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连接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373911阅读:来源:国知局
4所示,主干116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档块165,档块165形成在主干116的内表面上,可以提供光纤电缆135外套部分的插入边界和帮助形成光纤的弯曲部分。主干116的光纤护套夹持部分119形成在主干的端部。夹持部分119用于夹持在光纤电缆135的外套上。夹持部分119包括卡口式分体形,该夹持部分119在罩管180固定于安装结构118时被致动。
[0046]如图4所示,止动器部分170是大致管状结构,并包括第一端部(前端)171。止动器部分170的开口 112设置在第一端部171中,并且能够在卡圈体120的后部上滑动。止动器部分170能够紧贴地或卡接地配合在卡圈体120上。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参见图3),止动器部分可包括形成在止动器部分170内的干涉表面或突起176。如图3、6所示,干涉表面或突起176接合形成在卡圈体120的后部的锁定凸缘122,由此将卡圈体120和止动器部分紧固在合适的位置,同时挡住弹簧155,使弹簧155靠在卡圈体的肩部125和形成在外壳110内部的内环或肩部178上,止动器部分170可以进一步包括狭槽175 (参见图4),狭槽175形成在止动器部分170的外表面上以在连接前保持外壳的旋转位置。
[0047]如图3所示,卡圈体120设置在连接器外壳内并保持在其中。参见图4、6,止动器部分170和卡圈体120可通过键彼此连接,例如,通过卡圈体键124 (图6),该卡圈体键124被止动器狭槽174 (图4)接收,并且在组装期间卡合在一起。重要的是,卡圈体键124和狭槽174的配合能防止卡圈体120和主干116相对旋转。
[0048]如图6所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卡圈体120是多用途元件,可以容纳光纤短插芯组件、机械接合装置140。如上所述卡圈体120可以包括肩部125,肩部125可用作凸缘,以提供对弹簧155的阻力,弹簧155介于卡圈体和外壳110的肩部178之间。
[0049]如图6所示,以预埋型连接器为例,卡圈体120包括第一端部121,第一端部121具有开口以接收和容纳光纤短插芯组件,光纤短插芯组件包括套管132,套管132可收容光纤短插芯134。卡圈体120还包括光纤引导通道,该光纤引导通道向套管132引导现场光纤。卡圈体120可以进一步包括键127,键127形成在其前部上,以确保在配合联接器内适当地对准。
[0050]如图6所示,卡圈体120进一步包括卡圈体键124,卡圈体键124有助于在组装期间对准止动器部分170的位置。卡圈体键124可以是突起结构,该突起结构与形成在止动器部分170的前部表面上的对应的狭槽174接合(参见图4)。
[0051]如图6所示,卡圈体120进一步包括接合元件外壳部分123。接合元件外壳部分123设有开口,机械接合装置140可插入该开口中并固定在卡圈体120的中心腔体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机械接合装置140,如图2所示,可包括启动盖144和结合元件142。机械接合装置140可为多种结构,典型的如3M?FIBRL0K?机械光纤接合装置。
[0052]如图2所示,以预埋型连接器为例,示例性地,接合元件142可由柔软的片形成,并具有铰链,该铰链连接两个围绕光纤轴的腿部,每个腿部包括光纤夹持槽,例如V形槽。
[0053]接合元件142可安装在位于卡圈体120的接合元件外壳部分123中的安装装置或支架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架例如通过模制一体地形成在卡圈体120中。内部支架可以固定机械接合装置140的轴向和侧向位置。
[0054]在示例性实施例,参见图2和3,操作时,当启动盖144从开启位置移动到关闭位置时,位于启动盖144的内部的凸轮杆可在接合元件的腿部上滑动,推动接合元件的腿部朝向彼此移动。在接合兀件的腿部朝向彼此移动时,两个光纤端部(例如,光纤短插芯134的一个端部和现场光纤电缆135的现场光纤1351的一个端部)在接合兀件形成的槽中被保持在合适的位置并且彼此邻接且在槽中连接在一起,以提供足够的光学连接。机械接合装置140允许现场技术人员将光纤短插芯134的第二端连接到现场光纤电缆135的现场光纤1351。
[0055]当ST型连接器100和ST型接收器之间连接时,卡口型外壳110可以被转动到两个工作位置中的一个,被向前推动,进一步转动八分之一圈,然后松开。更具体而言,连接器100可以轴向地插入ST型接收器,且键部件127与形成在ST型接收器的端部的键槽对准。当连接器100处于未连接状态下,如图7所示,外壳110的内部突起115位于在止动器部分170的外表面上形成的保持狭槽175中(参见图4)。在连接期间,外壳110朝向接收器被向前推动。该运动使突起115从止动狭槽175释放,由此以允许一定程度的转动。此外,卡圈体键127滑入接收器的狭槽中,以保持连接器100和接收器之间的对准并有助于防止外壳110被扭转时接收器组件的转动。此外,连接柱滑过形成在外壳的开口 111的内表面上的凹口 114a,114b(参见图5)。
[0056]根据本发明的示例,转动限于在一个方向上转动大约1/8至1/4圈,因为止动器部分进一步包括凸出部分177 (参见图4),凸出部分177能够在突起115从止动狭槽175释放时阻止突起115进一步转动。图8中提供了转动的突起115相对于止动器部分170的位置的端部视图。在连接位置,接收器的柱位于狭槽112a中。
[0057]罩管180可以包括锥形主体(参见图3),主体具有轴向贯通孔。罩管180包括螺纹槽184,螺纹槽184可设置在如罩管开口处的内表面上,螺纹槽184与主干116的对应的螺纹安装结构118接合。如图2、3、4所示,罩管180的后部183具有比前部185的开口小的开口,并接合主干的夹持部分119。例如,当罩管180紧固到主干的安装结构118上时,罩管180相对于主干的轴向运动使夹持部分119的两个或多个腿部径向向内移动,以紧紧夹住光纤外套。
[0058]如图1、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连接器100进一步包括防护盖190,在不使用时该防护盖190对光纤末端和套管132的端部提供保护。如图9、10所示,防护盖190可包括具有孔191的管状结构。如图2、3、9、10所示,防护盖190包括具有孔191的管状部和防护盖杆192,所述管状部可套设在所述卡圈体120的端部,所述防护盖杆192与所述管状部的一端连接且包括下压结构193,所述防护盖杆192设置成压下所述防护盖杆192能够使用下压结构193激活机械接合装置140的结合元件142夹紧光纤。
[0059]如图9、10、11、12所示,防护盖190管状部的一端壁面上具有至少一开槽194,卡圈体上设置有键127,键127可嵌入到开槽194内以限制防护盖190与卡圈体120的相对转动,使用中键127可嵌入到开槽194内使下压结构193与机械接合装置140对准,如图12所示。此外,参见图12,键可嵌入到开槽194中的一个内使下压结构193与机械接合装置140错开。即,防护盖190中的一个开槽194用于在不使用光纤连接器时(例如在出厂时)收容键127,以使下压结构193与机械接合装置140错开,避免误激活。此外,由于管状部的端壁面上具有至少一开槽194,因此防护盖190的注塑模具更易于制造。
[0060]如图1、2所示,ST型光纤连接器100还包括作为止动装置的手持部位117,以在将罩管180连接至主干116上时防止主干和外壳110间的相互转动。
[0061]如图2、3、4所示,手持部位117设置在主干116的靠近外壳110的一侦彳。如图1所示,手持部位117的端部与外壳110的对应的端部对接,且所述手持部位117构成所述光纤连接器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主干116具有沿所述连接器轴向的通孔131以用于现场光纤电缆135的现场光纤1351的通过。手持部位117具有在其表面形成的开口 101,该开口 101与所述通孔131连通。
[0062]如图4所示,手持部位117设置在主干116上且可以设置在安装结构118的靠近外壳I1的一侧,手持部位117设置于光纤护套夹持部分119和止动器部分170间。在连接器安装好后,如图11和12所示,手持部位117的一端部可以与外壳110的对应的端部对接或邻近,手持部位117的另一端部可以与罩管180的对应的端部对接或邻近,并且所述手持部位117限定主干116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同时限定所述光纤连接器的外表面的一部分。
[0063]如图4所示,手持部位117可以设置有两个大致相对的抓持表面,该抓持表面可以具有多个突条或突起,以便于用手指抓持并在手指和手持部位117之间不易出现滑动。
[0064]上述实施例中,光纤连接器包括设置在套管132中的预抛光的光纤短插芯134,显然本发明也可以用于不包含光纤短插芯134的光纤连接器,例如直通型光纤连接器,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ST形式的光纤连接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