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0963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框、设在背框内的导光板和缓冲垫,背框包括底边以及和所述底边垂直的多个侧边,缓冲垫设置在所述背框的侧边与所述导光板之间,以将所述导光板固定在所述背框内,且所述缓冲垫具有弹性,其中,所述缓冲垫内部设置有空气腔,所述缓冲垫外壁非接触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孔,所述空气腔通过所述排气孔与外界的空气相通。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使导光板在受到瞬间冲击力时能保持位置的稳定性,同时不会对导光板的膨胀造成阻碍,保证导光板足够的膨胀空间。
【专利说明】一种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0002]液晶显示面板是液晶显示器的核心显示器件之一,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液晶显示屏、前框及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功能是为液晶显示器提供均匀的面光源,背光模组主要包括一族光学膜片、导光板、反射片、后背板及塑胶中框。
[0003]导光板为重要的光学传导元件,若想获得较好的光效率,则需要保证其位置的固定性,同时当导光板受到短暂冲击力时,需对其提供较好的保护,这使得导光板的固定设计变得格外困难。现有的导光板固定方式主要为铆柱固定和使用缓冲垫固定。使用铆柱固定需要预留一定的空隙来释放膨胀量,这使得导光板的位置很难维持不动;而使用缓冲垫固定的方式,因为缓冲垫弹性材料本身的特性,当导光板受热或吸湿膨胀时,缓冲垫材质被挤压后发生压缩,密度急剧增加,这使得继续压缩需要非常大的力,同时,缓冲垫对导光板的反作用力也迅速上升,以致对导光板的膨胀延伸造成阻碍,使导光板没有足够的膨胀空间。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使导光板在受到瞬间冲击力时能保持位置的稳定性,同时不会对导光板的膨胀造成阻碍,保证导光板足够的膨胀空间。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0006]背框,包括底边以及和所述底边垂直的多个侧边;
[0007]导光板,设置在所述背框内;
[0008]缓冲垫,设置在所述背框的侧边与所述导光板之间,以将所述导光板固定在所述背框内,且所述缓冲垫具有弹性;
[0009]其中,所述缓冲垫内部设置有空气腔,所述缓冲垫外壁非接触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孔,所述空气腔通过所述排气孔与外界的空气相通。
[0010]其中,所述缓冲垫固定在所述背框的侧边处。
[0011]其中,所述缓冲垫设置在所述背框的底边上。
[0012]其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粘贴层,所述缓冲垫通过所述粘贴层固定在所述背框的侧边上,且所述缓冲垫相对于所述背框的底边悬空。
[0013]其中,所述缓冲垫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所述排气孔。
[0014]其中,所述排气孔的内径远小于所述空气腔的内径,当所述缓冲垫接收到瞬间冲击力时,所述空气腔中通过所述排气孔排除的气体总量远小于所述空气腔中总的气体总量。
[0015]其中,所述导光板的侧面与对应的所述背框的侧边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侧面的中间处。
[0016]其中,所述导光板的侧面与对应的所述背框的侧边之间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缓冲垫,其中,所述两个所述缓冲垫分别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侧面的两端。
[0017]其中,所述导光板的每个侧面与对应的所述背框的侧边之间均设有所述缓冲垫。
[0018]其中,所述缓冲垫由硅橡胶制成。
[00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在导光板和背框的侧边之间设置具有弹性的缓冲垫,通过缓冲垫将导光板固定在背框内,所述缓冲垫内部设置有空气腔,缓冲垫外壁非接触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孔,空气腔通过排气孔与外界的空气相通,当背光模组受到外力瞬间冲击时,导光板会对缓冲垫施加瞬间冲击力,其空气腔中的气体在极短的时间内从排气孔中所漏掉的较原本气体总量非常少,保留在缓冲垫内部空腔中的气体在被压缩后会协同缓冲垫材质本身对导光板施加短暂的强支撑力,保证导光板的位置稳定;当导光板在受热膨胀后对缓冲垫进行持续挤压,该挤压力为连续长时间作用,所以空气腔中的气体会逐渐从排气孔中漏出,稳步弱化对导光板的支撑,以给导光板让出更多的膨胀空间来释放膨胀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发明一种背光模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发明一种背光模组的缓冲垫受到瞬间冲击力和导光板膨胀压迫时其受到的作用力与压缩量的关系图;
[0022]图3是本发明一种背光模组的缓冲垫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框1、导光板2和缓冲垫3,背框I是整个背光模组的支架,其包括底边11以及和底边11垂直的多个侧边12,多个垂直的侧边12在底边11上形成一个容纳框,一般地,背框I的底边11为矩形,背框I具有四个侧边12,分别设置在矩形底边11的四个边上,当然本发明背框I的底边11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具体要根据液晶面板的形状而定;导光板2设置在背框I的由多个垂直的侧边12与底边11所形成的容纳框内,导光板2 —般具有与背框I的底边11相同的形状,缓冲垫3设置在背框I的侧边12与导光板2之间,以将导光板2固定在背框I内,且缓冲垫3具有弹性,其在外力消失时可迅速恢复原状,缓冲垫3挤压在背框I侧边12和导光板2之间,与背光侧边12和导光板2都接触,使导光板2在背框I内固定不动。
[0024]其中,缓冲垫3内部设置有空气腔31,缓冲垫3外壁非接触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孔32,空气腔31通过排气孔32与外界的空气相通;缓冲垫3内部的空气腔31不能太大,要使缓冲垫3的外壁保留一定厚度,以保证整个缓冲垫3应有的弹性,空气腔3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方形或其它形状,空气腔31最好的形状是使缓冲垫3外壁各处具有均匀的弹性,以便其受到外力冲击时,能产生均匀的形变,而不至于使缓冲垫3扭曲变形;在缓冲垫3外壁非接触的位置设置排气孔32是指设置的排气孔32不能被导光板2或背框I的底边11、侧边12挡住,以免达不到排气的目的,排气孔32可以设置多个,多个排气孔32最好是在缓冲垫3的上部或下部、左部或右部呈一对称关系分布,以保证缓冲垫3各处形状的均匀性,使其能均匀形变。
[0025]本发明实施方式在导光板2和背框I的侧边12之间设置具有弹性的缓冲垫3,通过缓冲垫3将导光板2固定在背框I内,缓冲垫3内部设置有空气腔31,缓冲垫3外壁非接触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孔32,空气腔31通过排气孔32与外界的空气相通,当背光模组受到外力瞬间冲击时,导光板2会对缓冲垫3施加瞬间冲击力,其空气腔31中的气体在极短的时间内从排气孔32中所漏掉的较原本气体总量非常少,保留在缓冲垫3内部空腔中的气体在被压缩后会协同缓冲垫3材质本身对导光板2施加短暂的强支撑力,保证导光板2的位置稳定;当导光板2在受热膨胀后对缓冲垫3进行持续挤压,该挤压力为连续长时间作用,所以空气腔31中的气体会逐渐从排气孔32中漏出,稳步弱化对导光板2的支撑,以给导光板2让出更多的膨胀空间来释放膨胀量;当外力消失时或逐渐消失时,在导光板2逐渐收缩恢复其原有形态的过程中,该缓冲垫3会依靠其材质本身的弹性随导光板2而回复,外界的气体在此同时也随之从排气孔32进入到空气腔31中,获得较好的恢复性。
[0026]参阅图2,图2为缓冲垫受到瞬间冲击力和导光板膨胀压迫时其受到的作用力与压缩量的关系图,纵坐标代表缓冲垫受到的作用力,横坐标代表缓冲垫受到作用力时的压缩量,曲线A代表缓冲垫受到瞬间冲击力时作用力与压缩量的变化关系,曲线B代表缓冲垫受到导光板膨胀压迫时作用力与压缩量的变化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相同压缩量下,瞬间冲击力下其所需要的作用力要远远大于因导光板膨胀压迫时所需要的作用力,可见在瞬间冲击力下,缓冲垫压缩量很小,能够保证导光板位置的稳定性,而在导光板膨胀时,缓冲垫会慢慢压缩,以给导光板释放膨胀空间。
[0027]其中,缓冲垫3固定在背框I的侧边12处,缓冲垫3可以通过粘帖或螺钉等方式固定在背框I的侧边12处,将缓冲垫3固定在背框I的侧边12处可以防止当作用于缓冲垫3上的外力消失时,缓冲垫3由于形变回复而与背框I产生作用力使自己发生移动。
[0028]其中,缓冲垫3设置在背框I的底边11上,将缓冲垫3设置在背框I底边11上,可以减轻由于缓冲垫3固定在背框I的侧边12上而对侧边12带来的压力,当有多个缓冲垫3的时候尤其如此。
[0029]其中,背光模组还包括粘贴层4,缓冲垫3通过粘贴层4固定在背框I的侧边12上,且缓冲垫3相对于背框I的底边11悬空(图中未示出);粘帖层4的一侧粘贴在背框I的侧边12上,粘贴层4的另外一侧粘贴在缓冲垫3上,在粘贴层4有足够粘性的前提下,其与缓冲垫3的接触面积应该越小越好,缓冲垫3相对于背框I的底边11悬空是指缓冲垫3的底部在背框I的底边11的上方,将缓冲垫3设置悬空后,当缓冲垫3受到冲击力或外力挤压时,其可以向上方和下方发生形变,即形变更自由,避免了没有悬空时,缓冲垫3只能向上方形变的情况。一般地,在成型具有空气腔31的缓冲垫3时,会在缓冲垫3的侧边留下一个开口面,这时设置粘贴层4时,粘贴层4粘贴缓冲垫3的一侧将开口面封闭,以保证空气腔31在该处的密封性。
[0030]其中,缓冲垫3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排气孔32 ;当缓冲垫3相对于背框I的底边11悬空时,缓冲垫3的上部和下部均为非接触部位,当缓冲垫3受到冲击力或持续压力时,缓冲垫3会向上方和下方发生形变,这时在缓冲垫3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排气孔32,可以保证其上部和下部形变的一致性,避免只在缓冲垫3上部设置排气孔32或只在缓冲垫3下部设置排气孔32而使缓冲垫3上部和下部形变不一致,由于缓冲垫3上部和下部形变不一致会导致粘贴层4各处受力不均匀,影响粘贴层4的使用寿命,在缓冲垫3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排气孔32可以提高粘贴层4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分别设置在缓冲垫3上部和下部的排气孔32呈对称关系。
[0031]其中,排气孔32的内径远小于空气腔31的内径,当缓冲垫3接收到瞬间冲击力时,空气腔31中通过排气孔32排除的气体总量远小于空气腔31中总的气体总量;该瞬间冲击力是指背光模组在受到撞击或由于搬运而摇晃时,导光板2对缓冲垫3所产生的冲击力,在短时间内空气腔31从排气孔32排出的气体非常少,保留在缓冲垫3内部空腔中的气体在被压缩后会协同缓冲垫3材质本身对导光板2施加短暂的强支撑力,以保证导光板2的位置较为稳定,然而,当导光板2在受热膨胀后对缓冲垫3进行持续挤压,该挤压力为连续长时间作用,所以空气腔31中的气体会逐渐从排气孔32中漏出,稳步弱化对导光板2的支撑,以给导光板2让出更多的膨胀空间来释放膨胀量。
[0032]参阅图3,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可将排气孔32靠空气腔31的一端设置为漏斗状,即在靠近空气腔31处,排气孔32的内径要稍大,这样可以防止缓冲垫3在受挤压形变时将排气孔32封闭。
[0033]其中,导光板2的侧面与对应的背框I的侧边12之间设有一个缓冲垫3,缓冲垫3设置在导光板2的侧面的中间处;将一个缓冲垫3设置在导光板2侧面的中间处,可以防止导光板2膨胀时或受到冲击时,只有端部受力而发生转动。
[0034]其中,导光板2的侧面与对应的背框I的侧边12之间设有至少两个缓冲垫3,其中,两个缓冲垫3分别设置在导光板2侧面的两端;可以在导光板2的侧面与对应的背框I侧边12之间设置两个以上的缓冲垫3,将其中两个设置在导光板2侧面的两端,其它的缓冲垫3设置在两端的两个缓冲垫3中间,可以防止缓冲垫3都设置在导光板2的一侧而导致导光板2膨胀或受到冲击力时发生转动。
[0035]其中,导光板2的每个侧面与对应的背框I的侧边12之间均设有缓冲垫3,每个侧面与对应的背框I的侧边12之间的缓冲垫3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以上,导光板2各个侧面与背框I侧边12之间的缓冲垫3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导光板2各个侧面与背框I侧边12之间的缓冲垫3数量不同时,最好是要将相对的导光板2侧面与对应的背框I侧边12之间的缓冲垫3数量设置为相同。
[0036]其中,缓冲垫3由硅橡胶制成;硅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在不受外力挤压时能迅速回复原状,硅橡胶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寒性、介电性、耐臭氧和耐大气老化等性能,硅橡胶突出的性能是使用温度宽广,能在-60摄氏度(或更低的温度)至+250摄氏度(或更高的温度)下长期使用。
[0037]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还包括反射片5、光学膜片组6和塑胶中框7,反射片5设置在导光板2与背框I的底边11之间,光学膜片组6设置在导光板2上,塑胶中框7扣在背框I侧边12上,且塑胶中框7的一端延伸至光学膜片组6上,以将光学膜片组6固定在导光板2上;光源发出的光进入导光板2后通过光学膜片组6射入液晶显示屏中,反射片5用于将导光板2中射向反射片5的光反射到光学膜片组6中。
[0038]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背框,包括底边以及和所述底边垂直的多个侧边; 导光板,设置在所述背框内; 缓冲垫,设置在所述背框的侧边与所述导光板之间,以将所述导光板固定在所述背框内,且所述缓冲垫具有弹性; 其中,所述缓冲垫内部设置有空气腔,所述缓冲垫外壁非接触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孔,所述空气腔通过所述排气孔与外界的空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固定在所述背框的侧边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设置在所述背框的底边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粘贴层,所述缓冲垫通过所述粘贴层固定在所述背框的侧边上,且所述缓冲垫相对于所述背框的底边悬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所述排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的内径远小于所述空气腔的内径,当所述缓冲垫接收到瞬间冲击力时,所述空气腔中通过所述排气孔排除的气体总量远小于所述空气腔中总的气体总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侧面与对应的所述背框的侧边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侧面的中间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侧面与对应的所述背框的侧边之间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缓冲垫,其中,所述两个所述缓冲垫分别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侧面的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每个侧面与对应的所述背框的侧边之间均设有所述缓冲垫。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由硅橡胶制成。
【文档编号】F21S8/00GK104390179SQ201410677451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1日
【发明者】阙成文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