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消声器,尤其涉及一种制氮设备的消声器。
背景技术:
消音器((Muffler))是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一种器件,是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的重要措施。消音器是安装在空气动力设备(如鼓风机、空压机、锅炉排气口、发电机、水泵等排气口噪音较大的设备)的气流通道上或进、排气系统中的降低噪声的装置。现有的气体空分设备消声器外筒和消声过滤网是全焊一体式,一旦堵塞,清洗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新颖、质量可靠、可拆卸、防锈蚀、结构简单易生产的制氮设备的消声器。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制氮设备的消声器,包括出气口、椰垫、进气管、通孔、外套管、丝网、消声海绵、主体管、进气口和角铁架,所述的主体管呈圆柱状,且主体管上端一体式连接有出气口,主体管下端焊接有三个角铁架,进气管从底部插入主体管内,进气管管口为进气口,进气管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进气管顶部与外套管内壁利用螺栓相连,外套管外套于进气管,外套管外壁可拆卸设置有丝网,主体管内壁上可拆卸设置有消声海绵,主体管上端与出气口之间设置有一层椰垫。
作为优选,所述的消声海绵为多孔性岩棉与不锈钢纤维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椰垫为椰棕材质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气管、外套管、主体管均为304或316不锈钢材质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构新颖、质量可靠、可拆卸、防锈蚀、结构简单易生产、消声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如下具体实施例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制氮设备的消声器,包括出气口1、椰垫2、进气管3、通孔4、外套管5、丝网6、消声海绵7、主体管8、进气口9和角铁架10,所述的主体管8呈圆柱状,且主体管8上端一体式连接有出气口1,主体管8下端焊接有三个角铁架10,进气管3从底部插入主体管8内,进气管3管口为进气口9,进气管3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4,进气管3顶部与外套管5内壁利用螺栓相连,外套管5外套于进气管3,外套管5外壁可拆卸设置有丝网6,主体管8内壁上可拆卸设置有消声海绵7,主体管8上端与出气口1之间设置有一层椰垫2。所述的消声海绵7为多孔性岩棉与不锈钢纤维组成。所述的椰垫2为椰棕材质制成。所述的进气管3、外套管5、主体管8均为304或316不锈钢材质制成。
气体从进气口9进入,通过进气管3内的通孔4到达外套管5,进行消声,丝网6继续削弱,到达主体管8利用消声海绵7进行消声,再通过椰垫2到达出气口1,达到消声的目的。消声形式为小孔喷柱式,排气量为0.5-400T/h,消声量为30-85dB(A)。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