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8450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使用了该显示装置用照明 装置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使用了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代表的非发光型光学元件的显示 装置中,为了对液晶面板等显示面板照射光,在该显示面板的背面 设有背光装置。背光装置由荧光管等光源、收纳光源并且在液晶面 板侧开口的底座、配设在底座的开口部的光学片以及逆变器基板构 成,所述逆变器基板搭载有设置在底座中与光源相反的一侧的面上 用于使光源点亮的点亮电路。
逆变器基板相对于上述底座的安装构造如下。在底座的与光源 相反的一侧的面上设置从该面一部分突出的基部,逆变器基板被装 载在该基部上。成为如下的结构在基部与逆变器基板的重叠部分 别穿设有螺钉孔,通过螺钉螺合它们,在螺钉与基部之间夹持逆变 器基板0
另外,成为如下的结构设置在逆变器基板上的点亮电路与光 源通过线束连接,给光源供给电力。
并且,有设置逆变器盖使其覆盖逆变器基板的情况,该逆变器 盖与上述逆变器基板的安装结构相同,通过螺钉被螺合到底座上。 另外,也有在底座上配设视频控制基板或者输入输出用基板等其它 的基板使其层叠在逆变器基板上的情况。
但是,在为了保养检修或者修理而从底座上拆卸上述逆变器基 板的情况下,必须首先拆卸底座上被螺钉固定的逆变器盖或者其它 的基板,然后拔去连接到逆变器基板上的全部线束,进而卸下将逆 变器基板固定在底座上的螺钉,这是非常复杂的费事的操作。
在此,作为消除上述操作的复杂度的方法,正在开发不通过线 束而连接光源和逆变器基板的方法(参照下述专利文献l)。
4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7-48715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l中,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在所述液晶显示 装置中,电连接器的触点在电路基板的第一面中与荧光管连接,并 且该触点沿着电路基板的第二面延伸并包含被连接到逆变器基板 上的引线。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不使用线束而连接光源和逆 变器基板。
但是,即使采用上述结构,在拆卸逆变器基板的情况下,也 必须进行拆卸被螺钉固定的逆变器盖或者其它的基板、并且卸 下将逆变器基板固定在底座上的螺钉的操作,这仍然是费事的 操作。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具备了不需要 复杂的操作就可以拆卸逆变器基板的结构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使用了该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且维护 性优良的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具备光源、 覆盖上述光源的平板状底座以及安装在上述底座上的逆变器基板,
其特征在于上述逆变器基板相对于上述底座,伴随着该逆变器基 板在与上述底座平行的方向上的滑动而被装卸。
根据这种结构,仅通过使逆变器基板沿着底座滑动的动作就可 以从底座装卸逆变器基板。即,在拆卸逆变器基板的情况下,没有 必要进行以往进行的卸下固定逆变器基板自身的螺钉的操作,能够 仅在逆变器基板上施加与平板状底座平行方向的力就拆卸下逆变 器基板,使逆变器基板的拆卸操作变得简便。
此外,作为将逆变器基板固定在底座上的方法,能够适当地选 择通过附设在逆变器基板上的卡止部(被卡止部)和附设在底座上 的被卡止部(卡止部)所进行的卡止,或者将逆变器基板嵌入敷设 在底座上的槽部中等各种方法。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能够采用如下的结构在上述底 座上具备层叠在上述逆变器基板上的层叠基板,上述逆变器基板在 与上述底座平行的方向上被插拔到在上述底座与上述层叠基板之 间形成的间隙部中。
在底座上安装有逆变器盖或者视频控制基板等其它的基板(统 称为层叠基板)的情况下,逆变器基板采用可插拔到在该层叠基板 与底座之间形成的间隙部中的结构。由此,在拆卸逆变器基板的情 况下,没有必要事先进行拆卸通过例如螺钉等被固定在底座上的层 叠基板的操作,仅通过从间隙部中拔出逆变器基板就能够拆卸逆变 器基板,所以拆卸逆变器基板的操作变得更为简便。
并且,能够形成如下结构在上述底座上设有与上述光源连接 的端子,上述端子以向上述底座中与配设了上述光源的一侧相反的 一侧的面突起的形态被设置而成,并且与上述逆变器基板之间能够 电连接,上述端子和上述逆变器基板的电连接是伴随着上述逆变器 基板向上述间隙部的插入而实现的。
在该情况下,当逆变器基板被插入到在底座与层叠基板之间形 成的间隙部中时,由于该逆变器基板能够与在底座中与配设了光源 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上突出的端子电连接,并且端子也与光源连 接,所以通过该端子,光源与逆变器基板被电连接。即上述显示用 照明装置成为不使用线束就能够将光源与逆变器基板电连接的结 构。其结果是在拆卸逆变器基板的情况下,没有必要进行从逆变 器基板拔取线束的操作,当使该逆变器基板在拔取方向上滑动时, 就消除了逆变器基板与端子的连接(即与光源的连接),所以能够 使逆变器基板的拆卸操作更为简便。
另外,在上述逆变器基板上具备用于接纳上述端子的接纳部, 上述接纳部包含电极部,伴随着上述逆变器基板向上述间隙部的插 入,上述端子被上述接纳部接纳,并且与上述电极部电连接。
这样,当逆变器基板被插入到间隙部中时,端子被接纳部容纳 而与设置在该接纳部上的电极部连接,由此使端子与逆变器基板的 电连接更为可靠,进而能够使电源与逆变器基板的电连接变得可靠并且稳定。
另外,可以在上述接纳部上设置允许插拔上述端子的允许插拔 部,上述允许插拔部由弹性构件构成,伴随着该弹性构件的弹性变 形而允许插拔上述端子。
由此,为了让端子通过允许插拔部,需要施加弹性构件发生变 形大小的力。通过设置这种允许插拔部,能够抑制由于使用时的震 动等而导致端子容易通过允许插拔部从接纳部脱落的现象,可以从 逆变器基板给光源稳定地供给驱动电压。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 备上述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利用来自上述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的光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
通过这样的显示装置,在给显示面板供给光的显示装置用照明 装置中,能够不需要复杂的操作就拆卸下逆变器基板,所以能够在 检査或者修理逆变器基板时不花费工夫而又有助于保持高质量。
作为上述显示面板,能够示例出液晶面板。这样的显示装置作 为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应用于各种用途,例如电视机、个人计算机 的屏幕等,特别地适合于用作大型屏幕。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具备了不需要复杂操作就能够拆卸逆变 器基板的结构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另外,能够提供质量优良的 显示装置。


图l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结构的分 解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A-A线截面图。 图3是图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B-B线截面图。
图4是表示图1的液晶显示装置所具备的逆变器基板的概要结 构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逆变器基板的要部结构的水平截面图。图6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变形例的逆变器基板的要部结 构的水平截面图。
图7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变形例的逆变器基板的要部结 构的水平截面图。
图8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变形例的逆变器基板的要部结
构的水平截面图。
图9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变形例的截面图。
图10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变形例的逆变器基板的要部 结构的水平截面图。
图ll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的 结构的水平截面图。
图12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的 结构的水平截面图。
个变形例的逆变器基板的 个变形例的逆变器基板的
图13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的 结构的水平截面图。
图14是表示液 结构的水平截面图
图15是表示液 结构的水平截面图
图16是表示液 结构的垂直截面图
图17是表示液 结构的垂直截面图
图18是表示液 结构的垂直截面图
图19是表示液 结构的垂直截面图
图20是表示液 结构的垂直截面图
图21是表示液
曰 曰曰
曰 曰曰
曰 曰曰
曰 曰曰

曰 曰曰

示装置 示装置

显示装置的一
的 的 的 的 的 的 的 的
个变形例的逆变器基板的 变形例的逆变器基板的

一水
一水
一水
一水
一水

要部 要部 要部 要部 要部 要部

变形例的逆变器基板的 变形例的逆变器基板的 变形例的逆变器基板的 变形例的逆变器基板的 变形例的逆变器基板的 变形例的逆变器基板的要部 变形例的逆变器基板的要部
要部 要部
8结构的垂直截面图。附图标记说明
10: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1:液晶面板(显示面板);12:背光装置(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14:背光底座(底座);17:冷阴极管(光源);30、 30A、 30B:逆变器基板;40、 41:逆变器盖(层叠基板);50、 51:端子;60、 61:间隙部;70、 70A:接纳部;71、 84、 85:电极部;72、 81:允许插拔部;73:板簧(弹性构件);82:合成橡胶(弹性构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
通过图1至图5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图l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相同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结构的A-A线截面图,图3是表示相同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要结构的B-B线截面图,图4是表示逆变器基板的概要结构的截面图,图5是表示逆变器基板的要部结构的水平截面图。
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IO的整体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0具备呈矩形的液晶面板11和作为外部光源的背光装置(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12,由边框13等将它们一体化地保持。其中,液晶面板ll采用如下的结构以将一对玻璃基板以隔开规定间隔的状态粘贴,并且在两块玻璃基板之间封入液晶。在一方的玻璃基板上,设有与相互垂直的源极配线和栅极配线连接的开关元件(例如TFT)和连接该开关元件的像素电极等,在另一方的玻璃基板上,设有对置电极和将R、 G、 B等各个着色部按规定排列配置的滤色器等。
下面,说明背光装置12。另外,背光装置12是所谓的直下型的背光装置,其采用在液晶面板ll的面板面(显示面)的背面的正下方,沿着该面板面具备多个线状光源(此处将冷阴极管(光源)17用作高压放电管)的结构。
背光装置12具备在上面侧开口的大致呈箱型的背光底座(底座)14、覆盖背光底座14的开口部而安装的多个光学构件15 (图示
从下侧开始的顺序为扩散板、扩散片、棱镜片以及光学片)以及
用于将这些光学部件15保持在背光底座14上的框架16。并且,在背光底座14内具备冷阴极管17、用于保持冷阴极管17的两端部的橡胶制的支架18、 一起覆盖冷阴极管17组和支架18组的灯支架19以及用于将冷阴极管17安装在背光底座14上的灯夹子20。此外,在该背光装置12中,比冷阴极管17更靠近光学部件15侧的一侧为光射出
冷阴极管17呈细长的管状,在使其长度方向(轴线方向)与背光底座14的长边方向一致的状态下,能够在背光底座14内容纳多根(在图1中是16根)。另一方面,用于将冷阴极管17组装到背光底座14的灯夹子20,发挥夹子状的光源保持构件的功能,是采用合成树脂制(例如聚碳酸酯制)成的。在背光底座14安装有多个灯夹子20,使其能够对冷阴极管17在长度方向上的2个位置或者3个位置上进行保持。
冷阴极管17的一方端部(设置后述的逆变器基板30 —侧的端部)与具有导电性的端子50电连接(参照图3)。端子50沿着各冷阴极管17的轴线方向,以规定的长度仅被配设在背光底座14的与冷阴极管17对置的平面(内面)上的长边方向的单侧上。如前所述,该端子50的一个端部从背光底座14的内面立起且与连接冷阴极管17的端部连接,另一方面,端子50的另一端部贯通背光底座14而形成向与配设冷阴极管17的一侧相反的侧突出的圆柱形,成为与后述的逆变器基板30连接的形态。
此外,作为构成端子50的材料只要是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即可,能够从铜、黄铜以及铁等金属、导电性树脂等中合适地选择。
背光底座14以金属板为主体构成,在该背光底座14的内面侧(光源侧),由光反射片14a形成光反射面。通过包含这样的光反射片14a的背光底座14,能够使从冷阴极管17射出的光反射到扩散板等光学部件15侧。光反射片14a能够由例如具备光反射性的树脂片等构成。另外,在背光底座14的与配设了冷阴极管17的一侧相反的面(外面)上,仅在背光底座14的长边方向上的单侧安装有逆变器基板30和逆变器盖40。
逆变器盖40用于保护逆变器基板30,例如由绝缘片构成,呈背光底座14侧开口的大致箱型,并且成为在逆变器盖40的四个侧面中位于在背光底座14的长边方向的端部侧的侧面有缺失的形状。另外,逆变器盖40通过穿设在其四个角落的螺钉孔被螺钉固定在背光底座14上,在逆变器盖40和背光底座14之间,形成在背光底座14的长边方向的端部侧具有开口的间隙部60。
逆变器基板30在被嵌入到背光底座14和逆变器盖40之间形成的间隙部60中的形态下,为了给冷阴极管17的一个端部供给驱动电压而仅被安装在背光底座14的长边方向上的单侧。更为具体地说,如图2所示,在背光底座14的外表面上,沿着冷阴极管17的轴线方向(即背光底座14的长边方向)敷设有一对槽部21,在间隙部60中,逆变器基板30顺着该槽部21被嵌入到背光底座14上,即通过使逆变器基板30的两个端部(对置的两边)滑动式地嵌合到槽部21,该逆变器基板30可自由地插拔到间隙部60中。
在安装该逆变器基板30的情况下,逆变器基板30的两个端部嵌入到槽部21,沿着槽部21使逆变器基板30滑动着插入到间隙部60的内部。另一方面,在拆卸该逆变器基板30的情况下,当沿与安装有逆变器基板30的背光底座14的平面平行的方向,施加从间隙部60拉拔逆变器基板30的力时,该逆变器基板30顺着其两边所嵌入的槽部21被慢慢地拉出。此时,没有阻碍拉出逆变器基板30的卡止部(例如用螺钉进行固定),因此能够通过仅施加拉出方向的力无阻碍地、容易地拉出逆变器基板30,不需要复杂的操作就拆卸逆变器基板30。
如图4所示,逆变器基板30由矩形的树脂构成,在该逆变器基板30上具备逆变器电路部件31。逆变器电路部件31是生成作为冷阴极管17的驱动电压的高频率电压的变压器等电路部件。逆变器电路部件31通过导电电路32,与在逆变器基板30上形成的接纳部70所具备的电极部71连接。
如图5所示,接纳部70在矩形的逆变器基板30的四边中、位于 背光底座14的长边方向的中央侧的一边上形成有多个,成为该逆变 器基板30的一部分是凹陷状态的形态。接纳部70由电极部71和允许 插拔部72构成,并且与冷阴极管17连接的端子50分别被容纳到各个 接纳部70,与电极部71电连接。
端子50在背光底座14的与配设了冷阴极管17的一侧相反的面 (外面)上被直线状地排列有多根(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与冷阴极管 相同数目的16根),另一方面,接纳部70在逆变器基板30的一边上 直线状地形成有与端子50相同的数目(在本实施方式中是16根)。 在这些端子50和接纳部70之间,伴随着逆变器基板30向间隙部60 的插入,各个端子50分别被各个对应的接纳部70容纳,通过该容纳, 端子50与在各接纳部70上所具备的电极部71连接。这样,在本实施 方式中,在逆变器基板30向间隙部60插入的同时,进行该逆变器基 板30与端子50的电连接。
设置在接纳部70里部的电极部71例如由铜合金构成,具有沿着 圆柱形的端子50的圆弧的凹部,形成各端子50的外周的一部分被嵌 入到该凹部的状态(参照图5)。电极部71通过导电电路32与逆变器 电路31连接,并且端子50与冷阴极管17连接,因此逆变器电路31 和冷阴极管17通过该电极部71和该端子50而电连接,可以从逆变器 电路31给冷阴极管17供给驱动电压。
另外,在接纳部70的两侧部设置由对置的一对板簧(弹性构件) 73构成的允许插拔部72,赋予允许插拔端子50的功能。特别是在本 实施方式中,允许插拔部72在一对板簧73之间形成的开口的宽度比 端子50的宽度小,并且通过将该板簧73抵接到端子50上来大致把端 子50固定到接纳部70上。
此外,板簧73例如由不锈钢(SUS30K SUS304)、窄带钢(SK-5) 以及铜合金等构成。另外,板簧73在端子50通过时发生弹性变形, 只要是通过撑开允许插拔部72的开口就可以通过端子50这样的材 料即可,例如也可置换成合成橡胶等。根据以上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具有以下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IO所具备的逆变器基 板30具有如下的结构通过在背光底座(底座)14中与并列配置的 冷阴极管(光源)17相对的平面平行的方向上滑动就可装卸。由此,
不需要复杂的操作而拆卸逆变器基板30。
逆变器基板30以下面的结构被安装在背光底座14上。在背光底 座14中与配设了冷阴极管17 —侧相反的面(外面)上,敷设有沿背 光底座14的长边方向延伸的一对槽部21,逆变器基板30顺着该槽部 21被嵌入到背光底座14中。
在拆卸该逆变器基板30的情况下,沿与背光底座14的平面平行 的方向施加从间隙部60拉出逆变器基板30的力。由此,没有阻碍拉 出逆变器基板30的卡止体,因此能够仅通过施加拉出方向的力就无 阻碍地、容易地拉出逆变器基板30,不需要复杂的操作就能够拆卸 逆变器基板30。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逆变器基板30上层叠的形态,将 逆变器盖(层叠基板)40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背光底座14上,逆变 器基板30采用可插拔到逆变器盖40和背光底座14之间形成的间隙 部60中的结构。因此,在拆卸逆变器基板30的情况下,没有必要进 行首先卸下卡止逆变器盖40的螺钉,在卸下逆变器盖40后再拆卸逆 变器基板30的操作,在保持逆变器盖40安装在背光底座14上的状态 下从间隙部60中拉出逆变器基板30。其结果是拆卸逆变器基板30 的操作变得更为简便。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如下的结构与冷阴极管17连接 的端子50突出到在背光底座14的外面,伴随着逆变器基板30向间隙 部60的插入,端子50和逆变器基板30能够电连接。g口,在向间隙部 60插入逆变器基板30的同时,冷阴极管17和逆变器基板30通过端子 50处于可通电的状态。
但是,以往,冷阴极管17和逆变器基板30通过线束被通电的结 构是比较常见的,在拆卸逆变器基板30的情况下,首先需要进行从
13逆变器基板30拔取线束的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逆变器基板
30和端子50无需进行上述的拔取操作,仅通过从间隙部60拉出逆变 器基板30的操作就能够消除逆变器基板30和端子50的连接,因此拆 卸逆变器基板30的操作变得更为简便。
并且,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逆变器基板30中具备包含电 极部71的接纳部70,伴随着逆变器基板30向间隙部60的插入,端子 50被接纳到接纳部70中,通过与电极部71抵接而电连接。这样,通 过形成在接纳部70中接纳端子50的结构,端子50和逆变器基板30 之间的电连接更为可靠,进而冷阴极管17和逆变器基板30之间的电 连接可靠并且稳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接纳部70中设有允许插拔端子50 的允许插拔部72,该允许插拔部72由板簧(弹性构件)73构成。由 此,为了使端子50通过允许插拔部72,需要施加使板簧73发生弹性 变形的大小的力。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由于背光装置12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或者液晶显示装置10使用时的震动等而导 致的端子50容易通过允许插拔部72从接纳部70脱落的情况,能够从 逆变器基板30向冷阴极管17进一步稳定地供给驱动电压。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的各种变形例。 图6是表示接纳部的一个变形例的水平截面图。图6示出的接纳 部70A与接纳部70不同,采用沿着端子50的形状包覆的形状,并且 由弹性率较大的合成橡胶82构成允许插拔部81。
这样使用弹性率较大的合成橡胶82,用该合成橡胶82和电极部 71包覆端子50的外周的大致所有部分,可以通过接纳部70A可靠地 固定端子50,进而可以从逆变器基板30向冷阴极管17稳定地供给驱 动电压。
图7是表示逆变器基板的一个变形例的水平截面图。图7示出的 逆变器基板30B与具备逆变器基板30的一部分是凹陷状态的接纳部 70的结构不同,为沿着矩形状的逆变器基板30B的一边设有板簧83 和电极部84的结构。
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端子50通过随着与电极部84电连接的板簧83的弹性变形,在与该板簧83抵接的状态下被大致固定,由此可 以从逆变器基板30B向冷阴极管17稳定地供给驱动电压。另外,板 簧83和电极部84只是简单地附设在逆变器基板30B的一边上,因此 能够简便地构成逆变器基板30B。
图8是表示逆变器基板的一个变形例的水平截面图。图8示出的 逆变器基板30C与具备逆变器基板30的一部分是凹陷状态的接纳部 70的结构不同,为具有从沿着矩形形状的逆变器基板30C的一边设 置的电极部85的表面突出的支柱86和在该支柱86的顶端具备的周 向的一部分是开口的C字环状保持部87的结构。支柱86和保持部87 两者由与电极部85具有相同导电性的材料构成。另外,在保持部87 的两个顶端部设有可弹性变形的合成树脂88。
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端子50也通过使合成树脂88沿分离方向 相互撑开变形而嵌入到保持部87,被保持部87和合成树脂88来保 持,因此可以从逆变器基板30C向冷阴极管17稳定地供给驱动电压。 另外,电极部85、支柱86、保持部87以及合成树脂88只是简单地附 设在逆变器基板30C的一边上,因此能够简便地构成逆变器基板 30C。
图10是表示逆变器基板的一个变形例的水平截面图。图10示出 的逆变器基板130在接纳部170中一体地构成电极部171和板簧173, 即由从电极部171 —体地连接的板簧173构成允许插拔部172。在这 种结构的情况下,端子50也随着板簧173因弹性变形而相互沿分离 方向撑开变形而被嵌入到接纳部170内,被板簧173和电极部171以 导通状态稳定地保持,因此,可以从逆变器基板130向冷阴极管17 稳定地供给驱动电压。
图ll是表示逆变器基板的一个变形例的水平截面图。图ll示出 的逆变器基板230形成接纳部270沿着端子50的形状包覆的形状,并 且由弹性率较大的导电性橡胶282构成允许插拔部281,电极部271 由导电性橡胶282构成。这样通过使用弹性率较大的导电性橡胶 282,通过该导电性橡胶282包覆端子50的外周的大致所有部分,可 以由接纳部270可靠地固定端子50,进而可以从逆变器基板230向冷
15阴极管1 7稳定地供给驱动电压。
图12是表示逆变器基板的一个变形例的水平截面图。相对于图
8示出的逆变器基板30C,图12示出的逆变器基板330具有把电极部 85置换成以各个端子50为单位分割了的电极部385的结构。根据这 样的结构,端子50也通过使合成树脂388相互沿分离方向撑开变形 而被嵌入到保持部387中,被保持部387和合成树脂388保持,因此 可以从逆变器基板330向冷阴极管17稳定地供给驱动电压。
图13是表示逆变器基板的一个变形例的水平截面图。在图13 示出的例子中,逆变器基板430具备电极部485,另一方面,代替端 子50而使用的端子150采用允许插拔电极部485的结构。即通过使端 子150具备板簧151,可以将逆变器基板430的电极部485自由地插拔 到其内部(接纳部),可以随着该插拔实现端子150和电极部485的 电导通。
图14也是表示逆变器基板的一个变形例的水平截面图。在图14 示出的例子中,逆变器基板430也具备电极部485,另一方面,代替 端子50而使用的端子250采用允许插拔电极部485的结构。即通过使 端子250由弹性率较大的导电性橡胶253构成,可以将逆变器基板 430的电极部485自由地插拔到其内部(接纳部),可以随着该插拔 实现端子250和电极部485的电导通。
图15也是表示逆变器基板的一个变形例的水平截面图。在图15 示出的例子中,逆变器基板430具备电极部485,另一方面,代替端 子50而使用的端子350采用允许插拔电极部485的结构。即端子350 具有保持部352和可弹性变形的合成树脂部352,通过该合成树脂部 352的弹性变形,可以将逆变器基板430的电极部485自由地插拔到 其内部(接纳部),可以随着该插拔实现端子350和电极部485的电 导通。
图16是表示逆变器基板的一个变形例的垂直截面图。在图16 示出的例子中,逆变器基板530具备在其表面镀金属而成的电极部 531,另一方面,代替端子50而使用的端子550采用允许插拔电极部 531的结构。g卩,端子550具有沿逆变器基板530的厚度方向弹性变形的板簧551,通过该弹性变形自由地插拔逆变器基板530的电极部 531,伴随着该插拔,可以在该端子550和形成在逆变器基板530的 表面的电极部531之间实现电导通。此外,例如如图19所示,作为 在该情况下的逆变器基板的电极部也可通过焊接等方式把端子631 附设在基板630的端部。
图17是表示逆变器基板的一个变形例的垂直截面图。在图17 示出的例子中,逆变器基板530也具备在其表面镀金属而成的电极 部531,另一方面,代替端子50而使用的端子650采用允许插拔电极 部531的结构。g卩,端子650具有沿逆变器基板530的厚度方向弹性 变形的一对板簧651、 652,通过该弹性变形自由地插拔逆变器基板 530的电极部531,伴随着该插拔,可以在该端子650和逆变器基板 530的表面形成的电极部531之间实现电导通。此外,例如如图20 所示,作为该情况下的逆变器基板的电极部,也可通过焊接等把端 子631附设在基板630的端部。
图18是表示逆变器基板的一个变形例的垂直截面图。在图18 示出的例子中,逆变器基板530也具备在其表面镀金属而成的电极 部531,另一方面,代替端子50而使用的端子750采用允许插拔电极 部531的结构。S口,端子750由沿逆变器基板530的厚度方向弹性变 形的弹性率较大的导电性橡胶752构成,通过该弹性变形自由地插 拔逆变器基板530的电极部531,伴随着该插拔,可以在该端子750 和在逆变器基板530的表面形成的电极部531之间实现电导通。此 外,例如如图21所示,作为该情况的逆变器基板的电极部,也可通 过焊接等把端子631附设在基板630的端部。
<其它的实施方式>
上面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其变形例,但是本发明不限定 于根据上述内容和

的实施方式和其变形例,例如下面的实 施方式也被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如下的结构在逆变器盖40的 四个侧面中位于在背光底座14的长边方向的端部侧的侧面缺失而 形成间隙部60,可将逆变器基板30插拔到该间隙部60中,但是也可以采用使逆变器盖41的四个侧面中位于背光底座14的长边方向的 中央部侧的侧面缺失的结构。
如图9所示,在该情况下,与冷阴极管17连接的端子51贯通正 下方的背光底座14,在背光底座14的相反侧的面上突出,并且间隙 部61形成在背光底座14的长边方向的中央部侧,从该间隙部61插拔 逆变器基板30而与端子51连接。
(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在逆变器盖40的四个侧面中位 于背光底座14的长边方向的端部侧存在的侧面缺失的形状,但是该 侧面也可以通过在其一部分具有可活动部而成为可开闭的结构。在 这种情况下,逆变器基板30在打开了该侧面的状态下向间隙部60 插拔。
(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逆变器基板30和逆变器盖40仅被安 装在背光底座14的长边方向的单侧,但是也可以在背光底座14的长 边方向的两侧分别安装它们。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从逆变器基板30 向冷阴极管17的两端部供给驱动电压。
(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层叠基板示例了逆变器盖40, 但是根据需要,也可以采用具备具有例如视频控制基板、灯控制基 板或者输入输出用基板等其它功能的基板的结构。并且,该层叠基 板不仅可以采用被安装在背光底座14上的结构,也可以采用被直接 安装在逆变器基板30上的结构。
(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把端子50的形状设为圆柱形状,但 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三棱柱、四棱柱等多棱柱状。
(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用了冷阴极管17作为光源 的情况,也可以使用例如热阴极管等其它种类的光源。
(7)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TFT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开关 元件,但是也可以应用于使用了TFT以外的幵关元件(例如薄膜二 极管(TFD))的液晶显示装置,在彩色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外, 也可以应用于黑白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液晶显示装置,但是本发明 也可以应用于除液晶以外的使用背光装置的其它的显示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备光源、覆盖上述光源的平板状的底座、以及安装在上述底座上的逆变器基板,上述逆变器基板相对于上述底座,伴随着该逆变器基板在与上述底座平行的方向上的滑动而被装卸。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底座上具备层叠在上述逆变器基板上的层叠基板,上述逆变器基板在与上述底座平行的方向上被插拔到在上述底座与上述层叠基板之间形成的间隙部中。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底座上设有与上述光源连接的端子,上述端子以向上述底座中与配设了上述光源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突出的形态被设置而成,并且与上述逆变器基板之间能够电连接,上述端子与上述逆变器基板的电连接是伴随着上述逆变器基板向上述间隙部的插入而实现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逆变器基板上具备用于接纳上述端子的接纳部,上述接纳部包含电极部,伴随着上述逆变器基板向上述间隙部的插入,上述端子被上述接纳部接纳,并且被电连接到上述电极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接纳部上设有允许插拔上述端子的允许插拔部,上述允许插拔部由弹性构件构成,伴随着该弹性构件的弹性变形而允许插拔上述端子。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逆变器基板上具备用于与上述端子电连接的电极部,上述端子包含用于接纳上述电极部的端子侧接纳部,伴随着上述逆变器基板向上述间隙部的插入,上述电极部被上 述端子侧接纳部接纳,并且上述端子与上述电极部被电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端子侧接纳部上设有允许插拔上述电极部的允许插拔部,上述允许插拔部由弹性构件构成,伴随着该弹性构件的弹性变 形而允许插拔上述电极部。
8. —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 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 利用来自上述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的光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面板是使用了液晶的液晶面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12具备光源17、覆盖上述光源17的平板状底座14以及安装在上述底座14上的逆变器基板30,其特征在于上述逆变器基板30伴随着该逆变器基板30在与上述底座14平行的方向上的滑动而被装卸。
文档编号F21S2/00GK101681051SQ200880015568
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7日
发明者吉川贵博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