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头模块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445026阅读:来源:国知局
部弹性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23为示出图22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图24至图26为简要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摄像头模块的上部弹性部件的移动的图。
[0191]如图21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摄像头模块可包括印刷电路基板210、底座220、线轴240及壳体部件250,并能在上述壳体部件250的内侧包括间隔部件260。
[0192]可在印刷电路基板210安装图像传感器211,上述印刷电路基板210可形成摄像头模块的底面。
[0193]在底座220中,可在与上述图像传感器211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红外线阻隔过滤器225,且上述底座220可以与上述壳体部件250相结合。并且,可支撑上述壳体部件250的下侧。可在上述底座220设有用于与上述印刷电路基板210进行通电的单独的端子部件,并能利用表面电极等来使端子以一体方式形成。另一方面,上述底座220可执行保护上述图像传感器211的传感器支架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可沿着上述底座220的侧面朝向下侧方向形成突出部。但这并非为必要的结构,虽然未图示,但能由单独的传感器支架配置于底座220的下部,来执行上述功能。
[0194]磁铁233可直接固定于后述的壳体部件250。像这样,在磁铁233直接固定于壳体部件250的情况下,磁铁233可直接粘接固定于壳体部件250的侧面或角部。并且,磁铁233的上侧面能够与上部弹性部件244的第一固定部244a相接触。在上述壳体部件250的材质为金属的情况下,若与磁铁233进行面接触的壳体部件250的面较多,则在遮蔽磁场方面有效。并且,磁铁233的至少两面能够与壳体部件250相接触。例如,当在俯视观察时,若磁铁233的形状为梯形形状,则磁铁233的至少一侧面可以与上述壳体部件250的内侧面相接触。并且,虽然在实施例中,磁铁233配置于壳体部件250的四个角部,但也可以配置于壳体的四个内侧面。
[0195]并且,上述下部弹性部件245可以被底座220和/或壳体部件250支撑,上部弹性部件244可以被间隔部件260支撑。此时,上述上部弹性部件244能够与形成在上述间隔部件260的支撑突起270相结合,上述下部弹性部件245可介于上述壳体部件250和底座220之间。
[0196]线轴240能够在上述壳体部件250的内部空间以沿着与光轴平行的方向进行往复移动的方式设置。线轴240能够在外周面设有线圈单元243,以便能够与上述磁铁233进行电磁性的相互作用。
[0197]上述线轴240可包括透镜镜筒242,上述透镜镜筒242在内部设有至少一个透镜242a,而如图21所示,上述透镜镜筒242能够与上述线轴240的内部进行螺纹结合。但对此并不进行限定,虽然未图示,但上述透镜镜筒242能够利用除了螺纹结合之外的方法来直接固定于上述线轴240的内侧,或者在没有透镜镜筒242的情况下,由一片以上的上述透镜242a与线轴形成为一体。上述透镜242a能够由一片构成,也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透镜形成光学系统。
[0198]上述线轴240可在上部及下部分别设有上述的上部弹性部件244及下部弹性部件245。上部弹性部件244的一端能够与线轴240相连接,另一端能够在与配置于上述壳体部件250的内侧间隔部件260相结合之后,组装于上述壳体部件250的内侧空间部。下部弹性部件245的一端能够与线轴240相连接,另一端能够与上述底座220的上部面相连接。为此,可在下侧形成有用于与下部弹性部件245相结合的突起235a,并在上述下部弹性部件245的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突起收容孔245a,从而通过他们的结合使下部弹性部件245固定。
[0199]如图22所示,上部弹性部件244可包括:第一固定部244a,与间隔部件260侧相连接;第二固定部244c,与线轴240相连接;以及连接部244b,连接第一固定部244a和第二固定部244c。此时,上述连接部244b具有规定形状的图案,从而通过这一部分的移动来使线轴240上下移动。并且,上述连接部244能够以与后述的间隔部件260的台阶部271互不干涉的方式配置。连接部244b可执行上部弹性部件244的弹性恢复作用。
[0200]另一方面,如图24所示,上述连接部244b可从台阶部271的起始点开始,并且,通过这种结构,可以在线轴240进行上下移动的过程中,防止间隔部件260和连接部件244b相干涉。或者,上述连接部244b还能与上述台阶部271的起始点隔开规定距离。
[0201 ] 并且,上部弹性部件244能够以在线轴240的上下移动过程中防止与间隔部件260和磁铁233发生干涉的方式与上述间隔部件260的内侧面的上部面隔开规定距离设置,其中上述间隔部件260与上述壳体部件250相结合。并且,上部弹性部件的连接部244b能够与磁铁沿着水平方向隔开。上部弹性部件244的连接部244b还能与磁铁沿着垂直方向隔开。上部弹性部件的连接部244b能够与磁铁233沿着对角线方向隔开。其中,对角线方向可包括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对角线方向和相对于垂直方向的对角线方向。
[0202]另一方面,第一固定部244a可形成为大于第二固定部244c,由沿着长度方向相互隔开预定距离的至少22对连接部244b能够沿着对角方向配置。此时,上述连接部244b具有规定形状的图案,从而通过这一部分的移动来支撑线轴240。另一方面,上述连接部244b能够以一体方式连接第一固定部244a及第二固定部244c。即,连接部244b的一端能够以一体方式与第一固定部244a相连接,另一端能够以一体方式与第二固定部244c相连接。并且,上述连接部244b能够以与间隔部件260及磁铁233互不干涉的方式配置。连接部244b可执行上部弹性部件244的弹性恢复作用。
[0203]并且,上部弹性部件244的一端可以与形成在线轴240的上部分的第一突起234a相结合,另一端能够与磁铁和/或间隔部件相连接。为此,可在上部弹性部件244的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一突起收容孔244a。
[0204]另一方面,上部弹性部件244能够首先与上述间隔部件260的内侧面相结合,以在线轴240的上下移动过程中防止与壳体部件250相干涉。若以这种方式设置上述上部弹性部件244,则可以与壳体部件250的上部面隔开规定距离,因而可以防止上部弹性部件244和壳体部件250的干涉。此时,上述距离可以形成为大于线轴240的行程距离,从而防止上部弹性部件244在线轴240的上升过程中与壳体部件相干涉。并且,上部弹性部件的连接部244b能够沿着水平方向与磁铁相隔开。上部弹性部件的连接部244b能够沿着垂直方向与磁铁相隔开。上部弹性部件的连接部244b能够沿着对角线方向与磁铁相隔开。其中,对角线方向可包括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对角线方向和相对于垂直方向的对角线方向。为此,可在上述间隔部件260形成有支撑突起270,可在上述上部弹性部件244的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贯通孔275。对此将进行详细后述。
[0205]借助以如上所述的方式相结合的上部弹性部件244及下部弹性部件245,上述线轴240的双向移动可在光轴方向上被弹性支撑。即,以与底座220隔开规定距离的初始位置为中心进行的线轴240朝向上侧及下侧的移动可以被控制。
[0206]另一方面,上述线圈单元243可以被设置成与上述线轴240的外周面相结合的环形状的线圈组件,由线圈组件形成的线圈单元243可包括:直线面243a,配置于与上述磁铁233相对应的位置;以及曲线面243b,配置于与后述的内磁轭及收容槽相对应的位置。或者,由线圈组件形成的线圈单元243可以为角形状,也可以为八边形状。即,能够没有曲线面而全部由直线面形成。这是考虑到与相向配置的磁铁233之间的电磁作用而设的,若磁铁233的相对应的面为平面,则相向的线圈单元243的面也为平面,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电磁力极大化。但并不局限于此,可以根据设计规范,将磁铁233的面和线圈单元243的面全部构成为曲面、平面或将一个构成为曲面,另一个构成为平面。
[0207]并且,上述线轴240能够以在外周面结合上述线圈单元243的方式包括第一面240a和第二面240b,上述第一面240a以平坦的方式形成于与上述支线面243a相对应的面,上述第二面240b以圆弧形方式形成于与上述曲线面243b相对应的面。并且,上述线圈单元243能够直接卷绕于上述线轴240,在这种情况下,可在上述第一面240a形成有用于防止上述线圈单元243沿着光轴方向脱离的突起部247,从而能够防止上述线圈单元243因在上述线轴240进行往复移动时所发生的冲击等而从设置位置中脱离,或者可以引导上述线圈单元243的配置位置。
[0208]并且,上述线轴240可在周围面包括多个收容槽(未图示),上述收容槽与上述线圈单元243隔开规定间隔,来形成空间部,而形成于上述壳体部件250的内磁轭250a可插入于上述多个收容槽(未图示)。但并不局限于此,可以设置单独的磁轭来代替内磁轭250a。另一方面,壳体部件250可以为能够执行磁轭功能的磁轭壳体。
[0209]壳体部件250可以由铁之类的铁磁体形成。并且,当从上侧观察时,壳体部件250可设置成角形状,以便能够包围整个线轴240。此时,如图21所示,壳体部件250可以为四边形状,并且,虽然未图示,但可以设置成八边形状。并且,当从上侧观察时,在壳体部件250为八边形状的情况下,配置于壳体部件250的角部的磁铁233的形状在从上侧观察时为梯形,则可以将从壳体部件的角部放出的磁场最小化。
[0210]上述壳体部件250可在与上述收容槽相对应的位置以一体方式形成有内磁轭250a,但上述内磁轭250a的一侧面能够与上述线圈单元243隔开规定距离,上述内磁轭250a的另一侧面能够与上述线轴240隔开规定距离。并且,上述内磁轭250a和收容槽(未图示)可形成于壳体部件250的四个角部分。上述内磁轭250a可从上述壳体部件250的上部面朝向内侧沿着与光轴相平行的方向弯折而成。在上述内磁轭250a中,可在与上述弯折的部分相接近的位置对称地形成有一对逃避槽。形成有这种逃避槽的弯折部形成瓶颈区间,但由于上述逃避槽形成区间,当线轴240运行时,能够将内磁轭250a和线轴240的干涉最小化。上述内磁轭250a的末端有必要在基准位置与上述收容槽的底面隔开规定距离,这是为了防止上述线轴240在进行往复移动时,在最高的位置与上述内磁轭的末端和上述收容槽的底面进行接触及干涉。并且,上述内磁轭250a的末端还可以执行制约上述线轴240向设计规范以外的区间移动的挡止部功能。
[0211]间隔部件260与上述壳体部件250的内部空间的上侧相结合,固定与上述线轴240的上侧相结合的上部弹性部件244的第一固定部244a。上述间隔部件260可具有与上述壳体部件250的内周面相对应的形状,且可以在上述间隔部件260的内侧具有空间部。该空间部的大小大于上述上部弹性部件244的宽度和厚度,因此,即使上部弹性部件244随着线轴240的移动而发生变形,也能防止上述间隔部件260的内侧面与上部弹性部件244相干涉。即,如图24至图26等所示,可以在上述间隔部件260的内侧形成有台阶部271,从而在上部弹性部件244朝向上侧移动时,可以防止上部弹性部件244和间隔部件260的内侧面相干涉。并且,上述间隔部件260可以省略台阶部271,并防止上部弹性部件244和壳体部件250相干涉。
[0212]并且,可在上述盖部件260的内侧空间部的底面突出地形成有多个支撑突起270,上述多个支撑突起270沿着与上述壳体部件250相向的方向突出地形成。上述支撑突起270虽然可构成为大致圆筒形状的凸台,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必要的情况下,虽然未图示,但可以构成为三角柱、四角柱及多角柱等多种形状。优选地,支撑突起270的长度至少要长于线轴240的行程距离。这是为了在线轴240进行上下移动时,防止上部弹性部件244与周边的部件相干涉。
[0213]另一方面,上述支撑突起270能够以与间隔部件260形成为一体的方式形成。例如,在利用以冲压加工等方法形成的金属材质构成间隔部件260的情况下,能够使上述支撑突起270部分以突出方式发生变形。或者,可以利用树脂材质将盖部件160注塑成型,但在这种情况下,可在模具中构成上述支撑突起270的形状,并对此进行成型。
[0214]并且,上述间隔部件260能够由可实现注塑成型的材质形成。但并不局限于此,还可以由金属材质形成。若以金属材质形成间隔部件260,则间隔部件260设置于执行磁轭作用的壳体部件250的内侧,因而与壳体部件260 —同由铁磁体构成,可以将电磁性效率极大化。像这样,若将支撑突起270以与间隔部件260 —体化的结构设置于壳体部件250的内侦牝则由于无需在壳体部件250的下侧设置单独的间隔部件,因而可以降低摄像头模块的高度。
[0215]支撑突起270虽然可设置于与盖部件260的内侧面的上部侧的四个角部分接近的位置,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必要的情况下,可设置于四个面部分。由于支撑突起270用于将上部弹性部件244和磁铁233的上部面以隔开规定距离(参照图24)的方式固定,因而配置位置可以根据摄像头模块的设计来进行任何改变。但通常在摄像头模块中不与其他部件相互干涉,且设置空间相对有余的地方为角部分,因此,优选地,在间隔部件260的内侧面的与上述壳体部件250相向的面上的角部分配置支撑突起270。
[0216]另一方面,可在上部弹性部件244的与上述支撑突起270相对应的位置贯通地形成有与上述支撑突起270相对应的形状的贯通孔275。上述贯通孔275可形成于第一固定部244a侧。当然,能够以一部分与连接部244b侧重叠的方式设置于连接部244b侧,但由于连接部244b为主要发生弹性部件的弹性变形的位置,因而有必要以与连接部244b的图案互不干涉的方式构成。上述贯通孔275和支撑突起270能够以插入匹配的方式相结合,但为了维持更加稳定的结合,可利用使用粘结剂等的粘接、热熔敷或焊接等工序来在结合位置构成结合部280 (参照图23)。如图所示,上述结合部280可形成于贯通孔275和支撑突起270的结合部,但并不局限于此,还能对上部弹性部件244和间隔部件260的内周面进行粘结、热熔敷或焊接来构成。并且,在以钢材质形成间隔部件260的情况下,能够以焊接方式与上部弹性部件244相结合。
[0217]另一方面,如图24所示,上述支撑突起270的端部能够与磁铁233的上部面进行面接触和/或线接触和/或点接触。此时,由于上部弹性部件244以与支撑突起270相结合的状态与磁铁233隔开规定距离以上,因此,当线轴240进行上下移动时,上部弹性部件244不会与磁铁233及间隔部件260相干涉。并且,即使没有上述支撑突起270,也因上部弹性部件244配置于间隔部件260和磁铁233之间,因而可以防止与壳体部件250之间相干涉。这由于与间隔部件260的厚度相对应地沿着壳体部件250的上侧面方向确保了行程空间,且沿着磁铁233方向,上部弹性部件244的连接部244b从磁铁233开始或与磁铁233隔开规定距离来确保了行程空间,因而不会发生干涉。
[0218]在组装工序中,上部弹性部件244可以在首先组装于间隔部件260的内侧面之后,再执行其他部件的组装作业。例如,上部弹性部件244和线轴240之间的连接/固定,可以在将上述上部弹性部件244固定于间隔部件260侧之后执行。根据这种结构,与现有的上部弹性部件244的固定工序相比,由于组装变得方便,因而能够提高可操作性。并且,由于能够以首先组装间隔部件260和上部弹性部件244的状态实施部件供给,因而可以防止上部弹性部件244在组装工序中受损。
[0219]图24至图26为示出在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支撑突起270的上侧设置上部弹性部件244的情况下,上部弹性部件244随着线轴的移动来移动的过程的图。
[0220]如图24所示,在初始位置中,上部弹性部件244的第一固定部244a、第二固定部244c及连接部244b维持水平状态,而后如图25所示,若线轴240向上侧上升,则第一固定部244a维持固定位置,与线轴240相连接的第二固定部244c和连接部244b向支撑突起270的上侧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不会发生间隔部件260和上部弹性部件144之间的干涉。并且,如图26所示,若线轴240朝向图像传感器211 (参照图21)方向下降,则第一固定部244a维持固定位置,与线轴240相连接的第二固定部244c和连接部244b向支撑突起270的下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上部弹性部件240借助与支撑突起270之间的结合来以固定的状态向下侧下降,而如图24所示,上部弹性部件244和磁铁233隔开规定距离,因而在线轴240下降时,也不会发生磁铁233和上部弹性部件244的干涉。因此,线轴240能够在壳体部件250的内侧空间部顺畅地执行上升及下降。为了上述的图24至图26的移动,支撑突起270的高度至少可以具有线轴240的行程距离以上的高度。
[0221]上述实施例的支撑突起270的形状可在上部弹性部件244的形状、大小及摄像头模块的外观结构发生变更时不引起与其他部件之间的干涉的范围内,根据需要来选择性地使用。
[0222]根据这种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由于在壳体部件250的内部空间部插入间隔部件260,并利用与间隔部件260构成为一体的支撑突起270来使磁铁233或未图示的支架部件和上部弹性部件244设置成隔开规定距离的状态,因而可以提供线轴240顺畅的上下往复运动。
[0223]并且,由于无需在壳体部件250的外侧设置由单独的部件构成的间隔部件,因而可以降低摄像头模块的高度,有利于产品小型化。
[0224]另一方面,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摄像头模块能够以先在如上所述的间隔部件260组装上部弹性部件244之后,将上述组装体与壳体部件250的内侧相结合,之后,再结合磁铁233的顺序进行组装。若以这种顺序执行组装工序,则由于容易在组装工序中受损的上部弹性部件244因间隔部件260而以首先被组装的状态来组装于壳体部件250,因而能够将组装工序中的受损最小化,并能使组装性变得良好。
[0225]并且,如上所述,在与间隔部件260形成为一体的支撑突起270的周边形成有台阶部271,使得上部弹性部件24能够在由台阶部271形成的空间的内部移动,从而能够防止上部弹性部件244在线轴240进行上下往复移动时与壳体部件250相干涉。因此,即使在壳体部件250的内侧设置上部弹性部件244
当前第4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