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瓣式高压胶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2159发布日期:2018-08-14 18:02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瓣式高压胶管接头,所述管接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液压传动等流体输送的管路中,除了采用钢管外,也经常应用橡胶管。耐高压、耐油的钢丝编织胶管已大量生产,但目前这些胶管由于各胶管生产厂的设备、工艺等的不同,它们生产出来的同一公称内径胶管的外径尺寸有差异,引起了胶管接头的定型设计、成批生产和装配胶管工作存在着种种困难。一般都希望胶管接头既能有合理的结构形式、尺寸,以便集中生产,又要基本上能配上大部分胶管厂生产的相应规格的胶管,并且装拆还要方便,但现有技术中的高压胶管接头包括三瓣式的带环、箍的收紧的安装形式等,需多人辅助安装,且需要剥橡胶层再使用,操作繁琐,装卸困难,还存在接头部位抗压力能力差,导致工作不可靠,在高压油管接入时需调节工作压力的缺陷,亟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四瓣式高压胶管接头,采用拼装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制造装卸方便,适用性极强、耐高爆破压力的特点,仅一人就可快捷安装,安装后即达系统正常工作压力,适宜规模化生产和任意长度油管安全稳定安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四瓣式高压胶管接头,包括胶管芯,其中,所述胶管芯内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胶管芯包括依次连接成一体式结构的插入管、过渡管和档圈,所述插入管外壁上设有若干凹环,若干凹环与第一通孔同轴且均匀间隔设置,由插入管顶部至底部方向,所述凹环依次具有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所述第一内壁底部与第二内壁顶部相连,且均与插入管外壁倾斜设置;

所述插入管外部设有至少两个外锁紧套, 所述外锁紧套上设有第二通孔和若干连接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同轴设置,且截面呈圆台形结构,所述第二通孔与插入管之间设有内压紧套,所述内压紧套外壁与第二通孔形状配合,所述内压紧套包括呈环形分布的四个瓣片,相邻瓣片侧壁形状配合,若干连接孔绕第二通孔一周均匀间隔设置,所述过渡管外部设有螺母。

上述一种四瓣式高压胶管接头,其中,相邻凹环之间的间距为d1,所述第一内壁顶部与第二内壁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d2,d1:d2=1:( 6~7)。

上述一种四瓣式高压胶管接头,其中,所述第一内壁的轴截面长度小于第二内壁的轴截面长度。

上述一种四瓣式高压胶管接头,其中,所述第一内壁与插入管外壁之间的倾斜夹角a为60°。

上述一种四瓣式高压胶管接头,其中,所述第二通孔的锥角e为15°±0.5°。

上述一种四瓣式高压胶管接头,其中,所述瓣片上设有若干弧形凹槽,若干弧形凹槽与第一通孔同轴,且均匀间隔设置。

上述一种四瓣式高压胶管接头,其中,所述第二通孔的最大直径为d3,所述内压紧套底部宽度为d4,d3>d4,优选地,d3-d4=2.5~4mm。

上述一种四瓣式高压胶管接头,其中,所述过渡管外壁上设有凸起,所述螺母内设有螺孔和第三通孔,所述螺孔的直径大于第三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三通孔内壁与凸起外壁形状配合, 所述螺孔、第三通孔和第二通孔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倒角凹槽。

上述一种四瓣式高压胶管接头,其中,所述插入管顶部设有第一倒角边,所述第一倒角边与插入管顶表面的夹角b为70~75°,所述螺母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二倒角边,所述第二倒角边与螺母侧壁的夹角c为3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紧凑,结构设计合理,使用便捷,采用胶管芯、外锁紧套、内压紧套和螺母构成配合拼装结构,仅需将高压胶管切断后插入胶管芯的插入管部,套入至少外锁紧套,将四瓣结构的内压紧套对整插入外锁紧套内,将胶管压紧固定在若干凹环上,凹环采用特殊的倾斜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结构,再以拧紧螺母即可,以往的三瓣式的带环、箍收紧的安装形式方便快捷很多,只需要一个人单独操作便可完成;同时无需要像传统扣压胶管总成,需要剥橡胶层,至无法拧东螺母为止,此时压力就已经达到正常工作压力,经过多次的冲击最高爆破压力测试表现优异,尺寸结构适宜规模化生产,可以根据现场需要实现任意长度油管安全稳定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锁紧套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压紧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螺母结构示意图。

(图中,胶管芯1,第一通孔2,插入管3,过渡管4和档圈5,凹环6,第一内壁7和第二内壁8,外锁紧套20,第二通孔9,连接孔10,内压紧套11,瓣片12,弧形凹槽13,螺母14,凸起15,螺孔16,第三通孔17,第一倒角边18,第二倒角边19,倒角凹槽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四瓣式高压胶管接头,包括胶管芯1,其中,所述胶管芯1内部设有第一通孔2,所述胶管芯1包括依次连接成一体式结构的插入管3、过渡管4和档圈5,所述插入管3外壁上设有若干凹环6,若干凹环6与第一通孔2同轴且均匀间隔设置,由插入管3顶部至底部方向,所述凹环6依次具有第一内壁7和第二内壁8,所述第一内壁7底部与第二内壁8顶部相连,且均与插入管3外壁倾斜设置;

相邻凹环6之间的间距为d1,所述第一内壁7顶部与第二内壁8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d2,d1:d2=1:( 6~7), 所述第一内壁7的轴截面长度小于第二内壁8的轴截面长度, 所述第一内壁7与插入管3外壁之间的倾斜夹角a为60°,

所述插入管3外部设有两个外锁紧套20, 所述外锁紧套20上设有第二通孔9和若干连接孔10,所述第二通孔9与第一通孔2同轴设置,且截面呈圆台形结构,所述第二通孔9的锥角e为15°±0.5°, 所述第二通孔9的最大直径为d3;

所述第二通孔9与插入管3之间设有内压紧套11,所述内压紧套11底部宽度为d4,d3>d4,优选地,d3-d4=2.5~4mm,所述内压紧套11外壁与第二通孔9形状配合,所述内压紧套11包括呈环形分布的四个瓣片12,相邻瓣片12侧壁形状配合,所述瓣片12上设有若干弧形凹槽13,若干弧形凹槽13与第一通孔2同轴,且均匀间隔设置,若干连接孔10绕第二通孔9一周均匀间隔设置,所述过渡管4外部设有螺母14;

所述过渡管4外壁上设有凸起15,所述螺母14内设有螺孔16和第三通孔17,所述螺孔16的直径大于第三通孔17的直径,所述第三通孔17内壁与凸起15外壁形状配合, 所述螺孔16、第三通孔17和第二通孔9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倒角凹槽;

所述插入管3顶部设有第一倒角边18,所述第一倒角边18与插入管3顶表面的夹角b为70~75°,所述螺母14顶部和底部均设有第二倒角边19,所述第二倒角边19与螺母14侧壁的夹角c为30°;

进一步地,上述一种四瓣式高压胶管接头,其组成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碳为0.17~0.22%,锰为0.35~0.65%,磷≤0.04%,硫≤0.04%,镍≤0.25%,铬≤0.25%,硅为0.17~0.37%,铜≤0.20%,其余为铁;将四瓣式高压胶管接头进行机械性能测试,测得硬度为156HB,抗拉伸强度为≥250Mpa,屈服强度为≥250Mpa,伸长率≥25%,面积缩减≥55%,不含铅,不释放有毒物质,健康卫生,耐磨性好,耐老化使用寿命长,不受紫外线辐射损伤。

进一步地,上述一种四瓣式高压胶管接头,所述胶管芯1、外锁紧套20、内压紧套11和螺母14外均设有防腐涂层,所述防腐涂层由环氧树脂593,热熔共聚物胶,二氧化硅,改性聚丙烯粉末,固化剂YH-82按质量比:25:(30~34):(10~12):5:3组成;具有原料、颜色、外观、性能稳定,不生锈不结垢,腐蚀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为:

将高压胶管切断后,插入胶管芯1的插入管3外部,套上两个外锁紧套20,将四个瓣片12对整插入外锁紧套20的第二通孔9内,组成内压紧套11,将高压胶管固定在若干凹环6和瓣片12的弧形凹槽13之间,采用角度和尺寸设计使插入管3结构方便机加工制造,节约成本,胶管插入顺滑,使高压胶管在胶管芯1上固定,防止高压胶管滑脱;由于第二通孔9的锥角e为15°±0.5°,且d3>d4,使内压紧套11外缘凸出于外锁紧套20,不仅插入方便,还通过内压紧套11对相邻外锁紧套20挤压锁紧,以螺栓穿过连接孔10分压锁紧,随后以六角扳手拧紧螺母14,止封高压胶管端部,直到手工拧不动为止,此时压力就已经达到正常工作压力,可根据现场需要,任意长度的油管进行安装接头,并安全稳定使用,一个人单独操作便可完成。

将连接后的胶管总成进行多次高爆破压力试验,试验介质:压缩空气、水、乙二醇、矿物油、制动液、变速箱油等,脉冲压力:1 ~ 200mpa(可以精度调节),升压速率:0~120MPa/s,脉冲频率可调,梯形波,三角波,等压力脉冲波形,最高爆破压力采集试验中证明情况良好,达到了工作可靠、结构简单、装卸方便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