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串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2887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灯串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串控制电路。
技术背景
为了增加夜间的装饰效果,现在许多的广场、酒店、街道,都 安装有用于装饰的灯串,这些灯串一般都连接有控制电路,用于控 制灯串的亮灭、闪烁等。这些灯串在使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产 生短路的情况,使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即产生过流现象,该现 象很容易烧坏控制电路中用于驱动灯串的三极管或MOS场效应管 (MOSFET,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國Effect-Transistor)。现 有的灯串控制电路,为了防止电路因过流而烧坏,通常是在电路中 串联额定电流的保险丝,当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时,自动烧断保险丝, 从而保护用于驱动灯串的三极管或MOS场效应管不被烧坏。这种灯 串控制电路的缺点是,每次电路出现过流现象时,都需要更换保险 丝,操作麻烦,尤其是在灯串的生产过程中,很容易产生飞丝短路、 锡渣短路等现象,需要经常更换保险丝,不但浪费大量的保险丝, 而且耗费较多的人工,使灯串的生产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设
置有过流保护电路的灯串控制电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它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由EMC (电磁兼容, 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滤波电路、桥式整流电路、高频变压 器、DC (直流电)整流电路、反馈控制电路、PWM (脉宽调制, 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电路组成,EMC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 市电连接,EMC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高频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高频变压器的 输出端与DC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DC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反馈 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反馈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PWM控制电路 的输入端连接,PWM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高频变压器的输入端连 接;所述控制模块由功能控制电路、驱动电路组成,功能控制电路 的输入端与电源模块的DC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功能控制电路 的输出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灯串连接; 其中,所述功能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 过流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过流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功能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PWM控制电路包括PWM芯片U1、光耦合芯片U3,电阻 Rl、 R9A、 R9B,电容C3、 C4、 C5、 Cd, 二极管D5、 D6;其中, 所述电阻R1与电容C3并联后一端与高频变压器的第1脚连接,另 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5的阴极,二极管D5的阳极与PWM芯片Ul 的第5脚连接,电阻R9A与R9B串联后一端与高频变压器的第1
脚连接,另一端与PWM芯片U1的第3脚连接,二极管D6的阳极 与高频变压器的第3脚连接,二极管D6的阴极与PWM芯片Ul的 第4脚连接,电容Cd并联接在二极管D6的两端,光耦合芯片U3 的第3、 4脚分别与PWM芯片U1的第3、 4脚连接,电容C4的正 极与PWM芯片Ul的第4脚连接,电容C4的负极接地,电容C5 的一端与PWM芯片Ul的第3脚连接,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提供另外一种的PWM控制电路包括PWM芯片Ul 、 光耦合芯片U2,电阻R1、 R2、 R3、 R4、 R5、 R6、 R7、 R8、 R16、 R17、 R18,电容C2、 C3、 C4、 C5、 C6, 二极管D5、 D6,稳压二 极管ZD2;其中,所述电阻R3与R4串联后一端与高频变压器的第 l脚连接,另一端连接至PWM芯片Ul的第3脚,电阻R5与电容 C4并联后一端与PWM芯片Ul的第3脚连接,另一端接地,电阻 R2与电容C2串联后一端与高频变压器的第1脚连接,另一端连接 至二极管D5的阴极,二极管D5的阳极与PWM芯片Ul的第5脚 连接,电阻R1的一端与高频变压器的第1脚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 D5的阴极连接,电阻R16与R17串联后一端与高频变压器的第1 脚连接,另一端与PWM芯片Ul的第7脚连接,电阻R18连接在 PWM芯片U1的第7、 8脚之间,PWM芯片U1的第8脚接地,电 阻R7的一端与高频变压器的第3脚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6的阳 极连接,二极管D6的阴极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 端连接至PWM芯片Ul的第1脚,PWM芯片Ul的第1脚与电容 C5的正极连接,电容C5的负极接地,电容C6的正极与二极管D6
的阴极连接,电容C6的负极接地,光耦合芯片U2的第3脚与PWM 芯片Ul的第4脚连接,光耦合芯片U2的第4脚接地,稳压二极管 ZD2的阴极与PWM芯片Ul的第4脚连接,稳压二极管ZD2的阳 极接地,电容C3并联接在稳压二极管ZD2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另外一种的PWM控制电路包括PWM芯片Ul 、 光耦合芯片U2,电阻R3、 R4、 R5、 R6、 R7、 R8、 R9、 R16、 RS, 电容C4、 C5、 C6、 C7、 C13、 CS、 Cd, 二极管D5、 D6,场效应管 Ql;其中,所述电阻R5—端与高频变压器的第2脚连接,另一端 连接至PWM芯片Ul的第5脚,电阻R4与电容C4串联后一端与 高频变压器的第2脚连接,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5的阴极,二极管 D5的阳极与场效应管Ql的漏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高频变压 器的第2脚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场效应管Q1的 栅极与电阻R6的一端串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PWM芯片U1的 第6脚连接,电阻R9与R16并联后一端与场效应管Ql的源极连接, 另一端接地,电容C5 —端与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另一端接地, 电阻RS —端与场效应管Ql的源极连接,另一端与PWM芯片Ul 的第4脚连接,PWM芯片Ul的第4脚经电容CS接地,PWM芯片 Ul的第5脚经电容C7接地,电容C6的正极与PWM芯片Ul的第 5脚连接,电容C6的负极接地,电阻R8的一端与PWM芯片Ul 的第5脚连接,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6的阴极,二极管D6的阳极 与高频变压器的第3脚连接,电容C13并联在二极管D6的两端, 光耦合芯片U2的第4脚与PWM芯片Ul的第2脚连接,光耦合芯
片U2的第3脚接地,电容Cd连接在光耦合芯片U2的第3、 4脚之 间,PWM芯片U1的第3脚经电阻R7接地。
本实用新型提供另外一种的PWM控制电路包括PWM芯片Ul 、 光耦合芯片U2,电阻R2、 R3、 R4、 R5、 R6A、 R6B、 R7、 R12、 RD、 RX、 RS1,电容C2、 C3、 C4、 C6、 C16, 二极管D5、 D6, 场效应管Q1;其中,所述电阻R2—端与高频变压器的第2脚连接, 另一端连接至PWM芯片U1的第8脚,电阻R3与电容C2并联后 一端与高频变压器的第2脚连接,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5的阴极, 二极管D5的阳极与高频变压器的第1脚连接,二极管D6的阴极与 PWM芯片Ul的第8脚连接,二极管D6的阳极与高频变压器的第 4脚连接,电阻R7的一端与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另一端连接至 PWM芯片Ul的第5脚,电阻RX的一端与PWM芯片Ul的第7 脚连接,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 高频变压器的第1脚连接,场效应管Ql的源极经电阻RS1接地, 光耦合芯片U2的第4脚与PWM芯片Ul的第8脚连接,光耦合芯 片U2的第3脚经电阻R4接地,电容C16连接在光耦合芯片U2的 第3、4脚之间,电容C3的正极与光耦合芯片U2的第4脚连接, 电容C3的负极接地,电阻R5的一端与光耦合芯片U2的第3脚连 接,另一端连接至PWM芯片Ul的第1脚,电阻R6B与C4串联后 一端与PWM芯片Ul的第1脚连接,另一端与PWM芯片Ul的第 2脚连接,电阻R6A连接在PWM芯片U1的第l、 2脚之间,电阻 R12的一端与高频变压器的第2脚连接,另一端连接至PWM芯片Ul的第3脚,电阻R13与电容C6并联后一端与PWM芯片Ul的 第3脚连接,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提供另外一种的PWM控制电路包括PWM芯片Ul 、 光耦合芯片U3,电阻R3、 R5、 R6、 R7、 R8、 RIO、 Rll、 R12、 R13、 R14、 R15、 R16、 R18、 R19,电容C2、 C3、 C4、 C5、 C6、 C7、 C8、 C9、 CIO、 C17、 C18、 C19、 C20, 二极管D5、 D6、 D7、 D8、 D9,稳压二极管ZD1、 ZD2、 ZD3,三极管Ql,场效应管Q2;其 中,所述电阻R5与R6串联后一端与高频变压器的第1脚连接,另 一端连接至PWM芯片Ul的第6脚,PWM芯片Ul的第8脚经电 容C9接地,稳压二极管ZD3的阳极接地,稳压二极管ZD3的阴极 与电容C17的正极连接,电容C17的负极接地,电容C18并联在稳 压二极管ZD3的两端,电阻R3与电容C2并联后一端与高频变压器 的第1脚连接,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5的阴极,二极管D5的阳极 与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场效应管Q2的栅极与二极管D6的阳 极连接,二极管D6的阴极与PWM芯片Ul的第5脚连接,电阻R18 并联在二极管D6的两端,电阻R19连接在场效应管Q2的栅极与源 极之间,光耦合芯片U3的第3、 4脚分别与PWM芯片U1的第l、 6脚连接,电容C10连接在光耦合芯片U3的第3、 4脚之间,二极 管D7的阴极与PWM芯片Ul的第6脚连接,二极管D7的阳极与 二极管D8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8的阳极与高频变压器的第3脚连 接,稳压二极管ZD1的阴极与二极管D8的阴极连接,稳压二极管 ZD1的阳极连接至PWM芯片Ul的第7脚,PWM芯片Ul的第7
脚经电阻R13接地,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PWM芯片Ul的第7脚 连接,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电阻R14的一端连接,电阻R14的另 一端与电阻R15的一端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l的基 极连接,电阻R16的一端与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另一端连接至 稳压二极管ZD2的阴极,稳压二极管ZD2的阳极接地,电容C20 的正极与二极管D8的阴极连接,电容C20的负极接地,电容C19 并联接在电容C20的两端,电容C8连接在PWM芯片Ul的第4、 7 脚之间,电阻R12—端与二极管D8的阳极连接,另一端连接至二 极管D9的阳极,电容C7并联在二极管D9的两端,电阻R11连接 在二极管D9的阳极与PWM芯片Ul的第3脚之间,电容C5与C6 并联后一端与PWM芯片Ul的第2脚连接,另一端接地,电容C3 与电阻R10并联后一端与PWM芯片Ul的第1脚连接,另一端接 地,PWM芯片Ul的第3脚经电容C4接地,电阻R7的一端与PWM 芯片U1的第3脚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 另一端接地。
所述功能控制电路设置有指示灯电路,用于指示整个控制电路 的工作状态。
所述的灯串为LED灯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灯串控制电路,它包括电源模块、控制 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由EMC滤波电路、桥式整流电路、高频变压器、 DC整流电路、反馈控制电路、PWM控制电路组成,EMC滤波电路
的输入端与市电连接,EMC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桥式整流电路的输 入端连接,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高频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高 频变压器的输出端与DC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DC整流电路的输 出端与反馈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反馈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PWM 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PWM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高频变压器的输 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由功能控制电路、驱动电路组成,功能控 制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模块的DC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功能控 制电路的输出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灯 串连接;其中,所述功能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之 间设置有过流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出 端连接,过流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功能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当 过流保护电路检测到驱动电路输出的电流过大时,会发出一个信号 拉低驱动电路的工作电压,使驱动电路停止工作,从而保护驱动电 路中的三极管或MOS场效应管不被损坏,直到电路中的过流故障被 消除后,过流保护电路才自动恢复驱动电路的工作电压,使驱动电 路恢复正常工作。因此,与现有的灯串控制电路相比,本实用新型 可以直接对电路进行检修,待故障消除后,能够自动恢复正常工作, 维修方便、操作简单,可以提高检修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方框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控制模块的电路原理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控制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控制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见图1、 2、 3所示,它包括电源模块1、控制模块2;所述电源模块1由EMC 滤波电路ll、桥式整流电路12、高频变压器13、 DC整流电路14、 反馈控制电路15、 PWM控制电路16组成,EMC滤波电路11的输 入端与市电连接,EMC滤波电路11的输出端与桥式整流电路12的 输入端连接,桥式整流电路12的输出端与高频变压器13的输入端 连接,高频变压器13的输出端与DC整流电路14的输入端连接, DC整流电路14的输出端与反馈控制电路15的输入端连接,反馈控 制电路15的输出端与PWM控制电路16的输入端连接,PWM控制 电路16的输出端与高频变压器1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2 由功能控制电路21、驱动电路22组成,功能控制电路21的输入端 与电源模块1的DC整流电路14的输出端连接,功能控制电路21 的输出端与驱动电路22的输入端连接,驱动电路22的输出端与灯 串3连接;其中,所述功能控制电路21的输入端与驱动电路22的 输出端之间设置有过流保护电路23,过流保护电路23的输入端与驱
动电路22的输出端连接,过流保护电路23的输出端与功能控制电 路21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EMC滤波电路11用于抑制输入部份的突波及噪声,以防 止输入部份的突波损坏或噪声干扰EMC滤波电路11之后的电路, 同时,EMC滤波电路11还可以抑制PWM控制电路16、高频变压 器13和DC整流电路14所产生的噪声干扰。
所述PWM控制电路16包括PWM芯片U1、光耦合芯片U3, 电阻Rl、 R9A、 R9B,电容C3、 C4、 C5、 Cd, 二极管D5、 D6; 其中,所述电阻Rl与电容C3并联后一端与高频变压器13的第1 脚连接,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5的阴极,二极管D5的阳极与PWM 芯片Ul的第5脚连接,电阻R9A与R9B串联后一端与高频变压器 13的第1脚连接,另一端与PWM芯片U1的第3脚连接,二极管 D6的阳极与高频变压器的第3脚连接,二极管D6的阴极与PWM 芯片Ul的第4脚连接,电容Cd并联接在二极管D6的两端,光耦 合芯片U3的第3、 4脚分别与PWM芯片Ul的第3、 4脚连接,电 容C4的正极与PWM芯片Ul的第4脚连接,电容C4的负极接地, 电容C5的一端与PWM芯片U1的第3脚连接,另一端接地。在本 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2的驱动电路22和过流保护电路23可驱 动、保护两路灯争3。
所述功能控制电路21具有多种控制功能,如闪烁功能、光控功 能、时控功能、红外线控制功能。
所述的灯串3为LED灯串。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输入的市电依次经过EMC滤波电路11、桥式整流电路12、高 频变压器13、 DC整流电路14后,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由DC整 流电路14的输出端输出至控制模块2的功能控制电路21,当反馈控 制电路15检测到DC整流电路14输出的电压电流过高或过低时, 会发出一个信号给PWM控制电路16,由PWM控制电路16去控制 高频变压器13输出稳定的电压,从而使DC整流电路14输出稳定 的电流;所述功能控制电路21通过驱动电路22驱动灯串3进行各 种显示变化,当过流保护电路23检测到驱动电路22输出的电流过 大时,会发出一个信号拉低驱动电路22的工作电压,使驱动电路22 停止工作,从而保护驱动电路22中的三极管或MOS场效应管不被 损坏,直到电路中的过流故障被消除后,过流保护电路23才自动恢 复驱动电路22的工作电压,使驱动电路22恢复正常工作。因此, 本实用新型在发生过流故障时,可以直接对电路进行检修,无需断 开电源,待故障消除后,电路能够自动恢复正常工作,维修方便, 提高了检修效率。
请参考图4、 5,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所述PWM控制 电路16包括PWM芯片U1、光耦合芯片U2,电阻R1、 R2、 R3、 R4、 R5、 R6、 R7、 R8、 R16、 R17、 R18,电容C2、 C3、 C4、 C5、 C6, 二极管D5、 D6,稳压二极管ZD2;其中,所述电阻R3与R4 串联后一端与高频变压器13的第1脚连接,另一端连接至PWM芯 片Ul的第3脚,电阻R5与电容C4并联后一端与PWM芯片Ul
的第3脚连接,另一端接地,电阻R2与电容C2串联后一端与高频 变压器13的第1脚连接,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5的阴极,二极管 D5的阳极与PWM芯片Ul的第5脚连接,电阻Rl的一端与高频变 压器13的第1脚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电阻R16 与R17串联后一端与高频变压器13的第1脚连接,另一端与PWM 芯片Ul的第7脚连接,电阻R18连接在PWM芯片Ul的第7、 8 脚之间,PWM芯片Ul的第8脚接地,电阻R7的一端与高频变压 器13的第3脚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6 的阴极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至PWM芯片 Ul的第l脚,PWM芯片U1的第1脚与电容C5的正极连接,电容 C5的负极接地,电容C6的正极与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电容C6 的负极接地,光耦合芯片U2的第3脚与PWM芯片Ul的第4脚连 接,光耦合芯片U2的第4脚接地,稳压二极管ZD2的阴极与PWM 芯片Ul的第4脚连接,稳压二极管ZD2的阳极接地,电容C3并联 接在稳压二极管ZD2的两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2的驱 动电路22和过流保护电路23可驱动、保护四路灯串3,其它电路 的连接关系及作用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6、 7,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所述PWM控制 电路16包括PWM芯片U1、光耦合芯片U2,电阻R3、 R4、 R5、 R6、 R7、 R8、 R9、 R16、 RS,电容C4、 C5、 C6、 C7、 C13、 CS、 Cd, 二极管D5、 D6,场效应管Q1;其中,所述电阻R5—端与高 频变压器13的第2脚连接,另一端连接至PWM芯片Ul的第5脚,
电阻R4与电容C4串联后一端与高频变压器13的第2脚连接,另 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5的阴极,二极管D5的阳极与场效应管Ql的 漏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高频变压器13的第2脚连接,另一端 与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场效应管Ql的栅极与电阻R6的一端串 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PWM芯片Ul的第6脚连接,电阻R9与 R16并联后一端与场效应管Ql的源极连接,另一端接地,电容C5 一端与场效应管Ql的漏极连接,另一端接地,电阻RS—端与场效 应管Ql的源极连接,另一端与PWM芯片Ul的第4脚连接,PWM 芯片Ul的第4脚经电容CS接地,PWM芯片Ul的第5脚经电容 C7接地,电容C6的正极与PWM芯片Ul的第5脚连接,电容C6 的负极接地,电阻R8的一端与PWM芯片U1的第5脚连接,另一 端连接至二极管D6的阴极,二极管D6的阳极与高频变压器13的 第3脚连接,电容C13并联在二极管D6的两端,光耦合芯片U2的 第4脚与PWM芯片Ul的第2脚连接,光耦合芯片U2的第3脚接 地,电容Cd连接在光耦合芯片U2的第3、 4脚之间,PWM芯片 Ul的第3脚经电阻R7接地;所述控制模块2的功能控制电路21 设置有指示灯电路211,用于指示整个控制电路的工作状态。在本实 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2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 述。
请参考图8,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所述PWM控制电路 16包括PWM芯片U1、光耦合芯片U2,电阻R2、 R3、 R4、 R5、 R6A、 R6B、 R7、 R12、 R13、 RX、 RS1,电容C2、 C3、 C4、 C6、
C16, 二极管D5、 D6,场效应管Q1;其中,所述电阻R2—端与高 频变压器13的第2脚连接,另一端连接至PWM芯片Ul的第8脚, 电阻R3与电容C2并联后一端与高频变压器13的第2脚连接,另 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5的阴极,二极管D5的阳极与高频变压器13 的第1脚连接,二极管D6的阴极与PWM芯片Ul的第8脚连接, 二极管D6的阳极与高频变压器13的第4脚连接,电阻R7的一端 与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另一端连接至PWM芯片Ul的第5脚, 电阻RX的一端与PWM芯片Ul的第7脚连接,另一端与场效应管 Ql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高频变压器13的第1脚连接, 场效应管Ql的源极经电阻RS1接地,光耦合芯片U2的第4脚与 PWM芯片Ul的第8脚连接,光耦合芯片U2的第3脚经电阻R4 接地,电容C16连接在光耦合芯片U2的第3、 4脚之间,电容C3 的正极与光耦合芯片U2的第4脚连接,电容C3的负极接地,电阻 R5的一端与光耦合芯片U2的第3脚连接,另一端连接至PWM芯 片Ul的第1脚,电阻R6B与C4串联后一端与PWM芯片Ul的第 1脚连接,另一端与PWM芯片Ul的第2脚连接,电阻R6A连接在 PWM芯片U1的第1、 2脚之间,电阻R12的一端与高频变压器13 的第2脚连接,另一端连接至PWM芯片Ul的第3脚,电阻R13 与电容C6并联后一端与PWM芯片Ul的第3脚连接,另一端接地。 本实施例中其它电路的连接关系及作用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 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9,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所述PWM控制电路 16包括PWM芯片U1、光耦合芯片U3,电阻R3、 R5、 R6、 R7、 R8、 RIO、 Rll、 R12、 R13、 R14、 R15、 R16、 R18、 R19,电容C2、 C3、 C4、 C5、 C6、 C7、 C8、 C9、 C10、 C17、 C18、 C19、 C20, 二 极管D5、 D6、 D7、 D8、 D9,稳压二极管ZD1、 ZD2、 ZD3,三极 管Ql,场效应管Q2;其中,所述电阻R5与R6串联后一端与高频 变压器13的第1脚连接,另一端连接至PWM芯片Ul的第6脚, PWM芯片Ul的第8脚经电容C9接地,稳压二极管ZD3的阳极接 地,稳压二极管ZD3的阴极与电容C17的正极连接,电容C17的负 极接地,电容C18并联在稳压二极管ZD3的两端,电阻R3与电容 C2并联后一端与高频变压器13的第1脚连接,另一端连接至二极 管D5的阴极,二极管D5的阳极与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场效 应管Q2的栅极与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6的阴极与PWM 芯片Ul的第5脚连接,电阻R18并联在二极管D6的两端,电阻 R19连接在场效应管Q2的栅极与源极之间,光耦合芯片U3的第3、 4脚分别与PWM芯片U1的第l、 6脚连接,电容C10连接在光耦 合芯片U3的第3、 4脚之间,二极管D7的阴极与PWM芯片Ul的 第6脚连接,二极管D7的阳极与二极管D8的阴极连接,二极管 D8的阳极与高频变压器13的第3脚连接,稳压二极管ZD1的阴极 与二极管D8的阴极连接,稳压二极管ZD1的阳极连接至PWM芯 片U1的第7脚,PWM芯片U1的第7脚经电阻R13接地,三极管 Ql的集电极与PWM芯片Ul的第7脚连接,三极管Ql的发射极 与电阻R14的一端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电阻R15的一端连接,
电阻R1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电阻R16的一端与三 极管Ql的基极连接,另一端连接至稳压二极管ZD2的阴极,稳压 二极管ZD2的阳极接地,电容C20的正极与二极管D8的阴极连接, 电容C20的负极接地,电容C19并联接在电容C20的两端,电容 C8连接在PWM芯片U1的第4、 7脚之间,电阻R12—端与二极管 D8的阳极连接,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9的阳极,电容C7并联在 二极管D9的两端,电阻Rll连接在二极管D9的阳极与PWM芯片 Ul的第3脚之间,电容C5与C6并联后一端与PWM芯片Ul的第 2脚连接,另一端接地,电容C3与电阻R10并联后一端与PWM芯 片U1的第1脚连接,另一端接地,PWM芯片U1的第3脚经电容 C4接地,电阻R7的一端与PWM芯片Ul的第3脚连接,另一端与 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本实施例中其它电路 的连接关系及作用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以上所述之实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并 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 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 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灯串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由EMC滤波电路、桥式整流电路、高频变压器、DC整流电路、反馈控制电路、PWM控制电路组成,EMC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市电连接,EMC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高频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高频变压器的输出端与DC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DC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反馈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反馈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PWM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PWM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高频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由功能控制电路、驱动电路组成,功能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模块的DC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功能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灯串连接;其中,所述功能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过流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过流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功能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串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 PWM控制电路包括PWM芯片Ul 、光耦合芯片U3 ,电阻Rl 、 R9A、 R9B,电容C3、 C4、 C5、 Cd, 二极管D5、 D6;其中,所述电阻R1与电容C3并联后一端与高频变压器的第1 脚连接,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5的阴极,二极管D5的阳极与PWM 芯片Ul的第5脚连接,电阻R9A与R9B串联后一端与高频变压器 的第1脚连接,另一端与PWM芯片U1的第3脚连接,二极管D6 的阳极与高频变压器的第3脚连接,二极管D6的阴极与PWM芯片 Ul的第4脚连接,电容Cd并联接在二极管D6的两端,光耦合芯 片U3的第3、 4脚分别与PWM芯片Ul的第3、 4脚连接,电容 C4的正极与PWM芯片Ul的第4脚连接,电容C4的负极接地,电 容C5的一端与PWM芯片U1的第3脚连接,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灯串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 PWM控制电路包括PWM芯片U1、光耦合芯片U2,电阻R1、 R2、 R3、 R4、 R5、 R6、 R7、 R8、 R16、 R17、 R18,电容C2、 C3、 C4、 C5、 C6, 二极管D5、 D6,稳压二极管ZD2;其中,所述电阻R3与R4串联后一端与高频变压器的第1脚连 接,另一端连接至PWM芯片U1的第3脚,电阻R5与电容C4并 联后一端与PWM芯片U1的第3脚连接,另一端接地,电阻R2与 电容C2串联后一端与高频变压器的第1脚连接,另一端连接至二极 管D5的阴极,二极管D5的阳极与PWM芯片Ul的第5脚连接, 电阻R1的一端与高频变压器的第1脚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5的 阴极连接,电阻R16与R17串联后一端与高频变压器的第1脚连接, 另一端与PWM芯片Ul的第7脚连接,电阻R18连接在PWM芯片 Ul的第7、 8脚之间,PWM芯片Ul的第8脚接地,电阻R7的一 端与高频变压器的第3脚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二 极管D6的阴极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至 PWM芯片U1的第1脚,PWM芯片U1的第1脚与电容C5的正极 连接,电容C5的负极接地,电容C6的正极与二极管D6的阴极连 接,电容C6的负极接地,光耦合芯片U2的第3脚与PWM芯片Ul 的第4脚连接,光耦合芯片U2的第4脚接地,稳压二极管ZD2的 阴极与PWM芯片Ul的第4脚连接,稳压二极管ZD2的阳极接地, 电容C3并联接在稳压二极管ZD2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灯串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 PWM控制电路包括PWM芯片U1、光耦合芯片U2,电阻R3、 R4、 R5、 R6、 R7、 R8、 R9、 R16、 RS,电容C4、 C5、 C6、 C7、 C13、 CS、 Cd, 二极管D5、 D6,场效应管Q1;其中,所述电阻R5—端与高频变压器的第2脚连接,另一端连 接至PWM芯片Ul的第5脚,电阻R4与电容C4串联后一端与高 频变压器的第2脚连接,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5的阴极,二极管 D5的阳极与场效应管Ql的漏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高频变压 器的第2脚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场效应管Q1的 栅极与电阻R6的一端串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PWM芯片Ul的 第6脚连接,电阻R9与R16并联后一端与场效应管Ql的源极连接, 另一端接地,电容C5 —端与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另一端接地, 电阻RS —端与场效应管Ql的源极连接,另一端与PWM芯片Ui 的第4脚连接,PWM芯片Ul的第4脚经电容CS接地,PWM芯片 Ul的第5脚经电容C7接地,电容C6的正极与PWM芯片Ul的第 5脚连接,电容C6的负极接地,电阻R8的一端与PWM芯片Ul的第5脚连接,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6的阴极,二极管D6的阳极 与高频变压器的第3脚连接,电容C13并联在二极管D6的两端, 光耦合芯片U2的第4脚与PWM芯片Ul的第2脚连接,光耦合芯 片U2的第3脚接地,电容Cd连接在光耦合芯片U2的第3、 4脚之 间,PWM芯片Ul的第3脚经电阻R7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灯串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 PWM控制电路包括PWM芯片U1、光耦合芯片U2,电阻R2、 R3、 R4、 R5、 R6A、 R6B、 R7、 R12、 R13、 RX、 RS1,电容C2、 C3、 C4、 C6、 C16, 二极管D5、 D6,场效应管Q1;其中,所述电阻R2—端与高频变压器的第2脚连接,另一端连 接至PWM芯片Ul的第8脚,电阻R3与电容C2并联后一端与高 频变压器的第2脚连接,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5的阴极,二极管 D5的阳极与高频变压器的第1脚连接,二极管D6的阴极与PWM 芯片Ul的第8脚连接,二极管D6的阳极与高频变压器的第4脚连 接,电阻R7的一端与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另一端连接至PWM 芯片Ul的第5脚,电阻RX的一端与PWM芯片Ul的第7脚连接, 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高频变压 器的第1脚连接,场效应管Ql的源极经电阻RS1接地,光耦合芯 片U2的第4脚与PWM芯片Ul的第8脚连接,光耦合芯片U2的 第3脚经电阻R4接地,电容C16连接在光耦合芯片U2的第3、 4 脚之间,电容C3的正极与光耦合芯片U2的第4脚连接,电容C3 的负极接地,电阻R5的一端与光耦合芯片U2的第3脚连接,另一 端连接至PWM芯片Ul的第1脚,电阻R6B与C4串联后一端与 PWM芯片Ul的第1脚连接,另一端与PWM芯片Ul的第2脚连 接,电阻R6A连接在PWM芯片Ul的第1、 2脚之间,电阻R12 的一端与高频变压器的第2脚连接,另一端连接至PWM芯片Ul的 第3脚,电阻R13与电容C6并联后一端与PWM芯片U1的第3脚 连接,另一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灯串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 PWM控制电路包括PWM芯片U1、光耦合芯片U3,电阻R3、 R5、 R6、 R7、 R8、 RIO、 Rll、 R12、 R13、 R14、 R15、 R16、 R18、 R19, 电容C2、 C3、 C4、 C5、 C6、 C7、 C8、 C9、 C10、 C17、 C18、 C19、 C20, 二极管D5、 D6、 D7、 D8、 D9,稳压二极管ZD1、 ZD2、 ZD3, 三极管Q1,场效应管Q2;其中,所述电阻R5与R6串联后一端与高频变压器的第1脚连接, 另一端连接至PWM芯片Ul的第6脚,PWM芯片Ul的第8脚经 电容C9接地,稳压二极管ZD3的阳极接地,稳压二极管ZD3的阴 极与电容C17的正极连接,电容C17的负极接地,电容C18并联在 稳压二极管ZD3的两端,电阻R3与电容C2并联后一端与高频变压 器的第1脚连接,另一端连接至二极管D5的阴极,二极管D5的阳 极与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场效应管Q2的栅极与二极管D6的 阳极连接,二极管D6的阴极与PWM芯片Ul的第5脚连接,电阻 R18并联在二极管D6的两端,电阻R19连接在场效应管Q2的栅极 与源极之间,光耦合芯片U3的第3、 4脚分别与PWM芯片Ul的第l、 6脚连接,电容C10连接在光耦合芯片U3的第3、 4脚之间, 二极管D7的阴极与PWM芯片Ul的第6脚连接,二极管D7的阳 极与二极管D8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8的阳极与高频变压器的第3 脚连接,稳压二极管ZD1的阴极与二极管D8的阴极连接,稳压二 极管ZD1的阳极连接至PWM芯片Ul的第7脚,PWM芯片Ul的 第7脚经电阻R13接地,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PWM芯片Ul的第 7脚连接,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电阻R14的一端连接,电阻R14 的另一端与电阻R15的一端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l 的基极连接,电阻R16的一端与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另一端连 接至稳压二极管ZD2的阴极,稳压二极管ZD2的阳极接地,电容 C20的正极与二极管D8的阴极连接,电容C20的负极接地,电容 C19并联接在电容C20的两端,电容C8连接在PWM芯片Ul的第 4、 7脚之间,电阻R12—端与二极管D8的阳极连接,另一端连接 至二极管D9的阳极,电容C7并联在二极管D9的两端,电阻Rll 连接在二极管D9的阳极与PWM芯片Ul的第3脚之间,电容C5 与C6并联后一端与PWM芯片U1的第2脚连接,另一端接地,电 容C3与电阻R10并联后一端与PWM芯片U1的第1脚连接,另一 端接地,PWM芯片Ul的第3脚经电容C4接地,电阻R7的一端与 PWM芯片Ul的第3脚连接,另一端与龟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 R8的另一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串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 能控制电路设置有指示灯电路,用于指示整个控制电路的工作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串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灯串为LED灯串。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串控制电路,它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由EMC滤波电路、桥式整流电路、高频变压器、DC整流电路、反馈控制电路、PWM控制电路组成,所述控制模块由功能控制电路、驱动电路组成,所述功能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过流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过流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功能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与现有的灯串控制电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对电路进行检修,待故障消除后,能够自动恢复正常工作,维修方便、操作简单。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1199743SQ20082011517
公开日2009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19日
发明者潘秋明 申请人:大焱电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