的弹性体321和粘性体322,粘性体322的一侧与弹性体321粘合,另一侧与扩散层131粘合。

为了减少生产的难度,粘合段32的弹性体321与间隔段31为相同材质,可以理解地,弹性体321为絮状结构,也就是说,间隔段31为蜂窝状的弹性结构。可选地,间隔段31为泡沫或泡棉材质,在此不做特定限定。

另一方面,为了实现粘性体322与扩散层131和弹性体321的粘附,粘性体322可为常见型号的粘胶;可以理解地,粘性体322可为亚克力材质的粘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还包括设于容置槽111内的棱镜片组4,棱镜片组4位于扩散层131背向导光板13的一侧,棱镜片组4对应过光孔21设置;多个间隔段31环绕棱镜片组4的周侧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棱镜片组4位于扩散层131背向导光板13的一侧的结构,增强光线的导出作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棱镜片组4背向扩散层131的一侧与胶层2连接。可以理解地,棱镜片组4的背向扩散层131的一侧与胶层2连接,通过胶层2增强棱镜片组4的安装结构,提高背光模组的结构紧凑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底框11包括底板14和设于底板14周缘的侧板15,侧板15和底板14围合形成容置槽111,胶层2与侧板15连接;可以理解地,底板14和侧板15可为相对独立的结构,侧板15与底板14的周缘连接;或者,底板14和侧板15可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还包括设于容置槽111内的光源12。可选地,光源12为多个发光二极管或灯条组,其中,灯条组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光源12包括有出光面(图未示),光源12发出光线,光线经由出光面射出。

一方面,光源12位于侧板15和导光板13之间。可以理解地,光源12与导光板13相邻设置,也就是说,光源12的出光面朝向导光板13设置。如此,光源12位于侧板15和导光板13之间,背光模组为侧入式背光模组。

另一方面,背光模组的光源12位于底板14和导光板13之间。可以理解地,光源12可为设于底板14朝向侧板15的一侧,也就是说,多个发光二极管阵列设于底板14,且光源12的出光面朝向导光板13设置。如此,背光模组为直入式背光模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侧板15朝向容置槽111的一侧设有盖板16,盖板16与底板14间隔设置,并形成安装槽141,光源12容纳于安装槽141内,且光源12的两端夹设于盖板16和底板14之间。可以理解地,盖板16与侧板15之间可为插销配合结构,也就是说,侧板15背向底板14的一侧设置有滑槽,盖板16的一端滑动设于滑槽内。

可选地,盖板16远离侧板15的一侧设置有折弯部(图未示),折弯部朝向底板14延伸设置,导光板13的周缘可设置有凸起块。盖板16与侧板15连接,导光板13的凸起块与折弯部的避免抵接,以增强导光板13与底框11之间的稳定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包括:底框11、导光板13、胶层2、遮光层3及棱镜片组4。具体地,底框11设置有容置槽111。

导光板13设于容置槽111内,导光板13背向底框11的一侧设置有扩散层131。

胶层2盖合于容置槽111的槽口,胶层2设置有连通容置槽111的过光孔21。

遮光层3设于容置槽111内,环绕过光孔21分布,遮光层3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间隔段31和至少一个粘合段32,粘合段32设于两相邻设置的间隔段31之间,并与每一间隔段31间隔设置;每一间隔段31的一侧与胶层2连接,另一侧与扩散层131弹性抵持,粘合段32的一侧与胶层2粘合,另一侧与扩散层131粘合。

棱镜片组4,设于容置槽111内,棱镜片组4位于扩散层131背向导光板13的一侧,并对应过光孔21设置;多个间隔段31和粘合段32环绕棱镜片组4的周侧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液晶板5和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显示模组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液晶板5与胶层2背向底框11的一侧连接,并盖合在过光孔21处。

可选地,液晶板5可为常见型号的液晶显示面板,在此不做功能性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