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声光控发光二极管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770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声光控发光二极管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一代照明灯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声光控发光二极管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声光控照明灯电路的设计只能使用灯泡,无法配用节能灯或发光二极管(LED)灯,而灯泡寿命短且耗电量大,如用一个15W灯泡的耗电量相当于50个LED灯的耗电量,不利于节约用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款式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电效果好的新型声光控发光二极管灯。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声光控发光二极管灯,包括灯罩1、灯座8、灯罩座5、支撑件6、底板16,特点是灯罩1与灯罩座5螺纹连接,支撑件6卡装在灯座8上,灯罩座5固定连接在灯座8上,灯座8内设有电路板10,灯罩1内设有数个发光二极管2;所述电路板10包括电源电路A、声光控电路B、发光电路C,具体形式为电源电路A电阻R10与电容C7并联后接由二极管D1、D2、D3、D4组成桥式整流电路;声光控电路B可控硅T1发射极e接电源电路A负极、集电极c接发光电路C、基极b接电阻R8,电阻R8另一端接集成块CD并联的3、4脚,集成块CD并联的1、2、5、6脚接电阻R7、电容C2的负极及二极管D5正极,电阻R7另一端、电容C2的正极接电源正极,二极管D5负极接集成块CD的11脚,集成块CD的12脚接电阻R4、电容C4,电阻R4另一端接电源负极,电容C4的另一端接集成块CD的10脚,集成块CD的13脚接电阻R5、R6,电阻R5另一端接电源正极,电阻R6另一端接电源负极,电容C1并接在电源正、负两极间,集成块CD并联的8、9脚与10脚间并接电阻R3,电容C3一端接集成块CD并联的8、9脚、另一端接电阻R2、话筒HT,电容C5一端接集成块CD的10脚、另一端接电源负极,话筒HT另一端接电源负极;发光电路C电阻R9、电感H1、电阻R11串联后一端接电源正极,一端接数个串联的发光二极管LED,电容C6并接在数个串联的发光二极管LED两端、且一端接可控硅T1的集电极c。
所述灯罩1内表面设有分布均匀、尺寸不同的半圆凸点17。
所述发光二极管2固定在基板3上,基板3可通过螺钉4升降,基板3表面为反光材料。
本实用新型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器件,节电效果显著,使用寿命长,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是一体防盗型,无需人去管理,功率在0.3W左右,亮度相当于20W的白炽灯,特别适宜建筑物楼道的广泛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灯罩1、灯座8、灯罩座5、支撑件6、底板16,灯罩1与灯罩座5螺纹连接,支撑件6卡装在灯座8上,灯座8内设有电路板10,电路板10通过螺钉14固定在灯座8内,灯罩1内设的数个发光二极管2,它固定在基板3上,基板3通过螺钉4与灯座8固定并可升降,基板3表面为反光材料;灯罩1内表面设有分布均匀、尺寸不同的凸点17;灯座8内的电路板10上的话筒9、光敏电阻13通过灯座8上的孔7、12接收信号,底板16通过凸点15将电路板10封闭在灯座8内;灯罩座5通过螺钉11与灯座8固定连接。
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电路板10包括电源电路A、声光控电路B、发光电路C,当通电时,电阻R10、电容C7放电,经电容C7降压后由二极管D1、D2、D3、D4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给整个电路提供电源;话筒HT得到声音时驱动电容C3,集成块CD的8、9脚为低电位、10脚为高电位并触发电容C4使脚12同为高电位,在无光时,光敏电阻R6阻值大,电流经电阻R5均流向13脚,13脚为高电位,此时11脚为低电位,而电容C2经二极管D5向11脚放电,集成块CD并联的1、2、5、6脚为低电位,使并联的3、4脚为高电位,通过可控硅T1开通数个串联的发光二极管LED,电流经电阻R9降压、电感H1防冲击、抗干扰、再经电阻R11稳压以及电阻C6的滤波、防冲击使串联的数个发光二极管LED寿命更长,当电容C2充电一定时间后,集成块CD并联的3、4脚为低电位,可控硅T1基极b无电,发光二极管LED关闭。
本实用新型电路中采用CD4011集成块。
本实用新型取消光敏电阻R6,可实现单一声控。
本实用新型取消电阻R2、R3、R4、C3、C4、话筒HT、集成块CD的12、13脚连接,可实现单一光控。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声光控发光二极管灯,包括灯罩(1)、灯座(8)、灯罩座(5)、支撑件(6)、底板(16),其特征在于灯罩(1)与灯罩座(5)螺纹连接,支撑件(6)卡装在灯座(8)上,灯罩座(5)固定连接在灯座(8)上,灯座(8)内设有电路板(10),灯罩(1)内设有数个发光二极管(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4)包括电源电路(A)、声光控电路(B)、发光电路(C),具体形式为电源电路(A)电阻R10与电容C7并联后接由二极管D1、D2、D3、D4组成桥式整流电路;声光控电路(B)可控硅T1发射极e接电源电路(A)负极、集电极c接发光电路(C)、基极b接电阻R8,电阻R8另一端接集成块CD并联的3、4脚,集成块CD并联的1、2、5、6脚接电阻R7、电容C2的负极及二极管D5正极,电阻R7另一端、电容C2的正极接电源正极,二极管D5负极接集成块CD的11脚,集成块CD的12脚接电阻R4、电容C4,电阻R4另一端接电源负极,电容C4的另一端接集成块CD的10脚,集成块CD的13脚接电阻R5、R6,电阻R5另一端接电源正极,电阻R6另一端接电源负极,电容C1并接在电源正、负两极间,集成块CD并联的8、9脚与10脚间并接电阻R3,电容C3一端接集成块CD并联的8、9脚、另一端接电阻R2、话筒HT,电容C5一端接集成块CD的10脚、另一端接电源负极,话筒HT另一端接电源负极;发光电路(C)电阻R9、电感H1、电阻R11串联后一端接电源正极,一端接数个串联的发光二极管LED,电容C6并接在数个串联的发光二极管LED两端、且一端接可控硅T1的集电极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1)内表面设有分布均匀、尺寸不同的凸点(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2)固定在基板(3)上,基板(3)可通过螺钉(4)升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3)表面为反光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声光控发光二极管灯,它包括灯罩、灯座、灯罩座、支撑件、底板,特点是灯罩与灯罩座螺纹连接,支撑件卡装在灯座上,灯罩座固定在灯座上,灯座内设有电路板,灯罩内设有数个发光二极管,灯罩内表面设有分布均匀、尺寸不同的凸点。电路板包括电源电路、声光控电路、发光电路。本实用新型还可实现单一声控或单一光控。由于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器件,本实用新型节电效果显著,使用寿命长,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宜建筑物楼道的广泛使用。
文档编号F21V3/04GK2814110SQ20052004384
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8日
发明者李仁良 申请人:李仁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