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鸣器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2158发布日期:2018-08-14 18:02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蜂鸣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蜂鸣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蜂鸣器是一种电声转换器,是电子产品通用的警示发声器件,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汽车电子设备、电话机、定时器等电子产品中作发声器件。

现有技术中,装设有蜂鸣器的电子产品,由蜂鸣器驱动部分的部件,蜂鸣器的结构以及组装的各种变化,预先固定的设置一种频率,因此需要专程的设计一个适配与该电子产品的蜂鸣器控制电路,而该电路并不适配与其他的电子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蜂鸣器控制电路,该蜂鸣器控制电路可以通过电路中的信号测量单元使任意的蜂鸣器获得最佳的声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蜂鸣器控制电路,包括中心控制单元、驱动信号发生单元、蜂鸣器驱动单元和信号测量单元、蜂鸣器单元;

所述中心控制单元连接输入电源和接地;

所述蜂鸣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输入电源,输出端第一路接地,第二路经过蜂鸣器驱动单元和驱动信号发生单元连接中心控制单元,第三路经过信号测量单元连接中心控制单元;

所述蜂鸣器驱动单元包括NPN三极管,NPN三极管的基级通过第一电阻连接驱动信号发生单元,集电极连接蜂鸣器单元的输出端,发射极接地;

所述信号测量单元包括放大器和与门,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依次通过第二电阻、电容连接蜂鸣器单元的输出端,输出端通过与门连接中心控制单元,正相接地;

所述中心控制单元还连接驱动条件记忆单元。

优选地,所述放大器与第三电阻并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仅具有的信号测量单元来判断对应于不同特征数值中的最佳蜂鸣器声压,适用于需要安装蜂鸣器的电子设备,不需要特征为某单一的电子设备专程设计一个蜂鸣器控制电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蜂鸣器控制电路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蜂鸣器控制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蜂鸣器控制电路即时信号变化图。

附图标记:1、中心控制单元;2、驱动信号发生单元;3、蜂鸣器驱动单元;31、NPN三极管;32、第一电阻;4、信号测量单元;41、放大器;42、与门;43、第二电阻;44、电容;45、第三电阻;5、蜂鸣器单元;6、驱动条件记忆单元;81、驱动信号;82、震荡信号;83、放大信号;84、放大许可信号;85、特性值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3所示,一种蜂鸣器控制电路,包括中心控制单元1、驱动信号发生单元2、蜂鸣器驱动单元3和信号测量单元4、蜂鸣器单元5;

所述中心控制单元1连接输入电源和接地;

所述蜂鸣器单元的5输入端连接输入电源,输出端第一路接地,第二路经过蜂鸣器驱动单元3和驱动信号发生单元2连接中心控制单元1,第三路经过信号测量单元4连接中心控制单元1;

所述蜂鸣器驱动单元3包括NPN三极管31,NPN三极管31的基级通过第一电阻32连接驱动信号发生单元2,集电极连接蜂鸣器单元5的输出端,发射极接地;

所述信号测量单元4包括放大器41和与门42,放大器41的反相输入端依次通过第二电阻43、电容44连接蜂鸣器单元5的输出端,输出端通过与门42连接中心控制单元1,正相接地;

所述中心控制单元1还连接驱动条件记忆单元6。

通过驱动条件记忆单元6储存预先固定设置的频率,提供于中心控制单元1对蜂鸣器单元5发出的驱动信号81,驱动信号通过蜂鸣器驱动单元3作用于蜂鸣器单元5,蜂鸣器单元5随之工作产生震动,信号测量单元4在蜂鸣器单元5被驱动后的震荡过程中对蜂鸣器单元5进行测量,获得蜂鸣器单元5实质产生的震荡信号82,并且通过放大器41和与门42的计算得到特性值信号85,具体为当与门42取得来自放大器41的放大信号83和中心控制单元1的放大许可信号84的逻辑积,然后反馈于中心控制单元1,驱动条件记忆单元6获取到的特性值信号85,结合上一阶段的驱动信号81,得到目前阶段的驱动信号81,再提供中心控制单元1对蜂鸣器单元5发出的该驱动信号81,重复上述过程过程,直至获取到的特性值信号85为零,蜂鸣器单元5的震动频率达到平稳,即该蜂鸣器启动电脑获得了最佳声压,驱动条件记忆单元6永久记忆最后一个阶段的驱动信号81,直至更换蜂鸣器单元5。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