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连接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373911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分解示意图,该光纤连接器是直通型连接器。该连接器与上述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不同之处是不包含光纤短插芯134。对于附图标记的后两位与上述实施例附图标记的后两位相同的部件可参见上述的说明。
[0065]如图13所示,光纤连接器200包括:外壳210、弹簧255、卡圈体220、主干216、罩管280、防护盖290。卡圈体220设置在外壳210中。使用中,来自罩管280 —侧的现场光纤直接插入套管232中。卡圈体220包括外壳部分,该外壳部分设有开口 222,机械夹持装置240可插入卡圈体220的中心腔体。示例性地,机械夹持装置240可以包括夹持元件242,元件盖241以及启动盖244。夹持元件242可安装在卡圈体220的外壳部分的支架中。使用时元件盖241可将夹持元件242固定在支架中。
[0066]示例性地,夹持元件242包括前部,后部,和形成在前部和后部之间的中心部分,并且前部比后部靠近套管232。夹持元件242可由柔软的片形成,并具有铰链,该铰链连接两个臂部,臂部中的一个或两者包括光纤夹持槽,例如V形槽,沟型槽,U形槽或各种槽形状的混合,以优化对容纳在其中的玻璃纤维的夹持力。
[0067]根据本发明的可选实施方式,元件盖241可省去并且启动盖244可以包括两件式盖结构,两件式盖结构具有前盖和后盖,后盖部将元件342固定在卡圈体内并且前盖部致动夹持元件。
[0068]启动盖244优选接合夹持元件242,使元件242夹持插入其中的光纤。更具体而言,启动盖244包括四个保持腿部,以保持卡圈体220内的启动盖的位置并且配合在元件盖241上。例如,每一个保持腿部可包括形成在其外表面上的爪,第一爪能够用于在致动前将盖紧固地置于卡圈体220的支架内。当盖244完全致动到元件242上,第二爪能够接合卡圈体,以进一步将盖244紧固在合适的位置。前腿部用于致动夹持元件242的前部的元件臂部。
[0069]此外,防护盖290还可设有突出设定机构,用于在现场连接中设定光纤的突出。具体而言,防护盖290可包括具有孔291的管状结构。盘状插入件295可设置在孔291中并能够靠着孔的端部定位。插入件295可包括控制深度的凹部,该凹部可用作现场连接的光纤的端部的档块,例如,防护盖290可用于提供大约30 μ m的光纤突出。
[0070]图14至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ST形式的光纤连接器,该实施例采用了另一种结构的防止主干和外壳间相互转动的止动装置。
[0071]如图14、15所示,光纤连接器300包括:外壳310、弹簧355、卡圈体320、主干316、罩管380、防护盖390、套管332、光纤短插芯334。卡圈体320设置在外壳310中。
[0072]如图16至19所示,止动装置包括:设于主干316上的突起部317以及设于外壳310上的凹槽部358、突起部317设置在靠近外壳一侧的主干316的外表面上,凹槽部358设置在外壳310的对应的端部的内表面上,用于与突起部317啮合。主干316的外表面上可设置有多个突起部317,突起部沿主干的周向间隔设置;外壳310的内表面上可相应地设置有多个凹槽部358,凹槽部358沿周向间隔设置;突起部分别嵌入在凹槽部内。突起部317可设置成在光纤连接器300与ST型接收器连接时在外壳310轴向移动之后突起部317与凹槽部358分离。
[0073]主干316包括用于安装罩管的安装结构318,安装结构318包括在主干的外部之上形成的螺纹表面,其被构造为啮合罩管的内表面上形成的对应的螺纹表面。光纤护套夹持部分319包括套爪型的分裂的主体形状。夹持部分319用于夹持在光纤电缆335的外套上
[0074]上述实施例中,光纤连接器包括设置在套管332中的预抛光的光纤短插芯334,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用于不包含光纤短插芯334的光纤连接器,例如直通型光纤连接器,图2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ST形式的光纤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该光纤连接器是直通型连接器。该连接器与上述图14-19所示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主要不同之处是不包含光纤短插芯134,而与图13所示的实施例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止动装置设置不同。
[0075]如图20所示,光纤连接器400包括:外壳410、弹簧455、卡圈体420、机械夹持装置440、主干416、罩管480、防护盖490、插入件495。卡圈体420设置在所述外壳410中。使用中,来自罩管480 —侧的现场光纤直接插入套管432中。主干416与上述图14-19所示的实施例的主干316相同。
[0076]尽管上述实施例中以ST型光纤连接器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的止动装置可应用于任何合适的光纤连接器,例如,SC,FC,LC型光纤连接器。此外,本发明可以采用任何形式的外壳、卡圈体、主干、罩管、机械接合装置、机械夹持装置、机械装置。外壳与止动器部分的连接结构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外壳与ST型接收器或其它接收器等的匹配连接即可。
【主权项】
1.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被构造用于配合接收器; 卡圈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中; 主干,所述主干用于在所述外壳保持所述卡圈体,所述主干包括光纤护套夹持部分,以在启动后夹持围绕光纤的一部分的护套部分; 罩管,所述罩管能够连接至所述主干的一部分,其中所述罩管在连接到所述主干后启动所述主干的所述光纤护套夹持部分;以及 止动装置,该止动装置设置成在将罩管连接至主干上时防止主干和外壳间的相互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干包括止动器部分,所述止动器部分设置成与所述外壳和所述卡圈体相配合以将所述卡圈体固定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止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光纤护套夹持部分和所述止动器部分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装置包括手持部位,所述手持部位设置在主干的靠近外壳的一侧,且所述手持部位构成所述光纤连接器的外表面的一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位的端部与外壳的对应的端部相邻。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干具有沿所述光纤连接器轴向的通孔以用于光纤的通过,所述手持部位具有在其表面形成的开口,该开口与所述通孔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装置包括: 突起部,所述突起部设置在靠近外壳一侧的主干的外表面上,以及 凹槽部,所述凹槽部设置在外壳的对应的端部的内表面上,用于与所述突起部啮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干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突起部,所述突起部在所述主干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凹槽部,所述凹槽部在所述主干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突起部能够分别嵌入在所述凹槽部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盖,所述防护盖包括管状部和防护盖杆,所述管状部能够套设在所述卡圈体的端部上,所述防护盖杆与所述管状部的一端连接且包括下压结构,所述防护盖杆设置成压下所述防护盖杆能够使所述下压结构激活一机械装置以夹紧光纤。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部的一端壁面上具有至少一开槽,所述卡圈体上设置有键,所述键能够嵌入到所述开槽内。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部的一端壁面上具有开槽,所述卡圈体上设置有一键,所述键能够嵌入到所述开槽内使所述下压结构与夹紧光纤的所述机械装置错开。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干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罩管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在所述主干的外部之上形成的螺纹表面,其被构造为啮合所述罩管的内表面上形成的对应的螺纹表面。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护套夹持部分包括套爪型的分裂的主体形状。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置成配合ST型接收器且具有ST型的卡口结构。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纤连接器,该光纤连接器包括:外壳;卡圈体;主干,所述主干用于在外壳内保持卡圈体,主干包括光纤护套夹持部分,以在启动后夹持围绕所述第二光纤的一部分的护套部分;罩管,所述罩管能够连接至所述主干的一部分,罩管在连接到主干后启动主干的光纤护套夹持部分;以及止动装置,该止动装置设置成在将罩管连接至主干上时防止主干和外壳间的相互转动。根据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主体上的手持设计更好的保护了连接器内部光纤在罩管旋紧时产生的转动。
【IPC分类】G02B6/38
【公开号】CN105093422
【申请号】CN201410181242
【发明人】曹立松, 陆鸿, 罗纳德·菲利普·珀皮恩, 杰罗姆·艾伦·普拉蒂
【申请人】3M创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4年4月30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