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前照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9767发布日期:2019-07-17 05:32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前照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的前照灯。



背景技术:

以往,开发出所谓“adb(adaptivedrivingbeam,自适应远光)”、“ahs(adaptivehi-beamsystem,自适应远光灯系统)”或“afs(adaptivefront-lightingsystem,自适应前照灯系统)”等配光可变型前照灯。adb或ahs抑制向前行车辆的搭乘者、相向车辆的搭乘者、或行人照射的光,防止他们眩目。afs根据本车辆的操舵角向本车辆的行进方向照射光。

例如,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前照灯具有多个光源模块(adb灯单元41r、42r、43r)。多个光源模块沿着相对于车辆(车辆c)的左右方向排列,且与将adb用的配光图案分割而成的多个局部配光图案(adb配光图案rsp1、rsp2、rsp3)一对一地相对应。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前照灯通过将多个光源模块独立地点亮或熄灭而实现adb。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1296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前照灯通过将多个光源模块的光轴(光轴z3r、z4r、z5r)相互不平行地配置,而使各光源模块与各局部配光图案相对应(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2等)。因此,彼此相邻的光源模块之间的间隔变大,而具有前照灯相对于光源模块的排列方向、即车辆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变大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在使用多个光源模块来形成配光可变型前照灯用的配光图案的车辆用前照灯中使该前照灯变得小型。

本发明的车辆用前照灯是通过多个局部配光图案的组合自由形成配光可变型前照灯用的配光图案的车辆用前照灯,具备:多个第1光源模块,其与多个局部配光图案相对应,且具有相互平行的投光方向;以及导光部件,其具有与多个第1光源模块相对配置且与多个第1光源模块相对应的多个第1入射面部、和与多个第1入射面部相对配置且由多个第1光源模块共用的出射面部,该导光部件通过将多个第1光源模块投射的光偏转而形成配光图案。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使用多个光源模块来形成配光可变型前照灯用的配光图案的车辆用前照灯中使该前照灯变得小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光源模块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光源模块中的光路等的说明图。

图3a是表示图1所示的光源模块所具有的光源的发光面的形状的说明图。图3b是表示通过图1所示的光源模块形成的配光图案的形状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其他光源模块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光源模块中的光路等的说明图。

图6a是表示图4所示的光源模块所具有的光阑的贯穿孔的形状的说明图。图6b是表示通过图4所示的光源模块形成的配光图案的形状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前照灯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图8a是表示图7所示的左前照灯中的主光路等的说明图。

图8b是表示图7所示的右前照灯中的主光路等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图7所示的前照灯形成的配光图案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图7所示的前照灯形成的其他配光图案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图7所示的前照灯形成的其他配光图案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前照灯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图13a是表示图12所示的左前照灯中的主光路等的说明图。

图13b是表示图12所示的右前照灯中的主光路等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前照灯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图15a是表示图14所示的左前照灯中的主光路等的说明图。

图15b是表示图14所示的右前照灯中的主光路等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前照灯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图17a是表示图16所示的左前照灯中的主光路等的说明图。

图17b是表示图16所示的右前照灯中的主光路等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前照灯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图19a是表示图18所示的左前照灯中的主光路等的说明图。

图19b是表示图18所示的右前照灯中的主光路等的说明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前照灯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图21a是表示图20所示的左前照灯中的主光路等的说明图。

图21b是表示图20所示的右前照灯中的主光路等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了更加详细地说明本发明,遵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光源模块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光源模块中的光路等的说明图。图3a是表示图1所示的光源模块所具有的光源的发光面的形状的说明图。图3b是表示通过图1所示的光源模块形成的配光图案的形状的说明图。参照图1~图3,说明实施方式1的光源模块10。

如图1所示,在大致有底筒状的箱体1内收纳有光源2,在箱体1的开口部上设有第1光学系统3。光源2具有发光面4,该发光面4与第1光学系统3相对。箱体1起到针对光源2的发热而降温的散热器的功能。通过箱体1、光源2及第1光学系统3,构成光源模块10的主要部分。

光源2使用例如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或半导体激光。更具体地说,例如光源2由蓝色led与黄色荧光体的组合、紫外led与rgb(redgreenblue)荧光体的组合、蓝色激光与黄色荧光体的组合、或rgb激光构成。光源2从发光面4放射白色光。

第1光学系统3例如由一片以上的凸透镜、一片以上的凹面镜或凸透镜与凹面镜的组合构成。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第1光学系统3由一片凸透镜构成。基于第1光学系统3整体产生的折射力(所谓“放大率,power”。以焦点距离的倒数表示)的值被设定为正值。第1光学系统3通过折射或反射等光学作用,将从发光面4放射的光向规定方向投射。

在此,图1所示的a1示出第1光学系统3的光轴、即光源模块10的光轴。第1光学系统3投射光的方向、即光源模块10投射光的方向(以下称为“投光方向”)成为沿着光轴a1的方向。由光源模块10投射的光具有相对于投光方向的规定角度强度分布。

图2所示的双点划线示出与从发光面4放射的光中的一部分相对应的光路、及与由第1光学系统3投射的光中的一部分相对应的光路。如图2所示,由第1光学系统3投射的光在相对于光源模块10远的位置处成像。由此,形成配光图案p1。

配光图案p1的形状成为与发光面4的形状相应的形状。更具体地说,配光图案p1的形状成为与将发光面4的形状相对于光轴a1反转而成的形状相似的形状。例如,在发光面4的形状如图3a所示为大致正方形状的情况下,配光图案p1的形状如图3b所示,成为比图3a所示的大致正方形大的大致正方形状。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其他光源模块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图4所示的光源模块中的光路等的说明图。图6a是图4所示的光源模块所具有的光阑的贯穿孔的形状的说明图。图6b是表示由图4所示的光源模块形成的配光图案的形状的说明图。参照图4~图6,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其他光源模块10a。此外,对与图1~图3所示的光源模块10相同的结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4所示,在光源2与第1光学系统3之间设有第2光学系统5,且在第1光学系统3与第2光学系统5之间设有光阑6。光阑6为大致框状,具有贯穿孔7。通过箱体1、光源2、第1光学系统3、第2光学系统5及光阑6,构成光源模块10a的主要部分。

第2光学系统5由一片以上的凸透镜、一片以上的凹面镜或凸透镜与凹面镜的组合构成。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第2光学系统5由一片凸透镜构成。基于第2光学系统5整体产生的折射力的值被设定为正值。第2光学系统5通过折射或反射等光学作用,将从发光面4放射的光朝向光阑6投射。第1光学系统3将从光阑6通过的光向规定方向投射。

在此,图4所示的a2示出第1光学系统3及第2光学系统5的光轴、即光源模块10a的光轴。第1光学系统3投射光的方向、即光源模块10a的投光方向成为沿着光轴a2的方向。由光源模块10a投射的光具有相对于投光方向的规定角度强度分布。

图5所示的双点划线示出与从发光面4放射的光中的一部分相对应的光路、与由第2光学系统5投射的光中的一部分相对应的光路、以及与由第1光学系统3投射的光中的一部分相对应的光路。如图5所示,由第2光学系统5投射的光在光阑6附近的位置处成像。而且,由第1光学系统3投射的光在相对于光源模块10a远的位置处再次成像。由此,形成配光图案p2。

配光图案p2的形状成为与贯穿孔7的形状相应的形状。更具体地说,配光图案p2的形状成为与将贯穿孔7的形状相对于光轴a2反转而成的形状相似的形状。例如,在贯穿孔7的形状如图6a所示为将正方形的右下角部切除而成的形状的情况下,配光图案p2的形状如图6b所示,成为将比图6a所示的正方形大的正方形的左上角部切除而成的形状。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前照灯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图8a是表示图7所示的左前照灯中的主光路等的说明图。图8b是表示图7所示的右前照灯中的主光路等的说明图。参照图7及图8,说明实施方式1的前照灯100。

如图7所示,前照灯100由左前照灯100l及右前照灯100r构成。左前照灯100l搭载于未图示的车辆(以下简称为“车辆”)的前端部中的左端部,右前照灯100r搭载于该车辆的前端部中的右端部。在图中,x轴为沿着相对于车辆的左右方向的轴,y轴为沿着相对于车辆的前后方向的轴,z轴为沿着相对于车辆的上下方向的轴。

首先,说明左前照灯100l。在图中,11l是主体壳体。主体壳体11l具有前面开口部,该前面开口部被护镜(coverlens)12l封堵。

在主体壳体11l内收纳有三个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各自具有与图1及图2所示的光源模块10相同的构造、或与图4及图5所示的光源模块10a相同的构造。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沿着相对于车辆的左右方向排列。即,随着从车辆的内侧趋向外侧,而依次配置有第1光源模块13l、第1光源模块14l、第1光源模块15l。

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的光轴a1l、a2l、a3l相互大致平行地设置。由此,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具有相互大致平行的投光方向。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的光轴a1l、a2l、a3l以沿着相对于车辆的前后方向的朝向设置。由此,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各自朝向相对于车辆的前方投射光。

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用于形成配光可变型前照灯用的配光图案(以下称为“第1配光图案”)pl。第1配光图案pl是例如adb用的配光图案,由三个局部配光图案p1l、p2l、p3l的组合形成。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与局部配光图案p1l、p2l、p3l一对一地相对应。参照图9~图11在后叙述第1配光图案pl及局部配光图案p1l、p2l、p3l的具体例。

在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与护镜12l之间设有导光部件16l。导光部件16l由亚克力或聚碳酸酯等的、塑料或者玻璃等透明材料构成。导光部件16l能够通过该塑料的成型、或该玻璃的切削及研磨等来制造。

导光部件16l具有三个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与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一对一地相对应。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分别与相对应的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相对配置。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分别为平面状。

导光部件16l具有一个出射面部20l。出射面部20l由所有的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共用,与所有的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相对配置。出射面部20l为长度方向沿着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的排列方向、即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的排列方向的形状。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出射面部20l的一端部21l配置在相对于车辆的内侧,出射面部20l的另一端部22l配置在相对于车辆的外侧。另外,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出射面部20l为平面状。

通过主体壳体11l、护镜12l、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及导光部件16l,构成左前照灯100l的主要部分。

在此,如图8a所示,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相对于出射面部20l的角度(以下称为“倾斜角”)θ1l、θ2l、θ3l被设定为相互不同的值。在图8a所示的例子中,倾斜角θ1l、θ2l、θ3l被设定为随着从出射面部20ld一端部21l趋向另一端部22l、即随着从车辆的内侧趋向外侧而逐渐变大的值。

由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投射的光分别入射到相对应的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此时,在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将各光偏转。然后,从导光部件16l内通过的各光从出射面部20l射出。此时,在出射面部20l将各光再次偏转。

图8a中以双点划线的箭头所示的c1l示出与由第1光源模块13l投射的光中的强度最高的部位相对应的光路(以下称为“主光路”)。同样地,c2l示出与由第1光源模块14l投射的光相对应的主光路,c3l示出与由第1光源模块15l投射的光相对应的主光路。以下,将沿着主光路c1l、c2l、c3l中的与从出射面部20l射出的光相对应的部位的方向称为“出射方向”。

由于倾斜角θ1l、θ2l、θ3l被设定为相互不同的值,所以出射方向相对于投光方向的角度(以下称为“出射角”)成为按各个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不同的值。在图8a所示的例子中,出射角成为随着从出射面部20l的一端部21l趋向另一端部22l、即随着从车辆的内侧趋向外侧而逐渐变大的值。

此外,在图8a所示的例子中,关于导光部件16l中的与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分别相对应的部位,相对于一端部21l侧的壁厚而另一端部22l侧的壁厚被设定为大的值。因此,倾斜角θ1l、θ2l、θ3l分别被设定为相对于图中z轴的逆时针方向的角度。另外,出射角分别成为相对于图中z轴的逆时针方向的角度。

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中的偏转量基于导光部件16l的折射率相对于空气的折射率(通常大致为1)的值、及光相对于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的入射角,利用所谓“斯涅尔定律”确定。同样地,出射面部20l中的偏转量基于空气的折射率相对于导光部件16l的折射率的值、及光相对于出射面部20l的入射角,利用斯涅尔定律确定。光相对于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及出射面部20l的入射角成为与倾斜角θ1l、θ2l、θ3l相应的值。因此,通过将倾斜角θ1l、θ2l、θ3l设定为恰当的值,而能够得到所期望的出射角

接下来,说明右前照灯100r。如图7所示,右前照灯100r具有将左前照灯100l左右反转而成的构造。即,主体壳体11r具有前面开口部,该前面开口部被护镜12r封堵。

在主体壳体11r内收纳有三个第1光源模块13r、14r、15r。第1光源模块13r、14r、15r分别具有与图1及图2所示的光源模块10相同的构造、或与图4及图5所示的光源模块10a相同的构造。第1光源模块13r、14r、15r沿着相对于车辆的左右方向排列。第1光源模块13r、14r、15r的光轴a1r、a2r、a3r相互大致平行地设置。

第1光源模块13r、14r、15r用于形成配光可变型前照灯用的配光图案(以下称为“第1配光图案”)pr。第1配光图案pr是例如adb用的配光图案,由三个局部配光图案p1r、p2r、p3r的组合形成。第1光源模块13r、14r、15r与局部配光图案p1r、p2r、p3r一对一地相对应。参照图9~图11在后叙述第1配光图案pr及局部配光图案p1r、p2r、p3r的具体例。

在第1光源模块13r、14r、15r与护镜12r之间设有导光部件16r。导光部件16r具有与第1光源模块13r、14r、15r一对一地相对应的三个第1入射面部17r、18r、19r,且具有由第1光源模块13r、14r、15r共用的一个出射面部20r。出射面部20r的一端部21r配置在相对于车辆的内侧,出射面部20r的另一端部22r配置在相对于车辆的外侧。

通过主体壳体11r、护镜12r、第1光源模块13r、14r、15r及导光部件16r,构成右前照灯100r的主要部分。

如图8b所示,在导光部件16r中,倾斜角θ1r、θ2r、θ3r被设定为相互不同的值。图8b所示的c1r、c2r、c3r分别示出与由第1光源模块13r、14r、15r投射的光相对应的主光路。出射角成为按各个第1光源模块13r、14r、15r不同的值。通过将倾斜角θ1r、θ2r、θ3r设定为恰当的值,而能够得到所期望的出射角

接下来,参照图9~图11,说明第1配光图案pl、pr及局部配光图案p1l、p2l、p3l、p1r、p2r、p3r的具体例。

图9示出第1配光图案pl、pr的一个例子。如图9所示,相对于车辆的左半部的第1配光图案pl由三个局部配光图案p1l、p2l、p3l的组合形成,并且,相对于车辆的右半部的第1配光图案pr由三个局部配光图案p1r、p2r、p3r的组合形成。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局部配光图案p1l、p2l、p3l,p1r、p2r、p3r各自的形状为大致正方形状。

局部配光图案p1l、p2l、p3l、p1r、p2r、p3r沿着相对于车辆的左右方向排列。局部配光图案p1l、p2l、p3l、p1r、p2r、p3r与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13r、14r、15r一对一地相对应。根据有无前行车辆、有无相向车辆、及有无行人等来独立地点亮或熄灭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13r、14r、15r,由此能够实现adb。

此外,形成左半部的第1配光图案pl的局部配光图案p1l、p2l、p3l与设在左前照灯100l的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一对一地相对应。第1配光图案pl中的局部配光图案p1l、p2l、p3l的排列顺序与左前照灯100l中的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的排列顺序一致。另外,形成右半部的第1配光图案pr的局部配光图案p1r、p2r、p3r与设在右前照灯100r的第1光源模块13r、14r、15r一对一地相对应。第1配光图案pr中的局部配光图案p1r、p2r、p3r的排列顺序与右前照灯100r中的第1光源模块13r、14r、15r的排列顺序一致。

关于图9所示的第1配光图案pl、pr,六个局部配光图案p1l、p2l、p3l、p1r、p2r、p3r中的彼此相邻的局部配光图案彼此不重叠地配置。与此相对,也可以如图10所示,六个局部配光图案p1l、p2l、p3l、p1r、p2r、p3r中的彼此相邻的局部配光图案的缘部彼此重叠地配置。在根据各个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13r、14r、15r中的光学特性等而相对应的局部配光图案的缘部比该局部配光图案的中央部暗的情况下,通过缘部彼此的重叠而能够降低第1配光图案pl、pr整体中的亮度不均。

另外,还可以如图11所示,第1配光图案pl中的相对于车辆配置在最内侧的局部配光图案p1l的大致整体、和第1配光图案pr中的相对于车辆配置在最内侧的局部配光图案p1r的大致整体相互重叠地配置。由此,相对于车辆的正面的区域变亮,而能够实现可对更远的地方照射光的前照灯100。

接下来,说明前照灯100的效果。左前照灯100l通过设置偏转用的导光部件16l,而能够使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与局部配光图案p1l、p2l、p3l相对应,且将光轴a1l、a2l、a3l相互大致平行地配置。其结果为,与如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将光轴相互不平行地配置的车辆用前照灯相比,能够减小左前照灯100l相对于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的排列方向、即车辆的左右方向的尺寸。

同样地,右前照灯100r通过设置偏转用的导光部件16r,而能够使第1光源模块13r、14r、15r与局部配光图案p1r、p2r、p3r相对应,且将光轴a1r、a2r、a3r相互大致平行地配置。其结果为,能够减小右前照灯100r相对于第1光源模块13r、14r、15r的排列方向、即车辆的左右方向的尺寸。

另外,前照灯100为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与局部配光图案p1l、p2l、p3l一对一地相对应、且第1光源模块13r、14r、15r与局部配光图案p1r、p2r、p3r一对一地相对应的构造。由此,能够使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13r、14r、15r各自所包含的光源2容易散热。

在假设采用了在左前照灯100l设置一个光源模块10、并且在该光源模块10的箱体1内设置多个光源2且该多个光源2与局部配光图案p1l、p2l、p3l一对一地相对应的构造的情况下,由于光源2密集而难以散热。其结果为,产生光源2因热而破损、或无法得到足够亮度的第1配光图案pl等问题。另外,在右前照灯100r中也会产生相同的问题。对此,实施方式1的前照灯100为多个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与局部配光图案p1l、p2l、p3l一对一地相对应、且多个第1光源模块13r、14r、15r与局部配光图案p1r、p2r、p3r一对一地相对应的构造。由此,能够避免光源2密集而使光源2容易散热。

此外,在图7及图8所示的例子中,光轴a1l、a2l、a3l、a1r、a2r、a3r以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的方式设置,但光轴a1l、a2l、a3l、a1r、a2r、a3r也可以相对于车辆的前后方向倾斜地设置。

另外,形成第1配光图案pl的局部配光图案的个数并不限定于三个,左前照灯100l所包含的第1光源模块的个数并不限定于三个。左前照灯100l只要具有与多个局部配光图案相对应的多个第1光源模块即可。同样地,右前照灯100r只要具有与多个局部配光图案相对应的多个第1光源模块即可。

另外,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的投光方向只要为相互大致平行的状态即可,可以不为完全平行的状态。同样地,第1光源模块13r、14r、15r的投光方向只要为相互大致平行的状态即可,可以不为完全平行的状态。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平行”这一术语的意义并不限定于完全平行的状态,也包含大致平行的状态。

另外,前照灯100形成的第1配光图案pl、pr只要为配光可变型前照灯用的配光图案即可,并不限定于图9~图11所示的adb用的配光图案。第1配光图案pl、pr例如也可以为afs用的配光图案。

另外,导光部件16l只要为通过将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分别投射的光偏转来形成第1配光图案pl的部件即可,其原理并不限定于将倾斜角θ1l、θ2l、θ3l设定为相互不同的值。例如,导光部件16l也可以为如下部件:对供由第1光源模块13l投射的光通过的部位(即包含第1入射面部17l的部位)、供由第1光源模块14l投射的光通过的部位(即包含第1入射面部18l的部位)、供由第1光源模块15l投射的光通过的部位(即包含第1入射面部19l的部位)使用相互不同的材料,而将这些部位的折射率设定为相互不同的值。由此,导光部件16l可以为如下部件:将倾斜角θ1l、θ2l、θ3l设定为相互大致同等的值,且将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分别投射的光偏转而形成第1配光图案pl。另外,导光部件16r也是同样的。

如以上那样,实施方式1的左前照灯100l是通过多个局部配光图案p1l、p2l、p3l的组合而自由形成配光可变型前照灯用的第1配光图案pl的左前照灯100l,具备:多个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其与多个局部配光图案p1l、p2l、p3l相对应,且具有相互平行的投光方向;以及导光部件16l,其具有与多个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相对配置且与多个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相对应的多个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和与多个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相对配置且由多个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共用的出射面部20l,通过将多个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投射的光偏转而形成第1配光图案pl。由此,能够减小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之间的间隔,使左前照灯100l变得小型。另外,能够使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各自所包含的光源2容易散热。右前照灯100r也是同样的。

另外,多个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的相对于出射面部20l的倾斜角θ1l、θ2l、θ3l被设定为相互不同的值。由此,导光部件16l能够将多个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投射的光偏转而形成第1配光图案pl。另外,通过将倾斜角θ1l、θ2l、θ3l设定为恰当的值,而能够得到所期望的出射角右前照灯100r也是同样的。

另外,多个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沿着出射面部20l的长度方向排列,多个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相对于出射面部20l的倾斜角θ1l、θ2l、θ3l被设定为随着从出射面部20l的一端部21l趋向另一端部22l而逐渐变大的值。由此,出射角成为随着从出射面部20l的一端部21l趋向另一端部22l而逐渐变大的值。其结果为,能够使左前照灯100l中的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的排列顺序、和第1配光图案pl中的局部配光图案p1l、p2l、p3l的排列顺序一致。右前照灯100r也是同样的。

实施方式2.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前照灯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图13a是表示图12所示的左前照灯中的主光路等的说明图。图13b是表示图12所示的右前照灯中的主光路等的说明图。参照图12及图13,说明实施方式2的前照灯100a。此外,对与图7及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前照灯100相同的结构部件等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导光部件16l在彼此相邻的第1入射面部17l、18l之间形成有层差面部31l,且在彼此相邻的第1入射面部18l、19l之间形成有层差面部32l。由此,导光部件16l的供主光路c1l、c2l、c3l通过的部位的壁厚t1l、t2l、t3l被设定为相互大致同等的值。

在图13a所示的例子中,主光路c1l从第1入射面部17l的中央部通过,主光路c2l从第1入射面部18l的中央部通过,主光路c3l从第1入射面部19l的中央部通过。因此,图13a所示的导光部件16l的与第1入射面部17l的中央部相对应的部位的壁厚t1l、与第1入射面部18l的中央部相对应的部位的壁厚t2l、和与第1入射面部18l的中央部相对应的部位的壁厚t3l被设定为相互大致同等的值。在此,“中央部”是指相对于车辆的左右方向(沿着图中x轴的方向)的中央部,且是相对于车辆的上下方向(沿着图中z轴的方向)的中央部。

通过设置层差面部31l、32l,而能够使导光部件16l变得薄壁。其结果为,能够使左前照灯100l变得轻量。另外,通过将壁厚t1l、t2l、t3l设定为相互大致同等的值,而能够使主光路c1l、c2l、c3l中的导光部件16l内的光路长op1l、op2l、op3l为相互大致同等的值。其结果为,能够减小与局部配光图案p1l、p2l、p3l分别相对应的光的光学特性的差异,提高第1配光图案pl的品质。由于第1配光图案pl及局部配光图案p1l、p2l、p3l的具体例与在实施方式1中参照图9~图11说明的具体例相同,所以省略图示及说明。

导光部件16r具有与导光部件16l相同的形状。即,导光部件16r在第1入射面部17r、18r之间形成有层差面部31r,并且在第1入射面部18r、19r之间形成有层差面部32r。通过层差面部31r、32r,壁厚t1r、t2r、t3r被设定为相互大致同等的值。由此,能够使导光部件16r变得薄壁,从而使右前照灯100r变得轻量。另外,能够使主光路c1r、c2r、c3r中的导光部件16r内的光路长op1r、op2r、op3r为相互大致同等的值,而提高第1配光图案pr的品质。由于第1配光图案pr及局部配光图案p1r、p2r、p3r的具体例与在实施方式1中参照图9~图11说明的具体例相同,所以省略图示及说明。

此外,壁厚t1l、t2l、t3l只要为相互大致同等的值即可,可以不为完全同等的值。同样地,壁厚t1r、t2r、t3r只要为相互大致同等的值即可,可以不为完全同等的值。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同等”这一术语的意义并不限定于完全同等的状态,也包含大致同等的状态。

另外,实施方式2的前照灯100a能够采用与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前照灯相同的各种变形例。例如,左前照灯100l中的第1光源模块的个数并不限定于三个,右前照灯100r中的第1光源模块的个数并不限定于三个。

如以上那样,在实施方式2的左前照灯100l中,导光部件16l的供与多个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相对应的多条主光路c1l、c2l、c3l通过的部位的壁厚t1l、t2l、t3l被设定为相互同等的值。由此,能够使左前照灯100l变得轻量,且能够提高第1配光图案pl的品质。右前照灯100r也是同样的。

实施方式3.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前照灯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图15a是表示图14所示的左前照灯中的主光路等的说明图。图15b是表示图14所示的右前照灯中的主光路等的说明图。参照图14及图15,说明实施方式3的前照灯100b。此外,对与图12及图13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前照灯100a相同的结构部件等,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13a所示,实施方式2的导光部件16l的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分别为平面状,且出射面部20l为平面状。与此相对,如图15a所示,实施方式3的导光部件16l的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分别为曲面状,且出射面部20l为曲面状。在图15a所示的例子中,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具有相互大致同等的曲率,且出射面部20l具有与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大致同等的曲率。

通过对导光部件16l的外形使用曲面,而容易对左前照灯100l采用曲面主体的设计。其结果为,能够提高左前照灯100l的设计的自由度。

导光部件16r具有与导光部件16l相同的形状。即,如图15b所示,实施方式3的导光部件16r的第1入射面部17r、18r、19r分别为曲面状,且出射面部20r为曲面状。在图15b所示的例子中,第1入射面部17r、18r、19r具有相互大致同等的曲率,且出射面部20r具有与第1入射面部17r、18r、19r大致同等的曲率。由此,能够提高右前照灯100r的设计的自由度。

此外,实施方式3的前照灯100b能够采用与在实施方式1、2中说明的前照灯相同的各种变形例。例如,左前照灯100l中的第1光源模块的个数并不限定于三个,右前照灯100r中的第1光源模块的个数并不限定于三个。

如以上那样,实施方式3的左前照灯100l的多个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及出射面部20l为曲面状。由此,能够提高左前照灯100l的设计的自由度。右前照灯100r也是同样的。

实施方式4.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前照灯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图17a是表示图16所示的左前照灯中的主光路等的说明图。图17b是表示图16所示的右前照灯中的主光路等的说明图。参照图16及图17,说明实施方式4的前照灯100c。此外,对与图12及图13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前照灯100a相同的结构部件等,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13a所示,实施方式2的导光部件16l的倾斜角θ1l、θ2l、θ3l被设定为随着从出射面部20l的一端部21l趋向另一端部22l、即随着从车辆的内侧趋向外侧而逐渐变大的值。因此,出射角成为随着从出射面部20l的一端部21l趋向另一端部22l、即随着从车辆的内侧趋向外侧而逐渐变大的值。

与此相对,如图17a所示,实施方式4的导光部件16l的倾斜角θ1l、θ2l、θ3l被设定为随着从出射面部20l的一端部21l趋向另一端部22l、即随着从车辆的内侧趋向外侧而逐渐变小的值。因此,出射角成为随着从出射面部20l的一端部21l趋向另一端部22l、即随着从车辆的内侧趋向外侧而逐渐变小的值。

由此,实施方式4的左前照灯100l相对于实施方式2的左前照灯100l,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与局部配光图案p1l、p2l、p3l的对应关系不同。即,在图9~图11所示的第1配光图案pl中,配置在相对于车辆的内侧的第1光源模块13r与配置在相对于车辆的外侧的局部配光图案p3l相对应,配置在相对于车辆的外侧的第1光源模块15r与配置在相对于车辆的内侧的局部配光图案p1l相对应,配置在第1光源模块13r、15r之间的第1光源模块14r与配置在局部配光图案p3l、p1l之间的局部配光图案p2l相对应。

像这样,能够根据倾斜角θ1l、θ2l、θ3l的大小关系,任意地设定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与局部配光图案p1l、p2l、p3l的对应关系。其结果为,能够提高左前照灯100l的设计自由度。另外,由于根据倾斜角θ1l、θ2l、θ3l的大小关系而导光部件16l所具有的光学作用不同,所以能够分别使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的点亮中及熄灭中的左前照灯100l的外观不同。其结果为,能够得到外观的多样性丰富的左前照灯100l。

此外,倾斜角θ1l、θ2l、θ3l的大小关系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θ1l<θ2l<θ3l的关系、及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θ1l>θ2l>θ3l的关系。在左前照灯100l设有三个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的情况下,三个倾斜角θ1l、θ2l、θ3l的大小关系也可以被设定为合计6种大小关系中的某一种关系。

例如,倾斜角θ1l、θ2l、θ3l的大小关系也可以被设定为θ2l>θ1l>θ3l、θ2l>θ3l>θ1l、θ1l>θ3l>θ2l或θ3l>θ1l>θ2l。在该情况下,倾斜角θ1l、θ2l、θ3l被设定为随着从出射面部20l的一端部21l趋向另一端部22l、即随着从车辆的内侧趋向外侧而不规则地变化的值。

导光部件16r具有与导光部件16l相同的形状。即,如图17b所示,实施方式4的右前照灯100r的倾斜角θ1r、θ2r、θ3r被设定为随着从出射面部20r的一端部21r趋向另一端部22r、即随着从车辆的内侧趋向外侧而逐渐变小的值。由此,实施方式4的右前照灯100r在图9~图11所示的第1配光图案pr中,配置在相对于车辆的内侧的第1光源模块13r与配置在相对于车辆的外侧的局部配光图案p3r相对应,配置在相对于车辆的外侧的第1光源模块15r与配置在相对于车辆的内侧的局部配光图案p1r相对应,配置在第1光源模块13r、15r之间的第1光源模块14r与配置在局部配光图案p3r、p1r之间的局部配光图案p2r相对应。

像这样,能够根据倾斜角θ1r、θ2r、θ3r的大小关系,任意地设定第1光源模块13r、14r、15r与局部配光图案p1r、p2r、p3r的对应关系。其结果为,能够提高右前照灯100r的设计自由度。另外,由于根据倾斜角θ1r、θ2r、θ3r的大小关系而导光部件16r所具有的光学作用不同,所以能够分别使第1光源模块13r、14r、15r的点亮中及熄灭中的右前照灯100r的外观不同。其结果为,能够得到外观的多样性丰富的右前照灯100r。

此外,倾斜角θ1r、θ2r、θ3r的大小关系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θ1r<θ2r<θ3r的关系、及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θ1r>θ2r>θ3r的关系。例如,倾斜角θ1r、θ2r、θ3r的大小关系也可以被设定为θ2r>θ1r>θ3r、θ2r>θ3r>θ1r、θ1r>θ3r>θ2r或θ3r>θ1r>θ2r。在该情况下,倾斜角θ1r、θ2r、θ3r被设定为随着从出射面部20r的一端部21r趋向另一端部22r、即随着从车辆的内侧趋向外侧而不规则地变化的值。

另外,实施方式4的前照灯100c能够采用与在实施方式1~3中说明的前照灯相同的各种变形例。例如,左前照灯100l中的第1光源模块的个数并不限定于三个,右前照灯100r中的第1光源模块的个数并不限定于三个。导光部件16l的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及出射面部20l也可以为曲面状,导光部件16r的第1入射面部17r、18r、19r及出射面部20r也可以为曲面状。

如以上那样,在实施方式4的左前照灯100l中,多个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沿着出射面部20l的长度方向排列,多个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相对于出射面部20l的倾斜角θ1l、θ2l、θ3l被设定为随着从出射面部20l的一端部21l趋向另一端部22l而逐渐变小的值。由于能够根据倾斜角θ1l、θ2l、θ3l的大小关系,任意地设定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与局部配光图案p1l、p2l、p3l的对应关系,所以能够提高左前照灯100l的设计自由度。另外,由于根据倾斜角θ1l、θ2l、θ3l的大小关系而导光部件16l所具有的光学作用不同,所以能够得到外观的多样性丰富的左前照灯100l。右前照灯100r也是同样的。

或者,在实施方式4的左前照灯100l中,多个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沿着出射面部20l的长度方向排列,多个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相对于出射面部20l的倾斜角θ1l、θ2l、θ3l被设定为随着从出射面部20l的一端部21l趋向另一端部22l而不规则地变化的值。由于能够根据倾斜角θ1l、θ2l、θ3l的大小关系,任意地设定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与局部配光图案p1l、p2l、p3l的对应关系,所以能够提高左前照灯100l的设计自由度。另外,由于根据倾斜角θ1l、θ2l、θ3l的大小关系而导光部件16l所具有的光学作用不同,所以能够得到外观的多样性丰富的左前照灯100l。右前照灯100r也是同样的。

实施方式5.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前照灯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图19a是表示图18所示的左前照灯中的主光路等的说明图。图19b是表示图18所示的右前照灯中的主光路等的说明图。参照图18及图19,说明实施方式5的前照灯100d。此外,对与图12及图13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前照灯100a相同的结构部件等,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如图13a所示,关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导光部件16l中的与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分别相对应的部位,相对于一端部21l侧的壁厚而另一端部22l侧的壁厚被设定为大的值。因此,倾斜角θ1l、θ2l、θ3l分别被设定为相对于图中z轴的逆时针方向的角度,并且出射角分别成为相对于图中z轴的逆时针方向的角度。

与此相对,如图19a所示,关于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导光部件16l中的与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分别相对应的部位,相对于一端部21l侧的壁厚而另一端部22l侧的壁厚被设定为小的值。即,该各部位的相对于车辆的外侧的壁厚被设定为比相对于车辆的内侧的壁厚小的值。因此,倾斜角θ1l、θ2l、θ3l分别被设定为相对于图中z轴的顺时针方向的角度,并且出射角分别成为相对于图中z轴的顺时针方向的角度。其结果为,实施方式5的左前照灯100l形成相对于车辆的右半部的第1配光图案pr。

在图19a所示的例子中,倾斜角θ1l、θ2l、θ3l被设定为随着从出射面部20l的一端部21l趋向另一端部22l、即随着从车辆的内侧趋向外侧而逐渐变大的值。因此,出射角被设定为随着从出射面部20l的一端部21l趋向另一端部22l、即随着从车辆的内侧趋向外侧而逐渐变大的值。因此,在图9~图11所示的第1配光图案pr中,配置在相对于车辆的内侧的第1光源模块13l与配置在相对于车辆的内侧的局部配光图案p1r相对应,配置在相对于车辆的外侧的第1光源模块15l与配置在相对于车辆的外侧的局部配光图案p3r相对应,配置在第1光源模块13l、15l之间的第1光源模块14l与配置在局部配光图案p1r、p3r之间的局部配光图案p2r相对应。

像这样,能够根据倾斜角θ1l、θ2l、θ3l的方向,任意地设定左前照灯100l与第1配光图案pl、pr的对应关系。其结果为,能够提高左前照灯100l的设计自由度。另外,由于根据倾斜角θ1l、θ2l、θ3l的方向而导光部件16l所具有的光学作用不同,所以能够分别使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的点亮中及熄灭中的左前照灯100l的外观不同。其结果为,能够得到外观的多样性丰富的左前照灯100l。

导光部件16r具有与导光部件16l相同的形状。即,如图19b所示,关于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导光部件16r中的与第1入射面部17r、18r、19r分别相对应的部位,相对于一端部21r侧的壁厚而另一端部22r侧的壁厚被设定为小的值。由此,出射角分别成为相对于图中z轴的顺时针方向的角度。其结果为,实施方式5的右前照灯100r形成相对于车辆的左半部的第1配光图案pl。

在图19b所示的例子中,倾斜角θ1r、θ2r、θ3r被设定为随着从出射面部20r的一端部21r趋向另一端部22r、即随着从车辆的内侧趋向外侧而逐渐变大的值。因此,出射角被设定为随着从出射面部20r的一端部21r趋向另一端部22r、即随着从车辆的内侧趋向外侧而逐渐变大的值。因此,在图9~图11所示的第1配光图案pl中,配置在相对于车辆的内侧的第1光源模块13r与配置在相对于车辆的内侧的局部配光图案p1l相对应,配置在相对于车辆的外侧的第1光源模块15r与配置在相对于车辆的外侧的局部配光图案p3l相对应,配置在第1光源模块13r、15r之间的第1光源模块14r与配置在局部配光图案p1l、p3l之间的局部配光图案p2l相对应。

像这样,能够根据倾斜角θ1r、θ2r、θ3r的方向,任意地设定右前照灯100r与第1配光图案pl、pr的对应关系。其结果外,能够提高右前照灯100r的设计自由度。另外,由于根据倾斜角θ1r、θ2r、θ3r的方向而导光部件16r所具有的光学作用不同,所以能够分别使第1光源模块13r、14r、15r的点亮中及熄灭中的右前照灯100r的外观不同。其结果为,能够得到外观的多样性丰富的右前照灯100r。

此外,实施方式5的前照灯100d能够采用与在实施方式1~4中说明的前照灯相同的各种变形例。例如,左前照灯100l中的第1光源模块的个数并不限定于三个,右前照灯100r中的第1光源模块的个数并不限定于三个。导光部件16l的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及出射面部20l也可以为曲面状,导光部件16r的第1入射面部17r、18r、19r及出射面部20r也可以为曲面状。倾斜角θ1l、θ2l、θ3l的大小关系并不限定于图19a所示的θ1l<θ2l<θ3l的关系,倾斜角θ1r、θ2r、θ3r的大小关系并不限定于图19b所示的θ1r<θ2r<θ3r的关系。

如以上那样,在实施方式5的左前照灯100l中,多个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沿着出射面部20l的长度方向排列,关于导光部件16l中的与多个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分别相对应的部位,相对于出射面部20l的一端部21l侧的壁厚而出射面部20l的另一端部22l侧的壁厚被设定为小的值。根据该壁厚而倾斜角θ1l、θ2l、θ3l的方向不同,能够根据倾斜角θ1l、θ2l、θ3l的方向任意地设定左前照灯100l与第1配光图案pl、pr的对应关系。其结果为,能够提高左前照灯100l的设计自由度。另外,由于根据倾斜角θ1l、θ2l、θ3l的方向而导光部件16l所具有的光学作用不同,所以能够得到外观的多样性丰富的左前照灯100l。右前照灯100r也是同样的。

实施方式6.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前照灯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图21a是表示图20所示的左前照灯中的主光路等的说明图。图21b是表示图20所示的右前照灯中的主光路等的说明图。参照图20及图21,说明实施方式6的前照灯100e。此外,对与图7及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前照灯100相同的结构部件等,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首先,说明左前照灯100l。在彼此相邻的第1光源模块13l、14l之间设有一个第2光源模块41l。另外,在彼此相邻的第1光源模块14l、15l之间设有一个第2光源模块42l。第2光源模块41l、42l分别具有与图1及图2所示的光源模块10相同的构造、或与图4及图5所示的光源模块10a相同的构造。

第2光源模块41l、42l的光轴a11l、a12l相对于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的光轴a1l、a2l、a3l大致平行地设置。由此,第2光源模块41l、42l具有相对于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的投光方向大致平行的投光方向。

第2光源模块41l、42l用于形成与第1配光图案pl、pr不同的其他配光图案(以下称为“第2配光图案”)。第2配光图案是例如会车用前照灯(所谓“近光灯”)用的配光图案及行驶用前照灯(所谓“远光灯”)用的配光图案。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例如两个第2光源模块41l、42l中的一个第2光源模块41l与近光灯用的配光图案相对应,且另一个第2光源模块42l与远光灯用的配光图案相对应。

导光部件16l在彼此相邻的第1入射面部17l、18l之间设有一个第2入射面部43l,且在彼此相邻的第1入射面部18l、19l之间设有一个第2入射面部44l。第2入射面部43l、44l与第2光源模块41l、42l一对一地相对应。第2入射面部43l、44l分别与相对应的第2光源模块41l、42l相对配置。

导光部件16l的出射面部20l被所有的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及所有的第2光源模块41l、42l共用,与所有的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及所有的第2光源模块41l、42l相对配置。

第2入射面部43l、44l分别相对于出射面部20l大致平行地设置。因此,与第2光源模块41l、42l分别投射的光相对应的出射角(未图示)成为大致0度。即,出射方向相对于投光方向大致平行。

在此,导光部件16l在彼此相邻的第1入射面部17l与第2入射面部43l之间形成有层差面部45l。同样地,在彼此相邻的第2入射面部43l与第1入射面部18l之间形成有层差面部46l,在彼此相邻的第1入射面部18l与第2入射面部44l之间形成有层差面部47l,在彼此相邻的第2入射面部44l与第1入射面部19l之间形成有层差面部48l。通过设置层差面部45l、46l、47l、48l,而能够使导光部件16l变得薄壁。其结果为,能够使左前照灯100l变得轻量。

根据除了与第1配光图案pl相对应的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以外,与第2配光图案相对应的第2光源模块41l、42l也共用出射面部20l的构造,能够减少左前照灯100l的零部件数量,使左前照灯100l变得小型。

另外,考虑包含第2光源模块41l、42l在内的左前照灯100l整体的耐振性能、取向性能的稳定性、重心位置、散热特性及零部件之间的干涉等,并且考虑基于第1配光图案pl及第2配光图案各自的配光图案产生的点亮中及熄灭中的左前照灯100l的外观等,而能够决定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及第2光源模块41l、42l的配置。其结果为,能够提高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及第2光源模块41l、42l的配置自由度,能够提高左前照灯100l的设计的自由度,且能够得到高性能的左前照灯100l。

接下来,说明右前照灯100r。右前照灯100r具有将左前照灯100l左右反转而成的构造。即,在第1光源模块13r、14r之间设有第2光源模块41r,且在第1光源模块14r、15r之间设有第2光源模块42r。第2光源模块41r、42r分别具有与图1及图2所示的光源模块10相同的构造、或与图4及图5所示的光源模块10a相同的构造。第2光源模块41r、42r的光轴a11r、a12r相对于第1光源模块13r、14r、15r的光轴a1r、a2r、a3r大致平行地设置。

第2光源模块41r、42r用于形成与第1配光图案pr不同的其他配光图案(以下称为“第2配光图案”)。第2配光图案例如是近光灯用的配光图案及远光灯用的配光图案。

导光部件16r在第1入射面部17r、18r之间设有第2入射面部43r,且在第1入射面部18r、19r之间设有第2入射面部44r。第2入射面部43r、44r与第2光源模块41r、42r一对一地相对应。第2入射面部43r、44r分别与相对应的第2光源模块41r、42r相对配置。

导光部件16r的出射面部20r被所有的第1光源模块13r、14r、15r及所有的第2光源模块41r、42r共用,与所有的第1入射面部17r、18r、19r及所有的第2入射面部43r、44r相对配置。第2入射面部43r、44r分别相对于出射面部20r大致平行地设置。

在此,导光部件16r在第1入射面部17r与第2入射面部43r之间形成有层差面部45r,在第2入射面部43r与第1入射面部18r之间形成有层差面部46r,在第1入射面部18r与第2入射面部44r之间形成有层差面部47r,在第2入射面部44r与第1入射面部19r之间形成有层差面部48r。通过设置层差面部45r、46r、47r、48r,而能够使导光部件16r变得薄壁。其结果为,能够使右前照灯100r变得轻量。

根据除了与第1配光图案pr相对应的第1光源模块13r、14r、15r以外,与第2配光图案相对应的第2光源模块41r、42r也共用出射面部20r的构造,能够减少右前照灯100r的零部件数量,使右前照灯100r变得小型。

另外,考虑包含第2光源模块41r、42r在内的右前照灯100r整体的耐振性能、取向性能的稳定性、重心位置、散热特性及零部件之间的干涉等,并且考虑基于第1配光图案pr及第2配光图案各自的配光图案产生的点亮中及熄灭中的右前照灯100r的外观等,而能够决定第1光源模块13r、14r、15r及第2光源模块41r、42r的配置。其结果为,能够提高第1光源模块13r、14r、15r及第2光源模块41r、42r的配置自由度,能够提高右前照灯100r的设计的自由度,且能够得到高性能的右前照灯100r。

此外,第2光源模块41l、42l的投光方向只要为相对于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的投光方向大致平行的状态即可,可以不为完全平行的状态。同样地,第2光源模块41r、42r的投光方向只要为相对于第1光源模块13r、14r、15r的投光方向大致平行的状态即可,可以不为完全平行的状态。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平行”这一术语的意义并不限定于完全平行的状态,也包含大致平行的状态。

另外,在图21a所示的例子中,第2入射面部43l、44l只要为相对于出射面部20l大致平行的状态即可,可以不为完全平行的状态。同样地,在图21b所示的例子中,第2入射面部43r、44r只要为相对于出射面部20r大致平行的状态即可,可以不为完全平行的状态。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平行”这一术语的意义并不限定于完全平行的状态,也包含大致平行的状态。

另外,第2入射面部43l、44l可以相对于出射面部20l不平行地设置,即具有规定的倾斜角(未图示)。同样地,第2入射面部43r、44r可以相对于出射面部20r不平行地设置,即具有规定的倾斜角(未图示)。

另外,左前照灯100l中的第2光源模块41l、42l的配置位置并不限定于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之间。左前照灯100l中,例如可以配置在比第1光源模块13l靠车辆内侧的位置、或比第1光源模块15l靠车辆外侧的位置。右前照灯100r也是同样的。

另外,左前照灯100l中的第2光源模块的个数并不限定于两个。左前照灯100l可以具有一个以上的任意个数的第2光源模块。右前照灯100r也是同样的。

另外,实施方式6的前照灯100e能够采用与在实施方式1~5中说明的前照灯相同的各种变形例。例如,左前照灯100l中的第1光源模块的个数并不限定于三个,右前照灯100r中的第1光源模块的个数并不限定于三个。导光部件16l的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及出射面部20l也可以为曲面状,导光部件16r的第1入射面部17r、18r、19r及出射面部20r也可以为曲面状。倾斜角θ1l、θ2l、θ3l的大小关系并不限定于图21a所示的θ1l<θ2l<θ3l的关系,倾斜角θ1r、θ2r、θ3r的大小关系并不限定于图21b所示的θ1r<θ2r<θ3r的关系。左前照灯100l也可以形成右半部的第1配光图案pr,右前照灯100r也可以形成左半部的第1配光图案pl。

如以上那样,实施方式6的左前照灯100l具备第2光源模块41l、42l,该第2光源模块41l、42l具有相对于多个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的投光方向平行的投光方向。导光部件16l具有与第2光源模块41l、42l相对配置且与第2光源模块41l、42l相对应的第2入射面部43l、44l、和与多个第1入射面部17l、18l、19l及第2入射面部43l、44l相对配置且由多个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及第2光源模块41l、42l共用的出射面部20l,第2入射面部43l、44l相对于出射面部20l平行地设置。由此,能够得到小型、高性能、第1光源模块13l、14l、15l及第2光源模块41l、42l的配置自由度高、且设计自由度高的左前照灯100l。右前照灯100r也是同样的。

此外,本申请发明能够在其发明范围内,进行各实施方式的自由组合、或各实施方式的任意结构要素的变形,或者在各实施方式中进行任意的结构要素的省略。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前照灯能够应用于汽车等车辆。

附图标记说明

1箱体,2光源,3第1光学系统,4发光面,5第2光学系统,6光阑,7贯穿孔,10、10a光源模块,11l、11r主体壳体,12l、12r护镜,13l、13r第1光源模块,14l、14r第1光源模块,15l、15r第1光源模块,16l、16r导光部件,17l、17r第1入射面部,18l、18r第1入射面部,19l、19r第1入射面部,20l、20r出射面部,21l、21r一端部,22l、22r另一端部,31l、31r层差面部,32l、32r层差面部,41l、41r第2光源模块,42l、42r第2光源模块,43l、43r第2入射面部,44l、44r第2入射面部,45l、45r层差面部,46l、46r层差面部,47l、47r层差面部,48l、48r层差面部,100l左前照灯,100r右前照灯,100、100a、100b、100c、100d、100e前照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