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3449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日益普及,如何实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轻薄化、高分辨率、高亮度以及低功耗已然成为新的发展方向。现有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背光源部分主要包括背板11,设置于背板11上的光源12,以及将光源12出射的线光源转换成为面光源进行出射的导光板13。这样一种结构的背光模组通常采用人工方式进行组装,光源12与导光板13之间往往会存在一定的间隙,为了保证光源12的出光率的最大化,厂家会尽量将光源12的出光开口最大化,发光角度也将随之增大,如图2所示,现有光源的发光角度约为120°,这样一来,当光源12与导光板13之间存在间隙时,光源12发出的部分光线将无法进入导光板13。光源12与导光板13之间间距L与光源12光利用率的关系如图3所示,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光源12与导光板13之间间距的增大,导光板13的入光侧漏光越严重,光的利用率也将大幅减小,这将导致背光亮度降低,从而严重影响显示装置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可以解决导光板的入光侧漏光问题,提高背光亮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和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光源的出光侧。所述光源的出光侧表面形成有用于减小发光角度的第一聚光结构;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光源出光侧的表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聚光结构相配合的第
二聚光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光源的出光侧表面还具有第一卡合结构;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光源出光侧的表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卡合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卡合结构;所述光源通过所述第一卡合结构与所述导光板的第二卡合结构相互卡合安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形成于所述第一聚光结构的表面;所述第二卡合结构形成于所述第二聚光结构的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聚光结构和所述第二聚光结构均包括至少一个三角棱镜;所述三角棱镜为等腰三角形,且每个所述三角棱镜的高度均相等。或者,所述第一聚光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凸透镜;所述第二聚光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凹透镜,每个所述凹透镜的深度等于所述凸透镜的高度。[0017]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凸起,所述第二卡合结构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背光模组为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和导光板,导光板位于光源的出光侧,在该光源的出光侧表面形成有用于减小发光角度的第一聚光结构;在该导光板靠近光源出光侧的表面形成有与第一聚光结构相配合的第二聚光结构。这样一来,可以通过聚光结构有效减小光源的发光角度,保证光源发出的光能够进入导光板,另一方面,导光板与光源之间具有相应的聚光结构,有效减小了导光板与光源之间的间距,从而解决了导光板的入光侧漏光的问题,提高了背光亮度。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显示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光源与导光板之间间距L与光源光利用率的关系曲线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1-背板、12-光源、13-导光板;41-光源、411-第一聚光结构、412-第一^^合结构;42-导光板、421-第二聚光结构、422-第二卡合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如图4所示,包括:光源41和导光板42,该导光板42位于光源41的出光侧。其中,光源41的出光侧表面形成有用于减小发光角度的第一聚光结构411。导光板42靠近光源41出光侧的表面形成有与第一聚光结构411相配合的第二聚光结构421。这样一种结构的光源41的发光情况可以如图5所示(光线方向如箭头所示),可以看到,向外散射的光线在第一聚光结构411的作用下将向光路中心集中,与现有的背光源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光源具有更小的发光角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和导光板,导光板位于光源的出光侦牝在该光源的出光侧表面形成有用于减小发光角度的第一聚光结构;在该导光板靠近光源出光侧的表面形成有与第一聚光结构相配合的第二聚光结构。这样一来,可以通过聚光结构有效减小光源的发光角度,保证光源发出的光能够进入导光板,另一方面,导光板与光源之间具有相应的聚光结构,有效减小了导光板与光源之间的间距,从而解决了导光板的入光侧漏光的问题,提高了背光亮度。进一步地,同样参照图4所示,光源41的出光侧表面还可以具有第一卡合结构412。导光板42靠近光源出光侧的表面同样形成有与第一卡合结构412相配合的第二卡合结构422。光源41通过第--合结构412与导光板42的第二卡合结构422相互卡合安装。这样一来,光源41与导光板42可以通过对应设置的卡合结构紧密地固定在一起,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光源41与导光板42之间的间距,提高了显示装置的质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卡合结构412可以形成于第一聚光结构411的表面;第二卡合结构422可以形成于第二聚光结构421的表面。这样,第一聚光结构411与第一^^合结构412可以一次成型得到,同样的,第二聚光结构421与第二卡合结构422也可以通过一次成型得到,从而可以有效减少工序,降低生产的难度。进一步地,在如图4所示的背光模组中,第一聚光结构411和第二聚光结构421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三角棱镜。
其中,三角棱镜可以为等腰三角形,且每个三角棱镜的高度h均相等。这样一来,三角棱镜可以有效减小发光角度,此外,光源41和导光板42相对的表面均为锯齿状,这样一种锯齿状的表面也更加便于相互咬合,进一步减小了导光板与光源之间的间距。或者,可以如图6所示,第一聚光结构41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凸透镜。第二聚光结构42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凹透镜,每个凹透镜的深度a2等于凸透镜的闻度al。与三角棱镜相比,凸透镜的聚光作用更加明显,这样一种结构的表面可以有效减小光源的发光角度,同时减小导光板与光源之间的间距,显著改善了导光板的入光侧漏光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合结构41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凸起,第二卡合结构42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与凸起相配合的凹槽。具体的,凸起可以采用楔形结构,例如,凸起可以为球状凸点,该球状凸点位于第一聚光结构411表面的部分可以为多半个球体,第二聚光结构421的表面具有相应的球状凹点。这样,需要一定的外力作用才可以使凹凸点进行卡和或分离,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光源41与导光板42之间固定的牢固性。当然,以上只是举例说明,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凹凸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其他适合的形状。这样一种结构的背光模组可以采用现有的制作工艺加工得到。具体的,在光源的制作过程中,可以在光源的出光面涂布光刻胶,用具有一定形状的模具对光刻胶进行形状的按压,然后再进行光刻胶的固化,最终使光源表面的光刻胶形成第一聚光结构。在导光板的制作过程中,同样可以通过光刻胶的模具固化形成与第一聚光结构相相配合的第二聚光结构。[005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其中,背光模组可以为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具体的,背光模组的结构已在前述实施例中做了详细的说明,此处不做赘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和导光板,导光板位于光源的出光侧,在该光源的出光侧表面形成有用于减小发光角度的第一聚光结构;在该导光板靠近光源出光侧的表面形成有与第一聚光结构相配合的第二聚光结构。这样一来,可以通过聚光结构有效减小光源的发光角度,保证光源发出的光能够进入导光板,另一方面,导光板与光源之间具有相应的聚光结构,有效减小了导光板与光源之间的间距,从而解决了导光板的入光侧漏光的问题,提高了背光亮度。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和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光源的出光侧,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的出光侧表面形成有用于减小发光角度的第一聚光结构; 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光源出光侧的表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聚光结构相配合的第二聚光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的出光侧表面还具有第一卡合结构; 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光源出光侧的表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卡合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卡合结构; 所述光源通过所述第一卡合结构与所述导光板的第二卡合结构相互卡合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形成于所述第一聚光结构的表面;所述第二卡合结构形成于所述第二聚光结构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聚光结构和所述第二聚光结构均包括至少一个三角棱镜; 所述三角棱镜为等腰三角形,且每个所述三角棱镜的高度均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聚光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凸透镜; 所述第二聚光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凹透镜,每个所述凹透镜的深度等于所述凸透镜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凸起,所述第二卡合结构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凹槽。
7.—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为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背光模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可以解决导光板的入光侧漏光问题,提高背光亮度。包括光源和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光源的出光侧,所述光源的出光侧表面形成有用于减小发光角度的第一聚光结构;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光源出光侧的表面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聚光结构相配合的第二聚光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制造背光源。
文档编号F21S8/00GK203023972SQ20132003550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3日
发明者宋勇 申请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