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背光源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0416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背光源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发光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手机背光源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的发展也越来越快,版本也越来越高,主要是人们的需求越来越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是逐渐提升,对于这些日常必备的通讯设备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手机大屏化日趋加速,对手机背光的亮度、结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手机背光源产品结构普遍有挡墙结构,而且粘结宽度较宽,这样挡墙与粘结宽度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对于手机屏幕的可视区域造成一定的限制,同时由于背光源不能用发光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及时进行散热,对于手机的薄型设计具有一定的约束,在长时间使用时,热量难以散出影响手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机背光源的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机背光源的安装结构,包括:壳体、导光板、软性线路板、光源、第一扩散膜、第一增光膜、第二增光膜、第二扩散膜和反光膜和散热板;所述壳体由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构成,其中第一框体的侧边设置导线孔,所述第二框体的外侧设置用于与手机外壳连接的卡扣;所述第二框体内侧设置双卡槽,其中上层卡槽放置导光板,下层卡槽用于放置散热板,所述第一框体为腔体结构,该腔体结构的侧边开口处与第二框体放置导光板的位置连通,所述第一框体内部放置软性线路板,光源均匀布设在软性线路板上,所述软性线路板与散热板连接,所述导光板的下表面贴装反光膜,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依次设置第一扩散膜、第一增光膜、第二增光膜和第二扩散膜。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板采用铝材料或电解亚铅镀锌钢板制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扩散膜与导光板之间通过FPC双面胶粘合,所述导光板与反光膜之间通过黑遮光双面胶粘合。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边设置光源,其他三个侧边通过FPC反向包边胶与第二框体粘合固定,所述软性线路板通过FPC反向包边胶与第一框体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框体的内侧涂覆黑漆并涂覆黑绝缘胶。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板上表面为锯齿结构,以便于光线能尽量分布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导光板的底部为阶梯结构并粘结反射膜,使进入导光板的光线通过反光膜反射,减少光损失,提高光输出效率;

2、第二框体内侧设置双卡槽,其中上层卡槽放置导光板,下层卡槽用于放置散热板,安装方便;

3、第一框体内部放置软性线路板,光源均匀布设在软性线路板上,采用侧光源发光,结构简单,通过导光板的阶梯结构是输出光线均匀;软性线路板与散热板连接,对光源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4、第二框体的内侧涂覆黑漆并涂覆黑绝缘胶,黑漆对导光板的侧边进行反射,通过涂覆黑绝缘胶将导光板与第二框体粘合;导光板的上表面为出光面,该上表面设置凹槽,使出光均匀,可以设置为锯齿结构,使出射光更均匀;

5、壳体采用胶壳和铁框一体设计,其中壳体采用铁框为支撑结构,在铁框的边缘设置胶体,这样在安装时,由于胶体具有伸缩性,可以方便导光板及散热板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手机背光源的安装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壳体背部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导光板,3-软性线路板,4-光源,5-第一扩散膜,6-第一增光膜,7-第二增光膜,8-第二扩散膜,9-反光膜,10-散热板;

11-第一框体,12-第二框体,13-导线孔,14-卡扣,15-双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手机背光源的安装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壳体背部结构图。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手机背光源的安装结构,包括:壳体1、导光板2、软性线路板3、光源4、第一扩散膜5、第一增光膜6、第二增光膜7、第二扩散膜8和反光膜9和散热板10;所述壳体由第一框体11和第二框体12构成,其中第一框体11的侧边设置导线孔13,所述第二框体12的外侧设置用于与手机外壳连接的卡扣14;所述第一框体11为腔体结构,在腔体内部放置软性线路板,腔体内部设置反射膜,在侧边开口处与第二框体12放置导光板的侧边连通,软性线路板上的光源从侧边开口处将光传送给导光板,导光板2的底部为阶梯结构并粘结反射膜9,使进入导光板的光线通过反光膜反射,减少光损失,提高光输出效率;所述第二框体内侧设置双卡槽15,其中上层卡槽放置导光板2,下层卡槽用于放置散热板10;该卡槽也可以设置为三层卡槽结构,其中上层放置显示屏、中间层为导光板,底层放置散热板;这样讲显示屏与背光源组合在一起,安装方便;所述第一框体11内部放置软性线路板3,光源4均匀布设在软性线路板3上,采用侧光源发光,结构简单,通过导光板的阶梯结构是输出光线均匀;所述软性线路板3与散热板10连接,对光源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散热板可以采用铝材料或电解亚铅镀锌钢板的导热效果好的材料制作,软性线路板采用铜箔制作,柔韧性好,与散热板之间可以设置石墨烯薄膜,增强导热效果;第二框体12的内侧涂覆黑漆并涂覆黑绝缘胶,黑漆对导光板的侧边进行反射,通过涂覆黑绝缘胶将导光板与第二框体粘合;

导光板2的下表面贴装反光膜9,导光板2的上表面依次设置第一扩散膜5、第一增光膜6、第二增光膜7和第二扩散膜8;导光板的上表面为出光面,该上表面可以设置凹槽,使出光均匀,可以设置为锯齿结构,使出射光更均匀。

导光板2的一侧边设置光源4,其他三个侧边通过FPC反向包边胶与第二框体12粘合固定,所述软性线路板3通过FPC反向包边胶与第一框体固定。第一扩散膜5与导光板2之间通过FPC双面胶粘合,所述导光板2与反光膜9之间通过黑遮光双面胶粘合。

壳体采用胶壳和铁框一体设计,其中壳体采用铁框为支撑结构,在铁框的边缘设置胶体,这样在安装时,由于胶体具有伸缩性,可以方便导光板及散热板的安装,通过第一框体的导向孔将软性线路板的线路与供电电源连接,为光源供电。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