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47315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备轻薄、节能、无福射等诸多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高清晰数字电视、台式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中。
[0003]图1为现有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剖视示意图。请参阅图1,液晶显示装置10包括背光模组14、液晶面板16以及前框19,其中背光模组14包括背板12、光学部件17(例如由光源、反射片、导光板及光学膜片组等组成)及胶框18。前框19与背光模组14的背板12相互卡合将背光模组14与液晶面板16固定组合在一起。
[0004]背板12包括底板12a以及从底板12a四周延伸出的垂直于底板12a的侧壁12b。光学部件17设置于背板12的底板12a上,胶框18也设置于背板12的底板12a上并围绕光学部件17,用于承载液晶面板16,液晶面板16设置于胶框18上。
[0005]前框19包括前板19a以及从前板19a四周延伸出的垂直于前板19a的侧边19b。前框19的前板19a设有开口 19c,并设置于液晶面板16上,以使液晶面板16从开口 19c露出,前框19的侧边19b与背板12的侧壁12b配合固定。通常,前框19的侧边19b与背板12的侧壁12b例如是通过卡合结构固定,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0的背板12的侧壁12b上设有卡合部12c,前框19的侧边19b设置有与卡合部12c对应配合的卡孔19d,使得背板12与前框19通过卡合结构固定,进而将液晶面板16与背光模组14固定在背板12和前框19组成的框体中。但是,此种通过卡合结构固定的液晶显示装置10,背板12和前框19的卡合结构复杂,组装不方便,且卡合部12c与卡孔19d卡合之后不牢固,在后期的机械测试如振动(Vibrat1n)试验和冲击(Shock)试验后卡合部12c容易从卡孔19d内跳脱而出现卡合不良,影响整个液晶显示装置10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且在机械测试后不会出现卡合不良。
[000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8]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边框和设置在边框内的背光显示结构。边框包括第一侧框、与第一侧框相对的第二侧框、分别连接在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两端的第三侧框和第四侧框。第一侧框设有第一插槽,第二侧框设有第二插槽,第一插槽的开口与第二插槽的开口相对,第二插槽内设有弹性件。背光显示结构包括第一侧部和与第一侧部相对的第二侧部,第一侧部插设于第一插槽,第二侧部插设于第二插槽并抵压弹性件。
[0009]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弹性件受到外载压力后朝远离第一侧框方向收缩发生形变。
[0010]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背光显示结构的第二侧部插入第二侧框的第二插槽内,背光显示结构的第一侧部插入第一侧框的第一插槽内。
[0011]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弹性件包括抵压板和与抵压板相连的多根弹簧,多根弹簧位于抵压板的同一侧且远离抵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侧框。多根弹簧的轴向弹力方向垂直于抵压板。
[0012]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多个弹簧为压缩弹簧。
[0013]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侧框包括围成第一插槽的第一侧板、第一侧壁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相对设置,第一侧壁连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二侧框包括围成第二插槽的第三侧板、第二侧壁和第四侧板,第三侧板与第四侧板相对设置,第二侧壁连接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平行设置。
[0014]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背光显示结构包括第三侧部和与第三侧部相对的第四侧部,第三侧部抵靠第三侧框,第四侧部抵靠第四侧框。第三侧框包括连接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第三侧壁以及由第三侧壁的一侧边缘延伸出的第五侧板,第五侧板同时连接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第四侧框包括连接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第四侧壁以及由第四侧壁的一侧边缘延伸出的第六侧板,第六侧板同时连接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第一侧板、第五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六侧板位于第一平面并围成边框的第一开口,背光显示结构具有显示区域,背光显示结构的显示区域从第一开口露出。
[0015]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侧框的第二侧板与第二侧框的第四侧板位于第二平面并与第三侧壁、第四侧壁围成边框的第二开口用于将背光显示结构安装至边框内。
[0016]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二侧板与第四侧板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于背光显示结构在同一方向上的宽度。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或等于背光显示结构在同一方向上的宽度。
[0017]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背光显示结构包括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胶框及光学部件,背板包括底板及从底板四周延伸出的垂直于底板的侧壁,光学部件设置于底板上,胶框设置于底板上并围绕光学部件,液晶面板设置于胶框上。
[0018]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显示装置的边框包括第一侧框和与第一侧框相对的第二侧框,在第一侧框设有第一插槽,在第二侧框设有第二插槽,第一插槽的开口与第二插槽的开口相对,并在第二插槽内设有弹性件,背光显示结构的第一侧部插设于第一插槽,第二侧部插设于第二插槽并抵靠弹性件,在弹性件的回弹作用下将背光显示结构固定于边框内。显示装置的背光显示结构与边框的结构简单,无需采用卡合结构,组装方便,并且在机械测试后不会出现卡合不良。
[001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现有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局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图2的II1-1II线剖视图。
[0023]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图5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图4中的显示装置的背光显示结构的VE -VE线的立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8]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0029]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II1-1II线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请一并参阅图2、图3和图4,显示装置100例如是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边框101和设置在边框101内的背光显示结构201。边框101包括第一侧框110和与第一侧框110相对的第二侧框120,分别连接在第一侧框110和第二侧框120两端的第三侧框130和第四侧框140,由第一侧框110、第三侧框130、第二侧框120和第四侧框140首尾相连围成边框101
[0030]具体地,第一侧框110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插槽110a,第一插槽IlOa的开口方向朝向第二侧框120。第二侧框120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插槽120a,第二插槽120a的开口方向朝向第一侧框110,也即第一插槽IlOa的开口与第二插槽120a的开口相对。
[0031]第二插槽120a内设有弹性件102,弹性件102的一端固定在第二侧框120的内壁,另一端朝向第一侧框110,当弹性件102受到外载压力后朝远离第一侧框110的方向收缩发生形变。背光显示结构201包括第一侧部210和与第一侧部210相对的第二侧部220,第一侧部210插设于第一插槽IlOa内,第二侧部220插设于第二插槽120a内并抵压弹性件102。依靠弹性件102对背光显示结构201的回弹作用,使背光显示结构201固定在边框101 内。
[0032]弹性件102包括抵压板102a和与抵压板102a相连的多根弹簧102b,多根弹簧102b例如是压缩弹簧。多根弹簧102b位于抵压板102a的同一侧设置,多根弹簧102b远离抵压板102a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侧框120的内壁,当外载压力作用于抵压板102a时,多根弹簧102b朝远离第一侧框110的方向收缩发生形变并带动抵压板朝远离第一侧框110的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多根弹簧102b的轴向弹力方向垂直于抵压板102a。
[0033]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边框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一并参阅图4、图5和图6,边框101的第一侧框11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