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0667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汽车头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头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头灯通常采用对称的近光方案与非对称的近光方案,对称的近光方案指的是设计两个相同的近光透镜,实现两个近光透镜的光线叠加,从而达到汽车近光所需的亮度;非对称的近光方案通常是将两个近光透镜左右分开,左右透镜分别形成左右光型,扩大了近光透镜的照射范围。

但是现有技术中对称的近光方案在提升中心亮度的同时也提高了边缘亮度,这对侧重于中心亮度而对边缘亮度要求不高的近光系统来说,浪费了光源的光通量,而现有的非对称的近光方案会因为拓宽了其照射范围而导致亮度不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对称近光方案造成的光通量浪费及非对称近光方案造成的亮度不够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头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头灯,包括远光模组、集中近光模组及扩散近光模组,所述远光模组包括远光光源及远光透镜,所述远光光源位于所述远光透镜的焦点位置,所述集中近光模组包括第一近光光源、第一反射杯及第一透镜,所述第一反射杯具有第一椭球反射面,所述第一近光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一椭球反射面的近焦点上,所述第一透镜的焦点与所述第一椭球反射面的远焦点重合,所述第一近光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第一椭球反射面反射到所述第一透镜上;

所述扩散近光模组包括第二近光光源、第二反射杯及第二透镜,所述第二反射杯具有第二椭球反射面,所述第二近光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二椭球反射面的近焦点上,所述第二透镜的焦点与所述第二椭球反射面的远焦点重合,所述第二近光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第二椭球反射面反射到所述第二透镜上;

所述集中近光模组的近光光型与所述扩散近光模组的近光光型部分重叠。

可选地,所述第一椭球反射面的远焦点与近焦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椭球反射面的远焦点与近焦点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透镜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集中近光模组还包括第一截止线挡板所述第一截止线挡板可遮挡所述第一椭球反射面反射的部分光线。

可选地,所述集中近光模组还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透镜安装座及第一反射杯安装座,所述第一透镜安装座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反射杯安装座的一端,所述第一截止线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安装座与所述第一反射杯安装座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反射杯固定在所述第一反射杯安装座上,所述第一反射杯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近光光源发出的光线穿过所述第一缺口到达所述第一椭球反射面,所述第一透镜安装座呈环状,且所述第一透镜安装座的环状边缘设置有第一透镜装饰圈,所述第一透镜安装在所述第一透镜装饰圈上。

可选地,所述扩散近光模组还包括第二截止线挡板所述第二截止线挡板能遮挡所述第二椭球反射面反射的部分光线。

可选地,所述扩散近光模组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透镜安装座及第二反射杯安装座,所述第二透镜安装座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反射杯安装座的一端,所述第二截止线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二透镜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反射杯安装座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反射杯固定在所述第二反射杯安装座上,所述第二反射杯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近光光源发出的光线穿过所述第二缺口到达所述第二椭球反射面,所述第二透镜安装座呈环状,且所述第二透镜安装座的环状边缘设置有第二透镜装饰圈,所述第二透镜安装在所述第二透镜装饰圈上。

可选地,所述远光模组还包括远光透镜支架及远光透镜装饰圈,所述远光透镜支架的一端呈环状,所述远光透镜装饰圈设置在所述远光透镜支架的环状边缘,所述远光透镜固定在所述远光透镜装饰圈上。

可选地,所述汽车头灯还包括远近光散热模组,所述远近光散热模组包括第一近光光源散热器、第二近光光源散热器、远光光源散热器及分布在所述第一近光光源散热器、第二近光光源散热器及远光光源散热器上的散热翅片,所述第一近光光源散热器包括第一导热板及固定在所述第一导热板上的第一铝基板,所述第一近光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一铝基板上;

所述第二近光光源散热器包括第二导热板及固定在所述第二导热板上的第二铝基板,所述第二近光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二铝基板上;

所述远光光源散热器包括第三导热板及固定在所述第三导热板上的第三铝基板,所述远光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三铝基板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近光光源散热器、第二近光光源散热器及远光光源散热器一体成型。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头灯,包括集中近光模组及扩散近光模组,集中近光模组的近光光型较扩散近光模组的近光光型更为集中,且集中近光模组的近光光型与扩散近光模组的近光光型部分重叠。这样,集中近光模组与扩散近光模组的近光光型部分叠加能够保证其中心亮度,扩散近光模组的近光光型较为分散,同时能够保证近光的照射范围。本汽车头灯不仅能够避免传统的对称近光方案造成的光通量的浪费,也能够避免传统的非对称近光方案造成的亮度不够,同时能够简单有效地保证汽车头灯的近光模组提供足够的亮度和照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头灯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头灯的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头灯其集中近光模组的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头灯其扩散近光模组的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头灯其远光模组的分解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远光模组;11、远光光源;12、远光透镜;13、远光透镜支架;14、远光透镜装饰圈;

2、集中近光模组;21、第一近光光源;22、第一反射杯;221、第一椭球反射面;23、第一透镜;24、第一截止线挡板;25、第一透镜安装座;26、第一反射杯安装座;261、第一缺口;27、第一透镜装饰圈;

3、扩散近光模组;31、第二近光光源;32、第二反射杯;321、第二椭球反射面;33、第二透镜;34、第二截止线挡板;35、第二透镜安装座;36、第二反射杯安装座;361、第二缺口;37、第二透镜装饰圈;

4、远近光散热模组;41、第一近光光源散热器;42、第二近光光源散热器;43、远光光源散热器;44、散热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头灯,包括远光模组1、集中近光模组2及扩散近光模组3,所述远光模组1包括远光光源11及远光透镜12,所述远光光源11位于所述远光透镜12的焦点位置,所述集中近光模组2包括第一近光光源21、第一反射杯22及第一透镜23,所述第一反射杯22具有第一椭球反射面221,所述第一近光光源21设置在所述第一椭球反射面221的近焦点上,所述第一透镜23的焦点与所述第一椭球反射面221的远焦点重合,所述第一近光光源21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第一椭球反射面221反射到所述第一透镜23上。从而使所述扩散近光模组3包括第二近光光源31、第二反射杯32及第二透镜33,所述第二反射杯32具有第二椭球反射面321,所述第二近光光源31设置在所述第二椭球反射面321的近焦点上,所述第二透镜33的焦点与所述第二椭球反射面321的远焦点重合,所述第二近光光源31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第二椭球反射面321反射到所述第二透镜33上。所述集中近光模组的近光光型与所述扩散近光模组的近光光型部分重叠。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椭球反射面221的远焦点与近焦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椭球反射面321的远焦点与近焦点之间的距离。

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第一透镜23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透镜33的厚度,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椭球反射面221的远焦点与近焦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椭球反射面321的远焦点与近焦点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第一透镜23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透镜33的厚度,从而能够保证所述第一近光光源21发出的光线经第一椭球反射面221的反射及第一透镜23的折射后形成的光型较所述第二近光光源31发出的光线经第二椭球反射面321的反射及第二透镜33的折射后形成的光型更为集中。

如图3所示,所述集中近光模组2还包括第一截止线挡板24及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截止线挡板24可遮挡所述第一椭球反射面221反射的部分光线,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透镜安装座25及第一反射杯安装座26,所述第一透镜安装座25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反射杯安装座26的一端,所述第一截止线挡板24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安装座25与所述第一反射杯安装座26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反射杯22固定在所述第一反射杯安装座26上,所述第一反射杯安装座26上设置有第一缺口261,所述第一近光光源21发出的光线穿过所述第一缺口261到达所述第一椭球反射面221。所述第一透镜安装座25呈环状,且所述第一透镜安装座25的环状边缘设置有第一透镜装饰圈27,所述第一透镜23安装在所述第一透镜装饰圈27上。

如图4所示,所述扩散近光模组3还包括第二截止线挡板34及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截止线挡板34能遮挡所述第二椭球反射面321反射的部分光线,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透镜安装座35及第二反射杯安装座36,所述第二透镜安装座35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反射杯安装座36的一端,所述第二截止线挡板34设置在所述第二透镜安装座35与所述第二反射杯安装座36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反射杯32固定在所述第二反射杯安装座36上,所述第二反射杯安装座36上设置有第二缺口361,所述第二近光光源31发出的光线穿过所述第二缺口361达到所述第二椭球反射面321,所述第二透镜安装座35呈环状,且所述第二透镜安装座35的环状边缘设置有第二透镜装饰圈37,所述第二透镜33安装在所述第二透镜装饰圈37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截止线挡板24及所述第二截止线挡板34的设置能使所述集中近光模组2及扩散近光模组3形成有截止线的集中近光光型和扩散近光光型,利于在反光的条件下获得更为清晰的视野。如图5所示,所述远光模组1还包括远光透镜支架13及远光透镜装饰圈14,所述远光透镜支架13的一端呈环状,所述远光透镜装饰圈14通过振动摩擦焊等工艺固定连接在所述远光透镜支架13的环状边缘,所述远光透镜12通过卡扣等方式固定在所述远光透镜装饰圈14上。

如图2所示,所述汽车头灯还包括远近光散热模组4,所述远近光散热模组4包括第一近光光源散热器41、第二近光光源散热器42、远光光源散热器43及分布在所述第一近光光源散热器41、第二近光光源散热器42、远光光源散热器43的散热翅片44,所述第一近光光源散热器41包括第一导热板及固定在所述第一导热板上的第一铝基板(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近光光源21设置在第一铝基板上;所述第二近光光源散热器42包括第二导热板(图中未示出)及固定在所述第二导热板上的第二铝基板(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近光光源31设置在第二铝基板上;所述远光光源散热器43包括第三导热板(图中未示出)及固定在所述第三导热板上的第三铝基板(图中未示出),所述远光光源11设置在第三铝基板上。所述第一近光光源散热器41、第二近光光源散热器42及远光光源散热器43一体成型。所述远近光散热模组4的设置能够降低所述第一近光光源21、所述第二近光光源31及所述远光光源11的工作温度,延长其使用寿命,而散热翅片44的设置能够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所述第一近光光源散热器41、第二近光光源散热器42及远光光源散热器43的散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远光透镜12、第一透镜23及第二透镜33均选用直径为35mm的小型透镜,以节省汽车头灯空间,从而利于汽车头灯的小型化。为了使小型透镜得以应用,可采用大功率的远光光源11,以解决小型透镜配光面积小的问题。而形成的近光光型较为分散的扩散近光模组3及与所述扩散近光模组3形成部分光型重叠的集中近光模组2的设置保证了近光光型的照射范围和亮度,也保证了小型透镜的应用。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头灯,包括集中近光模组及扩散近光模组,集中近光模组的近光光型较扩散近光模组的近光光型更为集中,且集中近光模组的近光光型与扩散近光模组的近光光型部分重叠。这样,集中近光模组与扩散近光模组的近光光型部分叠加能够保证其中心亮度,扩散近光模组的近光光型较为分散,同时能够保证近光的照射范围。本汽车头灯不仅能够避免传统的对称近光方案造成的光通量的浪费,也能够避免传统的非对称近光方案造成的亮度不够,同时能够简单有效地保证汽车头灯的近光模组提供足够的亮度和照射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