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亮信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0686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光亮信号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款光亮信号器。

所涉及的光亮信号器适用于生产尤其是配有LED光源的光亮信号器和照明设备的工业领域,其目的旨在更好地为飞机指示高层结构的存在,如烟囱、塔、摩天大楼,桥梁,电缆架等。

尤其是,上述光亮信号器有利地用于指示塔或特别是位于城市中的其他高大建筑物的存在。



背景技术:

光亮信号器已知的使用是安装在例如塔上、工厂和工业设备的烟囱或建筑上,或者桥梁上,吊架上等,以便指示存在飞机和直升机的飞行障碍。

特别是,安装LED光源的光亮信号器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因为,相比于大多数传统类型的光源(如白炽灯,荧光灯,放电灯) 它们表现出更高的发光效率。

更具体地说,一个已知类型光亮信号器的例子包括一个金属管状体,该管状体配有一个外表面,在其上装有多个LED,每个都朝向一个正交于管状体外表面的光发射轴。

此外,光亮信号器还包括多个透镜,每个都被固定在LED前面的管状体外表面上,拦截LED光的发射轴,并且用于将从该LED 发射出的光汇集成主要沿着一个水平光轴的光束。

更具体地说,每个透镜包括一个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大致为半球形的半球体,具有一个其中容纳相应LED的内部腔,以及一个固定在该LED周围的管状体外表面上的基座边缘。

具体的,每个透镜被通过一层设置在透镜基座边缘和管状体外表面之间的粘合材料固定到光亮信号器管状体的外表面上。

此外,光亮信号器还包括一个透明的圆柱形薄片,它被设置在管状体的外表面周围用于保护LED,并且与该外表面界定出一个槽,在其中容纳这些LED和相对应的透镜。

此外,该透明薄片的上部和下部分别由固定于该管状体相应端的一个上盖和一个下盖封闭,并且在盖上设有相应的环形槽用于插入透明薄片的相应边缘。

具体的,上盖和下盖均设有相应的环形密封垫圈,它们中的每个都被设置在相应盖的环状槽中,以防止水或湿气进入容纳LED的槽内部。

上述已知类型光亮信号器的一个缺点是,由于这样的情况,它的构造复杂,需要实现透明保护薄片以及用于合适的、避免LED风化的带相应垫圈的盖子,随之而来,实现该光亮信号器的成本就增加了。此外,这种复杂的结构需要执行不同的操作来组装光亮信号器的不同部件,同时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来组装该光亮信号器。

上述已知类型光亮信号器的另一个缺点是,由于这样的情况,例如密封垫圈会磨损,大气物质(例如水或湿气)可以很容易地进入容纳LED的槽内,并与LED接触,从而导致该光亮信号器损坏或发生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在这种情况下,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供一个结构上简单、实现上经济的光亮信号器来克服已知方案遇到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能够在操作上完全有效的光亮信号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很容易组装的光亮信号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亮信号器,包括:

一个支撑体,具有一个支撑面;

至少一个光源,设置在对应的支撑面上并且具有一个光发射轴;

至少一个光学透镜,用以覆盖支撑面,设有一个至少部分朝着支撑面的内表面,至少界定一个用于容纳光源的腔,并且设有一个与外部环境接触的外表面;

上述光学透镜,包括:

至少一个准直部分,用于拦截光源的光发射轴,并且设置为至少部分拦截由光源发出的光线和投射相应的准直光束;

至少一个连接部分,在准直部分周围延展突起,与准直部分成一体,并且被密封地固定在支撑体上;

保持装置,被连接到支撑体和光学透镜的连接部分上,用于将光学透镜保持结合在支撑体上。

附图说明

根据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及其优点大致体现在了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并附有图纸以便参考,这些图纸表示了某些纯粹用于示例并且没有界定的实现形式,其中:

图1展示了本实用新型所示光亮信号器的一个透视图;

图2展示了图1所示光亮信号器的一个侧视图;

图3展示了图2所示光亮信号器沿着图2中III-III截线的一个截面图;

图4展示了图3所示光亮信号器的关于一个光学透镜的局部截面图;

图5展示了图2所示光亮信号器的关于一个支撑体和一个光源的局部侧视图;

图6和7展示了安装在对应的两个不同的支撑结构上的光亮信号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完整地展示了一个按照本实用新型实现的光亮信号器。

所涉及的光亮信号器1旨在更好地安装在高层建筑物(如摩天大楼、塔等)或在高架结构(如桥梁、吊架、烟囱等)上,以便为飞机和直升机指示飞行障碍的存在。

根据本实用新型,光亮信号器1包括一个具有一个支撑面3的支撑体2,对应于该支撑面设有一个光源4,具有一个更可取地正交于该支撑面3并且基本垂直的光发射轴X。

优化的是,支撑体2的支撑面3是更好地是水平朝上的,并且特别被水平布置。

光亮信号器1包括一个光学透镜5,它被设置用以覆盖其上设有光源4的支撑面3,并且具有一个内表面6和一个与外部环境接触的外表面7。光学透镜5的内表面6至少部分朝向该支撑面3,并且界定出一个腔8用以容纳光源4。

更详细地说,光学透镜5包括一个准直部分9,更可取地是位于中央,被设置用以拦截光源4的光发射轴X,被布置为至少部分拦截从光源4发出的光线,并且沿着至少一个正交于上述光发射轴X 且基本水平的投影方向Y投影相应的被准直的光线光束。

更优化地是,光学透镜5的准直部分9被设置成沿着径向相对于光发射轴X的投射方向Y投射光线光束,并且更可取地是在绕着该光发射轴X的360°角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光学透镜5包括一个连接部分10,最好是外围边缘的,围绕该光学透镜5的准直部分9向外扩展,与准直部分 9成一体,被密封固定在支撑体2上。

此外,光亮信号器1还包括连接到支撑体2上和光学透镜5的连接部分10上的保持装置11,用于将光学透镜5保持结合在支撑体2上。

更优化的是,本实用新型光亮信号器1的光学透镜5能够保护光源4不受大气物质(如雨水、湿气等)风化,并且同时能够根据希望的投影方向Y准直由光源4发出的光线,从而在结构上简化光亮信号器1,特别是无需额外的覆盖来保护光源4。

更优化的是,光亮信号器1包括一个设置在支撑体2内部并且电路连接到光源4上的控制单元100,以便通过第一电连接(未在附图中示出)来驱动电源。

控制单元100的目的在于,通过具体的第二电连接(未示出) 连接到一个电源上,以便从该电源处获得供应光亮信号器1光源4 的电流。

更优化的是,光源4包括至少一个预设的LED12,用于在绕着该光源4的光线发射轴X的一个360°传播角发射光线,更可取地是一个在约120°到180°之间的光线发射锥。

更优化的是,光源4包括一个电路板13,配有一个固定在支撑体2的支撑面3上的背面和一个在其上固定有LED12的前面。

尤其是,电路板13包括一个印刷电路,特别地它是金属类型的,在印刷电路上金属轨迹(未示出)能够更好地适用于将装在电路板 13上的LED12连接到连接控制单元100的第一电连接上。

更优化的是,光亮信号器1的支撑体2围绕一个发展轴W延展,最好是与该发展轴W的中心对称,并且特别由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阳极化的铝。

具体的,支撑体2在其内部设有一个容纳基座,其中容纳控制单元100。

按照图3所示实例,支撑体2设有一个内面15,它背对着支撑面3(其上放置光源4),并且特别的是,在上部界定出该支撑体2 的容纳基座14。

支撑体2的容纳基座14通过固定螺栓17由固定于支撑体2上的一个底盖16封闭下部。

更可取的是,底盖16设有一个通孔18,被一根含有第二电连接的电导管19通过,用于将电源连接到光亮信号器1的控制单元100 上。底盖16的通孔18由一个适当的、插入通孔18的电缆接头20 堵住,并且该接头被布置在电导管19附近。

更优化的是,支撑体2包括一个突起部分21,更可取地被设置为用于封闭支撑体2的容纳基座14的上部,特别的是,并且朝着容纳基座14的内部界定出该支撑体2的上述内面15。

上述突起部分21沿着发展轴W向外突起,它至少有一个平行于光源4光发射轴X的部分,并且跟可取地正交于支撑面3,对应该面放置着光源4。

更详细地说,支撑体2的突起部分21在一个顶端22和一个底端23之间沿着发展轴W延展,更可取地是,顶端高,在其上设有支撑面3,底端低。

此外,突起部分21还设有至少一个侧表面24,更可取的形状是圆柱形,围绕发展轴W延展并且特别设置为正交于支撑面3。

根据附图所示实现的形状,突起部分21包括多个台阶25,一个位于另一个的上面,如图3实例所示。

每个台阶25在支撑体2突起部分21的侧表面24上界定出一个对应区域24'。

具体的,这些台阶25被设置为彼此一个在另一个的上面,并与发展轴W和从上部到下部的增加宽度对齐。

根据图3实例,支撑体2突起部分21的台阶25包括一个顶部台阶25',被突起部分21的顶端22在上部界定,和一个底部台阶 25”,最好更宽,由突起部分21的底端23在下部界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实例,但未在附图中展示的是,支撑体2 的突起部分21也可以包括一个单一的台阶25,或者侧表面24的区域24'可以具有与圆柱形不同的形状(例如平行六面体、截头圆锥形、梯形、凹面等),而不会脱离本专利的范围。

更优化的是,光学透镜5的连接部分10从准则部分9延展到至少覆盖突起部分21的侧表面24,具体的是在发展轴W周围发展,并且基本上以折叠带的形式从准则部分9处延伸到该突起部分21 的侧表面24周围。

光学透镜5更优化地被设置在支撑体2突起部分21的盖子上,并配有连接部分10,具体的是从准直部分9底部扩展。

更优化的是,光学透镜5的内表面6具有一个凹形,以便在其内部支撑支撑体2的突起部分21。

更可取的是,光学透镜5的连接部分10设在一个内腔26的内表面6上,这个内腔的形状相对于突起部分21。

具体地,连接部分10的内腔26设有1个或多个外围基座27,更可取的是环形的,形状相对于对应的突起部分21的台阶25。

优化的是,支撑体2包括一个支撑面28,围绕突起部分21的底端23延展,面对光学透镜5,并且相对于该支撑体2的发展轴W 倾斜。更可取的是,支撑体2的支撑面28从突起部分21的底端23 径向延伸突起(相对于发展轴W),并且特别设置为以更好的环形形状正交于发展轴W。

光学透镜5的连接部分10设有一个基座表面29,更可取的选择环形形状,并设置在支撑体2的支撑表面28上,并与该支撑表面 28密封结合。

更可取的是,光学透镜5连接部分10的基座表面29在下部界定出该连接部分10,并且被特别设置为正交于支撑体2的发展轴W。

更优化的是,光亮信号器1包括密封装置30,它位于光学透镜 5的连接部分10和支撑体2之间,以便于将光源4(尤其是控制单元100和电路连接部分)和外部环境进行密封式隔离。

具体地,密封装置30被插入支撑体2的支撑表面28和光学透镜5连接部分10的基座表面29之间。

更可取的是,这些密封装置30包括一个环形压缩垫31,位于支撑体2的支撑表面28和光学透镜5连接部分10的基座表面29之间,并且延展到支撑体2的发展轴W周围。

更优化的是,该环形垫31被容纳在一个位于支撑体2支撑表面 28上的环形基座32中。

具体的,环形基座32至少部分朝着光学透镜5连接部分10的基座表面29,并且更可取地被设置在该环形垫31周围的支撑体2 的一个环形肩33限制。

光亮信号器1的保持装置11(保持光学透镜5与支撑体2成一体)包括一个或多个保持体34,它们中的每个都设有一个棒状的螺纹部分35,用于保持在位于光学透镜5连接部分10中的一个相应的接合基座36内部。

具体的,上述接合基座36位于光学透镜5的内表面6上,更优化的是,它们每个都包括一个孔,最好是盲孔,带有平行于支撑体 2发展轴W的轴,并且更可取地被该接合基座36的一个侧壁36' 界定。

更优化的是,保持装置11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合元件37,每个元件都被插入相应的接合基座36中并设有一个螺纹孔38,带有更可取地平行于支撑体2发展轴W的轴K。在这个螺纹孔38中,相应保持体34的螺纹部分35被拧入。

更优化的是,每个保持体34的螺纹部分35都被插入位于支撑体2中的一个相应通孔39中,更好地是位于支撑体2的突起部分 21中,尤其是位于突起部分21的基座台阶25”中。

具体的,每个通孔39都在支撑体2的内面15和突起部分21的一个外面40(背对上述内面15)之间延展,并且更优化的是界定出突起部分21的一个台阶25的顶部,尤其是该突起部分21的基座台阶25”的顶部。

每个保持体34都包括一个在支撑体2的内面15推动的碰触部分41,以便通过使用相应的接合元件37将光学透镜5保持连接到支撑体2上。

更可取的是,根据附图实例,每个保持体34都包括一个对应的具有一个柄的保持螺栓,用于构成相应保持体34的螺纹部分35,和一个头,用于构成该保持体34的碰触部分41。

更优化的是,每个接合元件37都大致为管状,在端42的两个边缘之间平行于相应螺纹孔38的轴K延展。

具体的,每个接合元件37都包括一个由金属材料例如黄铜制成的内螺纹套管。

更优化的是,每个保持体34的螺纹部分35都被设置用以在相应的接合元件37上沿着一个相对于相应螺纹孔38的轴K的径向推力方向推动。在这种情况下,保持体34的螺纹部分35朝着相应接合基座36的侧壁36'压缩相应的接合元件37,从而保持接合元件37 被固定在相应接合基座36的侧壁36'上。

更优化的是,每个接合元件37设有至少一个平行于接合元件37 螺纹孔38的轴K的纵向槽43,并且从该接合元件37的端42的一个边缘延展。

具体的,每个接合元件37设有至少两个上述纵向槽43,更可取的是设置在与螺纹孔38的轴K对称的位置中。

上述纵向槽43更优化的是,能够允许接合元件37在相应保持体34的螺纹部分执行的所述推力的作用下径向扩展,从而使得接合元件37能够被朝着相应接合基座36的侧壁36'按压。

更可取的是,光亮信号器1的光学透镜5由聚合材料制成,特别是聚碳酸酯。

更可取的是,光亮信号器1的光学透镜5设有一个中央对称轴S,并且最好对齐于光源4的光发射轴X。

用于容纳光源4的光学透镜5的腔8,被更可取地对齐于上述中央对称轴S,并且由一个容易被光源4发出的光线拦截的弯曲表面 44界定,从而使得这些光线至少一部分由于折射到达光学透镜5的外表面7。

更可取的是,光学透镜5的准直部分9在外表面7上大致为帽状。

更优化的是,光学透镜5的外表面7设有一个拦截区域45,大致为截头锥形,位于准直部分9上,并且在光学透镜5的中央对称轴S周围对称地延展。该拦截区域45被设置用于拦截至少一部分从光源4发出的光线,并且用于投射相应的径向准直于光学透镜5中央对称轴S的光束。

具体的,光学透镜5外表面7的上述拦截区域45界定该外表面 7的一个中央凹面46,并在中央对称轴S周围延展。

更可取的是,外表面7的拦截区域45在中央对称轴S周围发展,有一个相对于中央对称轴S倾斜一个预设角α的发生段,该角介于 60°到80°之间,并且约等于70°。

更可取的是,拦截区域45的发生段呈现一个弓形或近似一段曲线的线性走势。

更优化的是,光学透镜5准直部分9外表面7的拦截区域45用于投射被沿着径向相对于中央对称轴S的投射方向Y准直的光束,并且更好地位于绕着该中央对称轴S的一个360°角上。

更可取的是,由光学透镜5的准直部分9投射的准直光束具有大于约10°、尤其是约15°的垂直开放角。

便利的是,被光学透镜5的准直部分9拦截的一部分光线(从光源4发出),更好地是少数的,被该光学透镜的外表面7投影,并且光线的光束传播到发射锥内部,具有与光发射轴X重合的轴,以这种方式尤其是向上投影这些光线的光束。

更优化的是,光亮信号器1的支撑体2设有一个外侧面47,延伸出光学透镜5,并且在该支撑体2的发展轴W周围延展。

具体的,支撑体2的上述外侧面47沿着发展轴W在突起部分 21的支撑表面28和该支撑体2的一个下部边缘48之间延展,在其上的下部边缘48被设置为碰触到底盖16。

更优化的是,支撑体2的外侧面47设有一个环形槽249,沿着该槽的一段很容易接合一个支撑结构51的一个弧形元件50,准备在该弧形元件安装光亮信号器1,如图7例所示。

上述弧形元件50更可取地包括一个U型螺纹支架(也称为“跳线”或“U型迹”),由例如金属材料制成。

显然,光亮信号器1容易固定到与U型支架配备的不同的支撑结构51上,并且可以例如被安装到一个固定到该光亮信号器1的底盖16上的支撑基座52上,如图6例所示。

因此该构思实用新型达到预定的目的。

特别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光学透镜5设有准直部分9和连接部分10,能够保护光源4和更好地保护光亮信号器1的电子和电气元件,而无需进一步使用覆盖部件,因此简化了光亮信号器1的构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