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弦乐器及其断弦吸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5922发布日期:2019-04-13 00:10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弦乐器及其断弦吸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弦乐器及其断弦吸能装置。



背景技术:

调音是乐器日常维护必要手段之一,对于一些弦乐器,如吉他、提琴、尤克里里、班卓琴、琵琶、曼陀林等,在调弦调音的过程中,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经验的人来说,琴弦崩断伤人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一些人在初次被断弦崩到之后极易产生畏惧心理,十分影响个人体验,不利于对乐器的进一步学习,因而现在亟需一种能够防止调音时断弦伤人的有效手段。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弦乐器及其断弦吸能装置,能够吸收弦乐器的琴弦崩断时的能量,有效防止断弦伤人。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弦乐器上的断弦吸能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和缓冲吸能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将断弦吸能装置固定于弦乐器的琴颈上,所述缓冲吸能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上、且与弦乐器的琴弦间隔预设间距,用于吸收和削弱弦乐器的琴弦崩断时的能量。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为一对、用于夹持在琴颈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吸能机构包括缓冲面板,所述缓冲吸能机构的两侧面与缓冲面板的底面设有缓冲吸能材质的缓冲层。

进一步的,所述断弦吸能装置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缓冲吸能机构与琴弦之间的间距。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栓,所述缓冲吸能机构的中部设有与调节螺栓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缓冲面板固定于所述调节螺栓穿过螺纹孔的一端、且可以所述调节螺栓穿过螺纹孔的一端为轴在平面内旋转。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件的中部与所述缓冲吸能机构铰接,所述夹持部件的上部为夹柄,所述夹柄与所述缓冲吸能机构之间设有用于夹持部件夹紧、复位的弹簧。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吸能机构还包括用于在缓冲吸能机构上做伸缩运动的套筒构件和使套筒构件复位的弹性构件,所述夹持部件的上端固定于套筒构件上。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夹紧螺栓,所述夹持部件包括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所述第一夹持部件固定于所述缓冲吸能机构的一端,所述第二夹持部件与夹紧螺栓相配合装设于所述缓冲吸能机构的另一端。

在一较优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件与缓冲吸能机构采用硅胶材质一体化设置,所述断弦吸能装置上还设置有使所述缓冲吸能机构与琴弦保持一定间距的定位构件。

一种弦乐器,所述弦乐器包括琴颈,所述琴颈上设置有至少一如上所述的断弦吸能装置,所述断弦吸能装置夹设于所述琴颈上,与所述弦乐器的琴弦间隔预设间距。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弦乐器及其断弦吸能装置,其中,所述断弦吸能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和缓冲吸能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将断弦吸能装置固定于弦乐器的琴颈上,所述缓冲吸能机构用于吸收和削弱弦乐器的琴弦崩断时的能量。本实用新型可以充分保护用户在调琴时不被断弦崩到,有效地保障了用户调音时的安全;同时可以使用户不再产生担心断弦的心理负担,可以安安心心地去调试琴弦,提高了良好的用户体验,有利于用户对乐器的进一步学习;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弦吸能装置应用于吉他上的使用效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断弦吸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缓冲吸能机构与调节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断弦吸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断弦吸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断弦吸能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断弦吸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断弦吸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装设于”、“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弦乐器(以下实施例以运用最为广泛的吉他为例)上的断弦吸能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图中未标号)和缓冲吸能机构(图中未标号)设置于所述固定机构上、且与弦乐器的琴弦间隔预设间距,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将断弦吸能装置固定于琴颈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弦吸能装置通过固定机构稳固地固定在琴颈上,通过缓冲机构阻挡琴弦崩断时的突然甩出,吸收并削弱琴弦崩断时的能量,有效防止琴弦骤断崩到人的情况,所述缓冲吸能机构用于吸收和削弱琴弦崩断时的能量,有效地保障了用户调音时的安全;同时可以使用户不再产生担心弦断的心理负担,可以安安心心地去调试琴弦,提高了良好的用户体验,有利于用户对乐器的进一步学习。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夹持部件100,所述夹持部件100为一对、用于夹持在琴颈的两侧,结构简单而有效。

请参阅图2、图3,所述缓冲吸能机构包括缓冲面板201,所述缓冲吸能机构的两侧面与缓冲面板201的底面设有缓冲吸能材质的缓冲层202,所述缓冲层202可采用软性硅胶材质,这样设置的缓冲层202有利于增大琴弦崩断时与缓冲吸能机构的接触面,有利于保障琴弦崩断时的能量尽多地被缓冲吸能机构吸收和削弱,进一步保证了产品功能的有效性。

较佳的,所述断弦吸能装置还包括调节机构(图中未标号),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缓冲吸能机构与琴弦之间的间距。所述缓冲吸能机构与琴弦保持一定的间距,以保证调音时依然可以驱动琴弦、通过琴弦的声音来判断是否已经校准;所述调节机构可以使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琴颈上的不同位置,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适应性,有利于增加产品使用的人性化。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栓203,所述缓冲吸能机构的中部设有与调节螺栓203相配合的螺纹孔204,所述缓冲面板201固定于所述调节螺栓203穿过螺纹孔204的一端、且可以所述调节螺栓203穿过螺纹孔204的一端为轴在平面内旋转。所述调节螺栓203穿过螺纹孔204的一端为一段阶梯轴,缓冲面板201的中心设有沉头通孔(图中未标号)、且套设于阶梯轴上,再通过平头螺丝205将缓冲面板201限制在阶梯轴上。所述缓冲面板201可以随调节螺栓203平稳地上下运动,不会受调节螺栓203的转动的影响。

另外,由于所述缓冲面板201可以在平面内旋转,用户可以调节其旋转角度,在通过调节螺栓203可以使其压置在多根琴弦上,可以起到变调选调的作用,丰富了产品的功能,有利于降低弦指法的难度,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娱乐体验。

较佳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件100的中部与所述缓冲吸能机构铰接,所述夹持部件100的上部为夹柄,所述夹柄与所述缓冲吸能机构之间设有用于夹持部件100夹紧、复位的弹簧(图中未标号)。这种简易的夹持结构用户操作起来简单顺手,而且生产成本也较为低廉。

请继续参阅图4至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吸能机构还包括用于在缓冲吸能机构上做伸缩运动的套筒构件206和使套筒构件206复位的弹性构件207,所述夹持部件100的上端固定于套筒构件206上。

具体的,所述缓冲吸能机构的一端设有套筒构件206、且缓冲吸能机构的另一端与该端的夹持部件100固定,或所述缓冲吸能机构的两端均设有套筒构件206。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缓冲吸能机构的两端均设有套筒构件206,每一端设有两个套筒构件206,弹性构件207采用两个弹簧,相对的两个套筒构件206装设于一个弹簧的两端,因此夹持部件100可以从缓冲吸能机构上横向伸展一定距离,以便卡设在琴颈上,依靠弹簧的回复力固定在琴颈上。这样的设计结构更加紧凑,产品的稳定性也较好。

更佳的,本实施例的夹持部件100的下端还设有保护垫110,可以增加摩擦力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请继续参阅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夹紧螺栓120,所述夹持部件100包括第一夹持部件101和第二夹持部件102,所述第一夹持部件101固定于所述缓冲吸能机构的一端,所述第二夹持部件102与夹紧螺栓120相配合装设于所述缓冲吸能机构的另一端。用户可通过旋转夹紧螺栓120带动第二夹持部件102运动来控制夹持部件100的夹紧与松开,夹持的松紧程度可由用户自由控制,其固定的可靠性较好。

请继续参阅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件100与缓冲吸能机构采用硅胶材质的一体化设置,所述断弦吸能装置上还设置有使所述缓冲吸能机构与琴弦保持一定间距的定位构件130。该实施例一体成型,整体由硅胶构成,生产效率高,而且无须再做其它调节,操作精简,使用方便。

基于上述的断弦吸能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弦乐器,所述弦乐器包括琴颈,其特征在于,所述琴颈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以上所述的断弦吸能装置,所述断弦吸能装置夹设于所述琴颈上,与所述弦乐器的琴弦间隔预设间距,所述弦乐器具有崩弦保护功能。本实施例中的弦乐器为吉他,当使用一个断弦吸能装置时,安装在琴颈的第五/六品效果较佳;当同时使用两个断弦吸能装置时,一个安装在琴颈的第一/二品位置,同时另一个安装在琴颈的第六/七品位置效果较佳;而且经发明人多次试验,同时使用两个断弦吸能装置时保护效果最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弦吸能装置通过固定机构稳固地固定在琴颈上,通过缓冲机构阻挡琴弦崩断时的突然甩出,吸收并削弱琴弦崩断时的能量,有效防止琴弦骤断崩到人的情况,所述缓冲吸能机构用于吸收和削弱琴弦崩断时的能量,有效地保障了用户调音时的安全;同时可以使用户不再产生担心断弦的心理负担,可以安安心心地去调试琴弦,提高了良好的用户体验,有利于用户对乐器的进一步学习。

同时,所述缓冲吸能机构与琴弦保持一定的间距,以保证调音时依然可以驱动琴弦、通过琴弦的声音来判断是否已经校准;所述调节机构可以使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琴颈上的不同位置,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适应性,有利于增加产品使用的人性化。

而且,由于所述缓冲面板201可以在平面内旋转,用户可以调节其旋转角度,在通过调节螺栓203可以使其压置在多根琴弦上,可以起到变调选调的作用,丰富了产品的功能,有利于降低弦指法的难度,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娱乐体验。

另外,本实用新型在吉他上两个同时使用时保护效果最佳,其中,一个夹在琴颈的第一/二品、另一个夹在第六/七品最佳;使用单个时,夹在琴颈的第五/六品最佳。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