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随意拼接以产生一预定形状面光源的发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9298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随意拼接以产生一预定形状面光源的发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发光模块,尤指一种可随意拼接以产生一预定形状面光源
的发光模块。
背景技术
按,电灯的创作可以说是彻底地改变了全人类的生活方式,倘若我们的生活没有 电灯,夜晚或天气状况不佳的时候, 一切的工作都将要停摆;倘若受限于照明,极有可能使 房屋建筑方式或人类生活方式都彻底改变,全人类都将因此而无法进步,继续停留在较落 后的年代。 是以,今日市面上所使用的照明设备,例如日光灯、钨丝灯、甚至到现在较广为大 众所接受的省电灯泡,皆已普遍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然而,此类电灯大多具有光衰减快、 高耗电量、容易产生高热、寿命短、易碎或不易回收等缺点。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发 光二极管灯泡或发光二极管灯管或灯条因应而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随意拼接以产生一预定形状面光源的发 光模块,其可随着使用者的需求,而将复数个发光单元拼接在一起,以产生一具有一预定形 状的面光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方案,提供一种可随意拼接 以产生一预定形状面光源的发光模块,其包括复数个发光单元,其中每一个发光单元具有 一设有正、负极接点的基板单元、复数颗电性地设置于该基板单元上的发光二极管晶粒、一 部分环绕地成形于该基板单元上表面的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及一成形于该基板单元上表 面以覆盖该些发光二极管晶粒的透光封装胶体;其中每一个发光单元的透光封装胶体外围 的一部分被该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所包覆,每一个发光单元的透光封装胶体外围的其余部 分形成一或多个外露胶体区域,并且该些发光单元的该些外露胶体区域选择性地彼此紧靠 在一起,以使得该些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相连在一起而围绕成一用于封闭该些透光封装胶 体的围绕胶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方案,还提供一种可随意拼接以产生一预定形状面光 源的发光模块,包括复数个发光单元,其中每一个发光单元具有一设有正、负极接点的基 板单元、复数颗电性地设置于该基板单元上的发光二极管晶粒、一部分环绕地成形于该基 板单元上表面的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及一成形于该基板单元上表面以覆盖该些发光二极 管晶粒的透光封装胶体;其中每一个发光单元的透光封装胶体外围的一部分被该部分环绕 式反光胶体所包覆,每一个发光单元的透光封装胶体外围的其余部分形成一或多个外露胶 体区域,并且该些发光单元的该些外露胶体区域选择性地彼此靠近而产生复数个间隙,以 使得该些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围绕成一用于包围该些透光封装胶体的围绕胶体;以及复数 个荧光体或金属片,其分别填充于该些间隙内。[0007]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可随着使用者的需求,而将该些发 光单元拼接在一起,以产生一具有一预定形状且连续性(没有暗影间隙)的面光源。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 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当可由 此得一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 以限制。

发光单元 La
基板单元 la 基板本体 10a
置晶区域 lla 正极接点 P 负极接点 N
围绕胶体 30a 外露胶体区域 40a
以及
发光二极管晶粒 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 透光封装胶体 圆弧切线 角度
2a 4a
距离 发光单元
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 透光封装胶体
d
3b
4b 外露胶体区域 40b
5[0040][第三实施例]发光单元lx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3c透光封装胶体4c外露胶体区域40c[第四实施例]发光单元Ld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3d围绕胶体30d透光封装胶体4d外露胶体区域40d荧光体5d间隙g[第五实施例]发光单元Le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3e围绕胶体30e透光封装胶体4e外露胶体区域40e荧光体5e间隙g[第六实施例]发光单元Lf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3f围绕胶体30f透光封装胶体4f外露胶体区域40f荧光体5f间隙g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A及图1C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随意拼接以产生一 预定形状面光源的发光模块,其包括复数个发光单元La,其中每一个发光单元La具有一 设有正、负极接点(P、N)的基板单元la、复数颗电性地设置于该基板单元la上的发光二极 管晶粒2a、一部分环绕地成形于该基板单元la上表面的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3a、及一成形 于该基板单元la上表面以覆盖该些发光二极管晶粒2a的透光封装胶体4a。 其中,该基板单元la具有一基板本体10a及一设置于该基板本体10a上表面的置 晶区域lla,该些发光二极管晶粒2a电性地设置于该基板单元la的置晶区域lla上,并且 每一个发光单元La的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3a透过涂布的方式而部分环绕地成形于该基板 本体10a的上表面。 再者,该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3a的上表面为一圆弧形,该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3a 相对于该基板本体10a上表面的圆弧切线T的角度e介于40 50度之间,该部分环绕式 反光胶体3a的顶面相对于该基板本体10a上表面的高度H介于0. 3 0. 7mm之间,该部分 环绕式反光胶体3a底部的宽度介于1. 5 3mm之间,并且该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3a的触 变指数(thixotropic index)介于4-6之间。 另外,每一个发光单元La的透光封装胶体4a外围的一部分被该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3a所包覆,每一个发光单元La的透光封装胶体4a外围的其余部分形成一或多个外露 胶体区域40a,并且该些发光单元La的该些外露胶体区域40a选择性地彼此紧靠在一起,以 使得该些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3a相连在一起而围绕成一用于封闭该些透光封装胶体4a的 围绕胶体30a。 以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而言,该些发光单元La的数量为两个,上述两个发光单 元La的两个外露胶体区域40a彼此紧靠在一起,每一个发光单元La的部分环绕式反光胶 体3a呈现U字形,每一个发光单元La的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3a的侧边与基板单元la的 侧边的距离d介于0 0. 15mm之间,并且每一个基板单元la的正、负极接点(P、N)设置于 每一个基板单元la的末端。 请参阅图2A及图2B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 有两个发光单元Lb为两个外部发光单元,上述两个外部发光单元的两个部分环绕式反光 胶体3b呈现U字形,每一个外部发光单元的外露胶体区域40b的数量为一个,其余发光单 元Lb为复数个内部发光单元,每一个内部发光单元的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3b呈现两个彼 此分离的直线条,每一个内部发光单元的外露胶体区域40b的数量为两个,并且每一个内 部发光单元的两个外露胶体区域40b位于每一个透光封装胶体4b的两相反侧。 请参阅图3A及图3B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与上述其它实施例最大的差别 在于该些发光单元Lc的数量为四个,每一个发光单元Lc的透光封装胶体4c的外露胶体 区域40c的数量为两个,每一个发光单元Lc的两个外露胶体区域40c分别与其中一邻近发 光单元Lc的其中一外露胶体区域40c及另外一邻近发光单元Lc的其中一外露胶体区域 40c彼此紧靠在一起,并且每一个发光单元Lc的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3c呈现L字形。 请参阅图4A及图4B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 该些发光单元Ld的该些外露胶体区域40d选择性地彼此靠近而产生复数个间隙g,以使得 该些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3d围绕成一用于包围该些透光封装胶体4d的围绕胶体30d,并且 复数个荧光体5d分别填充于该些间隙g内,其中该些荧光体5d可替换成其它透光体或反 光体(例如金属片)。 请参阅图5A及图5B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 该些发光单元Le的该些外露胶体区域40e选择性地彼此靠近而产生复数个间隙g,以使得 该些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3e围绕成一用于包围该些透光封装胶体4e的围绕胶体30e,并且 复数个荧光体5e分别填充于该些间隙g内。 请参阅图6A及图6B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 该些发光单元Lf的该些外露胶体区域40f选择性地彼此靠近而产生复数个间隙g,以使得 该些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3f围绕成一用于包围该些透光封装胶体4f的围绕胶体30f ,并且 复数个荧光体5f分别填充于该些间隙g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随着使用者的需求,而将该些发光单元拼接在一起,以产
生一具有一预定形状且连续性(没有暗影间隙)的面光源(如长条状面光源或方形面光源
坐坐、 寸寸乂 。 但,凡合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精神与其类似变化的实施例,皆应包含于 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中,任何熟悉该项技艺者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可轻易思及的变化或 修饰皆可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可随意拼接以产生一预定形状面光源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复数个发光单元,其中每一个发光单元具有一设有正、负极接点的基板单元、复数颗电性地设置于该基板单元上的发光二极管晶粒、一部分环绕地成形于该基板单元上表面的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及一成形于该基板单元上表面以覆盖该些发光二极管晶粒的透光封装胶体;其中每一个发光单元的透光封装胶体外围的一部分被该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所包覆,每一个发光单元的透光封装胶体外围的其余部分形成一或多个外露胶体区域,并且该些发光单元的该些外露胶体区域选择性地彼此紧靠在一起,以使得该些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相连在一起而围绕成一用于封闭该些透光封装胶体的围绕胶体。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随意拼接以产生一预定形状面光源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 于该基板单元具有一基板本体及一设置于该基板本体上表面的置晶区域,该些发光二极 管晶粒电性地设置于该基板单元的置晶区域上,并且每一个发光单元的部分环绕式反光胶 体透过涂布的方式而部分环绕地成形于该基板本体的上表面。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随意拼接以产生一预定形状面光源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 于该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的上表面为一圆弧形,该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相对于该基板本 体上表面的圆弧切线的角度介于40 50度之间,并且该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的顶面相对 于该基板本体上表面的高度介于0. 3 0. 7mm之间。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随意拼接以产生一预定形状面光源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 于该些发光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上述两个发光单元的两个外露胶体区域彼此紧靠在一起, 每一个发光单元的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呈现U字形,每一个发光单元的部分环绕式反光胶 体的侧边与基板单元的侧边的距离介于0 0. 15mm之间,并且每一个基板单元的正、负极 接点设置于每一个基板单元的末端。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随意拼接以产生一预定形状面光源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 于有两个发光单元为两个外部发光单元,上述两个外部发光单元的两个部分环绕式反光 胶体呈现U字形,每一个外部发光单元的外露胶体区域的数量为一个,其余发光单元为复 数个内部发光单元,每一个内部发光单元的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呈现两个彼此分离的直线 条,每一个内部发光单元的外露胶体区域的数量为两个,并且每一个内部发光单元的两个 外露胶体区域位于每一个透光封装胶体的两相反侧。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随意拼接以产生一预定形状面光源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发光单元的数量为四个,每一个发光单元的外露胶体区域的数量为两个,每一个发光单元的两个外露胶体区域分别与其中一邻近发光单元的其中一外露胶体区域及另外一 邻近发光发光单元的其中一外露胶体区域彼此紧靠在一起,并且每一个发光单元的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呈现L字形。
7. —种可随意拼接以产生一预定形状面光源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复数个发光单元,其中每一个发光单元具有一设有正、负极接点的基板单元、复数颗电 性地设置于该基板单元上的发光二极管晶粒、一部分环绕地成形于该基板单元上表面的部 分环绕式反光胶体、及一成形于该基板单元上表面以覆盖该些发光二极管晶粒的透光封装胶体;其中每一个发光单元的透光封装胶体外围的一部分被该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所包 覆,每一个发光单元的透光封装胶体外围的其余部分形成一或多个外露胶体区域,并且该 些发光单元的该些外露胶体区域选择性地彼此靠近而产生复数个间隙,以使得该些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围绕成一用于包围该些透光封装胶体的围绕胶体;以及 复数个荧光体或金属片,其分别填充于该些间隙内。
专利摘要一种可随意拼接以产生一预定形状面光源的发光模块,其包括复数个发光单元,每一个发光单元具有一基板单元、发光二极管晶粒、一部分环绕地成形于基板单元上的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及一成形于基板单元上以覆盖该些发光二极管晶粒的透光封装胶体;每一个发光单元的透光封装胶体外围的一部分被该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所包覆,每一个发光单元的透光封装胶体外围的其余部分形成一或多个外露胶体区域,该些外露胶体区域选择性地彼此紧靠在一起,以使得该些部分环绕式反光胶体相连在一起而围绕成一用于封闭该些透光封装胶体的围绕胶体。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1439894SQ20092016612
公开日2010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4日
发明者吴朝钦, 锺嘉珽 申请人:柏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