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8246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已成为中大尺寸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中的主要光源,在中大尺寸中,一定数量的LED芯片布置在背光模组的一侧或两侧及两侧以上,或者在大尺寸中布置成直下式。

为了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通常将多个LED芯片封装在一个封装体内,形成一体式LED灯条,该一体式LED灯条具有相对的出光面和背光面。但一体式LED灯条的封装材料为硬性较高的材料,且一体式LED灯条为狭长型结构,组装到背光模组里,出光面会出现高低起伏的现象,即使通过胶带固定也不能很好地将一体式LED灯条组装平整,从而导致进入导光板入光侧的光不均匀,使得液晶显示装置显示画面时出现明显的亮暗交替现象,即萤火虫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改善萤火虫现象。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灯条,包括封装体和封装于所述封装体内的多个发光芯片;

所述封装体包括相对的出光面和背光面,所述出光面和/或所述背光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多个发光芯片的排布方向呈预设角度。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灯条。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多个发光芯片封装于封装体内,通过在封装体(即灯条)的出光面和/或背光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且使凹槽与多个发光芯片的排布方向呈预设角度延伸,从而减小了封装体垂直于出光面方向上的刚性,提升了封装体在该方向上的可弯曲性,在将灯条组装到背光模组时,容易使得灯条出光面更平整,进而改善萤火虫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条的出光面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图1中A-A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沿图1中A-A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沿图1中A-A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沿图1中A-A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沿图1中A-A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沿图1中A-A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沿图1中A-A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条的出光面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灯条可包括封装体11和封装于封装体11内的多个发光芯片13。可选的,发光芯片13可包括发光二极管、电致发光片或有机电致发光片。

其中,封装体11包括相对的出光面(图1示出的一面)和背光面,出光面为灯条出射光的一面,出光面和/或背光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12,凹槽12的延伸方向与多个发光芯片13的排布方向呈预设角度。可选的,多个发光芯片13沿灯条的长度方向呈线型排布,预设角度为90°,以减小凹槽12所占出光面和/或背光面面积的同时,不影响发光芯片13的排布并减弱封装体11垂直于出光面方向上的刚性。

另外,封装体11的封装材料可掺有荧光粉,发光芯片13发出的光可激发荧光粉发光,与发光芯片13发出的光一起进入导光板,以减少光的损耗。

示例性的,上述凹槽12的开口宽度D1不小于0.2mm。若凹槽12的开口宽度小于0.2mm,则封装体11垂直于出光面方向上的刚性减弱的不明显,灯条(封装体)的出光面仍不易平整组装,萤火虫现象较严重。

参见图2,出光面上的凹槽12槽底到背光面上的凹槽12槽底的垂直距离D2不小于0.2mm。由此,既避免了外界水氧等容易通过凹槽12侵蚀到发光芯片13,又限定出了凹槽12的深度。

本实施例将多个发光芯片封装于封装体内,通过在封装体(即灯条)的出光面和/或背光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且使凹槽与多个发光芯片的排布方向呈预设角度延伸,从而减小了封装体垂直于出光面方向上的刚性,提升了封装体在该方向上的可弯曲性,在将灯条组装到背光模组时,容易使得灯条出光面更平整,进而改善萤火虫现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个发光芯片13可沿灯条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以使发光芯片13发出的光均匀入射导光板,使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亮度比较均匀。

可选的,上述多个发光芯片13相互串联。凹槽12在发光芯片13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相邻发光芯片13之间,以使凹槽12尽量减少对发光芯片13发出的光的影响。示例性的,相邻两个凹槽12在发光芯片13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之间可以设置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光芯片13。基于上述实施例中凹槽12的开口宽度D1不小于0.2mm,此时,凹槽的开口宽度D1应不大于相邻发光芯片13之间的距离。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凹槽12在延伸方向上横贯出光面和/或背光面。封装体11在凹槽12附近的部分垂直于出光面方向上的刚性可明显减弱,若凹槽12未横贯出光面和/或背光面,则在凹槽12延伸方向上没有凹槽的区域附近,封装体11垂直于出光面方向上的刚性仍比较强,可能存在发光芯片相对的出光面仍不易弯曲的情况,该部分出光面会不平整,仍有较明显的萤火虫现象。因此,设置凹槽12在延伸方向上横贯出光面和/或背光面,可以使封装体整体刚性减小得比较均匀,可进一步改善萤火虫现象。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灯条的出光面上的至少一个凹槽和背光面上的至少一个凹槽相对设置。例如,参考图2,灯条的出光面上的所有凹槽12和背光面上的所有凹槽12全部一一相对设置;又如,参考图3,背光面上的一个凹槽12和出光面上四个凹槽12中的一个凹槽12相对设置;再如,参考图4,出光面上两个凹槽12中的一个凹槽12和背光面上三个凹槽12中的一个凹槽12相对设置。

可选的,出光面上的至少一个凹槽和背光面上的至少一个凹槽可沿多个发光芯片的排布方向交错设置。例如,参考图5,出光面上的凹槽12和背光面上的凹槽12沿多个发光芯片13的排布方向依次交错设置;又如,参考图6,出光面上三个凹槽12中的一个凹槽12和背光面上三个凹槽12中的一个凹槽12沿多个发光芯片13的排布方向交错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出光面上的凹槽和背光面上的凹槽是否相对设置或交错设置可不作限制,凹槽的具体位置设置可以改善萤火虫现象即可。

可选的,出光面上的凹槽相互平行且等间距设置,背光面上的凹槽相互平行且等间距设置。以此,可以使封装体整体刚性减小得比较均匀,可进一步改善萤火虫现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条,其凹槽可包括方形凹槽、梯形凹槽、弧形凹槽和三角形凹槽中的至少一种。

示例性的,参考图2,出光面和背光面上的凹槽12为方形凹槽;参考图7,出光面和背光面上的凹槽12为梯形凹槽;参考图8,出光面和背光面上的凹槽12为弧形凹槽;参考图9,出光面和背光面上的凹槽12为三角形凹槽。另外,出光面和/或背光面上的凹槽还可以是方形凹槽、梯形凹槽、弧形凹槽和三角形凹槽中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背光模组可包括柔性电路板20,该柔性电路板20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灯条10。

本实施例中,灯条位于图10所示的柔性电路板20的下方,灯条10上与灯条10的出光面S相邻的一面贴合到柔性电路板20上。

上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导光板30以及设置在导光板30出光侧的光学膜片40。其中,导光板30的入光侧与灯条10的出光面S相对设置。在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显示屏本身不发光,因此需要背光模组为显示屏提供面光源。灯条设置于导光板的一侧或两侧及两侧以上,光线从导光板的入光侧进入,经过导光板的匀光作用,转变成面光源。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不同的是,柔性电路板20向下折弯后,灯条10的背光面贴合到柔性电路板20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灯条,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以及设置于背光模组出光侧的显示面板50。

其中,显示面板50可为液晶显示面板,可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以及填充于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