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杆灯绞车升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2423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高杆灯绞车升降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灯杆升降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灯杆杆顶的灯具安装方法,大部分是操作人员携带灯具至杆顶进行固定,其自动化程度较低,工作强度较高,并且存在安全隐患,不符合实际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操作简单,安装到位的高杆灯绞车升降系统。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杆灯绞车升降系统,它包括上传动机构和下传动机构,所述下传动机构包括电动机,所述电动机通过传动带与卷扬机相连,在所述卷扬机一端设有主钢丝绳,所述主钢丝绳与钢丝绳连接盘相连,在所述钢丝绳连接盘上均匀设置三根副钢丝绳,所述上传动机构包括三组定滑轮组,每组定滑轮组由定滑轮Ⅰ和定滑轮Ⅱ组成,所述定滑轮Ⅰ和定滑轮Ⅱ设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定滑轮Ⅱ的设置高度低于定滑轮Ⅰ的设置高度,三组定滑轮组均匀分布在灯杆顶部的连接件上,相邻定滑轮组之间的夹角为120°,所述定滑轮Ⅰ和定滑轮Ⅱ的两中心之间的水平长度占灯具水平长度的4/25,每根副钢丝绳与一组定滑轮组相连。

所述副钢丝绳一端与灯具相连。

所述主钢丝绳共设一根。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置合理,采用钢丝绳连接盘,同时三根副钢丝绳均匀分布其上,运行平稳,同时采用定滑轮组和副钢丝绳,可以将灯具省时省力吊至灯杆顶部,并且采用三组定滑轮组,定滑轮Ⅰ和定滑轮Ⅱ的两中心之间的水平长度占灯具水平长度的4/25,进一步确保灯具平稳可靠的上升,定滑轮Ⅱ的设置高度低于定滑轮Ⅰ的设置高度,使受力均匀,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升降自如,安装到位,符合实际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杆灯绞车升降系统,它包括上传动机构和下传动机构,所述下传动机构包括电动机1,所述电动机1通过传动带2与卷扬机3相连,在所述卷扬机3一端设有主钢丝绳4,所述主钢丝绳4与钢丝绳连接盘5相连,在所述钢丝绳连接盘5上均匀设置三根副钢丝绳6,所述上传动机构包括三组定滑轮组,每组定滑轮组由定滑轮Ⅰ7和定滑轮Ⅱ8组成,所述定滑轮Ⅰ7和定滑轮Ⅱ8设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定滑轮Ⅱ8的设置高度低于定滑轮Ⅰ7的设置高度,三组定滑轮组均匀分布在灯杆顶部的连接件9上,相邻定滑轮组之间的夹角为120°,所述定滑轮Ⅰ7和定滑轮Ⅱ8的两中心之间的水平长度占灯具10水平长度的4/25,每根副钢丝绳6与一组定滑轮组相连;所述副钢丝绳6一端与灯具10相连;所述主钢丝绳4共设一根。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置合理,采用钢丝绳连接盘,同时三根副钢丝绳均匀分布其上,运行平稳,同时采用定滑轮组和副钢丝绳,可以将灯具省时省力吊至灯杆顶部,并且采用三组定滑轮组,定滑轮Ⅰ和定滑轮Ⅱ的两中心之间的水平长度占灯具水平长度的4/25,进一步确保灯具平稳可靠的上升,定滑轮Ⅱ的设置高度低于定滑轮Ⅰ的设置高度,使受力均匀,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升降自如,安装到位,符合实际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