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图像稳定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拍摄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646018阅读:来源:国知局
非均匀按压锁定筒210而发生的现象,即锁定销211未插入到移动框架110的插入部113 中或锁定销211接触插入部113之外的区域的现象。
[0084] 图10 (a)到10 (c)是由驱动筒230旋转引起的锁定筒210的移动的概念视图。在 图10(a)到10(c)中,用虚线表示布置在驱动筒230和锁定筒210之间的引导筒250的直 线引导部251。
[0085] 参考图10(a)到10(c),驱动筒230的倾斜引导部231包括:倾斜段231-3,在相 对于光轴z倾斜的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一延伸段231-1和第二延伸段231-2,形成于倾斜段 231-3的两端处,并在垂直于光轴z的方向上延伸。
[0086] 参考图10(a),移动销213位于倾斜引导部231的第一延伸段231-1中。在这种情 况下,锁定筒210的锁定销211与移动框架110的插入部113分离。由于第一延伸段231-1 在垂直于光轴z的方向上延伸,所以可以防止移动销213无意地移动到倾斜段231-3。因 此,可以容易地维持锁定筒210的锁定销211与移动框架110的插入部113分离的状态。
[0087] 在该状态下,当驱动筒230在第一方向A上旋转时,移动销213移动到倾斜引导部 231的倾斜段231-3,如图10(b)所示。当移动销213移动到倾斜段231-3时,移动销213 的位置在平行于光轴z的方向上通过直线引导部251移动。由于直线引导部251不旋转, 所以移动销213在与光轴z相交方向上的移动受到直线引导部251的限制。
[0088] 包括移动销213的锁定销210的移动速度可以根据倾斜段231-3的形状(例如倾 斜段231-3的倾斜角λ)而变化。因此,倾斜段231-3的倾斜角λ改变,从而可以调整锁 定筒210的移动速度。
[0089] 当驱动筒230在第一方向Α上进一步旋转时,移动销213布置在第二延伸段231-2 中,如图10(c)所示。
[0090] 当驱动筒230在第一方向A上旋转时,锁定筒210的锁定销211在平行于光轴z 的方向上下降,并插入到移动框架110的插入部113中。
[0091] 由于第二延伸段231-2在垂直于光轴z的方向上延伸,所以可以防止移动销213 无意地移动到倾斜部231-3。因此,可以容易地维持锁定筒210的锁定销211插入到移动框 架110的插入部113中的状态。
[0092] 在图10 (c)的状态下,当驱动筒230在与第一方向A相反的第二方向B上旋转时, 移动销213以相反的顺序移动。也就是说,移动销213经过倾斜引导部231的倾斜段231-3, 并位于倾斜引导部231的第一延伸段231-1中,如图10(a)所示。当驱动筒230在第二方 向B上旋转时,锁定筒210的锁定销211在平行于光轴z的方向上上升,并与移动框架110 的插入部113分离。
[0093] 如上所述,在当前实施方式中,用于旋转驱动部260的驱动力可以变成用于锁定 筒210直线运动的驱动力。因此,锁定筒210的锁定销211可以在平行于光轴z的方向上 移动。
[0094] 当力的方向改变时,锁定筒210可以被与从驱动部260传递到驱动筒230的力不 同的力按压。
[0095] 将结合图11和12描述通过驱动部260的旋转力在平行于光轴z的方向上施加到 锁定筒210的力。
[0096] 图1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驱动部260和驱动筒230的概念平面图。参考图 11,当将电力施加到驱动部260时,生成第一扭矩T1。可以通过以下等式(1)、(2)和(3)确 定通过在驱动部260中生成的第一扭矩T1在圆周的切线方向上施加到驱动筒230的倾斜 引导部231的力P3。
[0097] P1= Ti/R^ T2/R2= P2.....(1)
[0098] T2=P!*R2=P2*R3.....(2)
[0099] P3=P!*R2/R3=(R/ (?^?).....(3)
[0100] 其中是在驱动部260中生成的第一扭矩,R1是驱动部260的齿轮261的半径, 1~2是施加到驱动筒230的第二扭矩,1? 2是驱动筒230的齿轮部233的半径,以及R3是驱动 筒230的倾斜引导部231的半径。Pi是在驱动部260的齿轮261的圆周的切线方向上施加 的力,P2是在齿轮部233的圆周的切线方向上施加的力,以及?3是在倾斜引导部231的圆 周的切线方向上施加的力。
[0101] 当向驱动部260施加电信号时,在驱动部260中顺时针生成第一扭矩?\。由于在 驱动部260的齿轮261的圆周的切线方向上的力Pi等于驱动筒230的齿轮233的圆周的 切线方向上的力P2,因此根据驱动部260的齿轮261的半径&相对于驱动筒230的齿轮部 233的半径R2的比率,而将第二扭矩T2施加到驱动筒230。
[0102] 由于向驱动筒230的齿轮部233和倾斜引导部231施加相同的第二扭矩T2,所以 通过齿轮部233的半径R2相对于倾斜引导部231的半径R3的比率,以及在驱动部260的齿 轮261的圆周的切线方向上的力Pi,确定倾斜引导部231的圆周的切线方向上施加的力P3。 通过在驱动部260中生成的第一扭矩?\相对于驱动部260的齿轮261的半径L的比率,来 确定在驱动部260的圆周的切线方向上的力Ρρ
[0103] 因此,即使施加到驱动部260和第一扭矩?\的电信号是相同的,也可以通过驱动 部260的齿轮261的半径&、驱动筒230的齿轮部233的半径私以及倾斜引导部231的半 径R3,来调整传递到倾斜引导部231的力Ρ3。
[0104] 图12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由倾斜引导部分231在与光轴ζ平行的方向上 施加到锁定筒210的力的图。
[0105] 如上所述,当驱动筒230被驱动部260旋转时,预定的力Ρ3被传递到倾斜引导部 231。插入到倾斜引导部231中的移动销213接触倾斜引导部231,并在驱动筒230旋转时 被倾斜引导部231的顶部表面按压,如图12所示。在该过程中,在平行于光轴ζ的方向上 向移动销213施加力。可以通过以下等式(4)、(5)和(6)来确定在平行于光轴ζ的方向上 向移动销213所施加的力。
[0106]
[0107] XFV=FL±fNsin λ-Ncos λ.....(5)
[0108]
[0109] 其中,假设施加到移动销213的力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假设ΣFH是在垂直于光轴 ζ的方向上施加到移动销213的力之和,即在水平方向上其为0 ;以及ΣFv是的在平行于光 轴ζ的方向上施加到移动销213的力之和,S卩,在垂直方向上其为0。
[0110] 另外,P3是通过倾斜引导部231在垂直于光轴ζ的方向上传递到移动销213的力, 以及^是通过倾斜引导部231在平行于光轴ζ的方向上施加给移动销213的力。N是垂直 牵引力,f是倾斜引导部231和移动销213之间的摩擦系数,且λ是倾斜引导部231的倾 斜角。在等式(4)、(5)和(6)中,根据摩擦力的方向改变土。
[0111] 参考等式(6),可通过由倾斜引导部231在垂直于光轴ζ的方向上施加到移动销 213的力P3、倾斜引导部231的倾斜角λ和摩擦系数f,来确定在平行于光轴ζ的方向上通 过倾斜引导部231施加给移动销213的力!\。
[0112] 因此,调整倾斜引导部231的倾斜角λ,从而可以将比由倾斜引导部231在垂直于 光轴Z的方向上施加的力P3大的力在平行于光轴Z的方向上传递到移动销213。
[0113] 例如,当将由驱动部260生成的第一扭矩?\设定为45gf·πιπι、将驱动部260的齿轮 261的半径&设定为1. 25mm、将驱动筒230的齿轮部233的半径R2设定为32. 5mm、将驱动 筒230的倾斜引导部231的半径R3设定为25_、将倾斜引导部231的倾斜角λ设定为5°、 以及将倾斜引导部231和移动销213之间的摩擦系数f设定为0. 3时,通过驱动部260施加 到驱动筒230上的力?1是36gf,且施加到驱动筒230的倾斜引导部231的力P3是46. 8gf, 以及由倾斜引导部231在平行于光轴z的方向上施加到移动销213的力^是117gf。因 此,可以知道的是,当从驱动部260传递的力被传递到驱动筒230的倾斜引导部231时,力 增加大约1. 3倍(=PVPD,而传递到倾斜引导部231的力P3被传递到移动销213,力增加 了大约2. 5倍(=FyP3)。结果,当从驱动部260传递的力Pi经由引导筒250传递到移动 销213时,力增加大约3. 25倍(=Fl/PJ。
[0114]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已经在驱动筒230在第一方向旋转的情况中描述了等 式。然而,示例性实施方式不限于此,等式也可以应用于驱动筒230在第二方向旋转的情 况。即使当驱动筒230在第二方向上旋转时,力的方向也可以改变。然而,通过由倾斜引导 部231在垂直于光轴z的方向上施加到移动销213的力P3、以及倾斜引导部231的倾斜角 λ和摩擦系数f,可以确定通过倾斜引导部231在平行于光轴z的方向上施加到移动销213 的力?\。关于其的描述基本与上述描述相同,因而将省略。
[0115] 图13是图2的锁定单元200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参考图13,引导筒250还可以包 括位置传感器255,其检测驱动筒230的位置,例如驱动筒230的旋转位置。
[0116] 例如,位置传感器255可以包括光学传感器。至少一个干扰部235可以布置在驱 动筒230的外圆周表面上。位置传感器255可以布置在干扰部235的旋转路径上。位置传 感器255可以检测干扰部235的位置,由此检测驱动筒230的旋转位置。
[0117] 可以基于驱动筒230的旋转位置,而获知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