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29086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输出装置,且特别是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电子产业的日益发达,电子产品,例如笔记本电脑(notebook;简称:NB)、智能手机(smartphone)与平板电脑(tablet),等电子装置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并朝着便利、多功能且美观的设计方向发展,以提供使用者更多元的选择。当使用者对电子产品的需求日渐提升,在电子产品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显示装置(displaydevice)也成为设计者关注的焦点。[0003]显示装置可将电子产品内的信息以图像的型态输出。显示装置通常包括显示面板、保护盖与组装框架等构件,其中显示面板包括上下基板以及夹置在上下基板之间的显示介质层,且显示介质层通过密封件密封在上下基板之间。此外,当显示面板为非自发光性显示面板时,显示装置还可配置有背光模块,以提供光线至显示面板,并通过显示面板内部的电子元件(例如主动元件或像素阵列),从而使显示装置显示图像。此时,显示面板对应显示图像的区域构成显示区,而其余未显示图像的周围区域构成非显示区。也即,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图像局限在对应于显示面板之处,而使图像的显示面积相形变小。【
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具有无边框的视觉效果,且具有良好的显示色彩。[0005]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面板以及一保护盖。显示面板包括一像素阵列,且像素阵列包括多个像素单元,以使显示面板呈现一图像,其中像素单元依序排列,且各像素单元包括依序排列的多个子像素。保护盖配置在显示面板上,并将图像往外传递。保护盖包括一平面区以及位在平面区的至少一侧的一曲面区,其中像素阵列中部分排列于最外侧的像素单元对应于曲面区,以使图像对应于曲面区的局部通过曲面区产生透镜效应放大,而对应于曲面区的像素单元的所有子像素位在曲面区内。[000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像素阵列包括一第一区域以及位在第一区域的至少一侧的一第二区域。平面区相对于显示面板的一垂直投影重叠于位在第一区域的像素单元,以使位在第一区域的像素单元所呈现的部分图像通过平面区往外传递,而曲面区相对于显示面板的一垂直投影重叠于位在第二区域的像素单元,以使位在第二区域的像素单元所呈现的部分图像通过曲面区产生透镜效应放大并往外传递。[000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区域具有一第一宽度,而位在第二区域的像素单元各自具有一第二宽度,第一宽度与第二宽度的比例为一正整数。[000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区域具有一第一宽度,而曲面区具有一第三宽度,第三宽度与第一宽度的比例介于I至3之间。[000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保护盖在平面区的厚度大于保护盖在曲面区的厚度。[001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保护盖的厚度介于0.5毫米(mm)至2毫米。[001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保护盖还包括一边缘区,位在曲面区的外侧,以使曲面区位在平面区与边缘区之间,而边缘区相对于显示面板的一垂直投影不重叠于像素阵列。[001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保护盖包括两曲面区,位在平面区的相对两侧。[001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像素单元的子像素包括一红色像素、一绿色像素与一蓝色像素。[001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像素单元的子像素包括一红色像素、一绿色像素、一蓝色像素与一白色像素。[0015]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的像素阵列中部分排列于最外侧的像素单元对应于保护盖的曲面区,以使图像对应于曲面区的局部通过曲面区产生透镜效应放大,而对应于曲面区的像素单元的所有子像素位在曲面区内。换言之,排列在最外侧的像素单元所呈现的局部图像通过曲面区放大而往外侧延伸,且对应于曲面区的像素单元具有完整的子像素,而可避免放大后的图像产生色彩失衡。据此,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无边框的视觉效果,且具有良好的显示色彩。[0016]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0017]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0018]图2是图1的像素阵列的局部示意图;[0019]图3是图1的显不装置用以显不图像的不意图。[0020]附图标记说明:[0021]100:显示装置;[0022]102:图像;[0023]110:显示面板;[0024]112:像素阵列;[0025]1122:像素单元;[0026]1122R、1122G与1122B:子像素;[0027]114:上基板;[0028]116:下基板;[0029]118:显示介质层;[0030]119:密封件;[0031]120:保护盖;[0032]122:平面区;[0033]124:曲面区;[0034]126:边缘区;[0035]Rl:第一区域;[0036]R2:第二区域;[0037]t:厚度;[0038]Wl:第一宽度;[0039]W2:第二宽度;[0040]W3:第三宽度。【具体实施方式】[0041]请参考图1与图2,其中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而图2是图1的像素阵列的局部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110以及保护盖120。显示面板110包括像素阵列112,且像素阵列112包括多个像素单元1122,其中像素单元1122依序排列,且各像素单元1122包括依序排列的多个子像素1122R、1122G与1122B(绘示于图2)。保护盖120配置在显示面板110上,其中保护盖120包括平面区122以及位在平面区122的至少一侧的曲面区124,像素阵列112中部分排列于最外侧的像素单元1122对应于曲面区124,而对应于曲面区124的像素单元1122的所有子像素1122R、1122G与1122B位在曲面区124内。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像素阵列112中部分排列于最外侧的像素单元1122须以成组的方式对应于曲面区124,即对应于曲面区124的所有子像素1122R、1122G与1122B需可分别构成完整的像素单元1122,而曲面区124未对应出现单一子像素1122R、1122G或1122B。[0042]具体而目,在本实施例中,显不面板110还包括上基板114、下基板116、显不介质层118以及密封件119。上基板114与下基板116通过密封件119组立在一起,且密封件119在上基板114与下基板116之间形成密封空间,而显示介质层118填充于密封空间内。其中,像素阵列112配置在上基板114上,且像素阵列112、上基板114与其他适用的构件构成像素阵列基板(pixelarraysubstrate)。再者,下基板116可以是主动阵列基板,其具有由多个主动元件构成的主动阵列,而显示介质层118可以是液晶显示层(liquidcrystaldisplaylayer;简称:LCDlayer)或其他适用的显示介质层。此外,当显示面板110为非自发光性显示面板时,其还需搭配使用未绘示的背光模块(backlightmodule),其中背光模块配置在显示面板110下方(相对于保护盖120的另一侧),以提供光线至显示面板110。如此,当作为下基板116的主动阵列基板被启动,而驱动作为显示介质层118的液晶显示层时,光线可通过显示介质层118而传递至位在上基板114的像素阵列112,以使像素阵列112进一步地呈现图像。此外,本实施例的保护盖120为透明盖板,故保护盖120可将图像往外传递。然而,上述有关显示面板110的组成以及背光模块的使用仅是本发明一实施例,其实际作法可依据需求调整。[0043]请参考图1与图3,其中图3是图1的显不装置用以显不图像的不意图。显不面板110中的像素阵列112可通过上述方式或其他适用的方式呈现图像102(绘示于图3),而保护盖120可将图像102往外传递。本实施例的保护盖120包括平面区122以及曲面区124,其中曲面区124例如是位在平面区122的相对两侧,即本实施例所采用的保护盖120可包括两曲面区124。或者,曲面区124也可环绕在平面区122的周围,而在剖面上呈现位在平面区122的相对两侧。换言之,平面区122位在保护盖120的中间,而曲面区124位在保护盖120的外侧。藉此,像素阵列112中部分排列于最外侧的像素单元1122(本实施例是以两个为例)对应于曲面区124,而其余像素单元1122对应于平面区122。更进一步地说,本实施例的像素阵列112包括第一区域Rl以及位在第一区域Rl的相对两侧的第二区域R2。平面区122相对于显示面板110的垂直投影重叠于位在第一区域Rl的像素单元1122,而曲面区124相对于显示面板110的垂直投影重叠于位在第二区域R2的像素单元1122。此夕卜,保护盖120还包括边缘区126,位在曲面区124的外侧,以使曲面区124位在平面区122与边缘区126之间,而边缘区126相对于显示面板110的垂直投影不重叠于像素阵列112。换言之,像素阵列112仅对应于平面区122或曲面区124,而对应于曲面区124的部分像素单元1122为像素阵列112中位在最外侧者。[0044]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保护盖120在平面区122的厚度大于保护盖120在曲面区124的厚度。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保护盖120在平面区122具有均匀的厚度,而使保护盖当前第1页1 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